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402章
    刘婉抬头去看,只见暗卫带着三个账房先生,齐齐进来,跪在刘婉面前。
    刘婉面色平淡,“解聘了,送他们离开王府。”
    且待改日,她亲自去钟家聘请几个厉害的!
    “是。”
    靖二得了吩咐便下去办了。
    刘婉看着他们离去的背影,嘴角缓缓勾起,“女儿说你腹黑,我原还不信。”
    没想到,他却故意留了一手,给她找事情做呢。
    一旦忙碌起来,有了归属感和成就感,自己怕是永远都不想离开夏司珩了!
    这个腹黑的!
    回去的路上,靖五对今晚的事情,越来越觉得奇怪。
    “奇怪,这些账王妃看一眼便知道问题在哪,王爷不是也看出问题了吗,王爷当时怎么不出手阻止?起码不会到现在,亏损那么多呀!”
    他对着靖二发出疑惑。
    而且,靖二的说话做事,像是提前准备好了一样。
    难道王妃不会觉得,今晚账册和账房的事情,太过于顺利了吗?
    靖二一巴掌打到了他的后脑勺上,“你懂什么,这些事就是要交给王妃!”
    “比如,王妃要在厨房里大显身手,展示厨艺,王爷早早便种菜,摘菜,洗菜,切好,还帮王妃起火添柴,王妃只需要炒出好吃的菜,全家人都能吃饱!”
    “到时候,谁不夸一句,这道好吃的菜,是王妃炒的?王妃是不是就会开心?有成就感了?”m.ζingyutxt.net
    话比喻到这里,靖二不由得思路通畅。
    王爷就是王爷呀!
    他忽然生起了一个头皮发麻的猜测——如云能活到现在,不会也是王爷送给王妃炒的一道菜吧!
    这菜,布局也太大了。
    炒出来,不得吹一辈子?
    “啊?原来王妃是个厨子啊,你尝过她炒的菜没有?”靖五听完,似懂非懂地点点头。
    “你还想尝?你不是那道菜都不错了!”
    靖二叹气摇摇头,快步往前走。
    靖五的武功比他好,就是这个脑子,有点······难治。
    治好了也流口水!
    “啊?不是吧!我们家王妃还炒人肉啊?那么恐怖吗?”靖五加快脚步,追问。
    靖二:“再问,我就真让她炒了你!”
    靖二仰天长啸!
    谁来救救他!
    他真的不想和傻子说话了!
    宫里。
    太后将一条条证据,摆在案桌上,将目光看向夏司珩!
    “老九,这是我让钰公公查来的东西,弄断贤妃绳子的药水,来源于东临,秀儿严刑拷打下,也都招了,害贤妃和皇后的,竟然是潜伏在朝廷中的高官······”
    太后说起这个,语气淡然,只是眼眸中,多了一丝哀伤。
    这些老臣老世家,都是先帝一手提拔培养的,他们为大夏贡献了那么多年。
    太后怎么也没想到,他们中,居然有人勾结东临。
    心寒,难以言喻。
    第327章 ,东临国的奸细
    夏晚晚细心探察到了太后的情绪,她让爹爹将她放下来,走到太后身侧,小手轻轻拉着太后的手。
    太后低头,被软糯的小家伙萌到了。
    她眉眼一松,将夏晚晚抱起,坐到了一旁的主位上。
    夏司珩松下了眉眼,他能理解太后此时的心情。
    饶是他有一半的东临血脉,那么多年,也在为大夏尽心尽力,全心辅佐。
    而那些老臣,跟随先帝,如今享受了朝廷给予的无限荣光和富贵。
    他们还······
    勾结东临,觊觎皇后之位!
    若真让他们得逞,小太子最后是不是也会被害,然后储君之位换人?
    这样的计谋,东临已经用过两次了。
    原本,夏司珩的生母生下他,也是被用来争夺储君的。
    可东临完全没想到,生母居然真的爱上了先帝,而夏司珩自己,也被如今的大夏皇室治愈。
    皇室的人,都是他这辈子要保护的!
    “这些,还不够将他们定罪。”夏司珩看了眼桌上摆放的证据,上面写着:
    彦国公,育有二子一女,嫡女彦秀容,十七岁待嫁闺中,彦秀容三岁时随其生母出去烧香,遇山匪落崖。
    幼女次日被人找回,国公夫人却死得尸骨残缺。
    彦芳容被找回府之后,身边所有丫鬟和嬷嬷全部被换,发卖出府,再无踪迹。
    彦国公如今有了年轻漂亮的续弦,为他生了两个儿子。
    当今皇后的母家,是镇国公,贤妃的母家也是一品兵部尚书。
    如果皇后和贤妃齐齐被害,一箭双雕,那么皇后的位置,彦国公府的嫡女有很大的胜算。
    若是换成平时的,那也便罢了。
    可那个丫鬟秀儿,用的药水和毒针,皆是来自东临,秀儿,是彦国公的人。
    彦国公,是东临的奸细。
    那么他的嫡女彦秀容,很有可能在三岁的时候已经死了······
    现在府里的那个,是······
    东临居然想用这样的手段,造一个大夏皇后,夺位夺嫡,窃取大夏国江山!
    “哀家也不打算将他们定罪!”
    太后眼底神色复杂,抱着夏晚晚手,微微收紧,“老九,彦国公的父亲,曾经舍命救过先皇,老彦国公为救先皇而死,肝胆忠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