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17节
    黜唐颂周,黜唐颂周,黜唐颂周……
    这帮家伙可真敢啊!
    上面被提到的番邦国家们都被皇帝们记在了小本本上,随时准备出兵让他们知道知道厉害。
    毕竟在武周之前的两位帝王,那可都是武运昌隆的。
    开疆拓土都不在话下,更不用说揍几个小国家了。
    当然,这不仅仅是对这些番邦国家歌颂武周而贬低贬低大唐的愤怒,还有就是对他们首鼠两端的震惊了。
    尤其是李世民时期。
    他这个时候周边的各国都是臣服的状态,天可汗的称呼可是他们非要推上来的,而不是李世民自己给自己套的。
    结果这才多久?甚至都不超过三代,是他儿子的老婆在位的时候,就开始这样了……
    他们如今对大唐的臣服是真的吗?
    李世民心中深切的有了疑问。
    【证圣元年,天枢建成,柱身碑刻百官及四夷酋长名,曌儿亲题“大周万国颂德天枢”。
    同年,曌儿派王孝杰出兵攻打后突厥。
    十月,突厥默啜可汗遣使投降并归附武周,被册封为归国公、左卫大将军。
    腊月,曌儿从神都出发,登嵩山,封神岳,大赦天下,免天下百姓租税一年。
    这样的成就,哪怕是男子也做到的很少吧?】
    【当然了……这个时候,曌儿也年纪很大了。
    也有了其他的问题。
    比如说,继承人上的事情。
    毕竟曌儿她姓武,她的儿子到底是李唐宗室,就算是日后登基了,会对她这个曾经的外人皇帝怎么样呢?
    可是如果是曌儿的侄子继位,会不会祭祀她呢?
    在继承人的事情上面,从曌儿登基之后,就开始了两边的争端。
    说实话,老夫这个父亲,看着都为曌儿不知所措。
    手心手背都是肉啊……】
    武士彟说到这里叹了口气。
    一个是自己的孙子,一个是自己的外孙。
    说是在不知所措,实际上他肯定还是偏向于自己的孙子的。
    这可是实实在在的姓武!
    武士彟不过是个普通人,一样有着自己的私心,现在能由自己的武家当皇帝,他怎么会不开心呢?
    之前历史上,武则天死后皇位还是回到了李唐手上,并且她下葬也并不是以帝王之礼,而是皇后之礼,这让武士彟就很不满足了。
    现在后人既然能看到他们在说什么,这里说几句提点的话,以武则天的聪明才智,定然能够看出来的,不是吗?
    *
    武则天当然也看出来了,她冷笑一声:“看来我这父亲虽然是以朕这个女儿为傲,可是也不免还是觉得男子更好。”
    “陛下……”
    “无所谓,朕在深宫这些年,早就过了要听父母之命的年龄。”武则天淡淡一笑,“而且,便是父母之命,那也是有父有母。
    父亲是这个想法,母亲可不一定。”
    现在武家的那几个后人,和她母亲杨氏可没什么关系。
    说破大天,也不会对她母亲有什么好处。
    反倒是她亲自生出来的子女,无论是儿子继承,还是女儿继承,那都是有着杨氏的血脉的。
    “此话听听就算了,不必放在心上。”
    武则天摆了摆手。
    这除了否决了武士彟的心思,也是给大臣们吃了一颗定心丸。
    要知道,武家兄弟基本都是扶不起来的那种,他们还是心向李唐。
    若是女皇陛下当真是听了天幕上老祖宗的话,那他们才真的是不知道怎么办了。
    现在女皇陛下这个态度,摆明了已经是在继承人上面放弃了武家!
    那无论是要传给李旦还是李显,都是可以的!
    ……
    不过看来,好像女皇是想要传位给太平公主啊……
    第112章 第一百一十二个老祖宗很骄傲
    太平公主一袭华丽宫装, 端庄的站在太子下首。
    往常她是不会出现在朝堂上的,但是今天,武则天对众人的说法是, 太平公主并没有见过自己的外公,所以还是来看看。
    可是实际上其中有多少政治意味, 众人心中心知肚明。
    毕竟上面是位女皇,武周朝的大臣们对女子的接受度非常高。
    而且,太平公主好歹也是高宗陛下的子孙, 总比那帮武家的强!
    大臣们悲哀的发现自己的底线是越来越低了,也不知道女皇陛下是怎么想的。
    【不过最后,曌儿还是选择了李显为皇太子。
    决定了继承人之后, 曌儿便开始享乐了。
    这个时候的武周,欣欣向荣,是个十分繁盛的王国。
    但是大臣们却看着曌儿开始衰老, 想着发动一场宫廷政变。】
    武周的大臣们:“!!!”
    不是, 为什么这个也说!
    让不让他们活了!
    【最后的结果, 便是在曌儿生病的时候,宰相张柬之、崔玄暐与大臣敬晖、桓彦范、袁恕己等, 交结禁军统领李多祚发动政变,要求曌儿退位。
    曌儿不得已之下,只能将权利移交给李显,之后不到一年, 曌儿便在上阳宫病逝。
    而武周也结束, 回到了大唐的时代。】
    武则天听到这里,露出了一个笑容。
    “张柬之、崔玄暐、敬晖、桓彦范、袁恕己、李多祚……”
    能在那个时候产生决定性作用来推翻她的人, 这个时候必然也不可能是卑微之人。
    也都站在了这个朝堂上。
    所以武则天念一个名字,便有一个人噗通跪下。
    他们到底是什么想法, 他们自己心里很清楚。
    也就是现在女皇陛下虽然年迈,却春秋鼎盛,他们不敢轻举妄动。
    如果真的可以,他们现在其实就想要发动政变的。
    可是现在天幕提前说出来了,他们……
    是不是就要死到临头了?
    【剩下的,便麻烦陈姑娘讲述了。】武士彟坦然道,【其实曌儿也有很多缺点,尤其是在我们世俗男子看来,实在是大错而特错的点。
    但老夫乃是曌儿的父亲,有些事情,老夫是不好说的。
    也是不忍心说的。
    这些部分,就麻烦陈姑娘了。】
    陈曦点点头。
    【在唐太宗李世民去世后,李治继位,史称唐高宗。
    李治这位皇帝在后世的评价并不高,不过从刚刚武家祖先的一些话可以看出来,这位皇帝陛下,手段并不比自己的父亲差多少。
    ——甚至在痴情程度上还犹有过之,起码在武曌进宫之后,李治的孩子就都是由武曌所出,李世民在长孙皇后还在的时候就让别的妃子生了不少了。
    而且唐朝的领土,也是在高宗李治统治时期达到最大的。
    但是因为有武曌,我们后世也称之为武则天的这位女皇陛下的光芒下,李治的光辉被大大掩盖了。
    或者说是人为掩盖了。
    因为他们嫉妒。】
    【他们达不到李二陛下的高峰,就说李二陛下血统不纯,不能称之为华夏君主。
    也不看后面将大好河山拱手让给蛮夷的也是他们。
    他们也达不到李治这个白切黑的皇帝能达到的成就,就开始弱化他的存在,把他说成是一个被女人玩的团团转的皇帝。
    但是实际上,李治是一个很有雄才大略的君主。
    李世民去世的时候,他还觉得自己的儿子是一个单纯善良的小白花,需要他好好保护,所以给他留了一长串、以长孙无忌为首的辅政大臣,其中许多大臣,还是世家出身。】
    【但是李世民没有想到的是,自己这个大舅哥并没有他想的那么老实,
    也或许是,他没想到,在自己在位的时候老老实实不争不抢,甚至还需要他来推着才会往前走一步的长孙无忌,会在他死后有了更大的野心。
    其实李二陛下很多时候是个很天真的人,他并没有意识到,贞观时期的长孙无忌进退有度,甚至是世家们都老老实实的原因。
    这是那些世家功臣们都知道分寸吗?
    如果是的话,又怎么会有皇帝的女儿都愁嫁,又怎么会有“流水的皇帝,铁打的世家”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