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就被他抢了去?
“这回多亏有你。”叶娇拍掉手上的灰尘,笑道。
严从铮向叶娇走过去,当着李策的面,他抬起手,拂掉了叶娇兜鍪上的木屑。
动作中,带着刻意为之的疼惜。
“这一次,你们欠我的人情。”他开玩笑道。
李策同样站在叶娇身边,他当着严从铮的面,揽住了叶娇的肩膀。
“是本王欠严副统领人情。”李策郑重地矫正。
三人向圜丘外走去,身后的天空展开一抹浅淡的鸭青色,天要亮了。
“天子出,车驾次第,谓之卤簿。”
出行的仪仗从大明宫御街,一路摆到明德门。
两队骑兵及六列步甲禁军清道,十二面龙旗代表天子冕上十二旒,在仪仗前飘扬。
指南车、记里鼓车、白鹭车、鸾旗车、辟恶车等均有四匹马牵引,由十四驾士驾车导引。
十二排手持横刀、弓箭的禁军卫护引路,这之后,才是朝臣随行、皇子服侍的皇帝玉辂。
禁军副统领严从铮身穿铠甲,头戴兜鍪,紧随玉辂缓步而行。
左右威卫折冲都尉各率二百名兵士,持大戟、刀盾、弓箭及弩,尾随豹尾车,作为掩后。
明德门内,叶娇带领武侯队长跪地等候,一直等了一个时辰,皇帝的仪仗才穿过明德门,往圜丘方向去了。
她的心稍稍安定。
圜丘四周,朝臣和各国使团已经就位,诵经的僧侣道士、名人大儒也都屏息以待。
李策站在皇子中间,跟随皇帝步入木棚下,等待吉时到来。
高高的圜丘祭坛上,已经摆放天地祖先牌位和牛羊牲畜等祭品。
一整晚没有休息,李策的精神还好。
他的目光向前看去。
看到赵王李璟在偷偷地打哈欠,看到齐王李琏满脸得意,看到晋王李璋紧跟皇帝步伐,看到魏王李琛脸上若有若无的笑,和不经意间看向挑檐的视线。
李策的身体僵住。
他向挑檐看去,那里跟以前一样,只有一道撑拱。
一道勉勉强强,支撑九龙聚顶挑檐的撑拱。
仿佛昨夜他所做的一切,他和叶娇、严从铮的努力,都只是一场幻梦。
李策只觉得头皮发麻呆立原地,一动也不能动。
……
第128章 力挽狂澜
不会的,那些不是梦。
昨夜他曾感受过炙热的拥抱,曾经在洁白的宣纸上,把工部图纸细细测算,还曾经在灯笼的微光下,翻开余料寻找撑拱。
他还记得自己一锤一锤,把撑拱固定在檐柱上。
如今没有了,不是他没有做过,而是有人在皇帝驾临前,毁掉了他的心血。
李策的拳头在衣袖中攥紧,却不知该把怒火发泄到何处。
他只知道不能慌。
即便泰山崩于前,也要面不改色,尽力阻止木棚倒塌,保护众人安全。
圜丘高台之上,安设七组神位。除了皇天上帝神牌位,还有日月星辰和云雨风雷牌位。
天青缎子搭成临时的神幄,排列整齐。神位前摆放供品礼器,肃穆壮观。
太常寺官员正站在燔柴炉前,投入松枝和苇条炙烤祭品,以迎天神。
围绕圜丘,架设十二面大鼓,太常寺鼓吹署令亲自举麾击鼓。鼓音喧响,隐有排山倒海之势。
待吉时到达,身着祭服的太常卿便会走下圜丘,跪地恭迎皇帝登台祭拜。
所以如果木棚会塌,必然是在吉时之前。
那么,它会因为什么而塌?
李策心念电转,目光不断掠过四周,寻找、思索、猜测,终于,他的视线落在圜丘不远处的四足大鼎上。
那是三尊三人合抱大的青铜四足鼎。
鼎内分别放着牛、羊、猪三牲。太常卿迎神后,皇帝祭拜前,禀牺署会把四足大鼎抬到木棚前。
这是皇帝作为天子,向上天敬献的祭品。
青铜鼎重逾百斤,再加上里面的牲畜,数百斤的重量落在木棚前,地面震动,挑檐便有可能掉落。
真是机关算尽。
想到此处,李策向后走去。
他的步子很小,但在安静站立的皇子中穿行而过,还是引起了注意。
“小九?”李璟轻轻唤了一声,挪步向外,但是只走到柱子旁,便被李琛挡住了。
李琛神情庄重看向前面,示意李璟不要乱了规矩,李璟有些不服气地哼了一声。
好在李策很快回来了。
太常卿也在圜丘上高声喊道:“进俎——”
进俎,就是要敬献祭品的意思。
禀牺署卫士抬起青铜鼎,向木棚走来。
每尊铜鼎由四人合力抬起,尽管如此,卫士们的脚步还是很重。
皇帝站立在九龙聚顶雕花挑檐下的祭案旁,恭谨的神色中,有祭拜天地的庄敬,还有一国之主的威严,更有一些能出门透透气的愉快。
晋王李璋站在皇帝侧后方,虽然面色平静,却难掩眼中紧张的情绪。
像是在等待着什么,他的余光一直盯着抬鼎卫士。
那些鼎一点点靠近,李璋还记得去年落鼎时,即便卫士很小心,地面还是震了震。
他差人测算过,只要鼎落在木棚前,头顶的九龙聚顶雕花挑檐便会“咯吱”一声,压断撑拱。到时候就算榫卯结构让它无法掉落,摇摇欲坠的挑檐也会吓到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