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三章她(二)
    八点的夜空,黑得如浸透墨汁的纸。
    下了出租车,凛冽的北风扑面而来,孟林霖裹紧了大衣。
    城市广场本就热闹繁华,加上是元旦假期,更是人山人海,但也许是广告灯箱的光正好照在了邓雅卿的身上,显得他分外耀眼,孟林霖很快就在人群当中看到了他。
    白衬衫黑西裤,皮鞋锃亮,身材高挑,发型清爽,乍一看,很有乖巧学长的感觉。
    大冬天的,穿那么少不冷吗?孟林霖想,看来宁要风度不要温度的不止女生。
    转头的一刹,撞上孟林霖的目光,邓雅卿露出羞涩大男孩般的浅笑。“你好,我是邓雅卿。”
    不像郑执楠那样油腻,孟林霖稍稍松了口气。“你好,我是孟林霖。”
    “初次见面,请多多指教。”
    “不敢,还请你指教。”
    讲完客套的开场白,孟林霖不知道接下来该说什么了,她向来不擅长人际交往,尤其是面对陌生人。
    邓雅卿好像也是,他不自在地摸了摸鼻尖,礼貌问道:“那……我们现在上四楼的书城?”
    “好。”孟林霖说。
    鑫华书城是西洲市最大的书城,每天来看书买书的人都络绎不绝,书城还会经常组织一些活动,刺激销售额和人流量。孟林霖记得以前有过不少受欢迎的作家在鑫华举办签售见面会,她来买辅导书时凑巧碰上过几回,每回都被如蚂蚁般密密麻麻地挤在一块的人群吓退。
    所幸今晚的签售现场并不火爆,两百座位的观众席还有空位,孟林霖远远瞟了一眼舞台,看到背景板印着一行红色宋体大字——“着名武侠小说作家云行风《无邪传》新书签售暨创作分享会”。
    她不认识这个作家,对他的小说也不感兴趣,便继续往前走,走出几米才发现邓雅卿停留在身后。
    邓雅卿注视着正在和读者分享创作心得的云行风,“这个网文小说作者之前找过我母亲,想请她为他的新书写推荐语。”
    邓雅卿也是土生土长的西洲人,但不同于孟家经商,邓家属于书香世家。
    邓雅卿本人正在西洲大学攻读历史学博士,而他的奶奶和父亲都是西洲大学的文学教授,舅舅是书法家,经营着一家书法培训机构,母亲则在西洲市发行量最大的报刊《西洲日报》当主编。
    “但我的母亲没有答应。”
    “为什么呢?”孟林霖觉得自己应该适当地捧一下哏。
    “上一个能让她写推荐语的武侠小说作家,”邓雅卿收回望着舞台的视线,高昂着头向前走,“叫金庸。”
    从那清高的眼神和傲慢的语气中,孟林霖读懂了——这个叫云行风的作者以及他的小说,档次不够。
    档次,俗称逼格。
    在十万册书籍里挑选出几本能够彰显自己的逼格的书,成为了孟林霖接下来的一个半小时的头等难题。
    首先,诗词歌赋、鲁迅文集、中国四大名着、世界十大名着不能选,因为那是小学阶段就应该阅读完的书籍;其次,成功学类书籍不能选,否则整个人的气质就会瞬间变得俗不可耐……
    最终,在参考了邓雅卿的采购清单后,孟林霖挑选了四本书——侯旭东的《北朝村民的生活世界:朝廷、州县与村里》,玛丽·弗尔布鲁克的《德国史:1918~2014》,弗朗索瓦·阿尔托格的《历史性的体制:当下主义与时间经验》,以及卡尔·曼海姆的《意识形态与乌托邦》。
    邓雅卿颇感意外:“你也会看这些书?”
    孟林霖微微一笑:“平时看经济学、哲学、经典文学类的书比较多,但偶尔也想拓宽一下自己的知识面。”
    说完,孟林霖在心里为自己竖起了大拇指。
    装腔不带半分脸红,不枉她在过去几年报复性偷看了上百本搞笑漫画。
    邓雅卿像是来“扫货”的,还没逛完一圈书城,他的购物车就已经装载得满满当当,近半是人文相关的书籍。
    “你真爱看书呀。”孟林霖感叹。
    “其实,”邓雅卿笑了笑,“都是我爸妈让我看的。”
    教育严厉的父母,会对孩子所看的每一本书都加以限制和要求,对此,孟林霖也深有体会。
    “你每一本都会看吗?”
    “嗯,而且不只是看,得熟记于心——我爸妈会抽查,随机问某本书中的问题,如果答不上来我会被罚抄书。”邓雅卿语气里有些无奈。
    那你喜欢吗?
    孟林霖沉默了一会,没有问出口。
    邓雅卿是开车来的,把买下来的书存放在后备箱后,他邀请孟林霖去一家远近闻名的茶室喝茶。
    大晚上喝茶,不怕失眠吗?
    吐槽归吐槽,明面上孟林霖还是笑着同意了。
    茶室很安静,洋溢着各种茶香,香味虽杂但不乱,沁人心脾。
    坐下后,邓雅卿让孟林霖选择喝什么茶。
    这家茶室储备的茶叶品种繁多,在六大茶类下细分出了两百多种。
    有时候选项太多,反而让人难以抉择,更何况她不清楚邓雅卿的口味,如果刚好踩中他的雷点,那么今天的这场约会恐怕就泡汤了。
    孟林霖尝试找到自己和邓雅卿最直接的共同点,短暂的头脑风暴过后,想起了她和他的高中母校都是西洲一中。
    西洲一中的校花是桂花,校园里常年飘散着清雅的桂花香。
    “那就桂花龙井吧。”孟林霖说。
    这唤起了邓雅卿的回忆。“你好像也是西洲一中的?”
    “是。”
    “我是09级,我大你差不多一岁,那你应该是10级?”
    “对。”
    “真有缘分,那你高中时应该有听说过我吧?”
    “……”呃,没有。
    高中时,孟林霖基本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会刻意留意的只有同年级成绩拔尖的那几个人,至于其他年级或者什么学校风云人物,她一概不关心。
    “有,”孟林霖说,“你这么优秀。”
    似乎是听到了满意的答案,邓雅卿勾起了嘴角。
    喝茶有许多讲究,邓雅卿告诉孟林霖,在他家,茶道的基本流程有13式,分别是赏茶、温壶、乌龙入宫、洗茶、冲泡、春风拂面、封壶、分杯、玉液回壶、分壶、奉茶、闻香,最后是品茗。
    孟林霖听得云里雾里。
    对于茶的记忆,可以追溯到二十年前,甚至横亘了她整段青春。
    孟林霖的父母经营海鲜水产生意,常年会和不同的供应商、客户打交道,为了招揽生意和维持合作关系,他们免不了隔三差五就陪客户吃喝玩乐。
    偶尔,他们会带上孟林霖。
    在应酬的饭局上,孟林霖只需要扮演一个角色——聪明懂事的好女儿。
    在父母装作随口一提“她考试又拿了年级第一”的时候,主动自觉地用服务员泡好的上等茶水为客人们清洗将要使用的碗筷;在其他人或真心或假意地赞叹“女儿这么优秀,你们就等着享福”的时候,谦逊乖巧地表示自己会继续努力;在大人们推杯换盏觥筹交错的时候,安静地饮下那杯属于小孩子的茶。
    很多个片刻,孟林霖会不由自主把自己想象成身处局外的稻草人,大人们手中挥舞的香烟所迸溅出来的火星,点燃了她,她被燃烧得只剩灰烬,风一吹,就如蒲公英那般,飞出那个烟雾缭绕的包间,飞越千山万水,浪迹天涯。
    成年以后,父母对她的介绍语就变得更加具体,拿了多少金额的奖学金,保研到哪所大学,进了什么大企业。
    孟林霖觉得,时光好像一直在走远,又好像,始终止步不前。
    正如现在喝的茶和二十年来喝的茶,味道似乎都一样。
    但邓雅卿说,不同的茶,有不同的味道,不同的冲泡方法。
    像桂花龙井,使用的茶器最好是白瓷盖碗,茶水比1:50,水温85摄氏度,要在3点钟方向逆时针注水,再到11点方向定点低水位注水,30秒出第一泡茶汤,45秒出第二泡,60秒出第三泡。
    孟林霖笑,泡茶怎么像在做数学题和化学实验。
    邓雅卿说:“对,就是做题,只要错一个步骤,答案就不对了,所以必须讲究。”
    只要错一个步骤,答案就不对了。
    原来就连泡茶,也有标准答案。
    十点五十五分,邓雅卿将孟林霖送到了她家小区,赶在十一点门禁之前。
    孟林霖目送邓雅卿的车完全消失在路口,挺了一晚上的背立即耷拉下来,靠在了小区门口那杆高高的路灯上,她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又慢慢呼出去,来回几次,缺氧的感觉总算淡去。
    孟林霖看了一眼时间,还有四分钟到十一点,但她还不想回家,不想应付父母的问长问短。
    或许她应该举着一台摄像机,向他们实时播报她的约会现场,这样彼此都能更加轻松。
    再歇一分钟吧。
    孟林霖无力地垂下头,看到自己的影子。
    看了一会,她莫名觉得,它像一具尸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