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20节
    倒是外头的朋友厉害!赵莺莺嫁人,赵吉是给各位有生意往来的绸缎庄老板都去了信的。这其中有来的,也有不来的。可不管来不来,托人送的礼和添妆总会到——当然,这也不是占便宜,这都是人情,将来赵吉和王氏要还回去的。

    这些东西就好看了,大概是因为都是绸缎行当的老板,其中布料最多,大家都是整匹整匹的送。另外还有送其他的,虽然不见得全都知道价值,可看其精巧就知道了,都不是便宜货色。

    最出彩的还是隔壁王婆子和她儿媳妇送来的添妆,王婆子喜欢赵莺莺,拿她当半个孙女看的事情有些人也知道,但这时候才能明白确实不是说笑的。王婆子送了一整套的金头面,没有镶嵌宝石什么,可是论重量也有二三十两了,再加上做工费......

    至于王婆子她儿媳妇,她给的匣子小小的,打开来却是一只颜色通透的玉镯。黄金有价玉无价,就算不是顶尖的玉料,这也不算便宜了。

    王氏看到这样一份礼,有心想要推却。王婆子却挥挥手:“推什么推?人情往来的事情,难道将来我孙子娶亲,孙女嫁人,你家不能还回来?现在先给莺姐儿把场面撑过去再说!”

    其实这样的人情很沉重,可是王氏想起赵莺莺留在家里的一千两银子,还这份人情可以说是绰绰有余了,这下反而不急——只觉得正好有机会把赵莺莺的钱花在赵莺莺身上,于是坦然了。

    小心的把这些添妆收拾好,赵家这才发现,因为这些添妆,倒要临时添个箱子了。可是临时去哪里找樟木大箱子?只是把礼物分散开,挤在其他的箱子里。

    赵家的聘礼本就装的实在,能用一个匣子的绝不用两个匣子,这个所谓的二十四抬可比一般的二十四抬要重。这时候再添,那可就真是挤了。特别是放布料的那几只箱子,差点盖子合不上!

    收拾完添妆,外面就十分热闹起来了。随着敲敲打打的声音响起,所有人都知道了,这是接亲的队伍过来了。因为有锣鼓喧天,队伍才到巷子口就能听到。一路上各家小孩子都围着接亲队伍跑,爱看热闹的大姑娘小媳妇则是开了自家大门,站在一边指指点点。

    崔本穿了红色的礼服,带着弟弟和好友,后面跟着迎亲的队伍和花轿,一路吹吹打打往赵家来。两家住的很近,可崔本就是觉得这一路太长!好不容易到了赵家门外,真脸上的笑意就止不住了。

    赵家大门紧闭,这并不是失礼,而是正经的迎亲习俗。这时候门里面有赵家的女眷把持着大门,不让开门。至于能不能进去,就要看外头的男傧相如何讨好了。

    两边唱过催婚的歌,门还是不开。男傧相却也不急——这都是有套路的,既不会让新郎官轻轻松松进门,却也不会为难到底。说到底今日是一定要成亲的,耽搁了吉时谁都不愿意。

    说尽了好话,门露出一丝缝:“姑爷实在该给些表示的,不然把家里娇养了这么些年的姐儿带走,想的太美了!”

    哪有不懂意思的,男傧相把事先准备好的红包拿出来,一封封的,都是十几个大钱的那种。隔着门缝先递了十几个过去,估计着守门的女眷能人手一个。只不过这时候依旧不开门,于是再递了十几个,这时候门就松动了。

    男傧相有什么不懂的,立刻趁机会使劲一推,门就大开了,倒像是抢进去的一般!

    既然门已经被推开了,女眷们也不着恼,笑嘻嘻地挥着手上的红包,各自散去了。

    崔本一行人则是被接进了堂屋这边,这时候赵吉和王氏都是坐着的。崔本先给两人行礼,王氏扶了扶新姑爷,吩咐道:“李妈妈,端碗糖水来,请新姑爷喝!”

    李妈妈麻利地端了早就准备好的‘糖水’,这却不是那么简单的。这碗糖水说是糖水,糖却放的不多,多是一些胡椒、盐粒之类的调味品,总之出来的滋味儿十分难形容,古怪至极。

    崔本一句话没说,只把这碗糖水一口气喝光——这也是习俗,娘家人总是要难一难新姑爷的,让他知道自家女孩子没那么容易带走,将来才会更珍惜。只不过这难一难也须有分寸,不然真惹恼了姑爷,以后受罪的还是自家女儿。

    崔本这样干脆惹得大家拍掌叫好,赵吉也笑着点点头,站起来宣布:“请亲戚朋友入席吧!”

    酒席正式开始了,来吃酒的都吃吃喝喝。就连赵莺莺房里陪着她的也只剩下嫂子林氏和妹妹赵芹芹,她们的饭菜是桃儿端过来在她房里用的。只有赵莺莺,因为怕坏了脸上的妆,只能吃些精巧的点心,或者喝几口水。

    赵芹芹见了可怜道:“上回大姐姐这样我就觉得难过了的,当新娘子真是活受罪啊。”

    旁边的林氏笑着摸了摸已经显怀的肚皮:“芹姐儿这话说的,要说莺姐儿这般已经算好的了。那些大户人家的小姐,据说身上大礼服格外沉重,头上的装饰和发髻更不用说。一旦化好妆,连动都不能动太大,生怕一不小心出什么问题,耽搁了成亲!至于说吃的、喝的,那可不敢给,要是要解手,那可就麻烦了!”

    赵芹芹听林氏说的咋舌,最终只能摇头:“姐姐这样已经够难了,还有更难的,实在想不出。”

    等到两姑嫂吃完了,赵芹芹帮着收拾了,然后把碗筷之类的给递回去。

    这时候外面气氛越好了,因为所有人都知道吃完这顿饭,只等着吉时,然后就要新娘子哭嫁了!

    吉时到的挺迟的,因为婚礼原本是昏礼,也就是黄昏时分,日夜交合的时候。赵莺莺去到赵家行礼的时间必然不可能太早,当然太迟也是不可能了。到了时间,林氏赶紧给赵莺莺盖上并蒂花开红盖头——这是赵莺莺最先绣的嫁妆之一,一针一线精细的不得了,大抵她心里也是指望这能给她嫁人开个好头吧。

    然后有赵芹芹赵苓苓这两个妹妹扶着进了堂屋,其实不必扶的,这段路她走了多少遍?即使盖着盖头也没影响,可是这是规矩,自然要做足!

    堂屋里赵吉和王氏高坐,王氏跟前放着一个蒲团,赵莺莺就跪在这蒲团上,靠在王氏膝头‘哭嫁’。

    所谓哭嫁就是唱哭嫁歌,一套套都是早就定好了的。本意应该是让女儿表达对父母的不舍,体现的是孝道。只不过这一句句的都是唱词,难说有什么真情实感,更多的也就是走完一个习俗而已。

    只不过套路里面也不见得什么都没有,想到重生十年,梦里梦外,她已经彻底过上新的人生了。这里是她最最亲密的,上辈子想了无数遍的家人,而这一次她要离开他们,进入一个普通女子的新生活了。

    这些年的日子清清楚楚,双目微酸,眼泪就真的滴落下来——她赶紧低头!眼泪要是顺着脸滑下来,说不定就要坏了妆容了,还是直接从眼睛里面滴落更好。

    哭嫁时候假装的哭腔和真正的哭腔是不同的,王氏这个做娘的如何听不出来!她那些回应哭嫁歌的唱词也就带上了真正的泪意,母女俩个算是假哭嫁变真哭嫁!

    司仪见这不大对,怕耽搁了吉时,连忙完成了哭嫁,让赵蒙这个当哥哥的把赵莺莺背上花轿。从这一刻起,赵莺莺就不能踏上家里的地了,赵蒙要把她直接送上花轿。

    赵蒙再不是赵莺莺当初刚回来时候的少年人,他肩膀宽阔已然成年——就连老婆都讨了,再过不久就要当爹了。

    “妹子,好生过日子!崔本那小子若是欺负你,你回家来和哥哥说!”

    赵莺莺在赵蒙的背上眼泪迷了眼睛,哽咽地说不出话来,只能点头。

    第161章

    崔本在前头骑着马开道, 后面就是男傧相和赵莺莺的喜轿, 然后跟了赵莺莺那二十四抬的嫁妆,一路上不紧不慢地往崔家去。又因为两家相近,并没有可赶的, 既要参加赵家喜宴, 又要去到崔家喜宴的客人也能不慌不忙, 看热闹一样陪着接亲的人慢慢走。

    “新娘子来了!”不知道是谁喊了一声, 原本无事可做的崔家亲眷都涌到了崔本家大门口, 人挤人要到前头看热闹。其实能看到什么?落轿之后桃儿给撩起了轿门帘子, 将赵莺莺扶了出来。赵莺莺头上盖着盖头,根本什么都看不见!

    大家看热闹归看热闹, 其实还是很有分寸的。见崔家大嫂将一个红绸子扎成的花球一端放在崔本手上, 另一端递给新娘子,就晓得这是要牵着去拜堂了, 所以一个个地都让出一条路来。

    崔本脸上带笑, 在前面牵着,赵莺莺走在后面,因为盖头只能看到脚底下一小块土地,幸亏有桃儿在旁边扶着。无论是跨火盆、走门槛、下台阶, 都没有什么事儿,最后顺顺当当地走到了大堂里。

    旁边的人当然看到了桃儿,一般的人家,扶新娘的都是新郎家嫂子这样的人。而桃儿绝不可能是嫂子啊,而且更多的人看到她是跟着轿子走来的。再看打扮,穿戴都不差,不是绸就是缎,簇新新红通通,但也不像是新娘子的姐妹啊。

    “嗳!猜什么猜,我见过的,人家是赵家给新娘子准备的陪嫁丫头!之前还见过她日日上街买菜哩!”

    “丫头?啧啧,赵家也是舍得的,这么大的黄花闺女,怕不是要十几两银子?这就随随便便给个姐儿做了陪嫁。这是怕家里有太多事让闺女做,舍不得罢!”

    赵莺莺之前的崔家媳妇只有崔家大嫂陪了一个丫头,其他的的尤氏、吴氏、古氏,都是没有的。虽然之前就知道赵莺莺要带一个丫头做陪嫁,可是当真看到那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不说又是不喜欢,就是吴氏也撇撇嘴:“咱们这样的人家要什么丫头?难道有什么事情不能自己做了?还说是最能干的一个,好大的贤名!难不成都是吹嘘的?”

    只有崔家大嫂和古氏不说话,崔家大嫂自己也是陪嫁了丫头的,听到吴氏这句话反而不喜欢——那不是把她也给骂进去了?至于古氏,因为丈夫不得力,娘家也只是平平的关系,一贯不会再这些事上说话,已经习惯沉默了。

    崔家大嫂才懒得管妯娌们的酸溜溜,只笑了笑,站到了堂屋旁边的位置。这时候堂屋上首两个位置只做了崔父一个,至于两边则是挤满了人,亲缘近一些的靠近上首,亲缘远一些的靠近门口。至于更远的客人,自觉的就不会站到堂屋里头,门外看看热闹也就得了!

    主婚的看时辰差不多看,便念‘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对拜’,崔父也笑呵呵受了礼。然后就在众人的哄笑中,赵莺莺被送进了洞房,崔本则是要在前院陪客。

    新房被赵家送来的家具归置的齐齐整整,赵莺莺坐在当中的月洞架子床上,红色的帐子上绣着各色草虫,这是赵莺莺的手艺,连带着家具一起送来的。床上铺着厚厚的棉被,也都是红缎子的面,这是崔家自己准备的。

    床上撒满了花生、桂圆、红枣、瓜子这些,寓意‘早生贵子’。赵莺莺坐在床沿上,端端正正再不动的。屋子里除了桃儿,还有崔小月、崔家大嫂和尤氏作陪,至于吴氏和古氏,则是在外面忙着招待女眷。

    这时候赵莺莺的嫁妆也陆陆续续搬进来了,因为前院在摆酒席,人多手杂的并没有在那里晒嫁妆,只在新房前厅一个房间和正屋房檐下略晒了晒。大家凑过去看了看,最后自然是只有赞的。

    晒嫁妆虽说是传统,但能做到晒嫁妆的却不是全部。抱着一个小包袱进门,或者嫁妆不甚丰晒什么?当时是只有嫁资丰厚的才会说什么晒嫁妆。所以赵家摆开了架势要晒,别人就该知道东西不少,可是真正看到还是吃惊。

    就见二十四抬嫁妆塞的满当当,有人立刻就说了,要是松些放,弄出三十六抬恐怕再容易不过了。人家装衣裳布料的箱子只要半满就够了,哪像是赵莺莺这些嫁妆满的快合不上盖子了!其他的东西也大都如此,这个说法并不夸张。

    除了数量,更重要的是嫁妆的质量。放压箱银子和贵重首饰的箱子不会开,只在这箱子上头放了一个小匣子,匣子里面是一些银首饰、小珠花。可是这些在普通人家看来就已经是很好的陪嫁了,这样大咧咧地摆出来,不禁让人猜想起下面的箱子装的是什么。

    除了这些箱子,其他的箱子就开的很随意了,那满当当的布料箱子,全都是滑溜溜光灿灿的绸缎料子,更加家常普通的棉布倒很少见。而这样的布料竟然装了满满两大箱,这如何不让人吃惊!

    还有装衣裳鞋袜的箱子,一般人家只得一两件见客预备的体面衣裳,赵莺莺装的满满的,倒像是穿不完的样子。特别是看着鞋箱子打开,几十双的鞋子放在眼前。亲戚妇女都是啧啧称奇的。

    再就是放绣品的箱子,这可是赵莺莺的第二张脸!门帘子、花帐子、椅帔子、镜罩子......一样样的,描龙绣凤、花鸟虫鱼,这样的好女红自然不是一般人家能见到的。就连崔家大嫂也惊讶道:“这个弟妹不简单。”

    尤氏兴致缺缺,只看着那银首饰下面的箱子,她倒是想知道那里面是不是真有特别之前的东西,又或者是赵家在强撑场面。

    “有什么不简单的,不就是一点子女红?做得好又如何,描龙绣凤的,弄的眼花,可到头来也当不得饭吃。至于上身,好看是好看,可要是弄坏了,那岂不是心疼?”

    崔家大嫂却笑了笑:“先不说女红是咱们女人家的本业,做的好本就不简单。就是按弟妹你说的,当不得饭吃,那也说错了,好女红能换钱,如何当不得饭吃?老四媳妇平常也做这些补贴家用,她只是零碎做而已,可因为手艺出众,那也能赚上一年十来两。你看看咱们这新弟妹手艺比老四媳妇如何?”

    老四媳妇就是古氏,因为老四崔智讨生活实在不好,家用不够,所以她常常做些女红补贴家用。她倒没有学过什么了不得的绣法,用的样子也很老派,但因为心灵手巧技艺不错,倒是比周围的大闺女小媳妇都要赚的多。

    尤氏到底是个从小要学女红的妇女,或许她在这一点上比不上古氏,更比不上赵莺莺。但鉴赏的能力还是有一些的,何况赵莺莺的手艺明摆着比古氏高明太多了。所以不假思索道:“自然是本哥儿他媳妇强的多——你是说......”

    又是也不傻,当然明白了过来。古氏的手艺零散地做尚且能一年赚个是来两,赵莺莺要是专心做女红,那一年能赚多少?这个问题在尤氏脑子里一闪而过,伴随着一些艳羡。只不过这很快就消退了,那种猜测的问题哪比得上摆在眼前的来的让人揣测!赵莺莺这嫁妆摆出来可把几个妯娌都比下去了,她心里热切。只可惜这是人家的陪嫁,却不是她的!

    崔家大嫂和尤氏本来的职责是陪伴赵莺莺,这时候出来帮着晒嫁妆,既然都开了箱了,接下来就不干她们的事了。他们两个撩开帘子,回到了新房这边。赵莺莺依旧坐着一动不动,旁边的桃儿也站的像个门神。

    这时候有个亲戚妇女过来笑道:“你们家本哥儿讨了个好媳妇,别的不说,礼仪规矩绝对是一等一的。咱们在这个看了好一会儿,真是坐着一动不动!连盖头边上的缀的小穗子也没有荡过!”

    市井人家当然不会像那些大户人家一样要求礼仪,这新娘子一动不动等着揭盖头的规矩其实也松散的很。只要新娘子没把盖头弄下来,没有身子一扭一扭,像是插不稳的蜡烛一样不断晃动。时不时轻轻动两下,大家根本不会说什么。

    可是要是有个新媳妇真能做到规规矩矩,她们也不是不识货的。先不说这有什么重要的,只说人能做到这一点,那必定是特意学过规矩的。所谓见微知著,从这一点倒也能说这亲戚妇女说的对。

    ——赵莺莺何止是学过规矩,应当说这世上学规矩比她更严苛的,至少在民间是不多的。这些年下来或许已经松散了很多,可是经历就是经历,那些岁月成为了习惯的东西,这辈子继承了下来。

    别人看赵莺莺这撑着,还当她有多辛苦,其实不然。她这样坐着,和别人平平常常坐着的感觉是一样的,并不觉得有什么累。

    甚至包括新娘子不怎么能吃东西、喝水,这时候就是想方便也得忍着这样的事情她也适应良好——新娘子这一点不方便算什么!当初她在太后跟前伺候的时候才叫真难呢!在门口杵着,太后要伺候的时候随时要上。你当班的时候说吃东西说解手?那是拿性命当玩笑啊!

    崔家大嫂和这些亲朋的女眷打招呼,这些人又不是上门来砸场子的,就算赵莺莺不好她们也能想出一些好话来说。何况现在赵莺莺很有的说,这一个说赵莺莺规矩好,那一个说她娘家得力,嫁妆摆在外面自然是叹了又叹。末了女红手艺也被拿出来赞了又赞。

    尤氏在旁听着不高兴,她可不喜欢别人太过于夸赞她妯娌,到好像她被比下去了似的。竟是样样不如!只不过这个意思不能表露出来,一旦露出一丝一毫,那就更是一个笑话了。

    这样的矛盾之下她的脸色倒有些奇怪,一个平常与她相熟的妇女还觉得疑惑,问她是不是不舒服。

    “说起来大家都说你家新讨的这个媳妇生的漂亮,拿出来十分体面,我是没有见过的。待会儿本哥儿来挑盖头,我倒是要好好看看。”这是一个嫁到外地去的崔家姑娘,把着崔小月的手臂笑道。

    崔小月作为崔家的大姑,今天可以说是忙进忙出,对于赵莺莺长得好可以让娘家更体面这件事非常有信心。大笑道:“你就等着吧!我那弟弟性子最挑剔,他能看上的会差?这也是左近人家里最齐整的姑娘了!这不,就做了我老崔家的媳妇!”

    说什么来什么,这一会儿功夫,崔本被崔源等一众男傧相拥簇着进来。媒婆毛嫂手上捧着托盘,托盘里是一支绑着红绸花的秤杆,这是用来挑盖头的,寓意‘称心如意’!

    外面喝了不少酒,只不过有男傧相挡酒,崔本本身的酒量也好,倒是走的很平稳。利利落落地拿起秤杆,稳稳当当地挑落了赵莺莺的盖头。这时候赵莺莺才抬起头来,就是这一抬头,一下就赢得了男傧相的一声喝彩。

    “好标致的新娘子!本哥儿的福气忒大了!”

    “嘿,竟然娶到了赵家莺姐儿,本哥儿这些日子可别随便出门,有的是人等着套他麻袋敲他闷棍呢!”

    “徐三那厮从好几日前起就在喝闷酒,不就是为了赵家莺姐儿嫁了七哥?”

    赵莺莺出门少,可是长大之后每到出门都会有少年人看她。她自己可能没放在心上,可她确确实实是不少少年人都想过的。这会儿想讨来做老婆的姐儿嫁做人妇,可不是有不少人对崔本气不顺!

    这些人说这些也不是挑事儿,而是实实在在的夸赞。一个姐儿越是有其他人喜欢,他们恐怕心里越得意——这么好的姑娘偏偏做了我媳妇,大概就是这样想的吧。

    赵莺莺今日化妆很厚,反倒不如她本来面目出色。只不过眉梢眼角的精致还是明明白白的,何况这新娘妆容也别有一番意思,不管好不好看,都能让人有一种不同的感受。

    崔本看着赵莺莺水光蒙蒙的眼睛,立刻就心软的一塌糊涂,一时之间竟不知道该做什么。幸亏旁边有毛嫂提醒,又有桃儿奉了两杯酒来,这是要喝交杯酒了。随着一饮而尽,周围的宾客又叫了一声好。

    两人被拥簇到了桌边,这时候送上来夹生的饺子让新娘子尝。赵莺莺虽然是头一回做新娘子,可是当初姐姐成婚的场面她是见过的,当然事事清楚。于是就着崔本的手吃了一口饺子。

    “生不生?”毛嫂笑着问。

    “生的。”赵莺莺进了新房之后这算是第一次开口,这一句‘生的’一语双关,立刻引起亲朋好友的叫好。

    又略笑闹了几句,外面已经开席了,有人过来请崔本出去:“几个哥儿都说七哥你是陷在新房里了,让快出去呢——‘若想亲近新娘子,洞房还早呢!”

    新房里的人都笑了起来,崔本也站起身,只是临出门之前看了低着头的赵莺莺一眼,想说什么。到底最后什么都没说,看了有一息的功夫猛然转身走了——只怕是再呆下去,果然要陷在这里。

    崔本出去了,外面也开席了,房里的妇女们也渐渐出去,她们也一样是宾客,当然也要吃席。最后走的是崔家大嫂、尤氏,她们当然可以在新房里等人送饭过来。可是想到赵莺莺待会儿就要和崔本同房了,这一会儿恐怕想要安安静静的,所以房内只留下了崔小月陪着,若有什么所需,尽可以和她说。

    崔小月是已经嫁人的大姑,当然不比还要小心侍奉的小姑来的麻烦。但凡是聪明的女子,都已经成亲出门了,肯定不会为难嫂子弟媳。崔小月就不蠢,除了尤氏实在是不会做人把她得罪了之外,其他的,如大嫂,如吴氏,如古氏,和她关系都不错。

    现在赵莺莺新人初到,看起来又样样都好,她当然喜欢。笑着问赵莺莺:“本哥儿媳妇这会儿可饿了,我让厨房送饭过来。”

    赵莺莺因为有些劳累的关系其实没有胃口,可是大姑的面子她怎么会驳,何况人家是好意。于是点头道:“倒是麻烦大姑了!”

    崔小月这就走到了门口,让一个帮忙做事的妇女从厨房要一些饭菜过来。赵莺莺这一会儿也觉得劳累,便让桃儿一起去厨房打些热水过来洗脸。

    打水中间时候赵莺莺便把满头首饰都给卸了,然后头发也拆掉,自己细细地通了一遍头发,这才觉得劳累消了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