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了听了,不耐烦道:“你们去一趟西宁,他是请你们喝酒了还是吃肉了,怎么回来你们就这么帮他说话?”
两位密使一听,异口同声道:“都吃了,皇上妙算。”
顺平帝:“……”
怒瞪一眼两个亲信,顺平帝没好气道:“不是说他带回了三封信,都说了什么?”
年长的密使道:“信是当着我们二人的面写的,给庞姑娘那封只说了迎牌位祭拜的事,其他的没什么?给罗老夫人那封说是曾与高峰将军玩笑,将来要做儿女亲家,高峰将军也同意了。给李老夫人那封,先是赔罪,说英公旧居与他而言就是家祠,绝不会移栽府内一草一木,一切皆由李老夫人做主。还有便是,倘若庞姑娘搬出永宁侯府,还请李老夫人照拂一二。”
顺平帝听后,狐疑道:“他的女儿与高峰之子定了亲,这件事为什么要单独给罗老夫人写信?”
年长的密使道:“忠义侯说是回信,因罗老夫人问起,所以才需回信说明。”
“回信?他那小女儿快及笄了,如果早早就定了亲事他那丈母娘怎么可能会不知道?还提到搬出永宁侯府,只怕是永宁侯府那帮目光短浅的女人想算计他女儿的婚事,所以他才顺水推舟写了这封信,顺便再请李老夫人出面照拂。”顺平帝猜测道,眉头微微蹙起。
年长的密使道:“属下也是如此猜测的,回京之前特意请了高将军喝了一顿酒。高将军似乎对庞姑娘很满意,也想替儿子求娶,就是担心忠义侯不肯。”
顺平帝听了哈哈大笑:“朕就说嘛,庞彪有两子一女,他明知永宁侯性子寡淡也要送女儿回京娇养,怎么可能会将她随便许人?”
“他碍于媳妇的面子不好与永宁侯府明说,那朕来做这个恶人好了。总不好他在前线拼命打仗,朕在京城连他的女儿都照顾不好?那岂不是要让天下人耻笑?”
说着,从暖炕上起身,去了皇后的宫里。
只是等顺平帝都安排好了,回到崇明殿后后知后觉,既然庞彪都请了李老夫人了,那还请他的人带什么信?作为朝廷官员庞彪怎么可能会不知道,经由密使的信犹如白纸,不管何意都会上呈。所以……庞彪这三封信都是写给他的!
好家伙,庞彪这气性可真大!当年不过说他一句有勇无谋,他如今竟也学这些花花肠子,弯弯绕绕给他挖坑,他不跳还不行?
顺平帝越想越好笑,最后觉得这件事应该找个人分享,所以很快又去了江贵妃的宫里。
第30章 偏心
罗老夫人收到女婿的回信,确定了庞嘉雯说的婚约之事,一时间整个人的精气神都没了。
董氏听到消息来安和堂,只见罗老夫人软软地靠在暖阁里的大迎枕上,整个人蔫蔫的,话都不想说话。
董氏的心也跟着沉,但还是上前给罗老夫人捏着肩,小声道:“您睡一会吧?”
罗老夫人惆怅道:“我怎么可能睡得着?嘉雯是在我身边长大的,花骨朵一般的人,怎么能嫁到边城那么苦的地方去?”
董氏心里也很慌,但还是像儿子说的那般,决定从庞嘉雯入手。于是她道:“大姑爷是最疼嘉雯的您不是不知道。依我看这件事未必没有变数,最重要还得看嘉雯。”
罗老夫人看向董氏,问道:“你觉得嘉雯不愿意嫁去高家?”
董氏道:“嘉雯情窦未开,连喜欢白若瑾这样的事情都可以信口拈来,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在她眼中也可以朝令夕改,这最重要的还是因为她心里没人。“
“她之前对白若瑾那么好就是为了气灵恣,反过来看,她若是真的想嫁给白若瑾,灵恣怎么可能争得过她?还有白若瑾,难道他就不曾动过心吗?”
罗老夫人慢慢撑着坐起来,谨慎道:“嘉雯至纯至善,倘若真的喜欢谁,那必定倾尽所有。更何况她又长得如此明艳动人,哪个少年郎会不动心呢?”
“你说的对,最重要的还是看嘉雯自己的意思。”
董氏见罗老夫人明显是想通了,不再去管庞彪定下的什么婚约?
她笑了笑,想说儿子之前担心庞嘉雯的伤,还亲自去护国寺求了平安符回来。谁料话还没有说出口就听罗老夫人道:“你先回去吧,我想睡一会。”
董氏的面容僵了僵,只好退下。
只是她还未走远,便见罗老夫人身边的小丫鬟急匆匆地跑出来,她立即拦着问道:“老夫人不是说要休息吗,你慌慌张张跑什么?”
小丫鬟道:“回二太太话,老夫人叫大少爷呢,说是有事吩咐。”
董氏当即捏了捏拳,冷肃的面孔紧绷着,眼里闪过一丝寒意。
等小丫鬟走后,董氏看了安和堂的方向忍不住冷笑。
老夫人偏心大房,对他们二房不闻不问的。好似有什么好事落在永宁侯府,也该是大房份中。她也不想一想,以王氏的为人怎么可能撑得起门面。庞嘉雯虽赤诚却受不得气,王氏接二连三针对庞嘉雯,庞嘉雯又怎么会喜欢王氏这样的婆婆?
不过早点看清了也好,至少她就不会跟老夫人交底,也不会让老夫人知道她的心思。
董氏径直去了儿子的房里,看见儿子在埋头苦读,脸上闪过一丝欣慰。
“子琛,歇一会吧,陪娘说说话。”
徐连抬首,看见母亲微微笑着,神情却略显疲惫。他合起书本,询问道:“怎么了?”
董氏道:“没什么,娘就想跟你说说话。”
徐连猜测道:“大姑父的信到了,我若是猜得没错,婚约是真的。”
董氏叹了口气,随即道:“这件事并不意外。是你祖母!”
徐连一听,便笑道:“那母亲更应该宽心才是,祖母属意的继承人是大哥,她想什么我很清楚。只是这件事不是她想就可以成的,大哥自幼尊孔孟之道,克己复礼,只要嘉雯表现出一丝不耐或者不喜,大哥就会知难而退。”
“但我不是大哥,我不会退。”
董氏担心道:“可嘉雯那个性子也不会喜欢强硬的。”
徐连颔首,认真道:“我知道她喜欢什么样的人,我会有办法的。”
董氏想问儿子有什么办法,但想了想还是没有问出来。
或许,她应该多给儿子一些时间。
董氏走了,徐连却不能静下心来看书。他其实是担心的,但他不想表现出来。
他觉得自己也还没有输,不必急着下定论。
而且,他也不喜欢输。
这些日子他一直在想,假如庞嘉雯喜欢白若瑾是假的,她和白若瑾那些黏黏糊糊的暧昧都不过是逢场作戏,那么庞嘉雯真的像她表现出那么单纯吗?
会不会有什么东西是他忽略的,其实庞嘉雯是在扮猪吃老虎?
当然,这些都只是他的猜测。
深吸一口气,徐连拿着刚去书斋淘来的话本子出门了。
他去了雯香居,想和庞嘉雯说说话。
那小小的一方院落里,大门敞开。
庞嘉雯坐在林荫下的秋千上,手里端着一碗牛奶羹,甜滋滋地和徐进在说话。
“我最爱吃这个,可大舅母说吃甜食容易胖,一个月才准我吃一回,我都快馋死了。”
徐进道:“祖母发话了,以后你想吃就吃,胖了你不嫌难看就行?”
庞嘉雯摸了摸自己的细腰,嘚瑟:“我会胖?我在西宁天天啃羊腿都不会胖。”
徐进宠溺道:“是是,谁不知道你爱吃,你能吃,还不胖?这要是你大表姐在家,她能气到骂哭你。”
庞嘉雯嘿嘿地笑,心满足地舔着勺子,无意间伸出的舌头粉粉的,特别好看。
徐连愣在门口,突然就觉得自己手中的话本子多余起来。
如意端着橘子出来,正巧看见他,笑着喊道:“二表少爷来了,快进来坐,外面冷。”
是啊,寒冬腊月,怎么会不冷?
可那两个人还在树荫底下说话呢,身边连个暖炉都没,脸却红红的。
徐连踏进门槛时,心里想的全是,不能再这样被动了。
否则的话,他怕是要走父亲的老路,以后娶一位家世不显的妻子,然后常年在外经商,好不容易回一趟家还得伏低做小,连带着自己的孩子也低人一等。
这样想着,他扬着一张狭促的笑脸,出声打趣道:“我可是姓徐的,大哥也不知道给我端一碗,心眼都往庞家偏了。”
徐进看他手中拿着的话本,轻哼道:“你不是?还是说,这个是给我带的?”
说着,伸手去接。
徐连递过去,等徐进快接到时,转而直接丢给庞嘉雯。
徐进没好气道:“我就知道。”
庞嘉雯放下碗,看了一眼话本子的名字,上面写着《养娇记》。她没翻开就递给如意了,徐连笑骂道:“你就只顾着吃!”
庞嘉雯微微仰着头看他,一本正经道:“我爱吃不好吗?那本《养娇记》我看过,写的表舅跟侄女的,两个人还私奔生了孩子。”
“我年纪轻轻的,口味哪有那么重?”
话落,徐进诧异地看着徐连,不敢置信道:“你给她带这种书?”
徐连脸色爆红,慌张地解释道:“我又不喜欢看,我听说市面上最火的一本就给她买了。”
徐进怒斥道:“胡闹。如意,拿回来给我。”
如意依依不舍,但还是给了出去。
徐进拿了书,随意翻了两章,脸色顿时就绿了。
徐连额头冒着虚汗,想着说自己估计逃不了一顿训斥。谁知道一声爆呵炸响在耳边,吼的人却不是他!
“庞嘉雯,这本书你跟我说你看过???”
徐进卷着话本子,一副想揍人的模样,与此同时,他那双眼睛像是能喷出火焰来!
突然呆滞的庞嘉雯:“……”
第31章 想法
徐进不敢置信地盯着庞嘉雯,仿佛只要她敢说看过,他便要立马拿出做兄长的威严来。
庞嘉雯愣了一会,嘴里软乎乎的牛奶羹顺着喉咙滑下去,她听见了自己咽口水的声音。
苍天!
她想起来了,这本《养娇记》开篇就写了很露骨的床戏,不说让看的人过目不忘吧,至少血脉喷张是有的。
倏尔间,庞嘉雯的脸颊红得跟猴屁股似的。
她从秋千架上下来,将碗放好,故作镇定道:“没看过啊。我就是翻了翻,发现跟我以往看的都不一样?”
“而且作者连不穿衣服也写了,这种书我怎么会看?”
她说得理直气壮,然而脸颊绯红,美目乱飞,连眼尾都染上些许潋滟。
徐进看着她忽而间的展露的柔媚,恨恨地瞪上一眼,然而再重的话却是说不出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