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回到九零,她在外科大佬圈火爆了 第605节
    在检查上同样的道理,其它类型只有拿胃管插一下,插到半截管子不下去了肯定是食管中断了。这是一种快速鉴别诊断食管闭锁的方式。v型不是,胃管插都插不出来异常。
    彭医生不是不知道这个分型,只是抱怨,抱怨自己和同事倒霉遇到特殊病例了。这下好了,出去和患儿家属如何解释这一切脑袋要疼死了。
    “老师,我出去说吧。”谢婉莹主动请缨。当初是她请求老师帮忙把罗小妹转到医院来治病的,是该她来负责这些和患者家属的沟通事宜。
    谢同学最令老师们喜欢的一点体现在这里了,有担当。
    彭医生叹了口气后,和她说:“我陪你一起去。”
    老师是不可能放学生一个人去面对责任的。
    王医生要接下来赶紧给孩子开检查明确诊断。这孩子幸运的一点在于发现的算及时,查出来没有再喂奶喂水等,不会说让肺部进一步感染。医生可以采取尽可能阻断病情发展的一切措施,来避免患儿发展向窒息等危急重症了。
    和彭老师走到新生儿科门外前,彭老师给她谢婉莹私下透露了句:“如果真是这个病,孩子估计得转院。”
    北都三没有单独的儿外。这个病,不是内科能治的,要动手术,病人要进小儿外科。
    彭医生对自己医院其它配套不起他们优秀产科的科室,早就不抱期待了。
    第2257章 转去哪里
    胡浩和罗大哥见到医生出来,急忙迎上去问究竟。
    彭医生开口,给病人家属讲了讲孩子目前的状况,当然是先把好的方面讲出来让家属安心些:“发现的早,有的治。”
    胡浩沉着脸,若不是他提出问题,医生不一定发现呢。
    谢婉莹给同学再讲讲道理:“我之前和你说过了,医学要讲证据的,找证据不出来不容易。你和这孩子有血缘关系,可能是冥冥之中你作为爸爸能听见这孩子的求救声。”
    真的是,孩子症状很不典型,暂时症状很不明显,难以觉察出来。只有孩子爸胡浩听到了孩子的心声。这种疾病的孩子很多是要过好长时间才能被发现的。
    病人、家属和医务人员统一战线是最好的局面。事实上大家共同的敌人只有一个是病魔,无需搞内讧的。
    听完她说的这些话,胡浩的表情逐渐变缓和了
    只要家属不那么气,彭医生可以松口气先。
    接下来是和家属沟通如何给患儿治病的事宜了。
    “这里治不了,要转院。”谢婉莹把彭老师私下透露的风声提前告诉家属。
    胡浩和罗大哥一阵紧张了:“转去哪里?哪里能治?”
    有关这个问题,彭医生提供下方向:“基本上是转去儿童专科医院。有条件的话转去首儿是最好的。”
    把孩子转去首都儿童医院,说的简单要做到太难。罗大哥再次回想起自己妹妹和父母当初转院治疗的种种艰难险阻,面色青白交加。首都儿童医院,全国排名第一的儿科专科医院,普通老百姓哪有那个资源把自己孩子转进去治。
    彭医生清楚这样的提议很为难一般患儿家属,说:“如果其它医院有你们认识的医生,对方有这個能力可以给孩子治,联系好了,我们医院的救护车可以帮忙把孩子送去你们指定的医院。”
    听见这话,胡浩立即转头问同学:“谢婉莹,你是国协的学生对不对?可以把孩子转去伱们国协治吗?”
    胡浩同学家里有点儿钱,无奈和她表哥表嫂一样,人脉不在首都而是在老家,不认识这边的医院和医生,同样是只能指望于她。
    刚才彭老师说了情况后,谢婉莹心里是有考虑到可能要再麻烦聂老师和罗师兄了。聂老师能力杠杠的,对这个病应该能治。
    说是能把孩子转去国协治,罗大哥一双眼睛同期盼地望向她,道:“谢医生,我先谢谢你。我们一家人不会忘了你的大恩大德。”
    不客气的,谢婉莹摆摆手,拿起手机打电话。
    考虑到假期时间,她先打给罗师兄问聂老师在不在。
    接通电话时对面声音很嘈杂,罗师兄可能是在医院里工作值班。为此,罗景明说话的嗓子沙哑,语速快,一反平常较为稳重的声调,着急地问她:“什么事?”
    “罗师兄。”不能打扰师兄工作,谢婉莹把所有事情简化为一句话,“我有个患儿怀疑为先天性食管闭锁v型需要从北都三转入小儿外科,可以转到我们国协小儿外科吗?“
    第2258章 三强之一
    罗景明大概没想到让她说,她真说了,什么都说了,真就是一根筋的脑子。
    这小师妹吧,脑子里装的全是医学和病人。罗景明认了,和她解释:“估计不行。”
    谢婉莹吃惊了下。
    小师妹没正式来过他们国协儿科是不清楚国协儿科的真实情况的。国协儿科的水平要是行的话,吴院长不会说重金去外聘聂加敏了。
    国协儿科施展的手术很少,少到只做最常见的病种。对于新生儿手术,尤其是低龄低体重手术压根不敢涉及。包括被大家乐谈的国协心胸外科,说能做儿童的先天性心脏病手术,同样只限于年龄比较大的孩子。若是做年龄很小的孩子的心脏手术,低龄低体重新生儿照样是不行的,送国陟去稳妥。国协神经外一样,做儿童手术或许可以,新生儿手术不行。或许曹勇敢试一试,其他医生想都不用想的。
    彭医生那句话是没错的,送首儿最靠谱。人家真就什么儿科手术都能做。
    首都儿童医院和国协不是一个母亲单位下的下属医院了,是国都医科大学的附属医院。
    国都医科大学系与北都医学院系以及国协系是强有力的竞争对手,在首都医学圈中可谓三强之一。翟运升所在的方泽医院以神经外科出名同是国都医科大学的附属医院。
    不要以为国协是综合三甲评分排名第一貌似样样是国内宇宙第一强,不是的。
    医学圈的内卷,医生内卷,医学院内卷,医院内卷,四处卷到不得了的。
    “你说的患儿是新生儿对不对?出生几天了?”罗景明问。
    “第一天不到二十四小时。”
    “聂老师如果在,或许他能做。但是他现在人不在国内,去了国外度年假要休息整个月。”罗景明说。
    作为外聘教授,聂加敏享受到的各种福利为满当当的,不是国内一般医生可以比的。
    “即便如此。”罗景明说到国协另一个儿科问题,“我们医院手术室的配套跟不上。”
    国协没有儿科专门的手术床,儿童躺在成人手术床上动手术的。国协的麻醉医生对于新生儿手术经验缺乏,需要送去其它医院培训深造。
    他罗景明是国协儿外的人,但是在聂加敏不在的这段时间开始被派去其它医院进修半年。医生要干到老学到老。只要医院有任务下来再外派进修是时常的事。
    轮国内哪家儿外最强,当属首儿。所以在过年前两天大年二十九,按照医院既定计划他被派到首儿进修。作为一個国协主治医生,进修肯定不像医学生实习跟在老师后面做事。进修医院会视进修生能力安排单独值班锻炼。他春节期间在首儿急诊科值班,几乎没得休息。
    “患儿家属是你认识的人?”罗景明问师妹。
    “是。”
    “聂教授不在,你可以将孩子送来首儿。我看能不能帮忙安排下住院床位。”说到后面罗景明语气里愈发不确定。
    第2259章 信赖
    他不是首儿的医生,床位的事情不是他能决定的,需要和首儿的医生沟通协调。首儿的床位是紧张到不像话的,比起国协和其它医院都要难太多。
    全国排名第一的儿童专科医院,比起综合三甲在市场上显得紧缺性更强。原因是国内儿科专科医院专科科室少。国内儿科的短板不是短时间内能弥补上的。设施容易建,设备可以花钱买,唯独人才培养,是一代接一代,需要很长时间。
    每年全国送到首儿进行培训的医学生和医生是排着队挤着来的。没有人情关系,想在这里找到个学习机会没门。
    罗师兄到首儿进修不像部分进修生在首儿走马观花而是实地学习上手,是托了吴院长的关系。传言吴院长和首儿的庞院长私人关系很好,是挚友。
    “我刚来不久,和这里的人不熟悉。”罗景明再给小师妹打预防针,不一定病人送过来能马上安排到床位。
    谢婉莹同师兄商量道:“北都三的儿科医生技术水平有限。孩子转过去让首儿的专科医生先做检查,再等床位可以吗?”
    “可以。”罗景明赞成她这个提议。没床位只能努力挤破头去争取了,早来排队早有机会。
    协商好了以后,谢婉莹回去同老师以及患儿家属做汇报。
    北都三的医生着手准备患儿的转院手续,给患儿安排专门转院患儿的救护车辆。
    听说罗小妹接到孩子有事的消息后情绪不稳定需要有家属陪同,罗大哥没法陪孩子转院治疗。
    现场孩子的家属只剩下胡浩这个孩子爸可以跟去。
    罗大哥不放心,对谢婉莹说:“谢医生,我和我妹妹只信任你。有事你给我打电话,我和我妹妹听你的。”
    家属信赖医生是好事,只是从法理上而言很多事情医生是参与不了决定。譬如抢救手术用贵重药等等均需要患者家属签名。
    谢婉莹同罗大哥再沟通:“让他跟着可以避免耽误孩子抢救手术的时间。有事我会给你打电话。再有孩子转院过去治疗等开销需要花钱,他有钱。”
    谢医生的务实很能说服人。罗大哥点了头。
    救护车安排好。孩子躺在保温箱里上的救护车。车上准备齐全各种抢救仪器。由谢婉莹与北都三派出的护士负责转运患儿工作。胡浩坐上救护车陪孩子。
    仔细打量的话,会发现罗小妹和胡浩这孩子是长得好看。罗小妹本人姿色秀丽,胡浩固然個头矮了些,五官有些可圈可点的地方,比如鼻梁笔挺。这孩子刚好把妈妈和爸爸优秀的外貌基因继承在自己身上。
    漂亮的孩子是很得利的。颜控是人类的本性。好比所有人喜欢美丽的花朵,没人会喜欢丑陋的虫子。或许以前对罗小妹的孩子没什么兴趣,可当见到孩子这长相时胡浩心动了。
    好看的孩子生病像朵花奄奄一息,特别能吊人心弦,更别提这孩子是自己的亲生儿子。胡浩两眼望着保温箱里的孩子,眼眶里不知不觉地红了,突然有种恨不得自己能替这孩子生病的念头。
    第2260章 争宠
    时间到了下午六点多快七点钟,小师妹没有打电话回来。柳静云和何香瑜对了对眼神,心里一叹:小师妹谢婉莹估计是忙到没法回来鲁老师家吃晚饭了。
    对面坐着的鲁老师直接叹声息,早有预感她的新宠儿会是个大忙人。当真如此时,没能来吃饭叫她怪想念的。
    把最后一盘菜端上桌,今晚的大厨张华耀完成了任务招呼所有人开饭,道:“不用等人了,吃。”
    鲁老师问儿子:“给莹莹留饭了没有?”
    后续据他们打听得知,谢同学喜欢吃炒饭。
    “给她留了满满两碗炒饭,放在电饭煲里保温着。”张华耀答母亲。
    “你给她留的炒饭好不好吃?你舀点我替她尝一口试试。”鲁老师不太放心地说。
    他这妈是宠谢同学宠到爆了。张华耀嘀嘀咕咕走去厨房,满嘴牢骚:“我没有过这个待遇,你从没给我这个儿子试过菜。”
    “你四十几岁的人妒忌她一個二十出头的好意思吗?”鲁老师习惯性和小儿子拌嘴。
    “妈,我永远是你儿子。”张华耀答。
    在儿子眼里,妈妈永远是妈妈。好比在妈妈眼里,孩子应该永远是孩子。
    鲁老师听完四十几岁的儿子在她面前争宠不休,眼皮翻了再翻,瞧瞧三个孙子要笑掉大牙了。
    “奶奶,吃菜。”接到爸爸的目光,张天安和张天星两兄弟帮奶奶把菜夹到碗里。
    张书平端个碗给奶奶舀汤。
    “你们自己吃,奶奶牙口不好,吃不了多少。”鲁老师让孙子不要忙活夹菜,而是需要招待好客人,对在座的几位客人说,“伱们放开肚皮吃,不够的话让他再炒几个菜,反正他现在在家没事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