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004节
    元康帝握紧拳头,他一定要找出下毒的人,将他碎尸万段,永世不得超生。

    元康帝瞪了眼刘小七,怒道:“过来,扶朕出去。”

    朝臣们还在外面等着,元康帝知道他陛下给朝臣们一个交代。

    刘小七深吸一口气,尽力镇定下来。然后走到元康帝身边,扶着元康帝出门。

    刘小七这才知道,元康帝虽然恢复了行动力,但是身体真的没什么力气。腿脚都是软绵绵的,就像是老态龙钟的老年人,每走一步,都要颤两颤。

    刘小七心里头很惊讶,他没想到元康帝的身体会这么虚弱。

    其实连元康帝自己也没想到。

    之前还有力气掀翻桌椅板凳,砸凳子。转眼身体就虚弱下来。

    这样的身体状况,让元康帝气的咬牙切齿,表情扭曲。恨不得能够杀人泄愤。他堂堂帝王,竟然沦落到需要人搀扶着才能走路的地步,简直是奇耻大辱。

    终于走到了外面大殿。安坐在龙椅上,元康帝重重的喘了一口气。

    朝臣们仔细打量着元康帝,评估着元康帝的身体情况。

    杨首辅率先问道:“陛下的身体还支撑得住吗?”

    元康帝板着脸,严肃地说道:“朕还没死,杨首辅莫非就想着改天换地?”

    这话实在是诛心。

    杨首辅义正言辞地反驳元康帝,说元康帝的身体安危,关系着江山安危,关系着天下黎民百姓。如果元康帝身体不适,那么朝政必须做出适当的调整。而他身为首辅,关心元康帝的身体情况,这是他的本分。

    元康帝想冲杨首辅咆哮,不过最终还是克制了。

    元康帝示意朝臣们继续说,畅所欲言,有什么说什么。

    朝臣们犹豫了一下,有人站出来说以防万一,请元康帝立下皇储。这样一来,当元康帝出现意外的时候,朝堂才不会乱,人心不会乱。

    立皇储,是元康帝一直避免提起的话题。没想到在今天,在他遭受人生最惨重打击的当下,这些朝臣又子他的伤口上撒盐,活生生的撕下一块肉。

    “请陛下立储,以定人心。”

    内阁九位大人齐声说道,甚至连向来不参与立储话题的定国公也站在了内阁这边。

    元康帝指着诸位朝臣,“你们,你们是巴不得朕死掉吗?”

    “臣是为大周的江山社稷着想。陛下固执地不肯立下储君,一旦今日的情况再次出现,而陛下又不能醒来的话,朝中必定生乱。届时,陛下就是大周的罪人。请问陛下,有何脸面去见大周的列祖列宗。”

    这话简直是大逆不道,元康帝气的眼前发黑。这帮王八蛋,这是要活生生的逼死他啊。

    “请陛下立储,以定国本。”

    朝臣们齐声喊道。

    元康帝双手支撑着桌面,咬着牙关,感觉口中有涌出铁锈味。看看这些朝臣的嘴脸,如此的恶毒,如此的奸诈。

    元康帝呵呵笑了起来,嘴中突然喷出一口血来。

    “陛下……”

    朝臣们大惊失色,纷纷涌到元康帝的身边,紧张兮兮地看着元康帝。

    元康帝没反应过来,对朝臣们怒目而视,“滚开,你们想要围攻朕吗?你们这是忤逆,是造反,朕要……”

    “陛下,你吐血了。”宋子期语气平稳,轻声提醒元康帝。

    元康帝脑中轰的一下就炸开了,他吐血了,他竟然一点感觉都没有。怎么会这样?

    元康帝擦擦嘴角,手上果然有一抹殷红。他真的吐血了。

    朝臣们脸色都不好看。元康帝竟然吐血了?难道元康帝已经命不久矣了吗?不行,他们要去问问太医,问问霍大夫,一定要了解元康帝的身体情况。

    如果元康帝真的命不久矣,那他们更要抓紧时间,逼着元康帝立储。

    内阁九人并不是一条心,但是现在大家的目的一致。

    于是杨首辅带头,退后三步,九人齐声说道:“为大周江山社稷,请陛下尽早立下储君。”

    元康帝还在发愣,就被朝臣们齐声立储给打断了。

    元康帝回过神来,目光像是死鱼眼一样的盯着朝臣。元康帝的脑子还很清醒,他问道:“定国公,你是朕的舅舅,你和他们一样吗?你也想让朕立储?”

    定国公有些尴尬,名义上他是元康帝的舅舅,其实年龄和元康帝差不了几岁。元康帝这辈子就没有正儿八经的叫过他几次舅舅。

    所有人都看着定国公,定国公只能硬着头皮站出来,“陛下身体不适,需要静养。这个时候立下储君,让储君替陛下分忧,是陛下之福,也是朝廷之福。”

    朝臣们连连点头,定国公这番话说得很对。

    朝臣们再次齐声恳请元康帝立储。

    元康帝本想痛骂朝臣,不过转念一想,要是找不到解药,那他就只剩下几个月的寿数。为了大周的江山社稷着想,的确该尽早立储。

    元康帝轻咳两声,对朝臣们说道:“明日早朝,议储。诸位爱卿回去后好好想一想,就近哪位皇子有资格被立为储君。”

    “陛下英明。”朝臣们的目的达到了,个个兴高采烈。但是元康帝却不高兴。

    元康帝又趁机下了两道旨意,第一道旨意是下给远在东南的颜宓,要求颜宓尽早剿灭海盗。

    第二道旨意,元康帝提拔了一位御史,任命这位御史为都察院左都御史,领钦差,前往东南督促海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