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08节
    “的确有点。”孙策摸摸鼻子,苦笑道:“你们袁家不愧是豪门大户,礼法森严。”

    “不能怪他们。天道轮回,这都是应得的报应,只是迟早而已。虽说家丑不可外扬,可是为了让你有个心理准备,我就索性曝一下家丑,免得你有什么不切实际的奢望。”

    孙策翻了个白眼,这还不错,至少比袁术那个坑货强。

    “好吧,我洗耳恭听。”孙策将袁权让进帐内,命庞统煮上一壶菊花茶。一会儿功夫,清香四溢,袁权就在这花香中为孙策介绍起了袁家的情况。

    袁家四世三公,很多人只看到袁家的宣赫声势,却很少人有注意到袁家内部的分裂。袁安以德行名世,诸子孙也出了不少名士,像第二代的袁京、袁敞都以学问著称,官声也不错,第三代的袁彭、袁汤等人虽说学问不如父祖,总也能持身自守,但家风已经松驰,第四代子弟——袁成、袁逢、袁隗,第五代——袁绍、袁术等人的情况孙策大致熟悉,就不用袁权多说了。

    但不是所有的袁家子弟都如此,还有坚守家风,不肯从俗的,比如袁彭的子孙。这些人主动与袁逢、袁隗等人保持距离,住在汝阳老家,不去洛阳,就算做官也不愿意与袁逢、袁隗发生联系,这其中又以袁闳最典型。为了表示袁氏子孙并不都像袁逢等人一样,他把自己封闭在土室中,至死不出门。他的弟弟袁忠、袁弘虽然不像他那么夸张,但也自觉的保持节操。

    按照儒家的宗法来说,袁彭是袁京的长子,在袁家现有的子弟中,袁闳兄弟才是大宗,袁绍、袁术都不能比。在天下,袁绍是袁家家主。在汝阳老家,他们才是袁家代表。

    袁术祖籍是汝阳人,但他既不在汝阳出生,也没在汝阳生活过。袁权姊妹奉梓返乡,袁家人腾出一个院子给她们住。虽然都姓袁,但大家原本就不是一路人,如果不是看在袁术已死的份上,根本没人理他们。

    袁权很识趣,知道一个院子不够住,也只能安排孙策在城外扎营。

    “委屈将军了。”袁权再次表示歉意。

    听完袁权的解释,孙策欲哭无泪。他早就知道袁术号召力有限,和袁绍不能相提并论,但没想到会这么差。这哪是遗产啊,简直是负资产,难怪历史上的袁术一称帝,孙策立刻和他划清界清。

    老爹孙坚打仗有一套,择主的眼光着实不怎么样。不过话又说回来,他也没什么选择。袁术的名声再差,也比孙家强几个等级。他现在经营南阳虽然辛苦,总比老爹在豫州强。据庞山民说,到目前为止,汝南、颍川没有一个名士主动投靠孙坚,孙坚帐下却还是程普、韩当那些人,没有一滴新鲜血液。唯一的谋士就是庞山民,须臾不可离,所以庞山民处理完了宛城的事立刻要赶回颍川。

    袁术留下的基础虽然薄弱,却也不能说一点没有,比如阎象。

    “我倒没什么,反正送将军入土之后,我大概不会来汝阳。你们怎么办,一直留在这儿吗?”

    “还能怎么样?”

    “跟我走吧。我至少能保证你们的安全。”

    “汝南暂时不会有战事吧?就算我那从伯打过来,总不至于对我们姊妹下手。”

    “现在的局势复杂,我也说不准。”孙策把大致情况说了一遍,最后说道:“刘勋等人连葬礼都不肯来,想必是一心要投那位袁盟主。尊夫黄猗生死不明,如果他也支持刘勋,倒还好说,有他护着,你们不至于受辱。如果他不屈而死,我不知道刘勋会不会对你们不利。”

    袁权眉心轻蹙,沉吟不语。袁衡倚在她身边,瞪着一双大眼睛,偷偷瞟着孙策。

    “请将军容我再思量思量。”

    孙策犹豫了好一会儿,很勉强地点了点头。“没问题。”

    袁权轻轻叹了一口气。“请将军不要误会,并非是我见时局艰难就想抽身,实在是舍弟生死未明,先父身后无嗣,连个守墓之人都没有,未免凄凉。三年守丧之后,不管将军在什么地方,我都会送妹妹去见将军,完成先父的遗愿。”

    孙策苦笑。三年之后,袁衡也不过十三岁,按这个时代的习惯,倒是可以出嫁了,但我完全没办法接受啊。你送不送的真没什么区别,眼下的危机才是最让人头疼的。历史已经偏离了轨道,谁也不知道下一步局势如何,他不愿意节外生枝,看着袁权姊妹落到刘勋等人手中,为接下来平定荆州增加意外的麻烦。万一黄猗再投靠了刘勋,倒戈一击,谁知道袁权会做出什么样的选择。

    他这次来汝阳,为袁术送葬是次要的,把她们控制在自己手中才是主要的。可是袁权要为袁术守墓,他还真找不到合适的理由来劝,只得暂且作罢,先把葬礼办完了再说,总不能一见面就谈崩了。反正他现在要等孙坚的消息,要在汝阳待一段时间。

    “你们坐那辆马车回去吧。”孙策说道:“我试过了,还不错。”

    袁权声音很平静,眼神却非常犀利。“是阿楚姑娘的发明吗?”

    孙策眉头轻挑,眨眨眼睛,想笑又没笑出来。跟袁权说话,他总有一种没穿底裤的感觉,什么都被她看得透透的。他心虚地摸摸鼻子,表示默认。

    “那我就却之不恭了。”袁权怜爱的摸摸袁衡的头。“先父荒唐了一辈子,最后做了一件最英明的事,只是阿衡年幼,对将军未免不公。阿楚姑娘聪明有才智,能助将军完成先父的遗愿,我们姊妹知道感恩。将军想纳她为妾,什么时候都可以,只要合乎礼仪,不要乱了尊卑就行。你说呢?”

    孙策抚额长叹。“姊姊,话都被你说了,我还能说什么啊。姊姊,你要是男子,绝对青于出蓝胜于蓝,一代更比一代强。”

    一直正襟危坐、不苟言笑的袁权瞪了孙策一眼,终于没绷住,扑哧一声笑了起来。

    “你这是夸我,还是骂我?”

    第287章 交换

    在初春的寒风中,袁术下葬,入土为安。

    送葬的人很少,如果不算孙策带来的八百多人和袁术的部曲,送葬的只有几十个人,简直是冷清之极。蔡邕所作的碑文大概是唯一的亮点,但怎么写这篇碑文却让蔡邕所剩不多的黑发又少了一大半。说实话,袁术这一生真没什么可以称道的,几乎生生逼死蔡邕。孙策怀疑将来蔡邕自选文集,这篇碑文大概是不肯收进去的。

    葬礼之前,孙坚亲自赶到汝阳,送袁术最后一程。也不知道孙坚用了什么办法,他带来了朱儁的祭礼,真是朱儁送的,还是他假托朱儁的名义,也没人去问。

    办完葬礼,站在袁术的新坟前,孙坚长长的叹了一口气,浓眉拧成疙瘩,半天没有说话。

    看到孙坚的第一眼起,孙策就知道老爹心情不好,听到这一声叹息,他知道孙坚的心情岂止不好,甚至可以说是极糟,可见中原的形势很不理想。他什么也没说,只是静静地站在孙坚身边,等着他开口。

    “伯符,你可能暂时不能回南阳去了。”

    “为什么?”

    “父子分据两州,非议太多。”

    “恐怕不是非议,是朱车骑的意见吧?”

    孙坚转头看了一下孙策。“朱公现在是太尉了。”孙坚吁了一口气,又说道:“是朝廷的诏书。”

    孙策心中一凛。长安朝廷有诏书到洛阳,拜朱儁为太尉,孙坚却依然忧心忡忡,显然朝廷并没有提到他们父子,否则孙坚不会这么心神不宁。换句话说,他们父子现在是待罪。

    “长安传来消息,司徒王允联合朝中贤达,于元旦大朝时奉诏诛杀董卓,大乱已定,拜朱公为太尉,着他抚定关东。朱公说,你能全歼徐荣所部西凉兵,有功于朝廷,但我既为豫州牧,你就不能在南阳,否则必然惹人非议,难以服众,山东州郡很可能援引此例,拒绝朝廷诏书。”

    孙策轻笑一声:“莫非朱公以为,我放弃南阳,袁绍、公孙瓒等人就能听从朝廷的诏书?”

    孙坚再次叹息。“伯符,我知道,这一战,你打得很辛苦,让你放弃南阳,不合理,应该是我放弃豫州才对。可是这样一来,你恐怕受的非议更大。朱公也是权衡各方利弊,才有这样的提议。如果你……”

    孙策抬起手。“阿翁,你多心了,我不是舍不得南阳。有公瑾坐镇南阳,和我自己在南阳没什么区别。我只是觉得朱公太乐观了些。”

    孙坚转头看着孙策,忽然笑了。“小子,刚刚打了几个胜仗,就不知天高地厚了,居然敢妄议朱公。朱公对你却是评价甚高呢,你说的情况,他早有准备,让你离开南阳也正是他谋划中的一步棋。”

    孙策很意外。“朱公究竟是什么意思?”

    “你不是很能吗?猜猜看。”

    孙策哭笑不得。他仔细想了想,心里大致有了谱。既然朱儁没有盲目乐观,那他应该在部署山东的战事,以便山东州郡一旦不听从朝廷诏书就以武力进行征讨。山东最大的离心力是袁绍,然后就是公孙瓒、陶谦,公孙瓒、陶谦都和袁绍为敌,应该不会明着反对朝廷诏书,反而是可以利用的力量。如此一来,朱儁在西,陶谦在东,公孙瓒在北,袁绍三面受敌,唯有南面压力较小,而这里正是自家父子控制的豫州。

    “朱公希望我们父子从豫州出击,合围冀州,逼迫袁绍低头?”

    “是你,不是我。”孙坚笑笑,眼神中充满了欣慰。“我会统兵西进,逼迫牛辅所部投降,并控制河东,掩护司隶。小子,朱公天下知名,位列三公,你小小年纪就能在他的麾下作战,前途不可限量。这是朱公对你的提携,也是对你照料尹公的报答,你可不能辜负了。此战后,二千石唾手可行,封侯也不是不可能。到时候你可别怨我这个做父亲的偏心,把这乌程侯的爵位给你的弟弟。”

    孙策笑了。“阿翁,你早就知道我不会拒绝吧?”

    “虽说你这几个月变化不小,但你终究是我的儿子,你会怎么想,我还是能猜得到的。”

    “阿翁,既然你这么说,我就是有意见也只能保留了。不过,能守住南阳,公瑾有大功,如果一定要我放弃南阳,也只能留给公瑾。换了其他人来,我可不答应。”

    孙坚没有立刻回答,显然对这一点并没有把握。他背着手,缓缓向前走去。孙策紧紧跟上,追问道:“朱公可有具体方案?阿翁亲自赶到汝阳来,是我要去洛阳去他?”

    孙坚沉吟了很久,从腰间扯下豫州牧的印绶,看了一眼,塞到孙策手中。“朱公的确有此意,但是我觉得不妥。袁绍先是不承认天子是先帝血脉,后来又欲行废立之事,我看他不太可能接受朝廷的诏书,这一战在所难免。豫州负有重要使命,又是你立大功的机会,应该早做准备,免得措手不及。所以,我和朱公商议,让你代行豫州牧,整军备战。”

    孙策低下头,看着手中的印绶,很有些不以为然。

    “朱公同意了?”

    “他没有同意,也没有反对。”孙坚在笑,却笑得很苦涩。“他可能是担心朝廷不承认我这个豫州牧,所以不便表态,只能默许。伯符,我这豫州牧其实有名无实,恐怕帮不上朱公什么忙,由你来做豫州牧比我更合适。朱公对你期望甚高,你千万要努力。”

    孙策眉毛微挑,欲言又止。在他看来,朱儁是既想自家父子为他卖命,又不想认可自家父子对豫州的控制,所以才装聋作哑。万一仗打得顺利,袁绍跪了,朝廷想收回豫州,他也没什么心理负担。

    不过,袁绍有那么容易跪吗?别的不说,朱儁这个看起来很美的计划能不能有得到王允的同意还得两说呢。不管这豫州牧的印绶是怎么来的,我先占了这豫州,捞点实惠再说。

    “行啊,我先接着,准备起来再说。”孙策将印绶揣到怀中,露出天真无邪的笑容。“既然阿翁要去河东,我有一个想法,请阿翁斟酌。”

    第288章 误会

    河东有什么?白波军啊。

    中平元年黄巾大起义,天下震动,但旋即被朝廷镇压,豫州、荆州和冀州是主战场,东汉最后一个战神皇甫嵩转战三个战场,前后斩杀超过十万人,黄巾军全面溃败。

    但黄巾军从来没有灭绝,他们像野火,虽然没有燎原,但旋扑旋起,一直分散在各地坚持战斗,汝南是其中一地,但汝南黄巾的声势远远不如青州黄军,也不如另外两支黄军:黑山军和白波军。

    黑山军在冀州,由张燕率领,一度危及袁绍的政权,后来又投降了曹操,张燕成为一方诸侯,在《三国志》中有传。白波军就在并州,但没有集中领导,实力分散,名头没有黑山军响,但白波军却参与了献帝东归,对三国初年的形势影响远远超过黑山军。

    其实早在董卓乱政,山东州郡讨董的时候,白波军就起了不小的作用。董卓之所以撤出洛阳,退回长安,有一部分原因就是担心白波军南下渡河,切断他的退路。牛辅驻扎在河东,主要任务就是防备白波军。

    现在牛辅退回关中,河东空虚,正是趁机抢人的时候。对此,孙坚还有着其他人难以企及的优势,他部下就有一万汝南黄巾精锐,关系还非常不错。天下黄巾是一家,有这些人从中联络,孙坚只要运作得当,完全可以和白波军结成联盟,立增三五万人是小意思。

    孙坚连连点头。他也早有此意,亲自赶到汝阳来和孙策见面,有一部分原因就是想让孙策帮他谋划一下如何收买黄巾。在孙策出马之前,他和汝南黄巾一直关系冷漠,甚至有些敌意,孙策出马,龚都、刘辟这才归顺了他,现在龚都还在他的帐下听命呢。

    孙策说,龚都不行,担负不起这样的重任。一来他本人能力有限,是个中人之才,二来他没有亲身经历过襄阳土改,说不清楚。这件事要让刘辟去办,最好是让刘辟亲自去,再不济也要让刘辟安排得力的亲信去。他可以写信给孙辅,由孙辅与刘辟商量。

    孙坚大喜,兴冲冲地走了。

    孙策很无语。这江东猛虎还真是个虎脾气,父子俩难得见面,你就不能停一下,加深一下感情?

    送走了孙坚,孙策回到大帐,把玩着豫州牧的印绶,考虑着如何进行下一步。庞统走了进来,一见孙策手中的印绶,不免有些意外。孙策把情况说了一遍,话音未落,庞统就急了。

    “将军,这么好的机会为什么不用?”

    “什么机会?”

    “蚕食庐江、九江啊。”庞统急道:“庐江、九江虽是扬州,不受豫州辖制,但现在是太尉奉诏征讨不臣,豫州、徐州、青州都要出力,扬州岂能置身事外?将军可以请朱公下一道手令,就可以要求两郡提供兵马粮草,尤其是九江,对面就是丹阳,自古就是出精兵的地方。”

    孙策一拍脑袋,如梦初醒。他连忙带上庞统,又叫上秦牧等人,飞奔出营,追上了孙坚。

    听完庞统的建议,孙坚盯着庞统看了好一会儿,突然说道:“伯符,这小子比山民强,让他跟着我吧。”

    庞统连连冲着孙策使眼色,表示不想去。孙坚有些不悦。孙策见状笑了。他知道庞统不是不想跟着孙坚,而是舍不得张子夫姑娘。张勋来送袁术入土,张子夫也随行,这两天正和庞统打得火热,若非如此,他和孙坚商量事的时候,庞统也不会缺席。

    “也好,庞山民太忠厚,不擅长军事,阿翁还是让他留守颍川吧。士元跟着阿翁,早点立功,将来向张公提亲也好说些。”

    庞统听了,立刻眉开眼笑。

    孙坚一口答应,带着庞统走了。

    孙策回到大营,进了大帐,刚坐下不久,袁权就带着袁衡来了。孙策连忙准备茶水。以前庞统在的时候,这些杂事都由庞统做,他也没觉得什么,现在庞统被孙坚要走了,一时之间,他还真弄不清情况,手忙脚乱。袁权见了,柳眉轻蹙。

    “庞统呢,又去和张子夫说话了?”

    孙策很惊讶。“你怎么知道庞统和张子夫说话?”

    袁权淡淡地说道:“庞统又没有刻意掩饰,反倒有些招摇,只要不是装瞎,有谁看不到?”

    孙策咂咂嘴。“姊姊这话说得,我怎么感觉你是指桑骂槐呢?”

    一丝笑意在袁权嘴角一闪即没。她垂下眼皮,避开了孙策的目光,自责不已。说来也怪,她在别人面前总是守礼自重,从不轻易说笑,唯独在孙策面前就忍不住想挖苦孙策两句,看看孙策窘迫的样子。

    “尹姁怎么没带在身边?她侍候你不比庞统好吗?”

    孙策觉得这话里有话。不过他还真有些后悔了。当初想着最多一两个月,他就要回宛城去,所以没带尹姁,以免让袁权觉得他好色,连这几个月都忍不住,没曾想现在要在汝南长住了,还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回宛城,这个人问题可怎么解决,总不能像普通将士一样到辎重营找官奴婢吧。

    “回头我送两个手脚麻利的婢女给你吧。”

    “那我可不敢要。”孙策脑子一抽,脱口而出。“万一黄猗回来误会了,我可是跳进黄河也洗不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