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225章
    这真是比硬币还薄的显示器啊,之前某家公司是把硬币竖起来展示,这次云氏真的是平放硬币。
    春水:“这是我们云氏最新推出的电子名片。”
    春水边说话边演示。
    “在云氏app上注册好信息后,只要将这张电子名片与手机贴合,1秒不到,你的个人信息就展现在了名片上。”
    众人看着春水新打开了一个包装,将电子名片与手机贴合后,名片上就显示出了春水的信息。
    “横向翻可以看到其他信息,比如说毕业院校。”
    春水横向滑动,名片上显示出她的毕业证。
    “我们的系统得到了学信网的授权,将原本的不方便携带的毕业证变成了名片的样式~随时可以展示~”
    春水向众人展示着自己的毕业证。
    [我迫不及待的想跟大家展示我海大的毕业证了,以后是不是校友,先看下毕业证~]
    [这也太有成就感了吧,我喜欢~]
    “本系统与云氏大学线上教育全面对接,云大线上课程的证书也可以显示出来。”
    春水继续向右滑动,出现了云大线上课程的认证。
    “我本人已经上完了3门课程,分别是高奢鉴赏、古诗词品鉴和书法,这里会有个总览,看到我所有的上过的课程,继续右滑是每一门单独的课程认证。”
    春水向镜头展示着自己的云大线上课程证书,每个证书做的都很好看,是那种给别人看很骄傲的感觉~
    “向下滑动,是便利贴模式,我会把每天的日程显示到这里,提醒自己。
    做完的事项就双击两下,显示完成~”
    这不仅仅是个名片,还是个日程表,每天的要做的事项都可以显示出来。
    “这还不是全部的功能哦,继续向下滑动~是你和亲密的人之间的悄悄话”
    春水继续向下滑动屏幕,屏幕出现提示【是否进入你的秘密花园~】
    点击【是】
    屏幕上的内容就变了。
    【亲亲老公云东:老婆最棒了,今天加油~】
    “给大家看,这是我老公,也就是云氏总裁云东写给我的鼓励,我们两个绑定密友后,可以给对方的设备发送语言。
    当然,还可以绑定家人、朋友。”
    春水向右滑动,
    【最美的大小姐云逸:春水加油哦~你是最棒的~】
    “看,这是大小姐给我的鼓励。
    因为这里的话有时候可能不愿意被别人看到,所以进入这个功能时都是有提示的,防止大家的消息泄露。
    而且这个屏幕支持指纹验证,只有我才能滑动,其他人可以在app权限内打开名片操作,日程和秘密花园是不支持陌生人使用的~”
    私密性也是云氏在乎的事情。
    “我们跟国家交通部合作了,可以将驾照绑定到电子名片上,大家看,就是这样。”
    春水继续展示产品,上面是春水的驾照。
    “而且,我们还得到了授权,身份证也可以绑定到电子名片上~乘车也可以刷电子名片哦~”
    这项功能是经过国家授权的,云氏把所有的功能集合到这薄薄的一张卡片上,再加上这些功能都是有指纹识别保护的,很方便也很安全。
    这张卡片丢失了,别人也用不了。
    这张电子卡片的出现并不是在展示它的实用性,而是在跟别的国家展示,华国的技术已经到了这个程度。
    这个名片售价499元,属于普通人购买也不太吃力的状态。
    云氏总裁已经人手一个了~
    这个电子名片是云氏此次科技的开头,之后云氏发布了自主研发的诸多科技产品。
    每一个都给观看的人一些震撼。
    [这,科技革命要来了吧……]
    [我仿佛没跟上科技发展,云氏这也太快了!]
    [是啊啊是啊,那款日常用的ai眼镜真是震撼我,可以识别手语!我的天啊!]
    [主要是它好看啊!老公,这个我也想要!]
    “云!!这个名片,这个眼镜,我怎没见过!!”
    kevin震惊了!
    他不就是最近两周去录个课程么,但每天还是会回家的呀。
    这里当然是指云逸家。
    怎么这么多东西他就不知道了??
    “哎e=(′o`*))),科技发展太快了~”
    云逸让赵铭拿过来给kevin准备的科技大礼包。
    其实也不是故意不让kevin知道,就是kevin目前自己的频道做的也不错,云逸怕kevin不小心就给“泄密”了。
    而且kevin最近是真的真的忙,天天一早就去云大学录制课程了,晚上10点之后才回来。
    云逸就没专门去给他。
    这些东西其实也是上个月旅游回来后她才见到的。
    云逸也只是比他们早了几天而已。
    kevin抱着科技大礼包,没有理云逸,上楼拍他的开箱视频去了。
    这么好的素材,这么全的产品,kevin想着他要录中、英两版的,震撼一下这个世界。
    有了云氏的科技发布会,水果那里的就不那么出彩了。
    毕竟一个是改革性的,一个是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良,二者放在同一天,真的没有可比性~
    第276章 收购海外学校
    “再过十几年,世界人口减少,我们建那么多学校就有些没有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