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79节
    明天见。

    真是充满期待的三个字。

    她开始怀念初一那年的寒假集训。

    江逾白与她稍稍拉开一段距离,相当正式地对她说:“你成长了很多,林知夏。你比小时候更勇敢、更刚强。”

    林知夏自顾自地重复道:“非常勇敢,非常刚强。”

    “是的,”江逾白附和道,“你会变得越来越好。”

    林知夏立刻说:“江逾白也会变得越来越好,这是事实,也是我的希望。”

    她率先迈出一步,踏上斑马线:“新学期再见,江逾白!”

    绿灯正在倒数秒数,江逾白朝她挥手:“新学期再见,林知夏。”

    林知夏笑了一声,像往常一样跑向公交车站牌。她的初三寒假生活开始了。

    寒假时长一个月,林知夏准备把她的主要精力放在论文上。她的第一篇论文写的是海洋总环流模型的实际运用与因地制宜的改良。为了处理庞大而琐碎的数据,林知夏动用了计算机集群,还尝试了google公司最新公开的mapreduce框架。这个框架的基础概念非常简洁,容易操作,也给了林知夏改进mapreduce的灵感。除此之外,她还想完善自己对量子场论的理解,对二维黎曼流形边界的思考,不过,因为缺乏相关专业教授的肯定和推荐,她没有贸然动笔。

    爸爸妈妈明显察觉到了林知夏的变化。

    今年寒假,林知夏比往年更安静一些,更内敛一些。当她听说爸爸妈妈要带她和林泽秋一起回老家,她镇定地宣称:“我不去。你们和哥哥一起回老家吧,我一个人在家里待七天。”

    以往的每一年春节,林知夏都不想回老家。但她是个粘人精。她一定会跟在爸爸妈妈的身后。只要爸爸妈妈决定去乡下过年,林知夏就只能服从父母的意见。

    可是,在这个初三寒假,林知夏忽然独立了。她说:“我快满十三岁了。我能照顾好自己。”

    爸爸震惊地问道:“夏夏会做饭吗?夏夏一个人在家,准备吃什么?”

    林知夏想了想,才说:“我可以吃方便面、矿泉水、卤鸡翅。我还会吃橘子,补充维生素c,防止自己因为缺乏维生素c而患上坏血病。”

    妈妈批评她:“快过年了,什么病不病的,别说这种话。”

    “嗯嗯。”林知夏点头。她表现得很乖巧听话。

    但在“回老家”的问题上,林知夏特别固执,分毫不让。尤其当她听说今年舅舅和舅妈也要去乡下过年,她更加排斥道:“爷爷奶奶都不喜欢我,舅舅舅妈什么样子你们都知道。这些亲戚,对我没有亲情,为什么我还要去讨好他们呢?”

    爸爸叫她:“夏夏……”

    林知夏立刻接话:“夏夏说了不去就是不去。”

    “我也不回去了。”林泽秋突然发话。

    就像林知夏一样,林泽秋很反感舅舅一家。尤其舅舅家的那个表弟,整天在他面前耀武扬威,他有好几次都忍不住想把表弟拎起来揍一顿。

    爷爷家和外公家的条件不好,平时洗澡、上厕所都不太讲究。在爷爷家里的时候,只要林知夏走进卫生间,林泽秋就要站在外面替她守门。爷爷家的那个卫生间的门锁是坏的——爷爷奶奶总是不愿意修理,他们觉得没必要花钱去修整厕所。林知夏就用一把椅子和几块木头拼成所谓的“千斤顶”,抵在门后。而林泽秋仍然不放心,因为爷爷家里有很多客人……总之,林泽秋不适应乡下老家的一切事物。他强烈要求和林知夏一起留守在家中。

    他说:“林知夏不会做饭,我会做饭。我还能做一顿年夜饭。”

    林知夏开心地鼓掌:“太好啦,哥哥,我们不用吃方便面啦。”

    “我不会让你在春节吃方便面。”林泽秋坚定地说。

    林知夏马上开始点菜:“那我们吃红烧鲫鱼、黄豆炖猪蹄、青椒炒牛肉、凉拌西红柿……好不好,哥哥?”

    林泽秋坐在沙发上。林知夏来到他身边,悄悄地说:“哥哥,我偷偷藏了两千块钱奖学金,足够我们在春节用了。

    你想要什么都可以去买,你喜欢吃牛肉……我要给哥哥买超市里最好的牛肉!”

    林泽秋一怔。

    他双手搭在膝头,微微攥紧了裤子的布料,心底蓦地涌起一阵温暖。虽然他感觉自己对林知夏投入了百分之百的亲情,而林知夏只在高兴的时候稍微回报他百分之四十……但,不管怎么说,林知夏的好意,他心领了。

    他和林知夏热火朝天地讨论着年夜饭的菜单。

    他们的爸爸愣了一会儿才反应过来:“秋秋,夏夏,爸爸妈妈还没同意让你们自己在家啊。你们去年没回老家,前年没回老家,今年不能不露面啊。”

    爸爸的话,没人听。

    爸爸无奈地看向了妈妈。

    妈妈正在织毛衣。客厅的炉火烧得红旺,四处充盈着融融暖意,妈妈的手指带着针线翻飞。她表态道:“三年没回去,乡里乡亲都要讲闲话了。咱爸咱妈听着不好受,我还得回去一趟。”

    爸爸说:“那行,我跟你一块儿回去。”

    妈妈却说:“你留下来吧,照顾秋秋和夏夏,过年过节的,家里没有大人怎么行?这段时间小偷多起来了,咱家开着小店,又住一楼,亮着灯,太招贼了。”

    林知夏后知后觉地喊道:“妈妈……”

    林泽秋很担心,林知夏这个缠妈精,压根离不开妈妈。

    他的担心果然是正确的。

    林知夏飞快地倒戈:“妈妈,妈妈,我和你一起回去吧。”她站在妈妈的面前,轻轻托起毛衣的一角:“妈妈,你一个人回老家会不会不开心?舅舅和舅妈对你都不好。有一次,你和舅舅说话,我听见了……舅舅怪你在他读硕士的时候,没有给他足够多的钱……”

    “还有这事?”林泽秋皱紧眉头,“他这种垃圾货色,谁能跟他在一张桌子上吃饭?”

    爸爸温声说:“林泽秋,你别说了,别惹你妈妈不高兴。”

    林泽秋当场顶嘴:“我讲两句不行吗?犯法了?”

    林知夏努力地维护哥哥:“舅舅敢对妈妈说那样的话,就是因为没人引导他,没人指教他。他在整个家庭资源倾向他的环境中长大,亲人不顺着他的意思,他就大发雷霆。他是个损人利己的人,同时又是个能屈能伸的人。我哥哥说得一点都没错。爸爸,你不能因为哥哥说了实话,而批评哥哥呀,爸爸,求真务实是我们的校训之一。揭露事实是有风险的,也是值得表扬的。”

    林知夏巧舌如簧。

    爸爸听完女儿的话,暂时失去了语言功能,完全不能反驳她。

    林知夏转过身,和哥哥击掌。

    爸爸还没搞清楚,为什么他这一双整天吵架的儿女,突然统一了战线。

    妈妈动作熟练地给毛衣缝线。她把整件毛衣拎起来,反复看了几遍,才说:“夏夏,待会儿你去试试这件毛衣。你要是不喜欢这领子,妈妈还能给你改。”

    “好的,”林知夏拽住妈妈的袖子,嗓音又软又甜,“妈妈真好。”

    妈妈还说:“夏夏,你不想去老家,以后就别去了。妈妈待几天就回来了,你不用跟我一块儿。妈妈一个人带着你,路上太麻烦。”

    林知夏只能答应。

    这个春节,她过得很清净。

    春节长达七天,林知夏总在伏案学习。她还会抽空去视察林泽秋,指导一下林泽秋的寒假作业。林泽秋表面上百般不情愿,实际上却帮她准备了座位,盖好了软垫。

    而爸爸连续三天没有开门做生意。他忽然多出很多空闲时间。他要么在客厅看电视,要么就给妻子打电话,催她早点回家。

    又过了几日,妈妈终于风尘仆仆地回来了。林知夏早早地守在门口,远远地扑向妈妈,边跑边说:“妈妈,妈妈,我好想你。”

    林泽秋比妹妹矜持得多。他只是帮妈妈拿了行李,又听妈妈说春运的火车太挤了,路上的方便面和盒饭都涨价了,妈妈奔波一晚上没吃东西,但她从老家给女儿和儿子带了点零食,据说是哪一位叔公的女儿从北京拿过来的高级特产果脯。

    妈妈一边打开行李箱,一边讲话:“那个叔公的女儿,以前跟我一起在田里干活,她被蛇咬了,我背着她去了村卫生所。她总说我救了她一命。这两年,她在北京做买卖,挣了些钱……”

    客厅新装的灯泡洒下微微泛黄的暖光,妈妈就坐在这片光芒中,取出一个包装精致的纸盒,小心翼翼地拆开了封条。

    林知夏闻见清新而熟悉的香气。

    很快,林知夏就惊呆了。因为她看见了草莓果脯——世上还有这种好东西!

    妈妈刚把塑料纸掀开,林知夏忍不住凑了过去,妈妈喂她吃一块果脯,还问:“好吃吗,夏夏?”

    林知夏点头:“好好吃!”

    不愧是北京的高级特产果脯。

    随后,她突然想起妈妈奔波一夜,都没吃饭。这一路上,哪怕妈妈再饿,妈妈都没有把那一盒草莓果脯拆了吃掉。

    草莓忽然没有那么甜了,林知夏的心里酸酸涩涩。她贴近妈妈的怀里,轻声说:“妈妈……我的妈妈是最好的妈妈。”

    妈妈摸着她的脑袋说:“妈妈的夏夏也是最好的夏夏。”

    *

    这个寒假,更是最好的寒假。

    初三第二学期开学不久,林知夏的论文就通过了。她的文章被刊登在《journalofphysicaloceanography》(物理海洋学报),这是她有生以来正式发表的第一篇论文。

    江逾白把林知夏的文章打印出来,装订成册,并在早读课上认真阅读。

    江逾白认为,他的英语学得还行。但是,阅读林知夏的文章,却给他带来了极大的挑战。他费力地阅读着论文中的一系列叙述,那翻来覆去的数学变换让他的太阳穴隐隐作痛。

    此前,林知夏自称她只是做了一点“微小的改良”,江逾白还以为她这篇论文简单易懂,便于理解,他真没想到林知夏所说的“微小改良”是这个样子。

    论文的最后一份附件附赠了长达七页的边界证明,全部出自林知夏的手笔。江逾白简直不愿承认自己也是数学竞赛班的一名学生。他就像在阅读一本无字天书,强迫自己读完了林知夏的全部推导过程。

    偏偏林知夏还在等待他的评价。

    江逾白明明不是《journalofphysicaloceanography》的审稿人,却仿佛扮演了一个比审稿人还重要的角色。

    江逾白用一张草稿纸盖住这篇论文的首页,盖住了他勉强能看懂一半的abstract(摘要)。接着,他真心实意地恭喜林知夏:“我看过了你的第一篇论文,数学理论扎实,计算机处理流程清晰……”

    “清晰易懂吗?”林知夏特别期待地问道。

    江逾白不能撒谎。他含蓄地形容道:“清晰,明显。”

    “明显?”林知夏仔细掂量江逾白的用词。过了好半晌,她恍然悟道:“你的意思是,我写得太复杂了吗?其实这些东西,会者不难,难者不会。”

    江逾白点头,并在论文打印稿的第一页写下:林知夏船长成功捕获的第一颗星球。

    林知夏顿时很来劲:“我将来还会捕获更多的星球,各种各样的星球!”

    “我知道。”江逾白在打印稿上署名“地球军团”。

    他看着这一沓纸,缓声说:“我相信你。”

    “嗯!”林知夏给出回应。

    这篇论文并没有改变林知夏的生活。她就像从前一样低调,依旧谢绝一切媒体采访,甚至不做任何解释。因为,她的解释也有可能出现在报纸上。

    初三(十七)班还有部分同学,竟然在省立一中的门口被报社记者堵住了。记者向他们问起林知夏的为人处世,他们都保持了统一的口径,遵循着“不清楚、不知道、不确定”的三不原则。

    这其中,又数沈负暄的话术最为突出。

    沈负暄很擅长插科打诨,把话题转移到其它方向。比如,有一家热衷于挖掘猛料的报社记者详细地询问沈负暄,林知夏在学校是怎么学习的,有没有得到外界的帮助,她的论文是不是找人代写的,沈负暄就开始和记者讨论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的区别,还聊到了省城的历史与教育背景,最后,记者嫌他太啰嗦了,主动放弃了采访。

    沈负暄来到林知夏的面前邀功:“那帮大人,太没意思了。我帮你挡掉了《晚间镜像报》的记者,这个报纸我看过,天天报道娱乐圈明星的私生活和一些无聊的都市谣言。”

    “那你为什么会看这个报纸?”林知夏的重点居然在这里。

    原本伶牙俐齿的沈负暄顿时结结巴巴:“我、我……”他想出一个说辞:“猎奇。”

    林知夏“哈哈”地笑了一声。随后,她礼貌地询问了沈负暄最近过得怎么样,中考体育准备得顺利吗?

    提起中考体育,沈负暄就像泄气的皮球。他和江逾白强化训练了半年,江逾白的引体向上已经达到“优秀”的标准,而沈负暄依然艰难地挣扎于及格线。

    直到这个时候,沈负暄才知道,江逾白从小学习武术,身体素质比他强了不止一星半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