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61节
    可火烧眉毛的事情,再怎样也要做好应对才是?
    石隐也出列,站到邓光的身侧,对裴獗抱拳道:
    “大将军,前期战役,齐军损兵折将,兵寇末路,我们便是五万兵马,也不必怯他。可如今不同了,这个半路上杀出来的新皇帝,正在势头上,很得齐国上下拥趸。末将以为,我等应当杀出重围返回信州,再图后计……”
    邓光道:“末将附议。”
    众人齐声:“末将附议。”
    裴獗目光冷冷地扫一眼他们,还是那句话。
    “不急。齐军主力还在恒曲关,未动分毫。并州城池坚固,粮草充足,护城河水域宽阔,等他来攻又如何?”
    等……
    再等下去,就失去了最后逃离并州的机会了。
    大营里气氛高涨,门外突然传来吆喝。
    “报……”
    一个士兵站在门口,大声道:
    “齐军来使,在城外求见。”
    众将对视,一个个摩拳擦掌,“好哇,还敢来人劝降?索性宰了来使祭旗,再带人突围……”
    裴獗一个冷眼,阻止他们的义愤。
    “放他进来。”
    齐军来使是萧呈的幕僚燕不息,一个两鬓斑白的老者,面目和善,是一个能言善辩的当代名士,在南北两边门生众多,很得天下士子敬重。
    燕不息步入大营便周全地朝裴獗和各位将军施礼,闭口不谈晋齐两国的战事,只说自己祖籍平城,是熙丰十年,举家渡过淮水,定居台城的。
    熙丰是晋国先帝元铸的年号。
    又说,与裴大将军是老乡,很有几分亲近。
    天下大乱百十年间,杂居者众,说祖籍其实毫无意义。
    论祖论宗谁还不是亲戚呢?
    裴獗耐心地听着,一言不发。
    众将也沉默着,虎视眈眈的看着他。
    燕不息晓以利害,分析情理,一个人说得口沫横飞,却不见座中的将军们有所动容,这才抬袖作揖,尴尬地一笑。
    “大将军见谅,他乡见故旧,老朽忍不住就多了嘴。”
    裴獗道:“燕老请直言来意。”
    燕不息从袖子里掏出一封文书,双手捧上。
    “齐帝感念苍生艰难,愿早日结束这场无休止的战争,恳请与贵军和谈……”
    围着并州占据优势的情况下,遣使谈和。
    显然萧呈权衡过得失了。
    裴獗示意左仲将文书取过来,展开一看。
    上面除了双方局势,战事所致百姓流离生灵涂炭等感慨,唯一的条件是:
    “将军送还朕妻,朕便给贵军半日时间,撤出并州。否则,战则死战。”
    裴獗看着最后那一行字,漆黑的眼眸里弥漫出丝丝的冷意。
    然后,他当着燕不息的面,将文书撕成两半。
    “来人,送齐使出城。”
    燕不息面色一变,“大将军?”
    他原以为十拿九稳的事情,不料裴獗会二话不说就拒绝了。
    不会是裴大将军没有看明白齐帝的意思吧?
    他思忖一下,朗声道:
    “大将军,容老夫直言,眼下正是和谈之机。这样的好事更是千载难逢。世人皆知,冯氏本齐帝之嫡妻,大将军归还才是双方和谈的诚意。而齐帝允诺将军平安离开并州,甚至将晋军所占的万宁、安渡等地拱手相送,信州一城,亦可再行商议,老夫看来,齐帝赤诚一片,大将军错失良机,实不可取……”
    众将这才明白信里所写是什么。
    他们齐齐看着裴獗。
    然而,裴獗没有多给他一个眼神。
    “送客!”
    燕不息见状,连连拱手。
    “大将军,行路者,登高山方知山高,临深渊方知地厚,这般一意孤行,只看眼前利益,必受其害啊……”
    裴獗道:“燕老,莫劝人善是良臣。告诉萧呈,战则死战。”
    燕不息脸色一变,盯着他那张冷漠寡淡的面孔,重重哼了一声,拂袖而去。
    “大将军刚愎自用,不采谏纳,无圣贤之雅量,无智者之胸怀,必将船翻行止,走不长远。等着瞧吧。”
    裴獗一言不发地看着那个老迈的背影,思忖片刻,沉声道:
    “传令下去,加紧操练,筑营守城,避免与齐军发生摩擦。”
    邓光问:“将军要如何防守并州?”
    裴獗道:“萧呈号称五十万大军,但据我判断,恒曲关最多陈兵二十万。但他得东泉、涪江、淳宁等地支援,有源源不断的粮草和兵员补给,有优势,我军应避其锋芒……”
    “大将军……不突围走吗?”
    裴獗道:“静待时机。”
    众将军突然沉默。
    北雍军共二十万人,万宁、安渡五镇一路打下来,分兵驻守,信州又留了十万兵马,并州城最多只有五万人……
    且眼下营中伤兵众多,缺医少药,实为大患。
    比这更可怕的是,朝廷里看不见的黑手。
    裴獗身为领兵大将军,虎贲和龙骥两军居然公然抗命不援,是谁给的胆量?
    他们打了一年多的仗了,生里来死里去,为晋国立下了汗马功劳,可眼下身陷并州,朝堂上那些锦衣玉食的人,单单凭着李宗训几句话,便可以完全弃他们于不顾,多少是令人寒心的……
    他们也明白“飞鸟尽,良弓藏”的道理。
    相比于齐军,在李宗训眼里的心腹大患,是裴獗……
    朝堂权力之争,可怜的是那些无辜的将士。
    “下去吧。”
    “末将遵命。”
    众人齐声行礼,刚刚退下,左仲便匆匆而入。
    “将军,有个好消息有个不好的消息……”
    裴獗正在看舆图,闻声头也没抬。
    “说。”
    左仲道:“好消息是……女郎带了药品来信州,覃大金已把部分药品和粮草一起运抵并州。”
    裴獗手指微微一顿,抬头看着她。
    左仲支吾道:“不好的消息是……女郎也来了,却未与覃大金同行。”
    裴獗静默片刻,脸上没有左仲以为的惊讶,只是眉头稍稍一蹙。
    “人呢?”
    左仲不知当如何说下去,眼皮直跳,“斥候来报,女郎在黄昏时便过了红叶谷,在鬼河上突然转道,不知行踪……”
    第132章 心机把戏
    萧榕有很多年没有见过冯蕴了,没有想到此番相见会变成这样的境况。
    许是彼此的角度变了,心境也变了,萧榕竟是觉得她比以前好看了许多……
    以前的美貌是收着的,压着的,好像生怕引来别人的注意似的。
    如今她倒不怕,如同一株盛放的牡丹,大气端正,却又气势逼人。
    “冯十二娘!”
    萧榕受不得她身上那种慵懒散漫的冷气,看一眼被反剪双手坐在船上的自己,狼狈地皱了皱眉头。
    “你绑我去,是想做什么?”
    冯蕴但笑不语,手指在木案上一点,又一点,十分有节奏。
    萧榕被她点得有些紧张,“我知道你心肠歹毒,抓了我来,定不会轻饶。你说吧,你想要什么?”
    冯蕴没有说话,面容带笑的从炉子上拎起茶盏,耐心地用钳子拔了一下红彤彤的炭火,看上去温和又良善。
    就好像那些恶意,只是萧榕自己的揣测。
    “冯蕴!”
    萧榕不耐烦了。
    以前的冯蕴就是一个可以让她们随便取笑的木讷女子,她今日落在对方手里,不得不伏低做小,说两句软话,可这个冯十二娘却不识好歹,一副拒人于千里之外的样子。
    她哼一声。
    “我知道你投靠了裴獗,如今厉害起来了。但你也别忘了,裴獗被围并州,这次死定了。而我是齐国的长公主,你抓了我,便是与齐国为敌,断了自己的退路。”
    冯蕴应声抬眼,“那又如何?我没有退路,长公主就有吗?”
    见萧榕变了脸色,她又低头轻嗅一下茶汤,细细地品,似是品出味了,舒服地一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