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94节
    哎,历史经不起这样的假设。】
    无论是杨坚还是嬴政,在听到这个话后,多少都有点感慨。
    如果李世民当真是他们的儿子就好了。
    毕竟刚刚李昞在说的时候,已经把李世民有多么多么优秀说的一清二楚了,他们非常清楚明白,哪怕是有所遗漏,也完全可以了解到李世民本人了。
    说实话这样一个人,是完全可以当得起继承他们的皇位的。
    其实嬴政觉得,之前说过的那个汉武帝刘彻也不错,这两个随便哪个,应该都能扛得起他们大秦的江山。
    只是可惜啊……
    嬴政心中微微叹了口气,然后看向了扶苏。
    这小子虽然过于仁弱了些,但是矮子里面拔高个,在他的子女之中也算是比较优秀的了,还有女儿里面阴嫚也不错……
    哎,比起胡亥,哪个都是好的。
    *
    【不管如何,隋炀帝这么一折腾,本来就只是恢复了一些的华夏民族雪上加霜。
    好在这个时候上天展现了它对这个古老民族的宠爱,降下了李世民这位千古一帝级别的人物。
    李世民到底有多能打,刚刚李家先祖已经说的七七八八了,我也就不多加以赘叙了。
    但是我想,如果当年的李渊能够承认自己的无能,能够看清太子李建成相对于李世民的平庸,
    不是非要执着的玩那一手平衡,非要明晃晃的偏爱这个老大,
    可能后续大唐的皇位之争不会那么腥风血雨,不会那么的……
    你方唱罢我登场。】
    李渊:“……”
    知道了知道了,别骂了别骂了。
    李世民握紧了手。
    什么意思,意思是后世的大唐也被他弑兄杀弟的事情影响到了吗?
    【要知道,自从东汉灭亡之后,北方蛮夷入侵中原,中原就和以前不一样了,
    基本上就是“皇帝轮流坐,明年到我家。”这样的状态。
    而那句“流水的皇帝,铁打的世家”也证明了这一点。
    嗯,在隋唐之前的皇帝或者是很后面的皇帝应该理解不了这一点,因为那时候世家要么是消失了,要么是还不成气候。
    简单说吧,在魏晋隋唐这段时间里,就算是皇帝想要娶世家的女儿,世家都会觉得不够格。】
    皇帝们倒抽一口凉气。
    居然会有如此嚣张的存在?
    倒是几个世家的家主都冷笑一声。
    皇帝又算得了什么?不过是一时的上位者罢了。
    改朝换代实在是太平常了,还是他们世家,能够长长久久的留存下去。
    【不过世家也基本上跟着唐朝的存在被消灭了,这个我们一会儿再说。】
    世家家主们:???
    别啊,现在就说,他们不想听唐朝有多厉害,他们只想听世家到底是为什么灭亡的!
    但是天幕上的陈曦却完全不管世家是怎么想的,他们这个时候也只能恨自己的祖先不在上面了。
    【所以其实就算是李世民弑兄杀弟,逼父退位,这个我们后世被“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这一套儒家体系洗脑的人看来是很离谱的操作,
    在魏晋时期,其实是很常见的。
    更离谱的也有。】
    李建成看向李世民。
    “二郎倒是学的古人如此做啊。”他语气之中带着几分嘲讽。
    哪怕是他自知已经不可能在皇位争夺上面胜过李世民了,但是这也并不代表李建成就心甘情愿了。
    他还是觉得自己生不逢时,哪怕是自己来当这个皇帝,也……
    也未必能比李世民他差了多少吧!
    毕竟大家都是一个妈生的。
    ……
    想到这里,李建成看了一眼李元吉。
    算了,他们亲兄弟姐妹之间,也是有拖后腿的人存在的。
    李世民现在已经是命里注定的赢家,也就懒得计较李建成跟他打的这两句嘴上痛快的账了。
    他比较关心自他之后的事情,若是他当真没有开了这个好头……
    【但是在李世民之前,这些不光彩上位的人都没有什么好名声,甚至包括欺负孤儿寡母上位的杨坚,
    哪怕他开创了开皇之治,也经常会有人提到他欺负自己女儿和外孙的事情。
    可太宗陛下的出现就不一样了,他让人们知道,哪怕是有着弑兄杀弟这样的丑闻,只要他干得无比优秀出色,也是可以在历史上留下青名的,
    甚至是,成为在他之后所有皇帝的榜样。】
    所有皇帝的榜样!
    在听到这个话的时候,在李世民之前的朝堂上均是震动。
    不过想了想刚刚李昞所说的,却又觉得也算是合理。
    能够做到如此的人,自然称得上是所有皇帝的榜样。
    这让李建成甚至都有些破防了,他被自己的弟弟杀了这件事居然都没有让李世民在历史上留下多少骂名?
    这实在是有些让人不能理解。
    【而且,其实李世民从来没有想要隐瞒过这种事情。
    当时的史官想要将这件事换个说法,最起码不要将杀兄的说法冠在李世民的头上。
    但是李世民却直接说,“宜即改削浮词,直书其事。”】
    【嗯,是的,他是觉得,对于玄武门的事写的太隐晦了,还是直接写吧。
    这样的胸襟气度,在历代帝王之中都是少有的。】
    嬴政:“这倒是不错,能够直面自己会被指摘的地方,可见其对自己的自信。”
    就算是所有人都知道了此事又如何呢?他做得足够好,就可以让其他人闭嘴了。
    刘彻也点点头:“像我们这种帝王,对于自己不好的事情,根本没有想要隐藏的意思。”
    因为没有必要。
    他们的功绩足够显眼,能让所有人都闭嘴了。
    所以根本没有必要去隐藏些什么。
    至于其他不如他们的帝王是怎么想的,他们倒是也能猜测,无非就是还是觉得帝王家事不应该人尽皆知。
    【所以,也不知道是李世民这个榜样带的太好了,后世的李唐皇帝们各个都觉得自己能和李世民比一比了。
    于是乎整个李唐的皇帝们都觉得,自己是可以跟太宗皇帝拜拜手腕的。
    他可以,我也行!
    这可能是从李渊那里遗传出来的自信吧,一个比一个能想,也一个比一个敢想。
    反正我其他方面比不上老祖宗,在篡位上面比比也行吧。
    这大概就是后世李唐争夺皇位们的选手的统一想法。】
    李家先祖和李家后人:“……”
    不是,这个话总觉得奇奇怪怪的,他们的后人怎么这样啊?
    难道真的是因为李世民开的头?
    哦不,罪魁祸首其实还是李渊,如果不是他搞这么一出,李世民能出手对付自己的兄弟吗?
    【这一点,其实在李世民晚年的时候就已经看到了。
    因为他的太子和他的爱子,也在他晚年的时候上演了一幕夺储之争。
    太子李承乾和魏王李泰两人为了皇位你死我活,结果最后都不是赢家,两个都死在了李世民前头,恐怕他也痛苦的无以复加吧。】
    李世民:“???”
    天幕说的什么?能不能再说的详细一点?
    【不过这二位的自相残杀,除了李世民有珠玉在前,很大一点原因也是李世民……
    嗯,在当皇帝上他很有天赋,但是在平衡子女这方面,他就差强人意了。
    可以说如果不是他对李泰的过分纵容,养大了李泰的胃口,让他觉得自己也能够去争夺一下这个皇位了。
    毕竟李世民治下的大唐,和李渊治下刚刚建立满目疮痍的大唐可完全不一样。
    没有人会不对这样的大唐至高之位不动心的,李泰也不行。】
    第92章 第九十二个老祖宗很骄傲
    【史书记载, 李泰因是“文德皇后所生”,且“聪敏绝伦”,太宗“特所宠异”。
    在李承乾被立为太子之后, 李泰还是各种超越他人的封赏。
    比如李泰被魏王后,遥领相州都督, 督相、卫、黎、魏、洺、邢、贝七州军事,应该去封地了,但是李世民因为舍不得李泰, 就特许他不去封地。
    除此之外,甚至还想要让李泰搬进武德殿居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