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05节
    叶笙站稳身体,面无表情打量着周围。
    宁微尘在他后面走近,若有所思看了下环境,笑着说:“原来人墙真的是字面意义上的人墙啊。”
    叶笙低声说:“宁微尘,你有没有觉得这里的温度不对。”
    宁微尘:“好像是有点冷。”
    叶笙说:“已经不是有点冷了。”叶笙拿手机照了照四方,人墙世界有好几个通道,错综复杂,比上面一层更像个迷宫。光线右移,叶笙看到一条格外与众不同的路。那里路口的血肉染上一层淡淡的白霜,就跟肉放在冰箱里面结霜的状态一样。
    “这里的气温应该在4到5度。”叶笙往那条被冻结的路走去,说:“去这吧。”
    叶笙话音刚落,突然一道笑嘻嘻的声音传来,木偶说:“你们要去哪儿啊?”
    叶笙骤然瞪大眼,把光对向光源处,就看到那个拖着斧头的木偶不知道什么时候也追到了井下。
    木偶的身体和脸已经布满霉斑,可粉笔和刻刀弄出的笑却成为永恒印记留在脸上。木偶笑嘻嘻地提着染血的斧头走向他们,起先还是缓慢地走路,手足僵硬扭曲,后面越走越快,越走越快,木偶突然跑了起来。
    眼神狰狞,高举斧头,配合那张大大的笑脸,惊悚得让人头皮发麻。
    “嘻嘻嘻,你们去哪儿啊!”
    叶笙咬牙看他一眼,想也不想,拉着宁微尘就跑。
    宁微尘在黑暗中微愣,还是乖乖地跟着他走了。
    木偶穷追不舍,可是叶笙和宁微尘的体力都不是寻常人能比的,快步甩开那个木偶。
    走进那条凝霜结冰的血道时,叶笙冷的打了一个哆嗦。如果说外面的温度是3到4,那么这里已经是零下了。越往里面走越冷,人墙上都结了一层薄薄的冰。等完全听不到木偶笑嘻嘻的声音,叶笙才慢下脚步来。这时冰层越来越厚,把肉*体组织都盖住了,世界一片雪白,寒风刺骨,像是身处在一个茫茫的冬天。
    前方又是个岔路口。
    叶笙站在岔路口前,皱起了眉。
    因为这一次他不知道该往哪里走。
    宁微尘体贴道:“哥哥,你冷吗?”
    叶笙:“我说不冷你信吗?”
    宁微尘笑出了声。
    叶笙抬起头来,冰天雪地更显得他神色如霜。宁微尘走上前,抓住他的手,明明平时宁微尘的体温都是微凉的,但现在指尖却好似一团热火。
    叶笙愣住,歪过头看他。宁微尘勾唇一笑,眼眸潋滟像是霜雪里盛开的桃花,他轻声说:“别往前,我们先等等。”
    叶笙:“等什么?”
    宁微尘手指放在自己唇上,“嘘”了声。叶笙手机耗电严重,他关掉手电筒。凭借冰雪微弱的光,跟着宁微尘随便找了个可以坐的地方。
    “现在可以说了吗,你发现什么了吗。”叶笙开口道。
    宁微尘深深看着他,随后语气平静道:“哥哥,我有没有跟你说过,一百年前是被蝶岛记录的‘灾变之年’?”
    叶笙微愣,点头:“嗯。”
    宁微尘:“灾变之年是一切异端的起源,所以当年的环境、教育、时政和大大小小异动,一直都是非自然局研究的重点。我对一百年前的教育稍微了解过一些,你跟我说那个木偶的事情时,我就感觉有点熟悉,等你问出那三个兄弟的故事,我确定了。”
    他眨眼笑道:“哥哥,我们确实是在童话世界里,而且还是当初淮城人人都读过的童话。”
    叶笙难以置信:“人人都读过的童话?”
    怎么可能……
    这个爱笑的木偶和所谓智慧的女儿,他闻所未闻。真要说人人都读过的童话,应该是安徒生,是格林,是一千零一夜。
    宁微尘含笑说:“为什么不可能呢?你要知道,它们可全是当初淮城小学教材里的课文。”
    课文?!
    叶笙一下子瞳孔微缩,彻底不说话了。
    “如果我没记错的话。这个木偶的故事是,老木匠认为笑是最重要的东西,所以只给了它‘笑’这一个表情。然后木偶因此一路被人污蔑欺负。”
    宁微尘若有所思笑了下,淡淡道:“除木偶和三个兄弟外,这里应该还有一只鸟。”
    “《幸福是什么》《去年的树》《小木偶的故事》……”
    宁微尘唇角噙笑,眼神却冷了下来。
    “哥哥,现在你信了吗,我说故事大王是一个被困在小时候的大人。”
    血与骨骼堆砌的世界里一片霜雪,但这一瞬间,叶笙不光皮肤觉得冷,好似灵魂也战栗了一下。大脑刺痛的片刻,他回忆起了梦中那个在书店角落,瘦骨嶙峋的男孩。
    灰扑扑的影子,干瘪的身躯,昏黄的岁月如苍白洪流,衬托出那双眼睛安静到极致,好似望向故事的尽头。
    他本以为故事大王是个小孩子。
    可是那些刻薄阴郁的ps、荒诞血腥的鬼故事、一个个荒诞又疯魔的都市传说,完全不可能出自孩童之口。
    第七版主的侧写始终模糊不定。
    这么一个s级的人类版主。阴郁、古怪、沉默、灰扑扑的同时,又天真、疯狂、残忍、拥有无尽的倾诉欲。
    【童年是一场没有回程的旅行。】
    原来故事大王,是一个被困在小时候的大人。
    叶笙抿唇,隐去眸中的戾气说:“宁微尘,第四个故事是什么?”
    宁微尘:“嗯?”
    叶笙:“语文教材的编写一个单元一个主题,童话主题不可能只有三篇课文。”
    宁微尘想了想,失笑道:“哦,确实有第四篇。”
    “第四篇,叫《巨人的花园》。”
    *
    好冷啊,冷的苏婉落感觉自己呵出的白气都要在空中凝结成霜。她其实有点近视,不开手电筒,行走在一片漆黑的环境中,完全看不清路。
    小鸟口水都快流下来,怕她发现周围的不对劲,连忙聊天分散她的注意力:“你要找你的爸爸。你爸爸是个怎样的人啊。”
    苏婉落愣住,低声说:“挺好的一个人。”
    她很少跟人说起过自己的家庭。在二年级的时候,爸爸就失踪了。他们从凉港县搬来淮城,无亲无故,她后面由隔壁书店的爷爷抚养长大。
    “我是单亲家庭,不过我小时候过得挺快乐的。”
    小鸟吸了吸口水:“你没有妈妈吗。”
    苏婉落:“嗯。我妈妈在我很小的时候就去世了。”
    小鸟虚伪道:“真可怜啊。”
    苏婉落勉强露出一个笑。身边的环境越来越冷,她觉得自己握在手里作为防备的刀都要结霜了。苏婉落问:“请问一下,还要多久……”突然她话语愣住。因为她想往前走一步,可是脚步和地面凝固在了一块。是冰——把她完完全全固定在原地。
    她觉得一股寒意从脚下蔓延,透明的、脆弱的、美丽的冰晶落在她皮肤上,和她的皮肤完全融为一体。
    那些冰晶渗入她体内,依旧温度不减,在她血管里冻结她的血!
    苏婉落感觉一阵剧痛,豁然瞪大眼。
    小鸟回过头,一双诡异贪婪的浊黄眼和她对上。它大张着嘴笑起来,神情狰狞,密集的牙齿上挂满肉丝。
    第73章 故事里的人(十)
    “很少有人会记得童年的课本,但是你小时候听过的故事,总会在你人生中留下点什么。”宁微尘想了想,轻轻笑了,漫不经心道:“毕竟教育,本来就是件潜移默化的事。”
    叶笙抬头,看了看被霜雪凝固的血肉天地,沉默没说话。
    宁微尘说的没错,在任何一个时代,能被编入小学教材里的课文,一定都是从世界文库中千挑万选出的故事。它们的背后必然宣传着一种美德、一种价值。
    故事大王以这四篇小学的教材为蓝本,续写出这样一个古怪荒诞的世界,就好像是把他们留在了他的童年。小孩子的最大特征是想象力,他们拥有天马行空的奇思妙想。
    故事大王成年后写了关于真爱谎言的验真桥,写了惩恶扬善的夜行者,极端又血腥,冷酷又残忍。
    可是他小时候呢。一百年前,在华国教育尚显贫瘠的年代,对于一个贫穷瘦弱的男孩来说,接触到的第一本故事书可能就是语文书。
    语文书里有乌鸦喝水,有七色鹿,有卖火柴的小女孩。
    关于人生的旅途就此开启。
    叶笙冷漠说:“他要是真的读进去了这些童话故事,现在就不会是这个样子。”故事大王该有的真善美一样没有,对别人倒是要求很多。
    宁微尘被他逗笑了,桃花眼弯起,轻声说:“故事大王对善恶的要求非常极端,而且非常信奉善恶有报。我猜测,或许他的人生在童年之后,就再也没有快乐的时光了。可能这一生处处碰壁,只在书里见过真善美。”
    叶笙微愣,想到了之前在鬼屋时黄琪琪和夏文石讨论剧本,聊到童年,有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
    很少有人会记得童年的课本,但故事大王记得,就连台词都记得清清楚楚。
    笑嘻嘻的木偶,寻找幸福的三兄弟。
    “笑是很重要的东西,谁要是不会笑,谁就没法过快乐生活。”
    “十年后她会和我们在这井边重新见面,告诉我们幸福是什么。”
    喜欢读故事的人性格往往都敏感而阴郁,他不知道故事大王的一生都经历了什么,死后才能变成都市怪诞之主。
    但至少这一刻,叶笙对他的性格越发清晰,故事大王既是疯子又是孩子。所有人都会长大,奔波于鸡零狗碎的人际交往、奔波于精疲力竭的工作婚姻。学会长大是人生的必修课。
    可是他被困在了时光里。
    他好像懂得了,为什么故事大王会成为第七版主。因为人类所有的感情,那些极致的爱和恨到最后都只会归于两个问题:生死,时间。
    “你要等什么?”叶笙抬头问宁微尘。
    宁微尘:“等冰雪融化。”
    叶笙面无表情:“说人话。”
    宁微尘:“好吧。最里面的温度有零下几十度,我们过去就是找死。”
    叶笙猛地想到什么,快速开口道:“宁微尘——我们从上面跳下来时,井边有一块告示牌!”
    宁微尘:“嗯?”
    叶笙说:“告示牌上写着‘禁止入内’四个字。”
    叶笙越说眼眸越冷:“巨人的花园里不也是这样的情节吗。巨人为了不让小孩子进花园玩,在牌子上写上‘禁止入内’。从此之后,巨人的花园里再也没有了春天。”他抬眸,看着被冰霜冻结的血红人墙,低声说:“原来井下面就是花园。”
    叶笙的大脑快速转动,最后拿着手机打开手电筒,扶着墙壁站了起来,他说:“这里会一直是严酷的冬天,不如我们直接去找巨人。我觉得找到巨人,就是离开这里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