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7节
    她不说,别人更不会提,羊肠小道上就只有一个男人的声音回荡——用的西平方言,一点不怕人听清。
    在大队,这仿佛是另一个世界的语言,听见的男女老少都会大咧咧地打量知青们。
    沟通上的壁垒,让几个月来双方一直没能有太多交流,不得不对话也是比手画脚。
    许淑宁常常是急得额头都沁出汗来,只有看到隔壁老奶奶能真心实意笑出来。
    因为老太太上年纪听力不好,慢慢的不大爱说话,冲谁都是点头笑。
    她现在做不了农活,每天都搬把椅子在院门口晒太阳,看着乱跑的小孙子军军。
    才三岁的小孩子,精力旺盛,老人家自然看不住,因此军军的腰间被父母绑着绳,另一端系在大树上,限制着活动范围。
    许淑宁头回看见简直吓一跳,因为她在职工家属院长大,父母忙的话刚满月的孩子都送去托儿所。
    虽说被照应得比较粗糙,也不会是这种方式。
    可在大队比比皆是,更有甚者就把孩子绑在床上,连门都不用出。
    小朋友哭哑了就睡,旁观者都觉得可怜。
    尤其是梁孟津,他对幼者有一种温和,下乡以来大朋友没几个,小朋友倒认识许多。
    像西瓜皮这帮娃娃,隔三差五还来找他一块玩。
    像今天是农闲日,吃过午饭西瓜皮就在院子外探头探脑。
    许淑宁正坐在屋檐下洗碗,对上他的目光道:“来找孟津吗?”
    西瓜皮不停点头,手扒拉着院门,只露出半边脸和半边身子。
    一看,就知道有没穿上衣。
    许淑宁忍不住说:“当心又被虫子咬。”
    西瓜皮浑不在意道:“会穿坏的。”
    布票稀罕,钱也就那么点,精打细算的大人们连给衣服打补丁都舍不得,因此一到夏天满大队的孩子们都光膀子。
    这要只在家里家外跑还没关系,西瓜皮他们是天天上山的,胸前背后都不知道有多少被杂草树枝划伤的疤。
    许淑宁看着都替他们觉得痛,可也无能为力,只能喊道:“梁孟津,找你呢!”
    梁孟津在缝衣服,捏着绣花针出来说:“等我会。”
    看他的样子就知道,手工活做得不好。
    许淑宁道:“放桌子上,待会我帮你弄。”
    大家同住一个屋檐下,没有那么生分,梁孟津也不跟她太客套,说:“谢谢,那我出去了。”
    许淑宁嗯一声,看他的背影忽然生出错觉来,好像是自己小时候跟伙伴们走街串巷,背后是她大姐的目光。
    真是越想越一模一样,她只觉得想笑,嘴角上扬把水泼向水沟,擦干手准备缝衣服。
    缝到一半,郭永年从外面顶着一头灰进来道:“好巧,我衣服也破了。”
    谁身上不全打补丁,许淑宁反正顺手,说:“那你脱下来,我一起缝了。”
    郭永年实诚道:“就剩这一件了。”
    另一件早上刚洗。
    许淑宁咬断线说:“没事,那就穿着缝。”
    只是先提醒道:“有可能扎到你。”
    郭永年皮糙肉厚,浑不在意,双手老老实实的放在大腿上,平视前方说:“随便扎。”
    许淑宁又不是什么刽子手,好笑道:“你也是肉做的。”
    郭永年倒希望自己是钢铁,这样更能扛得住,不过他血肉之躯而已,叹口气说:“真可惜。”
    又喃喃道:“奇怪。”
    哪里奇怪,许淑宁小心翼翼地穿针引线说:“怎么了?”
    郭永年眉头紧锁道:“阳明就在我后面,怎么还没回来。”
    两个人是一起去自留地的,虽然知道不会出什么意外,还是不由自主思索起来。
    许淑宁也没看见齐晴雨,说:“估计兄妹俩在一块。”
    这个猜测没错,齐家兄妹这会正贴着知青宿舍的院墙站着。
    齐晴雨一双眼亮晶晶地看哥哥,做贼似的说:“我说什么来着!”
    齐阳明刚刚被她拽一下,人刚站稳,无奈道:“你一天天的话那么多,我不知道是哪一句。”
    齐晴雨没好气捶哥哥道:“你没觉得他俩有点意思吗?”
    什么意思?齐阳明平常比妹妹精明,这种事上没能绕过弯来,下意识说:“别乱讲。”
    作风问题是大事,女孩子最好沾都别沾。
    齐晴雨也不敢跟别人讲,只跟哥哥分享说:“真的,郭哥对淑宁特别照顾。”
    齐阳明理所当然道:“永年对谁都这样。”
    他反正没看出来特别在哪里。
    齐晴雨只觉得跟哥哥说话真是索然无味,撇撇嘴说:“对我就没有。”
    都是女孩子,她看得出差别来。
    要只凭这个,更没有根据了。
    齐阳明平铺直叙道:“因为你归我管。”
    郭永年就是爱助人为乐,也得有派得上用场的地方。
    他那点力气权衡之下,肯定用在另一个更需要帮助的女同志身上。
    从逻辑上是这么回事,但齐晴雨仍旧坚信自己的看法,只是觉得跟哥哥实在对牛弹琴,撇撇嘴说:“我不跟你讲。”
    齐阳明也不大爱听这些,只是提醒道:“只有你跟别的男生,门必须开着知道吗?”
    齐晴雨进进出出都跟着哥哥,跟别人也说不大上话,只敷衍地点点头,率先进院子。
    里头郭永年的衣服早就缝好,对着一堆竹篾发呆。
    他是最努力融入大队生活的,只是时间就那么多,难免有很多顾不上的地方。
    像编竹筐,他是跟人学了,要做的时候却忘记第一步,只能茫然盯着瞧。
    都看看出火来了,齐阳明调侃道:“能看出个筐来吗?”
    真有这种喜事就好了,郭永年摸着那天被竹篾划出来的伤口道:“让我再想一想。”
    齐阳明蹲下来帮他研究,俩男人愣是连半个诸葛亮都凑不到。
    齐晴雨看他们抓耳挠腮的样子,忍不住说:“再去问问呗。”
    齐刷刷的,郭永年和齐阳明都说:“我会。”
    会还在这里看半天,齐晴雨懒得戳穿他们的逞强,嘲笑一声进屋去。
    许淑宁在房间里写信,抬头冲她笑笑算打招呼。
    两个女生平常没什么话说,关系还是不冷不热的。
    齐晴雨也不跟她掏心掏肺的,拿上自己心爱的画册去院子里看。
    没人,许淑宁的心情才好宣泄。
    她只要一给家里写信就想哭,要不是秉着报喜不报忧,能把一张纸都哭湿。
    她有时候觉得孟姜女不外如是,自嘲笑笑说:“真没出息。”
    可她本就是普通人而已,自然没法做出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情,能把日子过好就不错。
    这恐怕也是全家对她的最大期望,每回写信来都让她照顾好自己,千万别跟舍友有矛盾,钱不够只管张嘴,包裹里头必然是从全家的供应里挤出来的东西。
    吃穿花用,给得多让人觉得关心也多。
    虽然这种想法不太好,仿佛只在意钱,但许淑宁看着大包小包,就知道千里之外还有人在牵挂自己,心里会好受许多。
    第17章 家
    思乡,对知青们而言是绕不过去的弯,尤其是每逢佳节。
    七二年的端午节在六月,据说解放前是本地人赶大集的日子,不过这两年很多风俗不盛行,家家只保留着包粽子的习惯。
    知青宿舍自然要入乡随俗。
    粽叶是他们早就准备好的,还有东拼西凑出来的三斤糯米、半斤花生和一个红烧猪头罐头。
    乍一看就很丰富,尤其是打开罐头之后上面漂浮着凝结的油花。
    今天掌勺的许淑宁下意识咽口水,小心翼翼把汤汁和肉分离。
    本来就不多的肉被切成小块,摆在餐桌上。
    旁边泡一整晚的糯米的糯米膨胀开来,脱壳后的花生仁色泽诱人,还在滴水的粽叶湿哒哒的的,这就是包粽子的全部材料。
    勉勉强强,也算凑出一桌子的菜色来,叫人很是满意。
    就是看着眼前的三个人,许淑宁有点不放心道:“你们确定会包?”
    齐晴雨心想真是小瞧人,说:“我哥不在我就会。”
    她其实也很能干的,只是事情多数被哥哥包办才没有表现的机会。
    因此许淑宁瞧不太出来,心想要不是齐阳明和郭永年上山砍柴和碰运气去了,会往深一点的地方走,稍晚才回来,她还是更希望别人来做。
    不过狐疑的目光可以稍微放过齐晴雨,挪向另外两个男生。
    陈传文大大咧咧承认道:“只包过一个。”
    甚至还带着祖上有光的口气在,许淑宁都不想给他,快速掠过道:“你呢?”
    梁孟津很多事确实都不太擅长,包粽子则是强项,因为部队家属院年年开联欢会,都是在篮球场上支大棚举办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