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洛阳锦 第71节
    庞嘉雯忍着疼,假意带着哭腔道:“那要怎么办嘛?人家连祖母都请出来了,您这个外祖母还视而不见?即便我们都去了,那又能怎么样呢?柯老夫人再厉害也是洛阳白家的老夫人,跟我庞嘉雯有什么关系?只要您是站在我这边的,就是让我现在住进白府我都不怕。”
    李老夫人见她如此豁达,没好气道:“我看你是越来越放肆了,可别到时候栽了跟头,又回来跟我哭。”
    庞嘉雯一本正经道:“那不会,最多哭完了再来找您。”
    李老夫人拿她没有办法了,就道:“我不和你说了,你去把你师父叫来。”
    庞嘉雯突然觉得头皮一紧,连忙道:“这件事我听您的还不行吗?”
    李老夫人一看她这样子就知道她怕江怀,当即轻哼道:“不行,去把你师父叫来,我要听他怎么说?”
    “问他是不是舍得把你放去洛阳,他要是舍得,那我就不管了。”
    庞嘉雯突然觉得跟白若瑾的赌约不作数也可以了,她当即道:“我赖皮,我当小狗,我不去洛阳了。”
    李老夫人见她怂成这般,顿时大笑起来。
    庞嘉雯幽怨地坐在一旁,还应景地“汪汪”两声,逗得李老夫人眼泪都出来。
    可庞嘉雯越是怕,李老夫人就越觉得有趣,她老人家当即让洪嬷嬷去请。
    庞嘉雯站起来就道:“那我先回去了。”
    李老夫人就道:“回吧,我们也不要听你说。”
    庞嘉雯很颓废地说:“我都愿意当狗了还是不行吗?”
    李老夫人斩钉截铁地道:“不行。”
    最后庞嘉雯也没有走,她央求了袁嬷嬷,躲到茶房里去了。
    她想知道师父会怎么说,会不会觉得她当初太草率了,明知道白若瑾博学多才还敢跟他打赌?
    现在赌输了又想赖账,师父那样明月清风般的人物,一定会厌恶她这些小孩过家家的伎俩?
    庞嘉雯想着,情绪低落下来,守着烧水的小炉子,一句话都没有说。
    江怀很快就来了,李老夫人与他坐在西暖阁里喝茶,那里刚好离茶房近,说话的声音似有若无地传来,偶尔还是能听清那么一两声的。
    李老夫人把柯老夫人的信给江怀看了,江怀就道:“总算是办了件有点脑子的事。”
    李老夫人就道:“你还是没有死心,还是想为他们做媒?”
    江怀道:“抛开那些不说,若瑾难道不是夫婿的上佳人选吗?像他这个年纪,能在一众士子中脱颖而出,又得皇上金口玉言赐下御前行走,这是多少世家子弟想求却求不来的。”
    “嘉雯日后嫁过去,上无公婆,下无叔子小姑,长房只剩他们夫妻,谁能插手他们房中事?”
    “赵衡虽然说话不着调,但有一件事他说得很对,满京城不知道多少闺秀想嫁去洛阳白家,准确地说,是想嫁给若瑾。”
    李老夫人何尝不知,所以一直有意避开这些。
    此时儿子摊开来说,她便觉得是自己感情用事了。
    “说到底,我还是偏心嘉雯的。那孩子爱憎分明,我实在是不想勉强她。”
    江怀沉声道:“不会勉强,一切都交由她自己选择。只是洛阳之行,您还是带着她去吧。”
    李老夫人面色一紧,突然察觉到什么,不安道:“是不是发生了什么事是我不知道的?”
    江怀摇了摇头。
    然而李老夫人却是不信,她锐利地看向儿子,通身都是冷冷的戾气。
    第107章 洛阳
    江怀被母亲盯得背脊发凉,半真半假地说道。
    “晋王频繁对嘉雯示好,儿子不忿,便也给了些回礼。忠勇伯的女儿程蓉因此发病,王太医那边虽然没有明着说,但透出来的消息是寿元不长。”
    “眼下庞彪还想拿下沙州,那周围不仅仅有鞑靼,还有剌惕部。程家在大同驻有三万兵马,若是调防时故意延误军令,怕是会置庞彪于险境。”
    李老夫人听后怒不可遏,大喝道:“他敢!”
    江怀道:“暂时是不敢的,但倘若嘉雯留在京城,一再跟晋王传出流言蜚语,而程蓉又死了,忠勇伯程骁有五个儿子但却只有这么一个女儿,而且还是嫡女,你觉得他会甘心吗?”
    李老夫人冷嗤道:“晋王若真的想娶他的女儿,会拖到现在?贤妃想帮衬娘家,自己又野心勃勃,晋王就是受她的影响才犹豫不决的。你让程家知道晋王的打算是对的,免得以后他们认为是嘉雯稀罕晋王呢。”
    “那这件事就这么定了,我带嘉雯去洛阳,程家那边你和张朔去一趟,只说是看在程骁的面子上。”
    江怀笑着颔首,他知道母亲的打算。让张朔去给程蓉治病,一来是表明他们成国公府的态度,二来是念着庞彪呢,害怕程骁给庞彪使绊子。
    大同离肃州还有很远,调兵也不会从大同调,江怀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他有别的事情要办,希望母亲带着庞嘉雯暂时离京。
    一切都已经安排好了,江怀出了敞厅时微微松了一口气。
    然而当他抬脚准备离开时,却看见依在抱夏厅里躬身缩头的袁嬷嬷。她似乎有些慌张,但又规规矩矩地站着,仿佛在等着他发现些什么?
    江怀看向袁嬷嬷身后的茶房,发现那里面亮着灯,小窗户支开一半,他恍惚看见一抹粉妆。
    江怀狐疑着,抬步往前,可刚走两步就挪回来了。
    他突然想起,今日在宴会上,庞嘉雯穿了一身粉色的交领袄裙,琵琶袖子下露出润泽清透的玉镯,看起来像枝头绽放的樱花,美得格外温柔。
    他想着别是庞嘉雯躲起来偷听了,便走过去看。
    谁知道刚走到窗边就看见站起来的庞嘉雯,她什么话也没有说,目光直直地朝他看过来,眼神专注极了,像是在努力求证什么?
    江怀突然觉得有些压抑,便问道:“你怎么还不回去睡觉?”
    庞嘉雯道:“快了,我这就回去。”
    江怀蹙了蹙眉,他想解释什么,只是话到嘴边又无从说起。便道:“早点休息吧!”
    庞嘉雯微微颔首,目光像极了夜色中沉静的湖泊,干净且深沉。
    江怀突然有一个感觉,那就是她都听见了。而在对待白若瑾的这件事情上,她很在意他的态度。
    于是他十分中肯地说道:“若瑾是同龄人中的翘楚,师父只是不想你错过。当然,如果你不愿意,没有人能够逼你。”
    庞嘉雯低首浅笑,清亮的眸子覆上一层薄薄的雾气。她没有再抬头让江怀看见,只是乖巧地应道:“我知道了。”
    窗户外,清风吹拂,江怀长身玉立,手指却紧握在一起。
    淡淡的光晕落在他的脸上,照着他那张俊美无俦的面孔有些冷肃,然而他紧抿着唇,一句话也没有。
    过了许久,庞嘉雯也没有再说话。
    再后来,他们各自回房。
    庞嘉雯洗漱后就睡了,临睡前让秦姑姑给她点了安神香。
    江怀躺了一会睡不着,爬起来去找张朔了。
    他问张朔道:“你有没有碰见过,有人只是静静地看着你,你便觉得是你做错了?”
    张朔困得眼睛皮都睁不开,便道:“没有,一般大家都是用很崇拜很感激很涕零的眼神看着我。”
    江怀:“……”
    罢了,对牛弹琴!
    ……
    李老夫人是四月二十五日带着白若瑾和庞嘉雯离京的,江绾原本也要去,但因为江绫备嫁有些忐忑,便央求江绾留下来陪她。
    庞嘉雯看着江绾依依不舍的神情,心里不免落了遗憾。
    从京城启程,他们要赶在端午之前到洛阳,便没有在路上停留。
    因此他们是五月初四的晚上抵达洛阳白家的,庞嘉雯一直知道洛阳白家在士林当中享有很高的地位,却是不知,这样的地位到底意味着什么。
    直到她搀扶着李老夫人下车,远远看着上百人的迎接队伍,灯火通明的大宅院外,男女各占一半,另有丫鬟仆妇不算。
    一位身着缠枝灵芝纹织金缎大襟的老夫人迎了上来,她年岁看起来比李老夫人还大些,两鬓斑白,面容显老,稀疏的头发盘起来,带着金玉发冠,冠正面有金花三朵,玉叶六片,左右发髻再插金簪一对,打扮得十分隆重得体。
    她老人家一看见李老夫人就扑过来,丝毫没有管身后跟着伺候的年轻媳妇们。
    一众不大不小的惊呼后,那位老夫人拉过李老夫人的手紧握着,满面泪痕道:“老姐姐,我总算是把你给等来了。”
    一旁的庞嘉雯微微愕然,虽然猜测了眼前这位是柯老夫人,却是不知柯老夫人竟然比李老夫人年岁还小些,因为柯老夫人看起来像是已经年近古稀一样。
    一番寒暄后,李老夫人把庞嘉雯拉到柯老夫人的面前道:“快来拜见柯老夫人。”
    庞嘉雯不卑不亢地行礼,温柔道:“晚辈嘉雯,拜见老夫人。”
    柯老夫人拉着她左右打量,见她身着绿色云纹交领袄裙,外面罩了一件桃红纱彩绣花鸟纹披风,头戴珍珠点翠头面,耳朵上坠着一对莲子般大小的玉芙蓉耳环,整个人亭亭玉立地站着,面容白皙,五官精致,一双凤眸熠熠生辉,真是大方得体,明媚动人。
    柯老夫人当即从手腕上褪下一个紫翡翠手镯递给她,高兴道:“早就听闻老姐姐身边有位温柔孝顺的丹阳郡主,今日一看,果真不凡。郡主第一次来府上,老身也没有什么好的见面礼,这翡翠手镯虽不值当什么,但盛在适合你们年轻的小姑娘戴,希望郡主不要嫌弃才是。”
    庞嘉雯觉得这份见面礼是柯老夫人特意准备的,市面上的紫翡翠她见过很多,像眼前这么温润通透,色泽艳丽的,她却是第一次见。
    于是她小心翼翼地看了一眼李老夫人,见她老人家点了点头,她这才屈膝收下。
    不少妇人的眼睛都朝庞嘉雯看过去,想知道这位镇国大将军的女儿,如今养在李老夫人膝下的丹阳郡主究竟是何模样?
    只是这一看,便觉得她面容姣好,通身气派不俗,虽然站在两位老夫人的身边,然而矜贵的气场浑然天成,仿佛谁也抢不去她的风头一样。
    于是众人不免默默地想,这位就是柯老夫人挑中的长房孙媳了。只是可怜在白家等了许久的谢筝,好端端的一位知府嫡女,怕是连妾都做不成了。
    第108章 通风
    京城里,自江怀带着张朔亲自去了一趟忠勇伯府后,成国公府和忠勇伯府之间的关系便松缓了许多。
    尤其是张朔开方的调养下,程蓉不仅身体大好,更是有望生儿育女,与平常女子无异。
    忠勇伯的夫人常氏听后连忙叩拜,给张朔封了整整一千两的银票。张朔婉拒了,却在最后一次复诊时听到程蓉开口问他:“道长可曾见过丹阳郡主?”
    张朔搭完脉,微微颔首道:“自然见过。”
    程蓉让丫鬟撩起帷幔,她靠坐在床上,背后靠着大迎枕,面容清丽无双,眼瞳漆黑如墨,虽说是久病在床的姑娘,但眉峰浓而犀利,一看就不是什么任人欺负的主。
    她看了一眼身边的贴身丫鬟,那丫鬟将家一屋子的小丫头都清退了,然后自己守在门口。
    张朔不解,狐疑地看着她。
    程蓉道:“道长可否说说,郡主是个什么样的人?”
    张朔缓缓站起来,不悦道:“你想知道什么?你喜欢晋王,嘉雯可不稀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