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435章 反思,忏悔,抉择【5100字大章节,求月票】
    第九条时间线的开局的确无限好。

    在救世与《五百年规划》的帮助下,人类进步斐然,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大跨步,然而,在太阳系内的战争最终却毫无还手之力的败了。

    看似打得有来有回,但其实战局中的每个环节,都在不可逆的将人类推向绝境深渊。

    zs菌过于强大。

    人类的科技进步在与zs菌的对抗中没能起到实质性的帮助。

    这条时间线里的人类的确曾有过改变战局的机会。

    比如严格执行赖闻明制定的防护政策,绝不与地面接触。

    理论上,人类是有可能不被控制。

    那么只要断绝了zs人类产生的可能,科技上的压倒性优势就不会被抹平。

    这是陈锋第一时间总结出来的,这次人类领导层犯下的最明显的错误。

    第二个错误决定,是人类该更果断一点地摧毁地球生态。

    既然已经放弃家园,就要放弃得更干脆些。

    第三个错误决定的时间点更靠前。

    人类不该在太阳系内留下这么多人。

    这里有几个不同的假设情况。

    假定穹顶注定会降临在太阳系内,本来就该走出去更多人。

    但穹顶本身属于复眼者掌握的工具,也曾离开太阳系去到比邻星系。

    理论上,假如人类在猎户臂内的殖民地星系中相对平均的分配人口与资源,便有机会让复眼者“患上选择困难综合症”,把太阳穹顶转而投放到别的地方去。

    又或者干脆更极端一点,强行刻意的集中资源,在其他恒星系创造一个更大的星系级文明,专门用来吸引火力,被太阳穹顶盯上。

    这招成功的概率不大,毕竟旅行者二号暴露的是地球的坐标。

    如果将人类比作癌症,将复眼者比作靶向药。

    复眼者开始行动,那么便是靶向药的首次定位,目标必然只会是太阳系。

    除非……在宇宙这个人体里发现了更大更危险的病灶。

    陈锋的判断是,如果超阶高层文明对人体极度了解,对太阳系也极度了解,多半能看懂人类在太阳系这个母星环境内的潜力。

    超阶文明与复眼文明对太阳系的重视自不必多言,不然这次也不至于庞大资源在太阳系内营造出zs菌以消灭母星。

    但如果,人类刻意的在外面留下综合文明水平超越太阳系的殖民星系,说不定就能让复眼与超阶文明判断失误,误以为那个殖民星系更适合人类发展。

    所以如果时机成熟后,殖民地舰船故意到太阳穹顶之外作死暴露信息,那么是有可能将穹顶吸引走的。

    那将能给太阳系内部的人以真正的自由,在等到谢赖闻明成熟,谢尔盖出生之后,太阳系内的人类文明本可以创造更多。

    在陈锋的认知中,毕竟事实已经证明,人类在太阳系内的物理规则和宇宙环境中的潜力最大。

    哪怕只是赌一下可能,也值得。

    总之,留下整整160亿人的庞大人口,肯定是错误。

    这三个最显著的错误,最终凝聚成了如今太阳系末世的结果。

    以华中云为代表的那一代世界政府领导层,错过了很多次作出正确选择的机会。

    是这些人太笨?

    未必见得。

    这些人觉悟不够高?

    也未必见得。

    所谓正确的选择看似简单,但把做决定的群体放大到整个文明,过程拉长到漫长悠久的数百年历史,许多看似偶然的东西却又成了历史的必然。

    人类产生三大错误决策的最终逻辑源头却又回到了陈锋,以及由他亲手缔造的救世之上。

    陈锋创造救世的本意,是便于严格执行《五百年规划》。

    但在从二十一世纪到二十五世纪的近五百年演变中,救世在完成基本任务的同时,却又在无形中形成了过于强势的控制力。

    一座看似只属于救世,但其实又在方方面面无形中辐射影响着全文明的,被陈锋深恶痛绝的思维茧房出现了。

    陈锋尝试削弱自身影响力,并扩大救世规模的目的,本是打碎自己的个人形象,摊薄自身功绩,打破思维茧房对文明的控制。

    但不幸的是,他作为屠龙者,最终却成了最强大的恶龙。

    这次因他而生的茧房更强势,影响更顽固。

    比起第八条时间线里他的无心之失,这次他的所作所为,却成了主动的亲自给这茧房添砖加瓦。

    在三大错误决策表象的背后,藏着另一个更底层的核心错误。

    救世过于迷信陈锋,思维被困在了陈锋划定的界限中,他们该更多质疑,更独立的思考。

    既然复眼者的手段可以从《世外之歌》变成s菌,再变成z菌,那么当然也可能变成别的东西。

    这本是很浅显道理。

    但那么多聪明人都没想到,或者说即便有人想到了,但个人与众不同的看法也没能得到尊重。

    因此,救世的功过得三分。

    救世虽然推动了五百年的科技发展,甚至引导出了奇迹二十年,但在关键时刻却又变成了导致太阳系人类败亡的关键因素。

    救世的人很努力,但方向不够正确,最终扮演了不光彩的角色。

    他们成为左右战局的致命因素。

    陈锋自认为自己没资格指责别人,因为本就是他留下的意识形态形成了绝对控制。

    救世的思维模式源自他本人,看似民主,实则又容不得其他声音。

    比如安乐计划这个看起来很美丽的东西,表面看起来是完成了物种的升华,但却抹除了最有可能拥有不同意识的基因。

    社会分层应该是无数个人自主选择自然导致的结果,执政者不应该从地域和制度上如此强势的划定界限。

    假如不采用安乐计划,或许科技进程会稍微慢一点点,但在决定是否离开太阳系时,或许一部分安乐者留下的基因承载者,又能通过劝告和以身作则带走更多人呢?

    那又创造了另一种新的可能。

    某个阶段的错误,在另一个新的阶段,却又变成了正确。

    这就是文明与历史有趣的地方了,凡事辨证,流淌不休。

    固化,就等于失败。

    这些,谢尔盖在晚年时都曾意识到了。

    这让谢尔盖很痛苦。

    他无比崇拜陈锋,甚至不想在心中质疑陈锋。

    所以谢尔盖只是自己一个人做了决定,在临死前宣誓退出救世,权当作发泄最后的不满。

    但从始至终,他没指责过陈锋一句。

    谢尔盖明知道自己的质疑依然是茧房中的质疑,终究也不肯亲自打碎茧房的控制。

    谢尔盖认为自己没有资格指责陈锋,人类文明史上的所有人,也都没有资格。

    只有陈锋本人,在看到这个结局时才有资格忏悔。

    这是谢尔盖的最高信仰。

    陈锋长叹一声,感慨着,“果然,我明明早就想到了。绝对控制的结果,就是崩坏。这明明是我最初的观念,怎么就……自己悄悄的给忘了呢?”

    依靠隐性的强权去强制掌控一切,包括人的意识形态,看似是推动文明进步的捷径,也几乎获得了快速进步的表象。

    但进步归进步,文明却在无形中变得脆弱,社会结构只是看似牢固,其实已然陷入危险境地。

    当制度的本质出了问题,那么文明便失去了自我修正的能力,容错率变低了。

    意识形态,这简简单单四个字,却从来就是人类文明发展中的核心。

    原始社会有原始社会的意识形态,譬如善捕猎者受尊崇。

    封建社会有封建社会的意识形态,譬如君权神授,皇恩浩荡。

    资本社会与共产社会,同样有其不同的意识形态。

    它不可捉摸,无处不在,从方方面面影响着社会中的每一个人的每一步抉择。

    它是文明意识的集合体,可被某一部分人引领,但不应该也不能被绝对的控制。

    它终究应该是生产力和人类物种自然进化后用群体意识更主动做出的相对合理选择。

    如果说引领文明前行的时代领袖与历史伟人掌握着航船的方向盘,意识形态却根本就是航船通行的河道。

    不排除有某一部分人,或者某种制度做出不合理选择,把航道修歪了的可能性。

    这种制度就必将被淘汰,就如长江黄河在历史中曾多次改道。

    航道曾经错过,可航道错误并不会影响大气层中的水循环。

    只要地球上还有大气层,还有雨雪霜降,长江黄河总会流入大海。

    救世的问题就在于,在陈锋本人尚未摸到真正完美的制度时,救世继承者们就先将他在心中神化,再贸然的以为他已经懂了,把他留下的一切当成了不可动摇的金科玉律,进而变成了枷锁。

    这枷锁无处不在。

    用制度控制时间的确能取得极具迷惑性的快速进步,但缺点也不能忽视。

    这次陈锋付出的代价沉重,但经验教训上的收获倒也丰富。

    错了就认,以后改进。

    他决定下次尽量找到比较折中的办法,不再无知的尝试强行控制一切。

    他现在就已经产生了比较全面的想法。

    他的方向依然不会变,坚持以科技为第一生产力和核心要素,以文艺为辅。

    但在科技发展上,他会用更灵活的方式将知识藏匿在机关中,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化,采用触发的方式逐渐抛出。

    只让自己和救世充当一个等待被人不断发掘的知识宝库,不再让救世强势的控制任何人。

    另外,在科技的层面上,一些阶段性的东西可以先收一收,放一放,只完成初步的实验结论即可,未必要大面积的制造。

    某些阶段性的科技改变,未必有被全面普及的价值。

    譬如初代奋进者。

    在2351至2367年这十六年间,人类一共发送了十一艘初代奋进者,送出去三十三万人,看起来还不错。

    但不能否认这十一艘初代奋进者消耗了大量本可以用来培育第一代戴森膜的生产力与科研力量。

    陈锋希望人类当初只是研发并进行技术验证,却不耗费人力物力制造初代奋进者,而是将当时尚且有限的资源更多投入到戴森膜计划中。

    甚至连第二代奋进号也不制造,那么第三代戴森膜便有机会在2390年前完成。

    第一次投产的,就是能容纳三十万人的第三代奋进者。

    那么从2390年到2401年的这十一年间,第三代奋进者完全可以弥补前面几十年厚积薄发暂且放缓的殖民脚步,让领导层抉择文明是否整体迁移的时间线再提前。

    做这个决定的领导层自然而然的会换成华中云前面的那一批,或许又会有不同的结果,说不定就满足了陈锋期待。

    陈锋真的很想知道,如果复眼文明真上了当,把穹顶放到别的星系,自己过来之后能感受一次完全的自由,那究竟能有多爽?

    在前五百年的文明进程里,诸如此类明明可以改良的细节还有很多,比当初胖子对欧禾集团的负面影响还要大多了。

    陈锋站起身来,走出阅览室,先到谢尔盖的克隆车间里逛了逛,然后又到地下基地各处看了看。

    他先琢磨的是这地下基地是否具备宇航能力。

    如果可以的话,那么直接开着这基地走人,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很遗憾,没有。

    谢尔盖根本没有离开太阳系的打算,只想藏得更深更安全,所以压根就没给地下基地配置太空航行引擎和太空级护盾。

    地下基地性能的主要侧重点是稳定性、续航能力与潜伏能力。

    没了念想之后,陈锋的注意力又转到物料库存情况,其他设备设施的运行状况,以及支撑小薇的智脑核心上,琢磨怎么把小薇搬走。

    陈锋花了大约三天的时间,对地下基地完成了深度考察,然后开工。

    他顺利找到了许多个具备基本功能的备用小型量子智能核心,以及一些小型引擎与护盾发生器等等。

    他先对照着说明书拼装出了台具备能量护盾,单次运输能力为一千三百吨,载荷空间达一千五百立方米的穿梭机。

    他终于有完整的模块化零部件可以用,以及使用说明书可以看了!

    当然,以前的他即便手拿说明书也得抓瞎。

    但这次陈大师已经用接近一年的制造了成千上万起短路爆炸,进化成了陈大技师。

    以前的散装零件他都能搞定,现在的半成品模块,更是不在话下。

    陈锋用了四天的时间,将地下基地中绝大部分应该带走的东西全部拿走了。

    包括大量的储备可再生生物电池、中小型引擎、智脑芯片、各种检测仪器与通讯仪器,还有两套谢尔盖亲自制造的银河战甲。

    只可惜他没找到靠谱的中大型武器,大体都是些小威力的单兵装备,比如中程能量手炮、连发狙击、启发式单兵机械甲虫阵列等等。

    总之,能用的都拉满。

    他利用秘密基地的库存疯狂升级了不少晨风二号上的配置,让之前看来仿佛小作坊粗制滥造的晨风二号内外布局变得整洁很多,功能更全面,功能分区也更细化。

    最重要的是,随着他不断添加进去智能芯片,晨风二号的智能化程度逐步提高,他个人操控这艘舰船时的工作量大为减轻。

    3020年9月16日,陈锋站在位于地下基地中央区域的一间超大房屋里,陷入了沉思。

    他面前的半空中悬浮着一个边长十米的正方体。

    正方体表层呈半透明状态,里面光点氤氲闪烁。

    一根又一根量子电弧从正方体上的方格子里蔓延出来,正方体的每一面有一百根,共有六百根。

    电弧的另一端,则分别连接在房间四壁的半球突起上。

    这是小薇的量子智脑核心。

    他要带走。

    一旦拆除,整个地下基地就将逐步失去控制,迅速崩溃。

    陈锋摁下按钮,小薇进入短暂沉睡,悬臂从上方缓缓伸下来,智脑核心被送入检修管道。

    二十分钟后,智脑核心将进入运输穿梭机的载物仓。

    四十分钟后,地下基地外层的护盾将会崩溃。

    基地将会被熔融岩浆吞没。

    陈锋信步往外走去,然后来到车间。

    他先走到最后两台依然装着营养液的维生舱看了看。

    福莱德斯·谢尔盖最近的一次全面体检显示,他已经逐渐有基因崩溃的迹象。

    顶多再过个两三年,福莱德斯将走上他的前辈们的老路,通过小型穿梭机前往地面,然后漫无目的的在地面上巡睃,直至在某时某刻死于某地。

    按照谢尔盖预置的程序,当福莱德斯离开时,这两台维生舱中的某一台又会开启下一轮克隆胚胎的人工培养计划。

    假如一个失败了,另一个紧接着继续开始。

    现在陈锋拿走小薇的智脑核心,这两个胚胎不可能出生了。

    但陈锋没有什么罪恶感。

    他之前就做了例行检查,这两台维生舱里保存的干细胞中的dna早已乱成一团麻,不可能再被培养成型了。

    操作记录中显示,在福莱德斯·谢尔盖降生之前,克隆培养本就已在五年内连续失败了二十三次。

    “福莱德斯,跟我走吧,是时候离开这里了。”

    陈锋对旁边依然发呆的福莱德斯说道。

    少年茫然看着陈锋,“跟我来?”

    嘭。

    下一秒,陈锋把人打晕,扛在肩膀上,往外走去。

    此时外界正是深夜。

    焕然一新的晨风二号停靠在山脉上,机械臂正将小薇的智脑核心小心翼翼往里面搬。

    十分钟后,晨风二号的最后一块拼图就将组装完毕。

    那么,他离开的时候就快要到了。

    只差最后一件事还没有完成,恢复与殖民地的通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