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264章
    旁边也有三三两两的旅客席地而坐,没有靠近篝火,只是远观。
    彝族的舞会在很久以前是祭祀用,现在更像是日常的娱乐活动。
    几个彝族小伙子弹了吉他,围坐在篝火边,咿咿呀呀的歌声传出。
    空气中弥漫青草香,身后是溪水和静默的松林,谢心树远眺,还能看到公路旁边偶尔路过几头牛和羊。
    “我给你找个野餐布垫着?”杨致盘腿坐下,草地有些扎人,他怕谢心树不自在,作势要起身。
    “没事,我直接躺就行。”谢心树连忙拉住他。
    “脏。”杨致说。
    “这有什么的。”谢心树嘀咕,“我又不是洁癖,我只是喜欢把自己住的地方弄得干净一点而已。”
    杨致一下笑了,“行。”
    谢心树跟着杨致一起躺在草地上,天上能看到很多星星。
    城市里见不到这样的光景,谢心树两只手撑住后脑勺,就这么仰头,他能听到杨致的呼吸和自己的交杂在一起。
    旁边传出窸窸窣窣的动静,杨致摸出来口琴。
    他躺在小草坡上,给谢心树吹bleeding love。
    “我家也在这附近,明天带你去看看。那是老房子,现在没人住了,政府出资给我们搬迁,我们那个小村的人都从山上搬了下来,现在住在县城里。”
    杨致手蹭了一掌心的草,吹口琴还得往旁边呸呸呸几下,大地与泥土的气味包裹着他们两人。
    “美姑以前很穷,虽然现在也算不上多富,但脱贫攻坚之后生活质量稳步上涨。”杨致边吹口琴,边停下来给谢心树讲这片土地。
    谢心树问他:“然后呢?”
    杨致说:
    “凉山是著名贫困地区,我们刚刚过来的地,首府西昌看起来还行,但总体可以说是没有产业也没有就业也没什么优质教育资源。”
    “对于西昌人来说要想有比较好的生活一般都是往成都奋斗,二十年以前需要坐12个小时左右的火车才能到成都,十年前高速公路通了需要7个小时大巴,前几年高铁通了需要三个小时
    “但这只是西昌的情况,凉山还有十六个县,一个比一个贫困,很多县至今没有高速公路,到西昌都要开四五个小时的山路,过去的情况只会更糟。”
    谢心树安静地听着,问:“那美姑呢?”
    杨致一笑:“西昌德昌冕宁这些地方没那么穷,但是像山里的,比如布拖金阳美姑,十几年前情况很糟糕。”
    “不仅仅是地理环境带来的交通不便和资源不足,更糟的是人文环境。”
    杨致似乎是陷入了回忆里,他手指一下一下点着口琴,“我小学初中都是在城里上的,高中考到西昌去了。以前我在县城,班上很多同学初中时只有寒假才能回家。暑假他们家里不允许他们回去,因为他们村里只有他们一户不吸du。”
    谢心树怔住,手一僵。
    “我听外婆说,我爸是支教老师,来美姑支教遇上我妈,两人情投意合私定终身。不过我已经记不得他们长什么样了,我很小的时候他们就过世了,事故双亡。”
    杨致又吹了吹口琴,把上面沾的草给撇下去,“生在县城就往西昌奋斗,生在西昌就往成都奋斗。我是在这样的环境里长大的。”
    “那会儿我们班上也有支教老师,每天控辍保学都快疯了,我路过办公室经常听到她叹气。要让女孩儿回来上学,家长还会找老师要钱。最恼火的是那种扶贫扶不动的地区,因为从思想上就没有基础条件,所以后来提的扶贫先扶智。”
    “我每年都给凉山捐钱。”杨致说,“刚打比赛那段时间穷,后来s1世竞赛拿了fmvp,给我多少奖金我都捐了,刘滔气得要死,让我自己留着点,万一以后退役了打不了了,至少得有本房产证傍身。”
    谢心树没有打断杨致,杨致说完后低头看着口琴,两人都缓慢地呼吸,周围只有山风。
    没有人在意的过去也是自己。
    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杨致考出去,还坚定不移地选择了打职业,最后成为了飞车史上的传奇人物。
    是谢心树藏在心里喜欢了很多年的人。
    远处正在凑热闹看篝火舞会的小伙子们撸着狗,大概是听到口琴声,几个人拍了拍狗屁股,小土狗就这么冲了过来。
    “汪!”小狗撒欢地跑到谢心树身边。
    篝火边的小伙子们举起手,冲谢心树打招呼:“噢!”
    谢心树也朝他们挥挥手。
    “你好。”谢心树揉搓着小狗的脑袋。
    小土狗很乖,朝着吐舌头,可能觉得谢心树身上的气味好闻,它舔谢心树掌心。
    被舔得很痒,谢心树笑起来。
    “你喜欢这里吗。”他问小狗。
    小土狗当然不会回答,谢心树自问自答:“我很喜欢。”
    杨致在旁边看他,嘴角挂着浅浅的笑,一向深邃的眼眸此刻比天上的北斗星还亮。
    在山风呼啸的大凉山土地上,杨致拉过谢心树,把人带到怀里,和他接吻。
    *
    次日谢心树在驿站附近逛了逛,小土狗还一直追着他走,看上去很喜欢谢心树。
    他蹲在路边,撸了把小狗,手心被舔得发痒。
    回去的时候杨致站在路边抽烟。
    他身后是电线杆,杆上还站着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