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479章 第一支火枪
    长沙府。
    一支有些狼狈的军队行走在官道之上,向永州撤退,大军中旗手扛着的大旗上要么写着“汉”字、要么写着“潘”字。
    这支军队正是汉国大将潘崇彻所统领的军队。
    潘崇彻阴沉着脸,行走在队伍中间。他身边的副帅谢贵一路上憋了很久,终于忍不住开口道:“大帅,咱们这样回去的话只怕陛下不会轻饶。”
    “那你说怎么办?”潘崇彻向他扫去。
    自从吴王陆原给汉帝刘晟写信共伐唐国后,刘晟大喜,不顾大臣劝阻,立即向唐国所控制的楚地进攻。
    其实,早在唐皇李璟身死之时,汉国就在慢慢蚕食唐国土地,已经向北扩张了好几州,唯独到了长沙就无法再向前了。
    长沙城当时被楚国旧将李行奉占据,手下有一万五千多人,汉军多次攻打都告失败,这次汉帝又派潘崇彻带领五万大军攻打。
    潘崇彻围困长沙城一个多月,谁知斥候突然传来消息,赵匡胤带领大军直奔长沙而来,潘崇彻不敢与周军正面交战,退到长沙边境。
    后来,潘崇彻得知赵匡胤也是冲长沙而来,已经在攻打长沙。他将军情告知汉帝,建议汉帝先暂缓攻打长沙,瞧瞧赵匡胤打的什么主意,再从长计议。
    汉帝刘晟却认为不能让赵匡胤得到长沙,下令让他与周军交战,潘崇彻无奈之下,只好在长沙城外与周军大战一场,结果大败而归。
    谢贵叹了口气,潘崇彻虽然善于作战,但不通政治,而且在朝中没有人帮他说话,这次兵败,只怕会有性命之忧。
    但想到潘崇彻的性格,他若是劝对方拥兵自重,只怕对方不仅不会听,还会问罪于他,摇了摇头,谢贵没有再开口。
    在永州等了几天后,赵匡胤打下长沙的消息传到永州,紧接着,汉国朝廷的旨意也传了过来,潘崇彻被问罪,押送大兴府。
    谢贵替代他成为了征北元帅。
    ……
    潘崇彻被问罪的消息传到了长沙府,赵匡胤得知后并没有太在意,因为他刚刚得到一个更坏的消息——唐国向吴国归降了。
    “早就知道唐国那帮废物没用,只是没想到没用成这样,这才两个月不到的功夫,竟然就向吴国投降了!”营帐中,许魁破口大骂。
    “也就是说我们不能在长沙继续耽搁下去了。”王全斌沉声道:“若是被吴国军队先一步占领江陵,我们就很难入蜀了。”
    “说不定吴军已经入驻江陵。”曹彬神情凝重。
    “不可能,楚地大多数地方都已形成割据形势,他们不会理会唐国的投降,也不会轻易让吴军进入楚地。”李处耘反驳。
    赵匡胤四顾看了一眼,皱眉道:“怎么不见赵掌书?”
    他话音刚落,一人便掀开帐帘,进入营帐中,正是赵普。
    “大帅,刚刚传来消息,吴国唐汴部已经入驻了江陵,我们恐怕无法入蜀了。”赵普脸色苍白的可怕。
    “他怎会如此之快?”赵匡胤猛然站起身。
    “听说唐汴手下有一名叫楚雄的将领,他不知用了什么办法,招降了一大部分楚地小势力,所以他们进军几乎没有阻碍。”赵普低声说。
    这件事完全打乱了他的部署,他第一次感受到如此无力的感觉。
    “我不明白,楚地那么大,唐汴为何会直奔江陵?”李处耘皱眉道。
    “他应该是猜到我们的意图。”赵普双目低垂。
    “那我们现在怎么办?”赵匡胤盯着赵普。
    许魁大叫道:“叫我说,没什么好大惊小怪的,咱们休整几天,继续向江陵进军,打下江陵就是。”
    “你说的倒轻松,吴国要是那么好打,我们会落到如今这地步吗?”李处耘冷笑。
    “我认为,事到如今,我们只能向南进攻了。”王全斌提议。
    “你的意思是攻打汉国?”李处耘问。
    “不错,汉帝不是刚把潘崇彻问罪了吗?没有此人,我们或许能打下汉国。”
    赵匡胤依然看着赵普,然而赵普却低着头,没有开口的意思。
    “我们还有一个选择。”曹彬忽然开口。
    “什么选择?”
    “投降吴国。”
    “混账!”许魁大怒:“老子真想不到你是个这么没骨气的东西!”
    “许将军,曹将军说的也是实情,何必如此动怒。”白守义淡淡道。
    “屁的实情,我堂堂周国军队,怎能向南国投降。”
    曹彬沉声道:“周国已经灭亡了,被辽国灭亡,眼下辽国即将南下,我们应当齐心协力对抗辽人!”
    “够了!”赵匡胤拍了拍扶手:“就按照王将军的提议,进攻汉国,大家回去做好作战准备吧,赵掌书留下。”
    等众人离去后,赵匡胤走到赵普身前,缓缓道:“王将军提议攻打汉国时,你为何不说话?”
    “将军,大势已去矣。”赵普长叹一声。
    “一点机会都没有吗?”赵匡胤咬牙。
    “成功机会不到一成。”
    “那就够了!”赵匡胤大步离开了营帐。
    次日,赵匡胤得到一个消息,昨日晚上,白守义带领着本部兵马离开了长沙城,向东而去。
    赵匡胤没有派兵追赶,立即下令,向汉国的永州进军,大军行进到一半,作为后军的曹彬部也消失不见,军队士气变得极为低迷。
    然而,赵匡胤将令不改,依然带领着剩余部队向永州进发,两日后,他得知赵普病了。
    赵普营帐中,赵匡胤传下命令,营帐百步之内,不得有人。
    望着躺在竹床上、憔悴许多的赵普,赵匡胤有感而发:“我们为何会落入如今地步?”
    “将军,我们太小看吴国了,当初就不该渡江。”赵普说完,微微喘着气。
    赵匡胤沉默了很长一段时间,开口道:“你觉得我现在该怎么办?”
    “归降吴国。”赵普凝视着他。
    赵匡胤没有说话,目光望着帐帘,陷入了深思。
    “将军,您还记得我和您说的关于秦家姐弟的事吗?”
    “记得,他们在吴国得了势,一个做了贵妃,一个做了元帅。”
    “您归降之后,可以多多与二人走动,您的志向将来未必没有机会实现。”
    “你觉得陆原会给我留下机会吗?”
    “会,此人宽厚更甚于柴荣,而且不善军事,与辽国的战争必将是个长期过程,您只要多立战功,就能获得他的信任。再慢慢掌控军队,静待时机。”
    赵匡胤长叹一口气,颔首道:“事到如今,也只能如此了。”
    ……
    杭州。
    陆原一手捏着木制枪柄,一手托着枪身,闭上左眼,右眼通过照门,对准了旁边的蓝柳依。
    “你干嘛?”蓝柳依后退了一步。
    “放心,里面没子弹。”陆原笑了笑,对手中这支火枪大为满意。
    这是工兵院制造出的第一支火枪。
    从外形来看,相当于是将一根细长的铁管嵌在长方体木托上,看起来与明朝时期的鸟铳有些相似。
    根据陆原画的设计图,由祁广子做出铁制铳管,鲁云儿做出曲形木托。
    相比炮管,铳管制造起来要容易多了,但也容易失误。
    一个细小的失误都可能导致炸膛,不合格的火枪对己方的伤害甚至还要超过敌方。
    因此陆原对祁广子多次嘱咐,让他不仅要制造出铳管,还要划分出严格的步骤,这样大批量生产时,才能保证质量上过关。
    陆原已经在工兵院试射过这把火枪,总体来说效果还不错。
    不过与火炮不同,火枪只有大规模装备,才能产生效果,否则还比不上连弩和弓箭。
    因此,陆原决定先将这种武器保密,暗中制造,等生产一定数量后再装备到军队之中。
    “子弹是什么?”蓝柳依问。
    “就类似火炮的铁球,不过要小的多。”陆原用拇指和食指比划了一下大小。
    蓝柳依看了看枪头的小洞,疑惑道:“射出来的炮弹这样小,还有什么威力?”
    “没有威力吗?那你想象一下,这种小型火炮打到人身上,会怎么样?”陆原笑问。
    “应该和弓箭差不多吧,射准了可以杀人,射偏了就没什么威力。”蓝柳依一本正经的说。
    “话虽如此,但火枪相比弓箭有两个优势。”陆原伸出两根手指。
    “威力更大?”
    “这是其中之一,火枪可以轻易击穿轻甲,弓箭却做不到。”
    不等蓝柳依问,陆原继续说:
    “其次,弓箭手训练起来很困难,而且作战时极为消耗体力。但火枪不同,不仅训练容易,作战也省力,更适合持久战。”
    蓝柳依似懂非懂的点了点头,说:“可这东西生产起来比弓箭麻烦多了。”
    “现在确实是这样。”陆原叹了口气,毕竟现在都是手工生产,也只能继续增加工兵院人手,扩大生产规模了。
    打下唐国后,他已经控制了江南大半土地,手中资源丰富,到时候再多建几个生产工厂也是可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