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79节
    传朕的旨意,将安禄山、史思明、李林甫、杨国忠等人即刻处斩,不得有误!
    高仙芝、封常青等有功之臣一路加俸半年!”
    在宣布这两个决定的时候,大臣们都是眼睛一亮,觉得陛下果然是陛下,虽然后期的时候他确实整了很多骚操作,将大唐拉入了深渊,但是现在还没有到那个时候,多少还是冷静的。
    不过接下来就让人很不满了。
    “降李亨为恭王。”
    群臣:“???”
    张九龄道:“陛下不可!太子并无过错,怎能轻言废立?更何况,天幕所言,安史之乱的时候,是太子……”
    说到这里,张九龄卡了一下。
    嗯,如果是他的话,在这个时候他也会记仇的。
    毕竟之前李隆基的皇帝当的好好地,就算是在马嵬驿的时候被群臣逼迫,大家也是认这个皇帝的。
    可是李亨居然直接登基,遥尊他为太上皇,甚至之后收复长安,都没有给李隆基一个太上皇应有的尊重……
    那他生气是情有可原的。
    但是这并不是可以随便废立太子的理由!
    张九龄作为丞相,决定据理力争!
    “身为太子,临危受命,登基为帝却不能扫除侵害江山蛀虫,这便是罪过!”李隆基义正言辞的说,“所以,朕决定立李豫为皇太孙!”
    张九龄:“……”
    他卡了一下。
    不得不说,皇帝的这个决定真的是有点搔了。
    这个操作不可谓不正确。
    虽然李亨也确实是在危难之时扛起了大唐的江山,但是……
    这位的能力,还真没太抗的起来。
    估计当了那么多年太子,不想要继续和以前一样,当了皇帝之后就巴不得把所有的权利握在手里。
    可惜现在的陛下也没有想要就这么退休的意思,天幕也说了,两人之间的争端也间接导致了睢阳孤立无援。
    当然最重要的一点是,李亨也并没有李隆基之前的知人善任,虽然他开始任命的将领都对了,可是却心有疑惑,不能完全放权,导致了安史之乱平定速度变慢……
    这样一个人,也确实不适合在现在什么都没发生的时候去当皇帝。
    而李豫就不一样了,他这个皇帝天幕认证了做的不错,也是一手平定了安史之乱的人,如果能够跳过李亨,直接立李豫为皇太孙……
    也是一个不错的决定。
    虽然好像有点对不起太子李亨,不过李豫是可以的!
    “至于朕,也将在培养出皇太孙之后,禅位于皇太孙。”
    李隆基说到这里的时候,朝野哗然。
    不是没猜到李隆基会对自己有个什么安排,但是这么直接的说退位,也让众臣有些惊讶。
    天幕上可是说,陛下在太子登基之后也还是不想放权呢,现在突然就要退位了?
    不过无论如何,这是一件好事,能规避了陛下昏庸的晚年,只留下他英明的青年中年,多好啊!
    “陛下英明!”
    朝野欢呼。
    这下就算是张九龄都说不出来什么反对的话了。
    李隆基也松了口气。
    话是这么说出去了,但是什么时候培养出来,什么时候退位,那不还是由他说了算吗?
    至于到时候是不是要真的退位……
    那就看看其他人的反应了。
    “还有件事,便是关于藩镇坐大,宦官干政的事情,众卿下去拟个章程出来。
    既然知道了日后会有问题,现在便该解决才是。”
    李隆基叹了口气,看向高力士:“高力士,你是天幕认证的忠心耿耿的宦官,要让你受委屈了。”
    高力士摇头:“陛下好,臣不委屈。”
    “陛下英明!”
    终于暂时躲过了一劫的李隆基松了口气。
    也不知道那宋朝的皇帝会怎么样哦……
    第167章 第一百六十七个老祖宗很骄傲
    北宋初年
    看着终于结束了的天幕, 赵匡胤整个人总算是可以稍微松下来一点。
    真的很怕再出现什么会跌破他认知下限的皇帝了,尤其是他每次觉得赵光义的后人已经够离谱的时候,还会有新的离谱出现。
    这实在是让他难以接受了。
    “朕实在是心痛啊……”赵匡胤捂着胸口, 脸色惨白,指着赵光义的手都在颤抖, “晋王,这可都是你的好后人,都承袭了你的好作风啊!”
    众臣倒是没有一个觉得赵匡胤是在做戏的, 因为整个的过程他们也看了。
    原本在天幕没有说后面的大宋会走向什么样的结局的时候,他们还觉得晋王挺好的,比起现在还看不出什么长短的皇帝的皇子们, 晋王继位之后还会稳妥一些。
    但是听了天幕上说的内容,他们是脑子有坑了才会想要继续让晋王继位啊!
    现在他们是打不过辽人,可是也完全没有说打赢了还要给人家送钱啊!
    说实话他们听到这里的时候也不是很懂这个操作到底是怎么想的, 你都打赢了好吧?
    众臣看向赵光义的眼神也充满了迷惑, 完全不知道晋王的儿子到底是个什么脑回路。
    赵光义现在已经说不出话了, 因为刚刚被打的时候他也被打到了嘴,肿的都发不出声音来了。
    只是眼中到底还是流下了浑浊的眼泪, 也不知道是悔恨自己未来会做出来的离谱事情,还是对他子孙不争气的愤怒,也或者是对天幕居然把他和他后人干的事情给戳穿了的生气。
    如果不是天幕出现,他不就可以名正言顺的继承皇位?
    别管是什么方式, 反正皇位是他的就对了!
    赵匡胤阴恻恻的笑了一下:“老三啊, 为了避免之后你的子孙不听话,还想要去当这个皇帝, 朕看你和朕都牺牲一下吧。”
    赵光义:“?”
    不知道为什么,他总有种不太好的预感。
    这个牺牲是什么?
    到底兄弟一场, 赵光义知道,就算是赵匡胤再生气,也不会为了这种目前还没有发生过的事情,杀了自己的。
    那他还会有什么其他的办法来折腾自己?
    “不如这样,为了避免我赵家再出现像晋王后人那样的昏庸无能之君,现在就将晋王和晋王所有子嗣,全都阉了如何?”
    这个话实在是粗鄙,不过反正赵匡胤也是武将出身,没有那么多讲究。
    大家听懂就行。
    他其实很想直接把赵光义一家灭门的,毕竟赵光义在杀自己的时候,也没犹豫不是?
    不过赵光义杀自己的事情,多少还是传言,并没有真凭实据,要以这点来判赵光义的罪,多少有点不大好看了。
    但是没关系,他还有更釜底抽薪的一招。
    这样做赵光义也留下了性命,也不会有日后篡位的风险了。
    ——就算是他想要,大臣们又岂会拥戴一个不能人道的人来当皇帝?那江山社稷怎么办?
    赵光义听到这点整个人都蒙了。
    什么?
    皇兄这是什么意思?意思是要让他这一脉绝后吗?
    “呜呜——”
    赵光义挣扎着想要反抗什么,但是大臣们却……
    “陛下仁慈!”
    “陛下这个办法既维护了晋王的生命,又保证了大宋后面不会再出现那几个……”
    说到这里的时候,大臣们卡了一下。
    纵然后面的皇帝实在是很离谱,但是这是不是他们能说的,还是有待商榷的。
    “是啊,又能保证日后不让晋王这坑爹的东西的后人有机会染指神器!”赵匡胤神色冰冷,“既然众卿都没什么异议,那就这么执行吧。”
    “???”
    赵光义还想要说什么,但是赵匡胤根本没有让他再开口的机会,直接就让人给他拉走了。
    赵光义还看到,除了押送他的人之外,还有一队禁卫军出宫去了。
    不用想也知道,这些人定是去找他的儿女们了……
    赵光义眼中满是绝望,难道他这一生就这么完了吗?
    虽然他现在确实是有心思,想要取兄长而代之,但是他不是也没有做出来吗?
    为了一个将来的事情,就将他阉了,将他这一系绝后,兄长是不是有些太过分了?
    母亲,若是您还活着!!!
    但是赵光义现在想什么都没用了,在朝堂上他本来就被打了一顿,鼻青脸肿不说,还深受重伤难以挣脱了,赵匡胤还派了许多禁卫军押着他。
    赵光义更是无法挣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