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97章
    付莘咽不下这口气。
    她掐灭手机,转头问陆乔修:“车技怎么样?”
    陆乔修摇头:“不太好,驾照考完就没怎么碰过方向盘,今天开过来还心惊胆战的。”
    “钥匙呢?”
    “这儿。”
    “姐带你出门溜一圈,怎么样?”
    “啊?我经纪人说,最好不要出门……”
    “所以你到底去不去?”
    “去哪?”
    付莘披上外套:“警察局。”
    做科研,大部分时间像无头苍蝇,有时候埋头做两三个月基础实验,依旧找不到方向。
    导师问:你这个研究还有做下去的必要吗?
    虽然不想承认,但答案很明确。
    科研人最不愿看见“呈阴性”这样的字眼,所以只能妥协。
    推翻无数次实验推导,看完能铺满整张办公桌的参考文献,最后将其转化为文档中寥寥几行论述,这就是付莘的日常。
    实验过程多发变故,例如基因没选好,或者克隆过程中产生失误,可能一两年的心血白费了。
    这是身边同学的真实例子,直到现在他们还在为毕业焦虑得整日大把掉发。
    研究成果就是科研人的自尊和脸面。
    付莘断然不会忍气吞声。
    关于造谣和侵犯隐私,还能交给法务处理,眼下却是对她引以为傲的劳动成果进行污蔑。
    任她再云淡风轻,也受不了这种委屈。
    论文里的每一项实验和数据是付莘实打实熬夜通宵一点点计算和拼凑起来的。
    她不怕被查,但是清白很重要。
    付莘车技好得让陆乔修害怕。
    他调了十几分钟才顺利塞进停车位,付莘单手就挪了出来。
    在诡谲难辨的复杂走位之中,她连后视镜都不用看。
    回头目测了下距离,单手打方向盘调好角度,油门一松,稳稳当当上路。
    原来不是开玩笑,陆乔修扒着前扶手的动作逐渐放松。
    今天天气不算好,太阳也不冒头。
    从停车场开出小区,付莘果然发现了车旁扛着长枪短炮的记者。
    大门外另一批人是冒着寒风聚在一起举应援幅的粉丝。
    付莘指着她们,说:“这些与你平白无故的人,居然像陈斛相信我一样,无条件地信任你,你可不能对不起她们。”
    付莘笑了一声,她好像把女儿托付给女婿的妈妈。
    陆乔修冷漠地看过去。
    话语间的温度比气温都要低:“可是伤害我的,也是她们。”
    明星职业特殊,每天需要跟很多人打交道,于是情绪成为很廉价的东西。
    铺天盖地的诱惑和吹捧,难免变得不食人间烟火,感到迷茫是正常的事情。
    没曾想,付莘竟然从陆乔修话里听出怨恨。
    她侧目,和陆乔修对视:“爱你的人是无辜的。”
    得到很多爱的同时,也会得到很多恨意,这个道理付莘也是才懂。
    “得到太多才不觉得珍贵吧。”付莘打着方向盘,专注看路,“女孩儿们的生活已经很苦了,还要分出一点爱给你,上帝偏心你太多,你就有借口挑三拣四起来了呀。”
    她敛了敛笑意,说:“有时候,得分辨不同的声音。”
    “不同的声音……”他喃喃。
    陆乔修抬头,良久盯着付莘的侧脸。
    有微弱的阳光正好从那一边窗户照进车里,他沉默地移开视线。
    也许付莘说的是对的。
    沉溺于浮华世界太久,就会变得听风就是雨,流言蜚语困他如牢笼,回过头来发现自己被同化成了异类。
    不知道是不是名人效应,陆乔修在场,付莘没有跟网警费太多口舌,讲完前因后果,案件顺利完成受理。
    转发量超过一万,完全可以追究责任,付莘态度坚定不接受和解,所以警局到时一有结果就会通知到她。
    这期间系办也联系了付莘,毕竟是带着校名一起上热搜,有关事项需要确认。
    不过他们没多问,知晓是无妄之灾以后,还让她周一别请假,早点回去上班。
    仔细想想,入职前峰大审批新职工材料,事无巨细不说,光家庭住址就核对三次。
    哪里有差错,他们最清楚不过,网上的闲言碎语怎么会盲目相信?
    付莘心安理得了许多。
    回家随便吃了点东西,付莘熬了一整晚,整理出18、19年科研期间,刘珂是怎么瞒天过海通过盲审、虚假署名,以及欺骗学生的证据链。
    当年的举报材料,付莘一直保留,前段时间为了助力联名举报的学弟学妹,她还梳理了很长一条时间线,正好派上用场。
    科研合作就是这样,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亏得付莘那时年少气盛,一纸状告。
    二十三岁未完成的事,不会再把二十八岁的她困住了。
    否则付莘愧对饱含热忱,却在一夜之间被浇了浑身冷水,差点失去理想的自己。
    维权时期,付莘的态度从始至终很强硬,表示追究到底。
    学校很多人默默向她提供间接帮助,但在绝对权力前,证据似乎一点作用都没有。
    那段时间,付莘很焦虑,压力也大,整日浑浑噩噩。
    每日照例多方找她谈话。
    几乎是车轮式循环,一轮就是三五个小时问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