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491节
    那边的众人还在争抢传看胶底鞋,纪元已经在考虑宁安州这条稳妥的橡胶之路到底应该怎么走。
    但也不能怪宁安州的官员们没见识,实在是那鞋底真的很特别。
    若说天齐国提到防水的鞋子,自然指的是那种动物皮制作成。
    偶尔有几个牛皮做的,都会拿出来吹牛。
    毕竟天齐国对牛宰杀有要求,能被拿来做成鞋子的,基本都是真正的病死牛。
    别看是病死牛,想要上面的皮毛骨头,都需要排队靠关系。
    种种因素加起来,能有一双防水的牛皮靴子,真的了不起。
    而现在,不用等病死的牛,更不用排队。
    他们就能见到,防水性能不亚于牛皮的胶底鞋,看纪元的说法,他们甚至也能买得起。
    这种情况下,让人如何能不激动。
    “让我看看,真的那么防水吗。”
    “就这种黄色的东西?果真?”
    “好像是真的。”
    “你们看,鞋底浸泡在水里面,随便一擦就干了。”
    这让宁安州的官员们简直欣喜若狂。
    是真的!
    这是真的!
    作为本地官员,他们深切的热爱这片土地。
    但同样也觉得,许多地方湿漉漉的,实在是不舒服。
    有时候清晨走过一片草地,就能感觉到鞋子已经湿透了。
    而布鞋湿透了之后,只有晒干这一种方法
    如果在这个时候,有人穿了胶底鞋,即使踩到水坑也没事,甚至不擦都没事。
    因为这鞋防水?
    本地人想象的画面虽然搞笑,却是当地真正的写照。
    有双防水的鞋子,真的很重要。
    就在大家讨论的热火朝天,如何制作橡胶,如何做胶底鞋时,刘大人开口了。
    刘大人不愧是当地最大的官员。
    他说出来的问题一针见血:“胶底鞋很好,但太好了。”
    只要这些出现市场里,整个滇州府的人都会喜欢。
    或者说,隔壁巴蜀也很需要。
    问题就在于,这东西要是开始售卖,已经不是简单抢生意那么简单,简直是要断其他地方的鞋子买卖生路。
    虽说本地的鞋子消耗量非常高。
    可人就那么两只脚,买了你家的鞋,这段时间人家根本不会去买其他家的鞋子。
    故而当地草鞋布鞋,乃至牛皮商会里面的人,个个都是对方的敌手。
    所以胶底鞋放出去,相信很快会以极快的速度碾压其他的鞋子产业。
    那样的情况,可不怎么好。
    当然也有人说,后世的鞋子种类那样多,还不是哪一个都有人买。
    现在就算挤夸了同行业其他人,那也没事啊。
    如果纪元在的话,纪元会回答:“宁安州的百姓是百姓,其他地方的百姓也是百姓。”
    所以要保证本地人赚钱,还要保证滇州府其他人不受冲击。
    那问题来了,这要怎么做。
    大家不约而同看向纪元,纪元肯会有办法的吧?
    纪元从来都不是画大饼的人,他既然提出来了,肯定会有自己的思路吧?
    纪元直接道:“我们只做鞋底。”
    只做鞋底?
    等会,好像可以。
    便是普通的靴子,鞋子,都可以这么做。
    把一双靴子的工艺流程分割成许多部分。
    有专门纳鞋底的,有做鞋垫的,有给靴子做刺绣的。
    反正一句话,既然老式的靴子难做。
    他们新式的鞋子也是如此。
    宁安州的人,专门做各种各样的鞋底即可。
    再把这些鞋底提供给其他做鞋子厉害的商贩。
    如此一来,他们便直接成为鞋子产业联动一环,而不是竞争对手。
    一招化敌为友,谁看了不觉得妙。
    什么?
    这样赚钱少?
    那才是开玩笑。
    一边是只要生产橡胶鞋底,一方面是还要涉猎他们根本不懂的鞋子行业。
    哪个上手更快,赚钱最多,还用得着讲。
    他们选择做自己擅长的部分,才是最好的选择!
    纪元的前瞻性,让大家叹为观止。
    这不是有些太厉害了。
    给出极好的创新物件,再给出不伤人的赚钱方法。
    总的就突出几个字。
    大家好才是真的好。
    大家心里有预感。
    如果说纪元之前只在宁安州爆火,人人都知道他是谁。
    去到宁安州以外的滇州府,多数人还只觉得他是个状元郎,其他人知道他厉害,却不知道厉害在什么地方。
    相信橡胶鞋底的事情传出去,人人都会知道,纪元到底有多大的本事。
    而宁安州的人,似乎都快习惯了。
    整个宁安州的人精神抖擞。
    他们还未从修水渠的亢奋出来,就知道自家地方的染布变得非常受欢迎。
    现在,现在又是知道。
    他们以后将是滇州府最大的橡胶鞋底批发商。
    这种身份的转变,让他们不得不兴奋
    如果说有谁不高兴。
    自然还是一心酗酒的知事。
    大家都知道,知事因为纪元的承诺,短暂调整了心态。
    可没过多久,知事知道纪元被分到宁安州的真相,竟然是得罪了五王爷?
    知事又“恢复如常”。
    天天抱着酒瓶子不撒手,还不时嘲讽纪元。
    他做那么多有什么用。
    这么偏远的地方,谁能看到?
    就算能看到,那五王爷一句话,他不就没了?
    还举荐自己!
    做梦呢!
    有空先把自己的官职给升了再说吧。
    这位不仅喝酒,喝酒了话还多,没事就把纪元得罪五王爷的事说出来。
    反正语气就是,有本事你先先升职。
    你要是能动一动,我就彻底服你。
    这话其实很不要脸。
    因为纪元即使被送到宁安州,那也是从六品的官职。
    知事是九品官,多年也没动动。
    按照知事的逻辑,应该对纪元言听计从才对啊。
    可他非但不听话,还屡屡讽刺。
    不就是以为,纪元以后升不上去,大家相互折磨啊。
    这样诋毁纪元的名声,邬人豪受不了,私底下跟安大海一起,说什么也要整治对方一顿。
    还真让他们找到机会,把这知事套上麻袋,安大海狠狠打了几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