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90节
    而民间在看到天幕上说的统一的必要后,对大秦的看法也改观了不少。
    应该不会需要陛下再次出游了吧?
    夏无且上前道:“还望陛下听进天幕之言,不要再那般不顾身体的出巡了,陛下!”
    嬴政眼中多了一丝温度:“无且爱我。
    朕会考虑的,尔等放心吧。”
    【按理来说,当年的大隋在隋文帝的经略下,平稳许久,百姓思定,哪怕这大隋的繁华很虚假,能吃饱饭的百姓也不会想要造反,
    根本达不到始皇帝不得不巡游的条件。
    但是对于好大喜功,生性奢靡,并且热爱女色的杨广来说,不出去逛逛那怎么能表现出这天下四夷宾服、四海皆为他所有的风光无限呢?
    于是杨广在位期间,年年出巡,
    三游扬州,两巡塞北,一游河右,三至涿郡,还在长安、洛阳间频繁往还。
    每次出游都大造离宫。】
    杨坚:“???”
    他一把抓住了独孤伽罗:“大隋的繁华很虚假?”
    “陛下且先看看,还不着急。”
    杨坚缓缓点头。
    【结果在一次出巡东突厥的时候,杨广意外发现,自己以为的其实并不是自己以为的。
    东突厥内,居然藏着高句丽的使臣!
    这个时候的杨广还对隋朝的威慑力很有自信,对高句丽人的无耻也没有什么认知,所以也并没有当即处死高句丽使臣,
    而是以警告,让其尽为臣之礼节,按时朝觐,则既往不咎,与启民可汗一视同仁。
    所以很快,杨广就认识到了自己的天真。】
    第88章 第八十八个老祖宗很骄傲
    【虽然杨广想要放高句丽一把, 但是高句丽却还是想要搞事。
    反正是不听杨广的命令就对了。
    于是大业六年,高句丽婴阳王高元不遵籓礼,隋炀帝决定征讨高句丽。
    大业七年, 隋炀帝下诏征讨高句丽,命令幽州总管元弘嗣往东莱海口造船三百艘。
    杨广的脾气大家都知道了, 所以官吏监督劳役特别急,赶得造船工匠昼夜在水中,几乎不敢休息。
    他们从腰往下都长出蛆虫, 十分之三四的人因此死去。
    之后,隋炀帝下诏集结天下的军队,无论南北远近, 都要汇合于涿郡。】
    【且不说这个难度有多大,最后军队倒是集结好了,隋炀帝尤嫌不够。
    于是他又征发了江淮以南水手一万人, 弩手三万人, 岭南排镩手三万人,
    又命令河南、淮南、江南造戎车五万乘送到高阳,用来装载衣甲幔幕,
    还征发民夫以供军需。
    就这,又是几百万人的工作。
    一百多万主战兵马,为大军运输物资的民夫是军队的两倍。
    看着这样的军队盛况,隋炀帝杨广是志得意满。
    我刚刚也说过, 杨广在晋王的时候是曾经指挥过大军战胜陈国的, 这就让他有了一种盲目的自信:
    老子军事指挥能力很行。
    但是实际上呢?我个人感觉他在平陈战争的时候,大部分的功劳也还是真正指挥的将军的, 而他不过是过去刷个经验。】
    【所以这个时候的杨广觉得是时候再次展示一下自己的军事能力了,所以他决定御驾亲征。
    他搞不懂自己几斤几两, 他手下的人还是有能搞清楚的,
    在杨广招合水县令庚质问话,表示自己要御驾亲征,是不是能胜利。
    说实话,其实他这个时候就是想要被拍马屁,官员只要跪下吹几个彩虹屁,杨广就能飘飘然到不知道自己是谁。
    但是这次他找的是个老实人,苦苦劝他不要御驾亲征,否则的话赢了还好,输了有损杨广的威严,
    劝他只要坐镇中军指挥就好,运筹帷幄,必能一举制胜。
    毕竟说实话,百万大军去出征一个高句丽,只要不是脑子有问题,那是赢面很大的。】
    【但是杨广并不信邪,他觉得只有御驾亲征才能显示出自己的能力,而且他也不觉得自己脑子有问题。
    所以他让害怕的官员自己留在大本营,而他御驾亲征。
    这也能显示出杨广本人的个性,骄傲自满,目空一切,觉得自己厉害的不行了。】
    【于是七月,在杨广的要求下,百万大军出发了。
    江淮以南民夫及船运黎阳及洛口诸仓米到涿郡,船只首位相差了千余里,
    载兵甲及攻取之具,长期来往在路上的有数十万人,挤满了道路,昼夜不停,
    累死病死的人,互相枕着对方尸体,一路上到处散发着臭气。
    天下都被震动了。】
    【这还不算隋炀帝骚操作的极限,
    要远征高句丽,路程便是一大困难,运粮的车和牛损耗极大,史料记载,都没有能够返回的,基本都毁在路上,民夫也死亡过半。
    而且征招的民夫也都是种田的主力军,他们走了之后也没有人再种田了。
    大片的田地被荒废,再加上当时又有饥荒,粮价飙涨,有些地方一斗米要值几百钱。
    因为征粮征得太多,不免有些粮食比较劣质,那么这个损失要谁来弥补呢?
    当然也还是我们的百姓了。
    所以官府强迫百姓买进这些粮食。】
    听到这里的时候,隋朝众人只觉得眼前一黑。
    这样下去会发生什么,有点脑子的人其实都清楚了。
    反叛,动乱!
    如果是他们的话,可能都不需要怎么思考就能做出决定了。
    逆来顺受只有死亡,那还不如放手一搏。
    杨坚闭目,双眸之中垂下泪来。
    这并不是对黎民百姓的悲悯,而是对自己一手建立的王朝要因此走向灭亡的悲戚。
    “糊涂啊……怎会有人如此糊涂,皇后,你我二人真的就生不出来一个聪明人吗?”
    独孤伽罗拍了拍杨坚的手,做出无声的安慰。
    这个时候突然有侍卫进来禀报:“报!宫外聚集了一大群百姓,嚷着要处死晋王!”
    “果然……”
    杨坚强撑着站了起来:“来人,传朕的命令,待天幕此番说完,朕一定会给百姓一个交代。”
    “诺!”
    【隋炀帝所做的离谱事情还没有说完,
    杨广征发的民夫是两个人推三石米,而运粮的道路艰险崎岖且遥远漫长,这点米都不够民夫在路上吃的,
    等到了半路的时候,已经没有可以缴纳的粮食,民夫们只好畏罪逃亡。
    大业七年秋,发生水灾,崤山以东、黄河以南地区淹没了三十多郡,百姓多卖为奴婢。
    十月初四,砥柱山崩塌,堵塞河道,迫使黄河水倒流数十里。
    活不下去了,百姓只能开始聚众抢劫,成为盗匪是他们现在唯一的生路了。
    于是大业七年开始,隋朝成群为盗。
    后面李世民打的很艰难的窦建德也是在这里闯出名头的。】
    【不过这个时候的杨广还顾不上国内的动乱,他还在征高句丽的路上。
    为什么我说他之前平陈的战争可能就是个吉祥物去刷经验的,因为在这场战争里,杨广的表现当真不像是一个会军事的。
    说句不好听的,拿把小米洒在地图上,一只鸡来指挥可能都比杨广靠谱多了。
    而后世的宋太宗赵光义估计也是学习了杨广这一套的精髓,并且发扬光大了。
    是的,杨广也是给所有将士下了命令:“高丽若降,即宜抚纳,不得纵兵”。】
    各朝各代此时都:“……”
    王翦:“……陛下,老臣以前对您说话,真的是太大声了。”
    蒙恬感慨:“能在陛下手下做事当真是我等的福分啊!”
    霍去病一把握住了舅舅卫青的手:“舅舅,陛下真是世上最好的陛下!”
    卫青没说话,但是重重点头。
    李世民手下的将领们离隋朝算是最近的,当年那些事情他们也都经历过,现在自然也感动的泪流满面。
    陛下真是最好的陛下!
    赵匡胤率领的开国将军们也对赵光义送去了鄙夷的视线。
    真的,这两个人还真是卧龙凤雏,很难说谁更不要脸一点啊!
    【有隋炀帝这样的话,谁还敢放开了打?
    本来他要求大军分三路前进,但凡有攻击军事行动,必须要三道之间相互通报,不许轻军独进,而且军事进止都要先奏闻隋炀帝,等回复命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