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逢春 第123节
    出水芙蓉,便是如此。
    陆绥递了方手帕给她擦脸。
    竺玉盯着他递来的帕子,下意识皱起了眉头,她忽然想起来她昨晚也用了他的帕子,只不过是用来擦……
    用得全都湿了。
    她脸上热了热,还有些羞恼。
    陆绥望着她好似滴血的耳珠,解释道:“帕子是干净的。”
    竺玉拽下他手中的帕子,深深呼了口气:“我没说不干净。”
    她擦干净脸,坐在饭桌前。
    早膳清淡,她喝了两口温热的米粥,胃口小,没吃多少就垫饱了肚子。
    陆绥慢条斯理用完了早膳。
    她眼神居高临下的睨着他,似乎确保了他不敢伤害自己,收敛起来的趾高气扬的尾巴又重新扑了出来。
    她说:“陆绥,你去准备一碗避子汤。”
    她自己的身份,不方便叫人煎这种药。
    毕竟东宫连个通房都没有,煎了药都不知道给谁喝。
    陆绥面无表情:“没在里面。”
    她的耳珠一下子红得发烫,她说:“我不放心。”
    万一有了。
    岂不是让陆绥捡了个大便宜,她也不敢喝落胎药,吃苦又受罪,躲也没法躲十个月。
    总之,这件事,需得确保万无一失。
    昨晚的分量可不少,谁知道会不会有漏网之鱼。
    竺玉紧绷小脸:“我不放心的。”
    陆绥盯着她看了会儿,而后起身,往外去了。
    应当是给去为她准备避子汤去了。
    竺玉感觉自己身上好像都染上了他的味儿,她同陆绥这乱糟糟的关系,理不清反而更乱了。
    好愁。
    不过,她不必对陆绥负什么责任,喝完这碗汤药,便能及时抽身。
    陆绥端着药,去而复返。
    还顺手给她准备了两颗蜜饯。
    知道她怕苦,每回喝药都像在喝毒。
    她这回,也没叫苦,捏着鼻子,将乌漆嘛黑的汤药一饮而尽,痛快得很,迫不及待。
    陆绥心里闷闷的,脸上是不大高兴的,他看着已经空了的药碗,抿直了唇,不声不响将蜜饯递了过去。
    竺玉吃完了药:“昨夜的事情,你我都烂在肚子里,当什么都没发生过。”
    陆绥抬眼,分毫不让:“如何才能当什么都没发生。”
    竺玉说:“你没吃亏。”
    陆绥道:“我乃清白之身。”
    竺玉总算明白了,什么叫烈女怕缠郎。
    他这不是无理取闹是什么?
    还指望她嫁给他吗?
    竺玉小脸一本正经:“你如何证明?”
    她接着:“空口白牙还不是你说了算,谁知道你房里有没有过人,总之,我是要忘个干净的。”
    陆绥静静看着她,也不为自己辩驳,只道:“我记着就行。”
    记就记着。
    又不能拿她如何。
    竺玉转而问起:“那人的尸体呢?”
    陆绥缓声道:“清早已经抬出去,叫人送去了刑部。”
    顿了顿,他说:“人是殿下杀的,功绩自然记在殿下头上。”
    竺玉也没同他客气。
    出了这道门,不会有第三个人知道昨晚的事。
    刑部的人看着这具大清早送过来的尸体,摘掉男人的蒙面黑布,一张粗狂的脸,同先前那几位遭难的姑娘描述的别无二致,眉心一道拇指大小的短疤。
    额头上还有颗显眼的黑痣。
    人是没杀错的。
    就是…
    望着男人喉咙上的血洞,也知道昨晚殿下是下了狠手的。
    太子殿下温和的名声在外,属实没想到她杀人的手法如此利落。
    周淮景盯着发白的尸体,慢慢皱起了眉。
    同僚瞧着周大人紧蹙眉头,还以为其中有什么误差:“周大人可还是心有疑虑?”
    同僚紧接着补充:“人我们已经核对过,是那凶手不错。”
    周淮景屈膝半蹲,抬手扯开尸体的衣领,将他喉咙的伤口看得更清楚,一剑捅穿喉咙,不说准头,还需要极重的力道,不像是她杀的。
    人若真是她杀的才好。
    陈皇后下了这么大的一盘棋。
    周淮景更得如她的愿,将自己的表妹送上龙位,要当皇帝,就得心狠。
    杀人就得同切瓜砍菜。
    不能留情。
    周淮景收回眸光:“结案吧。”
    同僚对年纪比自己还轻的周大人,敬畏多过害怕,此子心机了得,手段狠辣。
    稍有不慎就着了他的道。
    还是不要轻易得罪的好。
    周淮景从刑部回去,随风在书房外等候许久:“主子,宫里派了人来。”
    周淮景解下斗篷,小丫鬟低着头,小心翼翼接过主子随手解开的斗篷,规规矩矩的退了出去。
    “把人请进来。”
    “是。”
    来人遮着脸,极其低调。
    “娘娘说药已经用完了,请二公子这回多备一些。”
    “嗯。”
    周淮景打开上了锁的锦盒,将里面的药盒拿了出来:“里面有十颗,半月一颗。”
    来人恭恭敬敬收下东西:“有劳二公子费心了。”
    周淮景淡淡颔首:“应当的。你回去路上小心,别被人察觉。”
    “奴婢知道。”
    门扉缓缓关闭。
    天光一并被关在外头。
    屋子里没有点灯,男人一身漆黑圆领锦袍,几乎同这昏黄的夜色融为一体。
    十颗药。
    毒性渗透虽然缓慢,却对身体伤害极大。
    这件事,周淮景连同父亲和祖父,一并隐瞒得死死。
    知道的内情只有他同姑母,一旦东窗事发,是满门抄斩的重罪。
    然,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周淮景往常行事狠毒,这件事上却是小心又小心,陈皇后寻来了道长,要那修仙问道的道长给陛下进献“长生不老”的丹药。
    他们不过是帮了一把陈皇后。
    将药换了过去。
    即便陛下察觉端倪,下令彻查,同那道长有关系的也只有陈皇后,被连根拔起的只会是陈家。
    周淮景要将自己的表妹送上皇位。
    *
    竺玉这桩差事,得了父皇的夸奖。
    父皇好像从他身上看到了希望,望着她的眼中难得有了赞许,抓到了人不算什么,叫他欣慰的是,她敢杀人了。
    大烨朝不需要一位懦弱不堪的太子。
    连人都不敢杀的皇帝,是坐不稳龙椅的。
    竺玉听着父皇的咳嗽声,抬头看见他鬓边的白发,心头涩然,她忽然大起了胆子,望着他劝道:“父皇,若真有长生不老的药,那些道士的师长也就不会死了。”
    这世上根本没有长生不老这回事。
    人都是要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