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54章
    那时夏司珩瘦瘦小小的,穿着单薄的衣服晕倒在雪地里。
    若不是她们及时看到,恐怕这小家伙早就没了。
    后来才得知,小家伙的母妃是敌国派来的奸细,早被先皇处死了,剩他一个人在冷宫中自生自灭。
    好在素素提议她收养了这孩子,先皇一开始还不肯,是令太妃拿命担保会教好他才得以收入膝下,过上好日子。
    夏司珩手顿了顿,明显是不知道这件事的,他抬头看向刘婉。
    第44章 ,把女鬼的头当马骑
    刘婉对上他的目光,心一慌,又低头吃饭了。
    那年她确实贪玩,只不过在宫里的迷路了,就来到了冷宫。
    那是一个很破败的地方,与宫里的繁华格格不入,门口几个小太监在欺负一个小男孩。
    那小家伙被打得鼻青脸肿的却也不哭,死死抱着折来的寒梅枝条。
    听说有贵人路过,小太监们才住手离去。
    刘婉想过去问他怎么样了,哪知那小男孩起身就跑了,摔了好几跤也没回头。
    他没有看见她。
    她好奇跟过去,发现冷宫的窗户是破的,大冬天连炭火都没有,那小男孩就蜷缩在角落,找了块旧布盖住自己破洞的鞋,吃着发馊的冷馍馍。
    他的目光漆黑,盯着手中的寒梅枝条不知道在想什么。
    刘婉被人找回去了,她心中却实在放心不下那个小男孩,那么冷的天,他会不会熬不过去。
    好在,令太妃带她和姑姑路过冷宫,她才吵闹着要她们一起进去看看。
    一开门,便见那小男孩埋在雪地里,快要冻死了。
    “凑巧罢了。”刘婉淡淡一笑。
    夏司珩却一直盯着她看,深黑的眸子却炙热得令人难以启齿。
    他想,怎么可能是凑巧?
    刘婉一向是乖巧的,温柔的,若非故意,她绝不会在长辈面前吵闹。
    他本以为,他与刘婉的关系,仅存在他感恩素素夫人。
    而对刘婉产生怜惜之情时,夏司珩也一直说服自己是因为感恩。
    谁也没想到,他们从一开始,便注定了呀。
    拉他出深渊的人,是刘婉才对。
    夏司珩忽然勾起唇角苦笑,心中偷偷庆幸,还好她被人害了那晚,他打破自己的原则救了她。
    还好自己和刘婉的羁绊,多了一个孩子。
    一切,都还不算迟。
    “不过也好在谢晋安对你尚可,侯府门第也勉强配得上你,当年我本想替珩儿去刘府说······”
    “母妃,都过去了。”
    夏司珩打断了令太妃的话。
    母妃也真是的,好端端说起这个做什么?且不说刘婉身为人妇,会觉得窘迫。
    当年的事,他亦不想让人知道。
    几年前皇家为他搜罗名门闺秀,他不曾看上哪个女子,固执地等素素夫人来为他说亲。
    刘婉到了年纪那年,皇上却派他出征,回来之后,刘婉已嫁为人妇。
    或许,从一开始他没看见她。
    这辈子,也不一定能看见了。
    夏司珩心揪了揪,生出一丝后悔,他该早些的。
    几人用完膳后,外头已是点点星光。
    夏司珩不能留下她,夜宿对她名声不好,且鬼怪危险,虽然女儿有些神通,但刘婉毕竟只是弱女子。
    可刘婉一走,他就见令太妃就倒在榻上,浑身抽搐。
    “母妃!母妃你怎么了?快去传太医,不,找圆通大师!快!”
    夏司珩感觉后背阵阵阴风袭来,他转头,对上一个白衣女人,长发盖脸,没有脚!
    他想起了晚晚的心声,不由得双眸微眯,“想动令太妃,本王倒要看看你有没有这个本事!”
    说完,他将身上的玄色玉佩放到令太妃身上。
    这是他出征时路过天山脚下,一位老者赠予他的一块玄色的玉石,据说能辟邪保命,百毒不侵。
    他原本也不信,后来中箭的时候,玄玉替他挡了,碎成两块。
    他拿东西去金山寺开光,然后叫人做成了两块玉佩,一块送给了小晚晚,一块便在自己身上。
    圆通大师说,此物乃神所赐,辟万邪,挡万灾。
    如今他将东西给了令太妃,令太妃身上围绕了淡淡白光。
    那女鬼靠近不得,发出呜呜的哀嚎,越发冲撞得厉害。
    今夜若拿不了这个女人的命,那她便要灰飞烟灭了。
    玄玉的威力逐渐减弱,夏司珩自嘲一笑,随后不顾一切往外冲去。
    他拦住了正在回五公主寝殿的刘婉,刘婉错愕看着他。
    “先别走!”
    “借孩子给我用一下!”
    刘婉:······
    夏晚晚知道,应该是令太妃出事了。
    【噢,忘记跟娘亲说了,太妃姨姨被鬼缠上了,要活不过今晚咯。】
    【不想太妃姨姨出事,她可是第一个给我次肉肉的人。】
    【不过要是娘亲肯把我给反派叔叔,说不定太妃姨姨能活哦。】
    刘婉吓得手一哆嗦,直接把小家伙塞夏司珩怀里。
    她无条件信任自己的女儿。
    也相信,以九王爷的为人,一定不会让女儿出事的。
    当她还是不放心的,被盼春扶着,急急跟上九王爷的步伐。
    “大奶奶,时候不早,若今晚这件事传出去,怕是对您名声不好啊。”盼春边走边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