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267节
    后妃是没问题的,问题出现在他自己身上,做了十年皇帝,后宫依然没有生下一男半女。
    然后他就继续选秀,扩充后宫,终于在嘉靖十二年八月,皇长子朱载基出生了。
    按理来说这个时候朱厚熜应该是放下心来了,不过很可惜,他还没高兴几天,两个月后这位皇长子就夭折了。
    除了这位皇长子之外,直到三年后,皇次子朱载壡才出生。】
    【嘉靖十八年,朱厚熜就急急册立年仅三岁的皇次子为太子,打算将自己好不容易得来的皇位托付给此人。
    但这次又让朱厚熜失望了,嘉靖三十一年,皇次子病死,年仅17岁,
    在这段时间里,嘉靖的第五子、六子、七子、八子先后夭折。
    自己只剩下第三子裕王、第四子景王。】
    陈曦说到这里顿了顿,【其实如果是科学发展进步的年代是可以知道的,这多半就是朱厚熜自己的精子有点问题,
    导致要么就是生育困难,后宫那么多人出生率却很一般,
    要么就是孩子身体弱,孩子先后夭折。】
    【不过朱厚熜不知道啊!
    当然,按照此人的封建迷信和自负自信,肯定是不觉得自己有问题的。
    但是这个问题也还是要解决的,不然朱厚熜会一直生活在阴影里。
    这个时候他想起了道士陶仲文当年给他说的一句话,“二龙不相见”。
    就是说,皇帝是真龙天子,皇帝的儿子就是龙子,
    但是这个天下只能有一条龙,毕竟国无二君嘛!
    两条龙碰到一起肯定得死一个,太子作为小龙年幼碰到皇帝这条青年龙,自然抗不住皇帝,
    但将来小龙长成了,皇帝老了成了老龙,皇帝就会死去让位给新龙。】
    【这话当然是很不吉利的,这样的下场要么就是朱厚熜绝嗣,要么就是他自己死,
    那哪一个选项都不是朱厚熜想要选择的。
    于是朱厚熜向陶仲文询问解决办法,陶仲文说的便是“二龙不相见”,
    朱厚熜便真的几十年没有见过自己的儿子。】
    【而且因为迷信道教,朱厚熜当然也特别喜欢吃丹药。
    这种行为在我们后人看来其实就是慢性找死,因为丹药之中其实存在着很多有害物质。
    它甚至就是有害物质的集大成者,要知道火药可是炼丹的时候炼出来的,都能炼出来火药了里面还能是什么好东西吗?
    根据史料记载,可是有很多皇帝是死在吃丹药这件事上的。
    朱厚熜虽然一时半会儿没吃死,但是他在吃丹药这件事上的不遗余力导致他脾气喜怒不定,多疑暴戾,导致宫人经常被处罚,可以说是提心吊胆了。】
    朱厚熜听到这里就很不高兴了。
    当然他不高兴的时候多了去了,这个时候根本没人搭理他。
    【而且他迷信丹药方术,他派人到处采集灵芝,并经常吞服道士们炼制的丹药。
    为满足自己修道,朱厚熜数次遴选民女入宫,每次数百名。
    他还命宫女们清晨采集甘露兑服参汁以期延年,致使上百名宫女病倒。
    宫女们忍无可忍,以杨金英为首的宫女差点将朱厚熜给勒死,这就是历史上罕见的宫女弑君的“壬寅宫变”。
    但是朱厚熜经厉了“壬寅宫变”幸得未死,并没有改变什么想法,
    他从此移居西苑,设醺炼丹,迷信道士邪说,养生修道,二十余年不回大内,法纪逐渐松弛。
    除此之外还在宫内外兴建大量宫殿庙宇,加重百姓的负担,使得国家财政危机愈益深重。】
    【……这都让宫女忍无可忍起义了,这可真是……】嬴稷一时间都不知道说什么了,【这得是做的有多狠啊……】
    【可以说是天怒人怨了。
    朱厚熜在位四十五年,举国奉道,
    国之要事皆祷神佑,朝臣之务皆以道事为重,
    百官侧目,言官讳言,
    致使明代政治偏离主道而日渐昏暗,释与儒皆不敢各立门户,
    道教之玄理方术对明朝中后期社会影响至深,可以说是令人深思。】
    第244章 第二百四十四个老祖宗很骄傲
    朱厚熜的迷信让众人都吃了一惊。
    甚至包括以前那些很封建迷信的皇帝们都有点吃惊了。
    不是, 知道你是想要成仙了,但是成仙之前也不用这么折腾吧?
    主要是你好像也没什么成就啊……
    尤其是那些之前很迷信的,也各种搞丹药, 信道士被骗的乱七八糟,还被天幕点名给批评了的皇帝, 现在都挺骄傲的。
    因为他们被说的时候可都没有说朱厚熜这么长,说明他们其实还是没有被骗的很厉害了。
    【虽然“壬寅宫变”并没有成功,但是朱厚照并不觉得自己没死是因为别的什么原因,
    他觉得是因为他修炼有功,所以在这之后更加热衷于斋醮祈祷。
    他躬服道教衣冠,“以为祈天永命之事”;
    后妃宫嫔“皆羽衣黄冠, 诵法符咒,无间昼夜寒暑”。
    偏偏在这之后,边事废弛, 吞没军饷, 倭患渐起。
    整个大明王朝, 已经陷入了风雨飘摇之中。】
    【其实在整个朱厚熜统治的时期,“南倭北虏”始终是明朝的祸患。
    “南倭北虏”, 也就是东南沿海一带倭寇的侵扰和北部边境胡虏的袭扰。
    除此之外,还有各地爆发的多起民变。
    此时东南沿海工商业发展起来,而海禁依然厉行,沿海民众和王直集团与朝廷的斗争非常引人注目。
    在嘉靖二年的时候就爆发了“争贡之役”, 简单的说就是日本那边有两拨不同的人来朝贡, 然后有人行贿先行验证,
    然后市舶司随后在嘉宾堂宴请两个贸易团, 安排席位时又没搞清楚,两边就开始打起来, 甚至开始掠夺百姓的东西,杀死了不少大明军官。
    在此后沿海治安多次陷入危机。
    朱厚熜前期看起来还行的时候其实也不是很行,因为遇到这样的问题他没想着解决,而是直接简单粗暴的宣布中断一切贸易。】
    众老祖宗:【……】
    以及前面优秀的皇帝们:“???”
    不是,明朝的皇帝到底是怎么当上的,遇到事情就如此简单粗暴的解决?
    他们不想着把这敢于闹事的倭人给摆平了,不想着把大明的声望立起来,就直接中断贸易了?
    之前他们不理解宋朝皇帝的思想,现在他们也不是很理解明朝皇帝的思想。
    明明能打的,偏偏要闭关锁国。
    哎……
    【朱厚熜这样简单粗暴的做法,其实是期望以围堵的政策来减轻倭寇的威胁,
    但问题事与愿违,他只是断绝许多贸易产业链相关从业人员的生计,致使贸易地下化,
    商业纠纷无从解决,遂转成武力报复,
    而最重要的倭寇之乱是不减反增,造成“嘉靖倭乱”。】
    陈曦嗤笑一声,【什么叫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朱厚熜可谓是演示的非常明白了。】
    朱厚熜:“……”
    那,他当时下令的时候,也没反应过来啊!
    【在北方,嘉靖三年以后爆发多起大同兵变,嘉靖十四年爆发辽东兵变,又发生广宁兵乱。
    在长城以北,蒙古鞑靼部首领俺答汗不断寇边,兵力动辄数万,甚至数十万,明王朝的腐败军队根本抵挡不住蒙古的骑兵。
    嘉靖十九年正月,吉囊袭扰大同,杀明朝指挥周岐。
    六月,瓦剌部袭扰边塞。
    七月,吉囊入寇万全右卫,总兵官白爵在宣平迎击,将其击败。
    嘉靖二十二年春,俺答多次入塞袭扰。
    八月,俺答汗进犯延绥。
    十月,朵颜入寇,杀守备陈舜。
    嘉靖二十五年,俺答称汗,遣使议和并求通贡,朱厚熜屡次拒绝。
    嘉靖二十八年,明朝政府首次把王直集团骚扰沿海地区称为“倭人入寇”。】
    【至于王直集团,其实是一个很复杂的集团。
    他们开始的时候只是一个海上贸易的团队,不过因为明朝的海禁政策,使得这些人没有办法达到自己的目的。
    王直的海上活动主要以经商为主,他曾明文规定禁止抢劫活动,并对那些私自上岸的人处以严苛惩罚。
    他希望政府能够给予合法海外经商的商人地位,带着充足的诚意而来,带着失望而逃亡日本。
    不过明朝那边根本不加区别将海商污蔑为海盗,并企图用武力消灭他们,但这无疑是愚蠢的。】
    【这皇帝……】
    嬴稷纯无语。
    作为一个打服了六国的战国大魔王,这个委屈嬴稷是真的受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