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分卷(103)
    莫少珩也有些脸黑,因为南离依旧使用的老借口。
    莫少珩暗杀了他们南离的小皇帝,如今却活得好好的,南离岂会善罢干休。
    让金殿上的群臣有些意外的是,先前南离占领洵地,北凉或许有些理亏,无论怎么愤怒,或者又是因为实力的原因,没有报复南离也就罢了。
    如今,南离又来生事,圣人为何还是没有应对的反应?只是加强了防御。
    或许也只有莫少珩猜到了一些原因。
    南离那边,九思公以亲王没有传国玉玺为由,拖延了亲王即位的时间,九思公是南离文教之首,他死拿着这一条规矩不放,亲王就算在不满,也得顾及整个南离文人的态度。
    所以,亲王现在的名义,依旧是代天子监国的身份。
    但他也有所行动,现在执掌南离三军军权的人,已经被亲王换成了他自己的人,为一切可能做准备。
    其中上位执掌军权的一人叫司徒剑南,亲王的嫡系。
    莫少珩知道这个消息的时候,表情就有些微妙了。
    或许别人不清楚司徒剑南的底细,但莫少珩知道啊,因为司徒剑南曾几次偷偷上过琴山。
    是超然出尘的琴圣柳归尘的亲外甥,看来琴圣和九思公的计划也进行得不错。
    也就是说,亲王将南离三分之一的军权,亲手又还给了南一。
    现在看上去亲王和九思公的关系已经到了剑拔弩张,但转机也出现了,亲王为了收拢军权,从中立派手上夺了军权,偏偏给了一个意想不到的人。
    现在也就等司徒剑南真正的掌稳军权了。
    以南离三分之一的兵力,加上九思公和琴圣登高一呼,加上北凉这股外力的协助,事有可为。
    圣人估计也在隐忍着等待机会吧。
    这是取回洵地,付出代价最小的办法了,也是改善二十年来,和南离不断恶化的关系的机会。
    北凉要发展,就必须先安定。
    北凉朝廷上的情况,现在也就是这样了。
    直到夏季来临时,莫少珩的两种笔,也有了不少的进展了。
    莫少珩去了一趟铁匠铺。
    世子,你看看,这是不是就是你想要的石墨?
    铁匠铺杂乱了一点,炉火烧得很旺,炉中猩红的铁水流淌,热得很,四周还摆放着一些打造到一半的铁器。
    北凉,因为武者众多,经常需要购买剑器等,不会武的人,也多以剑为饰品佩戴在腰间。
    佩戴武器的江湖人,贵族,随处可见,所以北凉的铁匠铺可不少,发展得十分兴隆。
    朝廷对武器的控制也没有想象的那么严格,这是一个武者的时代。
    朝廷控制的主要是矿源,只要不是大量矿源流入同一个人之手,朝廷一般不会过问。
    莫少珩仗着镇北王府和燕王府的势力,让人去朝廷的各个矿场找想要的矿石。
    他也不是要犯什么事,矿场自然会给这个面子,行个方便。
    莫少珩看向一个方向,那里堆积着不少黑沙,质地黝黑。
    这是铁匠按照他的要求,提炼出来的。
    莫少珩蹲下身,仔细检查了一番,然后眼睛不由得一亮。
    是了,就是它了。
    只需要将它和粘土按照5:5的比例混合,高温加热,倒模,就能得到笔芯。
    忙活了这么久,终于有些收获了。
    这段时间,树胶也收集了不少,树胶和木灰混合,压缩成的木质的笔杆,制作起来就简单多了。
    莫少珩又吩咐了一番,按照我以前给的方法,尝试将我要的东西做出来。
    本以为今天已经足够开心了,没想到双喜临门,莫少珩才回到燕王府,又有人送来了东西。
    是巧匠师傅送过来的。
    莫少珩打开一看,是一只十分精致的银色笔筒。
    拿在手上稍微有些沉,铁的,上门镀了银。
    十分精致的钢笔壳,简直就是一件艺术品,堪比巧匠做出来的精美的首饰了吧。
    镀银的表面摸上去还挺光滑。
    钢笔壳是由上下两截组成,由螺旋结构严丝密缝地组合在一起,稍微一拧,就能拧开,露出里面的中空。
    上半的笔壳,上面还刻着乌衣巷三个字。
    手感十分不错。
    莫少珩又看向旁边摆放着的笔尖。
    笔尖依旧是镀银铁器,上面能看到细小的墨线,尖端的笔触,颜色稍微深一些,似圆非圆。
    莫少珩拿着在纸上划了划,一点也没有金属的锋利感,走笔非常的流畅圆润。
    果然,古时的匠师,缺少的并非是技艺,而是超越时代的一些奇思妙想。
    很多东西,并非古代人做不出来,而是他们没有想到而已。
    莫少珩又看向旁边的吸管,吸管很软,用手一捏,能明显感觉到吸附的感觉。
    也十分不错。
    匠师问道,世子,是否达到了你要求?
    莫少珩点了点头,何止达到要求啊,这样的艺术品,它不比现代工艺漂亮好看啊。
    说道,尝试按照我的要求,将它们组合起来。
    剩下的,就是墨水了。
    墨水使用的矿煤,北凉少煤矿,但不是没有。
    用来制作墨水,怎么也是足够的。
    墨水的主要成分,就是煤烟,有些像锅底灰,树胶,水,若是想要墨水有香味,还可以加入龙脑,麝香等,后面的是中药材,不难取得。
    又过了半月。
    北凉的天气转变之快是难以想象的,似乎眨眼的功夫就炎热了起来。
    莫少珩又去购买了不少硝石,现在随着饮料的大卖,原来的制冰的冰柜已经完全不够了。
    也必须得安排一个专门的制冰厂了,特别是到了夏天,冰的消耗是难以想象的。
    就是硝石的开采实在少了些,以前硝被用来炼丹,使用量不多,没有需求,自然别人也不会专门开采。
    现在不同了,莫少珩需要啊,这事还得让赵棣去走走关系,尽快开采,反正他又不是不给钱。
    同时,莫少珩也收到了送过来的,铅笔和钢笔。
    铅笔有些多,摆放了整整一个托盘。
    钢笔就一只。
    莫少珩拿起一只圆滚滚的铅笔,因为没有上漆,看上去还是木质的样子。
    找来一把小刀,开始削,削出适合的笔尖。
    然后在白纸上划下。
    纸上,相比于毛笔字不知道小了多少倍的字出现,但清晰,黝黑。
    毛笔其实也能写小的字,但太麻烦了,没有人会故意往小了写,最小的也就簪花小楷,但哪怕如此,一张纸也写不了多少。
    但这铅笔,能在一张纸上写非常多的字,关键还清晰。
    笔感十足,字体的笔锋也特别好把控。
    莫少珩脸上露出了笑容,可不就是现代的最简单的一只铅笔。
    然后又拿起钢笔,拧开,捏住胶管,在旁边的一罐子墨水里面吸了几下。
    吸满大半管后,重新拧上。
    一开始,出墨不是太好,但等墨水完全沿着墨线传递到笔尖上后。
    钢笔的质感就出来了。
    莫少珩上一世当医生,是最习惯使用钢笔的。
    一开始有些手生,然后慢慢龙飞凤舞了起来。
    字体飘然若仙,又狂舞若龙。
    不用反复沾墨,一气呵成之感,简直太爽了。
    还有,字迹不同于铅笔,更加的清晰可辨。
    就像世间最黑之墨,落在了最洁白的东西上。
    心中不免狂喜,这钢笔好。
    洋洋洒洒地写了一大篇,这才停了下来。
    旁边的赵棣:
    那铅笔也就算了,有些像少数地区使用的炭笔,只是更加的紧致好使用,炭笔使用后,一手漆黑,实在不太雅观。
    但这铅笔,外面包裹了一层木材一样的东西,握之有力,也不用担心脏手的问题。
    关键是写的字,也不像炭笔,时而清晰时而浅淡,是十分均匀的。
    但这钢笔是怎么回事?
    写出的字,比毛笔还要细腻,还要清晰。
    莫少珩见赵棣一脸好奇的样子,将钢笔递了过去,你要不试试看?
    赵棣接过笔,从来没有使用过钢笔的人,第一次使用,其实是有些笨拙的。
    莫少珩在一旁纠正着姿势,然后,赵棣慢慢地开始有一些感觉了。
    竟然不需要沾墨,就能写这么多字。
    莫少珩心道,这才哪跟哪啊,要一次性写完一整管墨,手都得给你写酸了不可。
    赵棣立马感觉到了钢笔的好处。
    以前毛笔写字,长袍上沾些砚墨,特别是长袖上,是经常的事情,但使用钢笔,完全不用担心这个。
    而且,随着书写,他也发现,钢笔要比毛笔好掌控得多。
    毛笔写不了多久,手就会酸就会累,所以古时候抄书,那可不是一般人能坚持得下来的,古有抄佛经以表孝心等说法,其实考的就是耐力。
    赵棣越写越流畅,由先前笨拙的字体,竟然慢慢开始有了写他写毛笔字时的风格了。
    说到底还是一个熟练度的问题。
    莫少珩看赵棣似乎颇为喜欢,说道,我让人给你也打造一只。
    有了第一支,第二支制作起来就要快捷很多了,就和制作一支首饰差不多?
    旁边正在玩铅笔的南一,我也要。
    莫少珩心道,得,再做两支。
    数日后。
    莫少珩去了一趟乌衣巷。
    一是,给赵景澄等学生,一人一套厚书壳的本子,一人几只铅笔,还有一个书包。
    北凉的读书人,都是使用书箱,但书箱本身沉重就不说了,因为是单手提,从小就这样的话,容易形成长短手。
    琴楼上,赵景澄等人,背着书包:
    莫少珩:
    是感觉有那么一点点奇怪,说是初中生吧,有点像,但又一身的小袍子。
    感觉怪怪的。
    赵景澄等拿着手上的本子和铅笔,翻来覆去的看。
    莫少珩说道,怎么样?以后上户外实践课,是不是方便了很多?
    他给这些学生的,就像是一个套装。
    赵景澄等正拿着铅笔,在手上打开的本子上划。
    以前,用毛笔的时候,这个姿势的话,连笔都拿不稳,本子也一样,软绵绵的。
    但现在
    如同得到了什么新奇的东西,玩得不易乐乎。
    莫少珩教了一会铅笔的使用,然后让一群学生要么在琴楼要么去图书馆练习铅笔字。
    他还得去给他的小货郎送笔。
    他的小货郎虽然有了教书先生,但无笔可用。
    正好,现在也给配上。
    加上以前给他们的书本《论语》,以及现在的铅笔和宣纸,也算凑齐了一套了。
    给两百个小货郎发笔发纸,也引来了不少人的围观。
    莫少珩在给他小货郎提供笔墨纸砚?
    嘶!
    大部分百姓家的孩子都还读不起书呢。
    莫少珩也是感叹,生为现代人,其实很难想象,一个城池里面,大部分孩子没书读是一个什么情况。
    现在纸便宜了,铅笔也不会太贵,墨水更是都不用了。
    百姓,差的也就是教书的先生了。
    莫少珩去了一趟小货郎们的宿舍。
    豆子正将书摆在高低床最下面一层的柜子上,现在又摆上了纸和笔。
    莫少珩最开始的这个设计,这时候才算真正的起作用了,以后,可以像一个学生一样,在这里学习练字。
    豆子高兴坏了,世子,我以后是不是也是个读书人了?
    莫少珩都笑了,恩,小读书人。
    莫少珩逗了一会儿豆子,这才离开。
    外面,还有不少人围观。
    羡慕!
    他们作为凉京的百姓,居然在羡慕一群无父无母的小货郎。
    特别是凉京的孩子,他们都没书读呢。
    其实这些孩子,这么点大,一天也帮不上家里什么事情,干不了啥活,只会满大街调皮捣蛋。
    莫少珩看着这些孩子眼中的光,沉默了。
    读书,在他看来,当是最基本的,但对这些孩子来说,却是奢望。
    莫少珩想了想,现在百姓未必买不起纸笔,甚至书籍了。
    缺的其实也就是教书先生。
    莫少珩看向皇宫的方向,或许该是让圣人抓抓北凉教育的时候了,正好,科举郡试也要开始了,通过了郡试的寒门子弟,应该不介意当个教书先生赚点钱吧。
    寒门子弟,一边读书一边赚钱养家糊口的本就不是,当个教书先生,反而体面。
    只是不知道,他若是提出义务教育的概念,朝廷上会是个什么样的反应。
    第二日,大朝会。
    等众人都说得差不多了,莫少珩站了出来。
    也不知道为什么,众人的心神一震,第一个想法就是,莫少珩又要搞事情。
    他们都形成条件反射了。
    (抱歉,这章字数少了一点,晚上补一章。)
    第62章 改革的春风吹
    (上一章字数不够一万,这一章补齐,依旧祝国庆快乐!)
    金殿上。
    莫少珩拱手道,启禀圣人,臣近日观我凉京百姓,男耕女织,安居乐业,是国泰明安之相。
    但,我北凉的小孩却多在街上游荡,无所事事。
    众人:
    小孩嘛,一天不跟猴子一样到处跑,还能怎么样?
    莫少珩继续道,自古以来,国昌而文盛,又或者说,文盛而国昌。
    所以臣建议,让我北凉的小孩,哪怕是普通百姓人家的小孩,也能从小有书读,不求他们将来有多大的成就,但至少能识字算数,明理而不被人欺。
    若是北凉,连小孩尽都能读书识字,北凉繁华盛景可期。
    众人:
    莫少珩的话也就那么几句,但却描述了一个难以想象之景。
    举国上下,连小孩都能识文算数,估计东唐都没有办法做到。
    莫少珩所描述的理想国,美是美,让人向往,但理想终究是理想,东唐都做不到,更何况他北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