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68节
    ——天幕上提到了姓邓的来着,那应该就是邓绥的外戚。
    而且,更加令人惊讶的是邓绥。
    别人或许还不懂那是什么,但是身为皇帝的刘彻却很清楚,如果邓绥是个女子,那绝对是比太子刘据更好的继任江山的人选。
    天幕说了,在他这一朝为了能够打击匈奴,基本上已经把文景朝积攒的实力都耗空了。
    而邓绥正是这种时候最能发挥出作用的人。
    在看天幕的时候,刘彻就无数次希望邓绥是他的儿子……
    “朕知道了,朕再考虑考虑。”刘彻摆摆手,“今天先退朝吧,朕还要去躺后宫。”
    这个时候没人敢拦着刘彻不让走,哪怕他们心中确实还有很多话。
    后宫,那就是要去见太子了……
    谁敢拦着现在的刘彻见太子啊!
    “恭送陛下!”
    *
    刘彻来到后宫的时候,卫子夫也刚刚和刘据说完话。
    小太子被严厉的母后说的满脸都是泪,看到父皇之后哇的一声哭出来,扑过去就抱住了父皇的大腿。
    “父皇,母后骂儿臣!”
    刘彻摸了摸刘据的头,想了想天幕上说卫子夫教导刘据的时候后者什么都不听……
    “你母后骂得对。”
    刘据:“???”
    第70章 第七十个老祖宗很骄傲
    刘据生下来之后就是刘彻的掌上明珠, 就算是卫子夫偶尔要教训一下刘据,刘彻都会拦着。
    可是现在刘彻居然会觉得卫子夫没有问题,他知道刚刚母后说他有多么夸张吗!
    都说他是傻子了!
    小太子内心愤懑, 甚至想要跳起来打人了!
    刘彻看着气鼓鼓的小太子,心中有些发软。
    “子夫……”
    “陛下还想让据儿走上之前的道路吗?”
    刘彻闭嘴了。
    他看向刘据的眼中带着几分歉意:“听你母后的话, 据儿。”
    刘据彻底崩溃了。
    卫子夫眼中流露出心疼,不过还是狠心叫人先将刘据带走了。
    有些话,是现在刘据不适合听, 也听不懂的。
    正如同在天幕上讲刘据日后兵败自杀的事情时,她也捂住了小刘据的耳朵。
    刘彻显然也知道,所以并没有阻止卫子夫的动作。
    等刘据走了之后, 两人又屏退了宫人,不知道密谈了些什么。
    只是当天皇帝陛下走出皇后宫中的时候,脸色不大好看呢。
    *
    【唐朝】
    接下来就是要讲自己的朝代了!
    李渊心中有些激动!
    ……
    虽然之前他爹李昞说了, 这次要讲的是他儿子李世民, 但是看之前的那几个老祖宗也没少讲其他人的事情, 基本上能把所有的皇帝都带一下。
    那自己这个开国之君,也一定会被讲到的。
    已经许久没有见到自己的父亲了, 也不知道他会怎么样夸赞自己呢?
    李渊拼命让自己冷静一点,但还是冷静不下来。
    这可是他从小就去世的父亲啊!
    那些该由父亲夸赞他成长的时候,李昞都缺席了,现在突然能够补上, 李渊如何能不高兴?如何还能冷静?
    李建成平日里看到李渊这样, 早就要上前说点什么拍马屁的话了。
    但是现在他什么都不想说。
    虽然刚刚没有多少提到他们大唐的事情,不过少数提到的几次都是在夸赞李世民那个家伙, 而且他还抢了自己的太子之位,这让李建成什么心思都没了。
    李世民倒是也想说点什么, 不过根据天幕之前的内容,他无论说什么好像都有点炫耀的意思,他父皇又不是什么以他为傲的性子,所以这个时候他干脆低调一点。
    至于李元吉,那纯粹就是个添头,甚至都看不出来李渊到底是什么情绪,更不用说指望他来说什么了。
    好在李渊还有臣子们,儿子们干不了的活臣子们自觉接下。
    “恭喜陛下,接下来世祖定然会提到陛下的!”
    说是提到,他们也知道重点肯定是会说秦王李世民的功绩。
    这位可是被天幕点名表扬很多次了啊……
    当然,也有点名批评的情况,不过那些事情对于这些臣子们来说,就是帝王家事,和他们有什么关系呢?
    倒是秦王以后就是皇帝了,而且还不是那种特别洁身自好的皇帝,自家有比较好看漂亮的姑娘,倒是也可以往上送一送了……
    后宫有人,前朝也好办事嘛!
    你看长孙无忌现在就是李世民面前的红人,很大一个原因不也是因为他的正妃长孙氏吗?
    李渊不是不知道臣子们的小九九,不过明面上他也计较不了太多。
    总不能现在回去跟自己的父亲坟头告状吧?
    ……嗯,倒是也不失为一个办法。
    “来啊,传令下去,朕要祭祀先祖。”李渊扬声道,“难得祖先显灵,朕要亲自祭祀!”
    这……
    说是显灵,好像也没什么问题,但是好像人家显灵的对象也不是您吧皇帝陛下……
    众臣心中嘀咕,表面上还是非常严肃的。
    “但是陛下,时间紧张,还有七日天幕就……”
    “先祖都显灵了,那便不用拘泥那般多的礼数,祖先所在之时便是良辰吉日,
    尔等只需要准备一番即可,在祭品上务必不能薄待了。”
    “臣遵旨。”
    “至于祭文,朕亲自写,就不必爱卿们费心了。”李渊说着咳嗽了一声,“尔等只需要准备好祭品就是了。”
    但是就这样也难。
    大唐刚刚立国没多久,隋炀帝横征暴敛的时候也还没过去多久,百姓尚且没有修养过来,更不用说国库了。
    说句空虚可并不是谦虚。
    但是天幕上都显灵了,如果供的太过寒酸,祖先生气了怎么办?
    忧愁的大臣们在李渊的退朝声中离开了。
    这次的李渊并没有留太子李建成和秦王李世民,好像是有什么要事似的,甚至拒绝了李建成的觐见请求。
    估计是回去写祭文去了,让李昞多夸夸自己,少夸李世民。
    毕竟他是李昞的儿子,还是大唐的开国皇帝,总不能在一会儿没被提到几句,全是说的他儿子吧?
    就算现在李渊已经定下了传位李世民的心思,也不能说一点都不给他面子吧?
    *
    李世民回到秦王府后,他的幕僚也都跟了过来。
    房玄龄杜如晦长孙无忌……
    等等等等,基本上大半个朝堂都在这里了。
    每个人脸上都是喜气洋洋的,别提多开心了。
    长孙无忌甚至开始打趣:“如果陛下的动作快点,等下次咱们再一起看天幕的时候,这里可就要变成太子府了。”
    杜如晦摇摇头:“慎言,隔墙有耳。
    依我看,现在最怕的就是太子那边狗急跳墙。
    就算是殿下再厉害,那也是活着的殿下厉害,死了的人就什么都没了。”
    李世民恍然了一下,想到了自己那英年早逝的四弟,眼睛瞬间有些红了。
    而他的幕僚们又怎么会不知道李世民在想什么呢?
    闻言他们心中实在是有些酸楚。
    也不知道他们去世的时候,殿下会是什么样的表情……
    “殿下,现在不是伤感的时候。”房玄龄劝道,“什么时候尘埃落定了,什么时候才是您松口气的时候。”
    李世民抹了一把眼睛:“孤知道。”
    只是控制不住自己罢了。
    “大哥那边有几斤几两,孤还是很清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