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305章
    李璋很烦嘴碎的下人,但今日他不知不觉,便把这些话逐字听完。
    心底翻滚起莫名的情绪。
    “下去吧。”李璋淡淡道。
    内侍低着头恭敬退后,眼睛却偷偷向上看,观望李璋的神情。
    那张酷似皇帝的面容不怒自威,和平日没有什么不同。内侍不明白自己的主人,为何要他把这件事告诉太子。
    他们向来不对付,这个信息有价值吗?
    将要跨过门栏时,一个声音在小内侍背后传来。
    “你叫什么名字?”
    内侍连忙转身跪下:“奴婢没有名字,姓陈,大家都唤奴婢小陈子,刚从掖庭宫提拔上来的。”
    李璋目色沉沉,搅动手中的汤勺,语气淡漠。
    “小陈子,政事堂蚊子很多。你去取两车艾蒿来,在院子里点燃驱蚊,把这里的各处房舍,也都熏一熏。”
    原来是要他点艾蒿驱蚊啊。
    小陈子左右看看。
    今年的蚊子,春天就出来咬人了?
    他领旨下去,没多久,就带着艾蒿回来。点在院子里,洒些水珠慢慢阴燃,呛鼻得很。
    叶娇立刻从殿内走出来。
    “你们干什么?”她手中还拿着筷子,气势汹汹。
    “回禀叶郎中,”小陈子躬身施礼,头低得很低,“得太子殿下吩咐,熏香驱蚊。不光院子里要熏,正殿侧殿,都要熏一熏。”
    叶娇向正殿看去,见太子李璋就站在廊下,手中握着一本书,在夕阳柔弱的光线下,翻动一页。
    “等我吃完饭再熏。”叶娇说着转身。
    小陈子在这一瞬间突然明白过来:太子是不想叶娇好好吃饭呢!
    他立刻回答道:“还是请叶郎中出来吧,过会儿天黑,奴婢看不清楚,怕点燃郎中的文书。”
    叶娇也明白过来。
    这是不想让她好好吃完这顿饭。
    别的可以不吃,思思送给她的面,不能浪费。
    面要趁热吃,趁汤水多的时候吃,才劲道美味。
    半刻钟后,叶娇站在廊下,喝完面汤里最后一口汁水,把碗放下。
    她心满意足地取出手帕,擦拭唇角,在烟雾缭绕的政事堂侧殿门口,询问内侍:“熏完了吗?”
    第一次见到贵人站着吃饭的内侍目瞪口呆,迟钝又缓慢地点头:“熏……完了。”
    她真的是安国公府的大小姐吗?
    站着吃面,吃那么急,吃那么干净,总感觉她要当着自己的面,打一个饱嗝。
    终于可以坐在食案前用膳,魏王李琛活动着自己的手腕,胳膊,微抬肩膀,感觉浑身舒坦。
    只有吃饭这件事,是自己亲自吃,才舒服。
    餐品清淡,汤勺搅动甜粥,闲适放松。幕僚站在不远处,回禀朝事。
    “白泛兮已与严副统领交接完京中城防要务。太子的动作,太快了。”
    李琛神情不变,认真吃喝。
    “河东道传来消息,楚王到达晋州,正彻查臂张弩,一切顺利。”
    李琛微抬眉头,笑了笑:“顺利就好。”
    “已经悄悄搜过安国公府,没找到那枚金牌,想必叶娇时刻带在身上。”
    李琛沉沉点头,仿佛看到叶娇衣衫晃动,露出袖口内的一点黄色。
    像是佐餐小菜,幕僚也说了今日宫中的事。
    “太子像是对叶娇极度厌恶,生辰面都没有让她好好吃。”
    李琛脸上的笑意更浓。
    “你不了解本王的二哥,”李琛的眼中充满鄙夷,“他是个情种。”
    “情种?”这个词语,跟幕僚了解的太子李璋,格格不入。
    “那一年父皇命人用细杖,打死司苑女官柳氏。李璋跪着看完刑罚,没有再说一句求情的话。但是后来,他从被打成肉泥的柳氏身上,摘下环形墨玉,佩戴至今。”
    第一次听说这段往事的细节,幕僚神情微动,叹了口气。
    李琛饶有兴致地想着当年的事,心情愉快。
    那时候他就站在湖对面,看李璋跪在湖水边,一点点洗去墨玉上的血水。
    李璋玄青色的衣袍挨到池水,逐渐湿透。一日之内经历背叛和死亡,他表情木然,仿佛已经死过一次。白皙的手指淘洗墨玉,动作僵硬重复,一下两下,时间久得李琛已没有耐心偷看。
    这个时候,他看到有一滴泪水,从李璋眼眶中涌出,直直落入水面。
    男儿有泪不轻弹,李璋为了一个背叛自己,险些害死自己的女人,哭了。
    不是情种,又是什么?
    五天时间,兵部库部司终于把臂张弩账目全部理清,发协查文书给各相关州府衙门。
    按照要求,这些州府需要在收到文书三日内,点验清楚各自现存弓弩数目,由正副官双签确认,回禀朝廷。
    这是从是否有弓弩流失的角度,查证。
    而楚王李策,用的是另外一种手段。
    “听周刺史说,你们受遍重刑,也不肯交代臂张弩是哪里来的?”
    他站在昏暗的牢房,背对墙壁上熊熊燃烧的火焰,声音温和,一字一句地询问。
    闹事的百姓被绑在柱子上,遍体鳞伤,奄奄一息。
    他们似乎已经知道命不久矣,不愿意多说半句话。眼睛睁开看看李策,又疲累地缓缓合上。
    李策走过去,解开其中一人身上的绳索。随从燕云和青峰也连忙上前,为其余百姓解开绳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