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317章
    可以说,吃透了这些书,可以做一个合格的药童了。
    “好,改天我拿来给你们,很适合入门者学,是我十年前……”
    方长学后面的话,让林小福翻了个白眼。
    又说起他小时候的事了,骄傲吧你!
    方长学哪管林小福脸色?他翻开《百草图集》指了几处给林小春辨认,林小春已被姐姐指点过,便清楚地说了出来。
    于是方长学继续往后翻,翻到了林小春回答不上来的草药,便讲解起来,林小春听得大奇,也就没那么拘谨了。
    “春儿,你的背篓要装鱼给方郎中带走,你回家去把书放下,再重新拿只背篓来。”林小福突然吩咐。
    林小春答应一声,连忙从方长学手中接过书,便朝家走去。
    “再让你们说下去,都没机会把这个给你了。”
    林小福这才把那叠纸拿出来,递给方长学,没好气地说道。
    刚才她一到,就说起了鱼的事儿,没想到小妹来得这么快,只好把小妹支走再拿。
    方长学接过来大略看了一眼,与林小福刚才说的相差不离,连忙小心地折好,收进自己随身的百宝袋中。
    他们只有出诊时才会背医箱,其他时候就背简便些的百宝袋。
    第515章 竟然没有出手?
    “好啦,你的十斤鱼给你,再帮我把这两条给林郎中带去。”
    林小福从自己的大背篓里拿了几根稻草出来,做成草绳串了两条大鱼。
    “你先和林郎中讲讲寒毒和火毒的疗法吧,我相信他会有许多疑问,你别说漏嘴把我拖出来就行。”
    林小福叮嘱着方长学,方长学连忙答应了。
    他并不答,自然知道要如何去说。
    没有秤,林小福装了一满篓鱼,绝对超过十斤。
    方长学却没有多想,林小福说十斤便十斤,连忙掏了三十文钱支付了。
    他一手提着小背篓、一手提着两条大鱼,便听从了林小福的指路,寻原路回药庐去。
    路上他又碰到了跑回来的林小春,说了几句话,又得了林小春的指路,没有走错,不久就回去了药庐。
    药庐院子里,村长和几个耆老还有附近的人都在这里,听着林郎中正在说着山里的危险。
    见方长学回来了,林郎中连忙问道:“方郎中,不知你观察那赵二,可是中了寒毒?”
    方长学已有准备,连忙道:“中寒毒的人腿脚不便,尤其是雨天潮湿,会疼得站不起身、走不了路。”
    “我看赵二还能打渔,应只是寒症,等下他来了把脉之后就知道了。”
    “你没给他把脉看看啊?”林郎中诧异,这都观察了这么久,竟然没有出手?
    “他在忙着,我也不好在河边就给看病,他们答应稍晚会过来。”
    方长学解释,便将那两条鱼递过去,“这是他们给你的。”
    “原来老不过来,是在河边等鱼呀,这莫不是出诊费?”
    一个附近的妇人指着方长学手中的小背篓,突然笑了起来。
    言下之意,方长学没看病,却得了人家的便宜。
    “这是三文钱一斤买的。”方长学看了那妇人一眼,立刻解释。
    那妇人顿时尴尬了。
    “我们家许久没买鱼吃了,等下也买一条去。”
    另一个妇人适时开口,也缓解了刚才那妇人的尴尬。
    “我也去。”那妇人红着脸连忙也说道。
    “你们傻啊,杂货铺的鱼可是两文。”一个大娘小声提醒。
    方长学看了一眼嘀咕的妇人们们,便将小背篓交给赶车的医馆小厮先拿回马车上,他走进药庐里。
    “林郎中,这两种毒是我们医馆最近接连遇上的病例,因都是出自大山里,想着山下的百姓遇见的机会比镇上百姓多,便想给大家都说说,防备着些,别枉送了性命。”
    “你是村里郎中,且看看药方和医方有何疑问,我们共同探讨。”
    “好。”林郎中刚将鱼交给自家婆娘,连忙请了方长学进药庐喝茶,便提出了自己的疑惑。
    果如林小福如料,林郎中已仔细看过了那两套方子,自然是有疑问的。
    而他其实早就听林小福说过了毒火针的事儿,但于寒毒一事,立刻想到的便是赵子诚的情况。
    赵子诚和林小福是又过了小半个时辰后才来的,赵子诚还挑着一担空箩筐,显然是送了一担鱼回赵家去,再过来这边。
    方长学煞有介事地替赵子诚把了脉,如林小福所愿地确诊是比较严重的寒症。
    第516章 吃亏的总是二房
    冬天常在山里走攒下的病痛,要养着,若是经常反复发作,这病就不会好。
    时间久了,也不亚于寒毒那么可怕。
    这是林小福后来教给方长学的话,借以警告赵家人,别当赵子诚是头不用吃、不用休息的驴子。
    村里还有不少人在药庐并未离开。
    他们听着镇上医馆的郎中亲自诊断,自然比林郎中说出来的话更加让人信服,甚至有权威感。
    “赵二,你别去打渔了,这天刚下过雨呢,河边湿气可重了,你家要鱼让你大哥和小弟打去,他们凭啥不干活啊。”
    “赵大每天要看茶摊呢,赵三还年轻,要读书,他娘也宝贝着他呢,哪里肯让他干活?”
    “唉,果然这不大不小不受疼爱,当年林小华不也是么,吃亏的总是二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