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揉着眉心,声音暗沉道:“秘密拖出去,就说……和晋王妃吵架气糊涂,吃药死了。”
余公公应声,很快吩咐禁卫军把尸体拖出去。
……
晋王是三天后才宣布死讯的,对外说是和晋王妃闹得太厉害,两口子都服药死了。
皇上下旨丧事从简,连皇陵都没入,就葬在皇陵外的一处土坡上。
庞嘉雯知道的时候,问着赵律道:“程家的人那么疼爱程蓉,也没有追究吗?”
赵律道:“晋王都已经死了,再追究下去就是皇家的错,区区一个程家,自然不敢。”
庞嘉雯狐疑道:“那晋王真的杀妻了?”
赵律摇了摇头:“不知道,王府知道真相的都被灭口了,不过当众施暴是真的,关起来也是真的,至于是不是他亲自动的手,已经不重要了。”
庞嘉雯还是觉得唏嘘,这一对是青梅竹马一起长大的,还有表兄表妹这层关系,竟然也落得如此结局?
“我听我爹说,五城兵马司的人换了一半,因为晋王?”
赵律道:“五城兵马司和城防营都有晋王的人,都参与逼宫了。没有血洗已经是赵翼顾忌我在京中虎视眈眈,他不敢下死手罢了。”
庞嘉雯失笑:“想不到他们认为会造反的人,到头来却救了他们的性命,世事无常,你说他们会不会想着……”
话还没有说完,张朔破门而入,神情激动。
“君洛,你怎么跟宁王谈的,他自宫了。”
“天啊,你是没看见他流的那个血,硬生生把他王妃给吓昏了。”
庞嘉雯瞠目结舌,就连之前想说什么都忘记了。
倒是赵律嫌弃地黑了脸,无语道:“我让他自废一条腿,我保他平安就藩。”
“噗。”
“哈哈哈哈哈……”
“那他可真是自作聪明,竟然狠心废了第三条腿。”
“哈哈哈哈哈……太蠢了,又蠢又可怜……哈哈哈哈……”
张朔狂笑不止,拍案叫绝。
庞嘉雯愣愣地望着赵律,怀疑他就是故意误导宁王的。
谁知道赵律伸手来捂住她的耳朵,轻声道:“别听了,有画面。”
庞嘉雯:“……”?
……
“好,好啊!”
“哈哈哈,真是太好了!”
“朕的儿子,一个个都废了。”
“赵律,你以为你会得逞吗?朕一定会杀了你的!”
勤政殿内,赵翼直接气吐血了。
他一夜未眠,双眸遍布血丝,刚刚又遭受宁王府传来的打击,整个人终于支持不住,崩溃了“来人,给朕……给朕杀了赵律!”
赵翼吩咐完,直接昏死过去。
有人来问余公公,皇上这话是说给谁听的?
余公公冷笑道:“什么话,咱家没听见。”
众人惶恐,连忙也说没听见。
去杀赵律,光明正大的,那不是要打仗了吗?
偷偷摸摸的,他们也没有那个本事啊。
这种差事就不是他们能干的,皇上若真有心,等醒来以后,就该是锦衣卫的活计才对。
皇上昏迷了,被软禁许久的皇后终于迎来了她的曙光。
江贵妃那个女人独占圣宠那么多年,到头来不是也死了?
自古帝王薄情,她还为自己那点遭遇不平的时候,殊不知大好的机会就在眼前。
她虽然死了儿子,但她还有孙子啊。
眼下还有一个挡箭牌和棋子,真是时也,运也。
可不知是不是皇后想得太美了,隔天就传来皇孙在封地因病去世的消息。
皇后在宫中大发雷霆,还将楚王和康王找来,质问是不是他们做的?
康王抖得像个筛子,哭得一把鼻涕一把眼泪,抱住皇后的脚就喊冤枉。
楚王冷眼旁观,嗤笑着,不发一言。
皇后愤懑,丢出一个茶杯从楚王的额头上砸过,瞬间见血。
楚王抹了一把血,冷笑道:“我若当太子,还惧怕一个孩子?莫不是一个太后也能摄政不成?”
“当年太后若能摄政,今日皇后也不会坐在这里了。”
楚王说完,拂袖离去。
皇后愣了愣,一脚踢开康王,咆哮道:“是不是你,一定是你,是你杀了我的孙儿!”
康王止住哭声,站起来道:“母后说什么?冤枉王爷可是大罪,母后有证据吗?”
“你……”皇后气绝,越发肯定了,是康王做的。
可惜康王整理了一下衣衫,也走了。他那背影轻狂至极,就像是被压抑久了,突然抬头挺胸,就想大摇大摆招摇过市。
康王走出去,没走两步,楚王在他身后唤道:“五弟。”
康王背脊一僵,很快回头,规规矩矩行礼道:“白白受这冤枉气,四哥还不走吗?”
楚王闻言,看着他努力佯装平静的面容道:“是谁杀了皇孙,皇后查不出来,父皇也一定能查出来。”
“五弟,保重!”
康王捏了捏拳,眼里闪过一丝阴霾。
他狞笑着,喃喃道:“查出来又怎么样呢?你根本就不知道父皇有多忌惮江家和李家,他生怕你继位后会下令彻查当初郭家和李家的一桩桩冤案,到时候他一辈子的名誉就毁了……”
一代帝王,受文武百官拥戴,受万民景仰,高高在上一辈子,到头来怎么可能会让万民唾弃他呢?
再说了,他不拿点手段出来,父皇才更要多担心呢?
毕竟他登基以后,要面对的可不仅仅是江家,还有魏王府啊!
第424章 黄粱一梦
赵翼醒来以后,得知他最喜欢的皇孙死了,直接吐完血又接着昏迷。
余公公在他昏迷后,还给他点了安神香。
于是,昏昏沉沉赵翼就做梦。
他梦见郭家军尸横遍野的时候,太子让他去找郭惠,还告诉他,只能他去,因为郭惠只信任他。
但是他不敢啊,父皇逼他,说郭家势大,如果郭家不灭,皇权不稳,他一个想与郭家结亲的皇子,就只能赐死了。
他去找郭惠,说要带她走,仗剑天涯,一辈子不回来。
可郭惠听说郭家军打了败仗,非要去查个清楚,查什么?
大冬天的,棉衣都是芦苇絮,根本不保暖。兵器不是钝就是软,看着好端端的一把刀,木棍都砍不断。
押送军粮的人,半路就让粮食泡了水。到了边关,晒一晒就煮来吃,光是拉肚子死都上千个。
他追了郭惠一路,却还是眼睁睁看着她一脚踏回去,从此深渊沼泽,不复归路。
他回京后,父皇尝到了甜头,还要用这招来对付李家。
郭家的死,死于对君王的信任,死于对大燕的忠诚。
可李家不一样了,从郭家的死开始,李家就变了。
他们开始囤积势力,他们开始拉帮结派,他们开始想要扶持明主……他们将希望寄托在太子的身上。
可他们哪里知道,当年那些事是父皇逼着他做的,太子也知道。所以他开始担心啊,惶恐啊,毕竟谁知道后面李家有了从龙之功,太子会不会把真相告诉他们?
他怕了,于是他骗郭惠,都是太子做的,而且太子还会用同样的办法来对付李家,郭惠相信了,还潜入东宫准备伺机而动。
最后他得逞了,太子死了,李家败了。
残余势力转投魏王也不成气候,父皇终于看见了他,觉得他有帝王心性,可以培养,便封他做了太子。
可郭惠呢?
斩杀李家旧部,太子出殡那天,以及他登上太子位的时候,隔着远远的人群,他看见了她。
穿着一身素衣,眼神锐利而森冷,神色冷漠,嘴角噙着一抹充满戾气的笑容,浅浅的,淡淡的,但却那么清晰地映入他的眼帘中,就仿佛她什么也知道,什么都看清楚了,但却忍着没有上前揭露他。
为什么?
郭惠,为什么不上前来?
哪怕她朝他咆哮地发泄着,痛苦地嘶喊着,要杀了他报仇,都比那样的目光,绝情而冷戾地看着他要强啊。
那样的目光,最后竟然成了他一生都摆脱不了的梦魇,成了他登上皇位后惴惴不安的心病。
众人都说他怕了魏王,怕极了丢失这皇位。
不,他不怕。
他可以和魏王打,可以抢回这皇位。
可是他最怕最怕的,是郭惠知道真相。
知道当年,害她父兄的人是他,知道是他骗她去东宫的,知道……其实太子比他更爱她,甚至于不惜偷偷换了军粮,送去了最好的兵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