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556 豪迈的辛弃疾
    辛弃疾和陆游一样,壮志难酬,饮恨而终。

    他出生时,北方就已沦陷于金人之手。他的祖父辛赞虽在金国任职,却一直寻找机会,能够拿起武器和金人决一死战。

    辛弃疾在这样的家庭成长,自然形成了和金人有不共戴天之仇,再加上他的爷爷常常带着辛弃疾“登高望远,指画山河”,同时,辛弃疾也不断亲眼目睹汉人在金人统治下所受的屈辱与痛苦。

    这一切使他在青少年时代就立下了恢复中原、报国雪耻的志向。

    他年少的时候,从学于蔡伯坚,与党怀英是同学,号称辛、党。

    他们为了谋求仕途,用蓍草占卜。

    党怀英得一坎卦,故留在金境,辛弃疾得一离卦,就下决心南归。

    不久,金主完颜亮被杀,中原地区豪杰纷起抗金。

    耿京聚兵于山东,称天平节度使,节制山东、河北忠义军马,辛弃疾任掌书记,并劝耿京南向归宋。

    有一个叫义端的和尚,喜欢谈兵事,辛弃疾曾与他交往。

    辛弃疾投奔耿京后,义端亦率千余人反金。

    辛弃疾说服他也投奔了耿京。

    这本是好事,哪里知道这个义端,真的是异端,险些害死了辛弃疾。

    一天傍晚,义端竟偷走了耿京的大印逃走。

    耿京大怒,要斩辛弃疾。

    辛弃疾马上说:“请容我三日期限,若不把他抓住,再杀我不迟。”

    耿京听了,答应了辛弃疾。

    辛弃疾揣测义端必把军中的虚实告诉金帅,当下急忙往金国方向追赶并捕获了他。

    义端被抓后,求饶说:“我知道你的真相,是一青兕,力能杀人,求你别杀我。”

    辛弃疾痛恨叛徒,当下斩其首回营报告。

    耿京谅解了辛弃疾,并对他更加信任。

    这一事,可见辛弃疾真的不是一个书生,而是一名侠勇之士。

    绍兴三十二年,公元1162年。

    耿京命辛弃疾奉表归宋,赵构听闻消息,非常高兴,他正在建康慰劳军队,当下立即召见了辛弃疾,高兴地接受了耿京的奉表,并封辛弃疾为承务郎、天平节度掌书记,封耿京为天平节度使,召他南归。

    哪里知道耿京还没南归,就被张安国、邵进杀死。

    辛弃疾北返到海州时,听闻消息,与随行者商量:“我遵主帅之命来归朝,不料事态有变,何以复命?”于是,与海州统制王世隆及忠义人马全福等约定,直奔金营,要把凶手抓住。

    张安国正与金将酣饮,辛弃疾等人突然冲进来,把他从众人中抓起,然后,绑着他离去!

    金将反应过来,忙去追赶,却哪里追得上?

    张安国被送往行在,斩首于市。

    朝廷仍授给辛弃疾原官职,改任为江阴佥判。

    这时,辛弃疾只有二十三岁。

    勇闯金营抓张安国,辛弃疾,真像武侠小说中的高手一般,于万千人中抓主帅!

    英雄了得,令人神往!

    这时候的辛弃疾,踌躇满志,写下《西江月》:

    堂上谋臣帷幄,边头猛将干戈。

    天时地利与人和。

    燕可伐与曰可。

    此日楼台鼎鼐,他时剑履山河。

    都人齐和大风歌。

    管领群臣来贺!

    他觉得,他能够收拾失地,恢复北宋山河!

    可惜,命运很快让他见识什么叫做事与愿违!

    乾道四年,公元1168年,南宋和金国议和,主战派的辛弃疾,成了弃子,不受朝廷重用。

    这时候的他,写出了许多豪迈而悲愤的词,其中,最出名的是《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

    公元1170年,赵昚继位后,召辛弃疾在延和殿应对。

    此时,朝廷是主战派虞允文掌权,赵昚锐意想恢复失地。

    辛弃疾趁机论述南北形势及三国、晋、汉时的人才,其论切中时弊,毫不迎合。他做《九议》和《应问》三篇、《美芹十论》献上,对宋、金双方逆顺的道理,消长的形势,用兵的长短,地理的要害,都做了周密的分析。

    不过,由于是和议刚定,他的建议未被采纳。

    赵昚升他为司农寺主簿,出京城任滁州知州。

    滁州遭受兵祸,井邑凋残,辛弃疾对百姓宽征薄赋,招抚流亡,训练民兵,议定屯田,并创建了奠枕楼、繁雄馆。

    之后,辛弃疾被召为江东安抚司参议官,深得留守叶衡器重。

    叶衡任宰相后,力荐辛弃疾,认为他有雄才大略。

    赵昚召见他,又升为仓部郎官、提点江西刑狱。

    辛弃疾因剿平赖文政起义之功,加官为秘阁修撰,调任京西转运判官,差遣为江陵知府兼湖北安抚使。

    之后,又被调任隆兴知府兼江西安抚使,召入朝任大理寺少卿,又调为湖北转运副使,改为湖南转运副使,不久,任潭州知州兼湖南安抚使。

    辛弃疾讨平了在湖湘地区相继爆发的农民起义。

    他上疏说:“当今朝政清明,近年以来,李金、赖文政、陈子明、陈峒相继起事,皆能一呼百应,杀掠吏民,不顾死活,以至于要用大军来平灭。所以这样,是因州府征收财赋催办过急,吏行刻剥害民之政,而州府不敢过问;县衙巧立名目,大肆科敛,吏有残民害物之状,而县衙不敢过问。普通百姓,深受州的聚敛之害,县的科率之苦,官吏的巧取豪夺,豪强的兼并,盗贼的劫掠,不起而为盗,又能如何呢?百姓是国家的根本,而贪吏迫使他们为盗,今年剿除,明年平灭,就像木头,日刻月削,不损则折。希望陛下认真考虑导致盗贼起事的原因,讲求平盗之术,不要只靠用兵镇压。告诫州县,以仁爱百姓为本,有违法贪赃者,让各部门尽职尽责,不要只纠举小官吏应付了事,而为自己掩饰过错。”

    赵昚看了,下诏嘉奖他。

    辛弃疾见赵昚是个想着收复失地的君主,以为自己施展能力的机会到了!

    他期待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