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569节
    还有一个就是都城在哪里,颁传谕令、调度诸路监司钱粮兵马的中枢就在哪里。京襄真正想要较为彻底的掌控诸路监司钱粮兵马的调度,乃是掌控诸路监司及州县官员的任命、推行新政,这个中枢当然是近在咫尺更方便控制。
    换作其他人,或许此时已经信了韩圭的说辞,魏楚钧却是不信韩圭会轻易将京襄的底线吐露出来,蹙着眉头,说道:
    “无论是将陛下接回,还是新立幼帝,迁不迁都,都不过是京襄一言而决之之事。我也相信当下之局势大体已在京襄的掌控之中,但此时一定要说还有什么事情,是京襄不能完全掌控的,大概就是三千禁卫武卒走投无路,执意不将陛下交出来,京襄也会束手无策吧?京襄谋算再深,即便此时表面上看去全无痕迹,但也不可能瞒住天下那么多明眼之人……”
    “哈哈,”韩圭俯仰而笑,朝魏楚钧说道,“我就说魏公是聪明人哉,但魏公还是不要说忘了,这也是使君仁慈,不想节外生枝。倘若不然,也仅仅是拖延三五年渡淮北伐而已,我们是等得起的……”
    绍隆帝与汪伯潜、罗望、晋庄成等人出京,倘若最终能成功将“绍隆帝”解救回来,无疑是最为完美的结果。
    一方面坐实汪伯潜、罗望、晋庄成“谋逆劫持”的罪名,完美掩盖掉京襄一系列的算谋,同时也彻底解除绍隆帝身边潜邸系的势力,由京襄一系的人马出面“侍卫”绍隆帝及宫禁进出。
    也唯有如此,才能将对天下的惊扰控制在最低限度,同时事情解决如此顺利、快速,也将令赤扈人无隙可乘。
    然而走投无路的禁卫武卒,是最容易失控的,即便用重兵将其重重围困于丹阳城里,但也很难说成功将“绍隆帝”解救出来。
    绍隆帝一旦“不幸”驾崩于润州,后续的问题就会麻烦许多。
    首先,京襄再强势,这些算谋进行得再隐蔽,也无法瞒过天下所有人的眼睛,堵住天下所有人的嘴巴。
    其次,哪怕世人九成九都是深明大义,或趋炎附势,但也无法杜绝有几根忠于赵氏宗室的“硬骨头”,会跳出来掀风搅浪。
    再一个,除了周鹤、钱择瑞、武威郡王赵翼、刘衍、乔继恩、孔昌裕等人都不希望京襄以太暴烈的手段解决这次事端之外,京襄也必须要考虑实际割据西秦、东川两路高氏、顾氏以及手握重兵在楚州未有动静的韩时良的反应;更不要说葛伯奕在荆南根基已经可以说是相当深厚了。
    京襄能成功诛除逆党、将绍隆帝“解救”回来,高氏、顾氏以及韩时良、葛伯奕都无话可说,没有大义名分去蛊惑将卒,谁都不敢异动,他们只会想办法撇清与逆党的瓜葛。
    他们后续即便反对迁都襄阳,那也只是打嘴皮子仗。
    倘若绍隆帝“不幸”驾崩于润州,江淮等地一旦掀起声讨京襄的声音,韩时良在淮东,葛伯奕在荆南、高峻阳在西秦,都极有可能会蛊惑麾下将卒,彻底与中枢割裂,与中枢进行武装对抗,甚至起兵叛乱或公开投靠赤扈人,都不是没有可能;最终可能也就顾氏稍些好说话一些,会做出正确的选择。
    那样的话,京襄想要稳定住局势,三五年都是起码的,更不要说赤扈人到时候绝对不会袖手旁观。
    眼下要围歼三千禁卫武卒,不是难事,但想预防三千禁卫武卒在罗望这些人的鼓噪之下暴走,就难了,就需要从潜邸系内部做工作,或者说先对潜邸系进行瓦解。
    “魏公既然是聪明人,那我们就不要打哑迷了,”陈松泽从袖囊里取出一封信函,递给魏楚钧,“魏公要如何才愿意重新执笔写信给葛郡公,说来叫我们听听……”
    魏楚钧见他藏在长子魏明伦坐骑鞍座底下的密信,终究没能瞒过京襄的眼睛,眼皮子微微一跳。
    “长公子安稳得很,没有受半点妥屈,只是需要魏公重新写一封信就好继续上路,”陈松泽说道,“当然了,新的信函里面,魏公可不兴再教葛郡公玩阳奉阴违那一套了。就像韩大人所言,京襄有的是时间,拖延三五年渡淮北伐不会有什么大碍,但葛氏满门乃至九族老少能不能承担这个后果,还请魏公好好思量。”
    “我可以劝葛公让出荆南,”魏楚钧盯住韩圭、陈松泽,说道,“但你们也应该清楚,想要劝罗望及禁卫武卒将陛下交出来,必然需要一个叫他们觉得安全的去处——我以为大概没有比两浙更好的去处了。”
    “葛郡公改任两浙制置安抚使,然后由葛郡公出面对逆党进行招安吗?”韩圭问道,“你们胃口大了一些,使君没有授我这么大的权柄。浙南吧!以钱江为界,浙南有山有水、背倚大洋,应该能让你们感到安全了!韩时良去不去浙南,由他自己决定……”
    第二百零四章 困城
    汪伯潜、晋庄成、罗望等人原以为即便建邺及朝堂百官落入京襄的控制之中——这几乎是一定的,他们要不是认定京襄在建邺早有部署,又岂会仓促离京?不过,他们成功抵达润州城,与罗楠光及葛钰所遣前锋精锐会合,以为只要天子诏令传谕四方,淮东、荆南自不待说,江东、江西、浙东、浙西也定会闻风而动。
    待四方兵马云集,迁都杭州之事得成,他们即便不能即刻将京襄一干人等打入逆党侫臣之列,也能与之分庭抗礼。
    然而他们遣出信使携天子诏书前往杭州(浙西路治)、越州(今绍兴、浙东路治)、池州(江东路治)、洪州(今南昌、江西路治),一连七八日却如泥牛入海,不见半点回应。
    洪州或许路途遥远了一些、曲折了一些;池州位于建邺以西,也许信道会被京襄兵马封锁,信使在途中难保会出什么意外。
    不过,杭州、越州则在润州东南,乃是京襄目前所未能影响到的区域,三月驿道也畅通无比,信使快马加鞭,昼夜可至杭州,越明日渡钱江可至越州。
    也就是说两浙最快三四天就应该给出回应,但七八日过去,不要说两路监司长官统领兵马赶来护驾,竟连只言片语的回应都不见传回。
    汪伯潜、晋庄成、罗望等人,与自以为从此之后能攀龙附凤、飞黄腾达,以罗楠光为首的润州官吏就有些傻眼了。
    而这时从建邺陆续传来的消息,更是叫人心慌、焦虑。
    京襄控制建邺及滞留于京中的文武百官之后,反咬他们劫持陛下逃到润州,甚至数次遣人投书润州劝降——这些都不叫人意外,但四路监司没有派人赶来润州觐见陛下,却不断派人前往建邺联络,这算什么事情?
    三月十九日政事堂、枢密院联同江南东路、江南西路及两浙东路、两浙西路经略使司颁布的讨逆檄文投入润州。
    讨逆檄文声称汪伯潜、高纯年、晋庄成、罗望、钱尚端、张辛等人密谋篡权,然而在阴谋败露之际,畏罪劫持绍隆帝潜逃润州,还矫诏以欺润州、扬州官民,实属十恶不赦之罪,征召天下兵马共讨之。
    这一刻汪伯潜、晋庄成、罗望等人才彻底慌了神,像是被人狠狠的打了一击闷棍。
    绍隆帝拿到檄文,都不敢相信这是真的。
    在润州城充当行在的一处庄园之中,脸色苍白的绍隆帝站在一张檀木长案之后,手拽住檄文禁不住微微颤抖起来,盯着跪在堂下的一干人等咆哮怒斥:
    “这就是你们所说的胜券在握,这就是你们所说的人心所向?你们谁跟朕解释,这是怎么回事?”
    绍隆帝将檄文撕成两半,连同卷轴朝汪伯潜、晋庄成的脸上砸过去。
    “陛下息怒,定是四路监司皆为徐逆劫持,才跟着倒打一耙,但朗朗乾坤,断非徐逆只手能遮,我等只待葛郡公、韩侯在淮东、荆南起兵响应,四路监司定会幡然悔悟、迷途知返,”
    高纯年跪在叩头奏道,
    “眼下当务之急乃是稳定润州军民人心,我等切不可自乱阵脚啊。”
    四路监司都联同政事堂、枢密院颁发讨逆檄文,就足以说明形势一切皆在京襄的掌控之下,高纯年现在为了避免汪、罗等人的怀疑,为了自己能保住小命,最终顺利脱身,在汪伯潜、晋庄成、罗望等人六神无主之际,也开始尽心帮着出起主意起来,奏请绍隆帝走出行在,去安抚军心。
    当然了,之前高纯年主要是在汪伯潜、汪修涵父子以及罗望等人跟前卖力怂恿逃京,在绍隆帝面前却是低调得很。
    而绍隆帝此时的沮丧、失望以及愤怒,也主要是针对汪伯潜、罗望等几个他最信任、一直以来倚以嫡系的人所发。
    汪伯潜、罗望、钱尚端等人也不疑有他,毕竟京襄在建邺的异动,除了晋庄成提供主要情报外,各方面也都有类似的反馈。
    虽说在他们出京时,京襄潜藏的兵马出乎意料没有跳出来拦截,但此时建邺的局面,也足以令他们相信晋庄成的信报不假,他们确实不能留在建邺坐以待毙。
    在他们看来,一切的一切,只是四路监司的反应出乎意料罢了。
    汪伯潜、晋庄成、钱尚端、张辛等人此时也是六神无主,跪在堂下叩头请罪,说道:
    “陛下息怒,四路监司畏徐贼势大,曲意附从,实实可恨,但我等切不能自乱阵脚啊!徐逆满口胡言,颠倒黑白,但只要陛下走出行在,润州军民便知真伪。”
    “都是没用的废物!”
    绍隆帝强摁住慌乱的心绪,不让自己的手抖得那么厉害,问道,
    “城里军心易定,但你们且说京襄挥兵杀来,要如何应对?你们这些废物,不要指望朕拿着刀弓走上城墙厮杀吧?”
    “只要我等不乱阵脚,陛下当召韩时良、葛钰率部渡江护驾,”高纯年叩头道,“韩时良、葛钰两次守寿春,叫数十万虏兵团团困围,犹能守御经年,只要韩时良、葛钰率部渡江过来,定能保陛下无忧!”
    “陛下速召韩时良、葛钰渡江!”汪伯潜等人也一同附和道。
    他们到润州之后,葛钰就遣前锋五千兵马渡江过来会合。
    就当时而言,他们还将淮东当作最重要的一个筹码,也以为京襄在长江以南兵马有限,有葛钰所部前锋五千精锐、有三千禁卫武卒,还有建邺府军及润州兵马逾两万人众,又随时能得到四路监司的响应,足够用了,就没有紧急召韩时良、葛钰率部都渡江南下。
    谁曾想出京十数日过去,四路监司竟然最终都选择跟京襄狼狈为奸。
    现在又各种小道消息飞传,建邺府军在润州城里军心不稳,连日都有将卒逃亡出城,现在建邺那边又将多封檄文投入城中,令建邺府军以及润州兵马的军心更加涣散。
    汪伯潜、晋庄成、罗望、钱尚端、张辛他们可不觉得仅仅凭借三千禁卫武卒、五千扬州精兵,就能抵挡住京襄甲卒的反扑。
    他们现在一心想着趁京襄还没有封锁长江下游水道,将韩时良所部以及葛钰留守扬州的兵马都调到润州来,此时即便放弃淮东,也是在所不惜的。
    “高纯年,你替朕来拟旨!”绍隆帝强忍内心的怒气与慌乱,与高纯年说道。
    “老臣遵旨!”高纯年说道,但他站起来走到一旁的桌案边,提笔手就抖个不休,墨汁都溅落到宣纸上,苦笑道,“老臣年迈,这字也写不周全了,或许要劳烦晋公了……”
    高纯年心想虽说事后可以推说是受汪罗等人胁迫写下这封矫诏,但能不落下罪证最好;他怎么也得防备着京襄出尔反尔。
    绍隆帝、汪伯潜也不疑有他,便着晋庄成上前草拟御诏。
    汪伯潜簇拥绍隆帝东逃润州之后,除了牛首山义军奉枢密院征召令进驻建邺,韩圭代表徐怀率数百骑兵南下协商诸事外,京襄就没有其他大的调动,甚至还将原驻守真州的水师调回到上游庐江,完全没有要对润州以东长江水道进行封锁的意思——到这一步汪伯潜等人想说京襄谋逆,也无人会信。
    润州与扬州的信道一直保持通畅,这十数日来葛钰需要留在扬州坐镇,防备刘衍在庐州、滁州有所异动,不敢轻易离开扬州,但也多次派人渡江到润州觐见绍隆帝。
    再说了,葛府以及韩时良的家小这次也都随绍隆帝出京,此时就在润州城中。
    绍隆帝、汪伯潜等人当然不会觉得韩时良、葛钰会有什么问题,却不想遣使携诏渡江北上,过去三四日都不见有回信,待要再遣使渡江催促之时,原五路度支使司佥事刘越滔携新的劝降书抵达润州。
    而这一次的劝降书乃是政事堂、枢密院与紧急进京,以新任浙东制置安抚使、招讨使葛伯奕共同签署。
    魏楚钧最终同意京襄开出的条件,在绍隆帝与汪伯潜等人在润州惶惶难安之际,魏楚钧一方面遣长子魏明伦前往荆南报信,他又亲自赶往扬州、楚州,紧急见到韩时良、葛钰密谈,最终以政事堂诸相先签署赦免葛钰等人、委托葛伯奕出任浙东制置安抚使的谕函为条件,由葛伯奕进润州进行劝降;同时还允许罗望等将率三千禁卫武卒接受招降、赦免其罪、编入浙东路兵马都部署司听用。
    当然了,葛伯奕年近七旬,骑不了快马,同时又有千余亲卫甲骑随行,速度快不了,还需要一段时间才能赶到建邺,先着刘越滔进润州递招降书,主要还是要对罗望等将密授机宜,稳住润州的形势,以免禁卫武卒暴走,破坏了双方和谈的关键筹码。
    当然了,有些机密是不能泄露给筹码知晓的。
    在绍隆帝面前,刘越滔也只是说道:“葛郡公已经在赶来润州的途中,可能还需要三五日就能抵达;想来葛郡公已经想出妥当之法以息此次惊扰,还请陛下稍安勿躁……”
    第二百零五章 夺帝
    葛伯奕三月二十六日抵达建邺,却未进城,而是以讨逆之事刻不容缓,在城南郊亭与出城来的周鹤、魏楚钧、钱择瑞以及武威郡王等人匆匆见了一面,得到进一步的允诺及新铸制的浙东路制置安抚使大印之后,就马不停蹄往润州而去,于二十七日午时在千余侍卫甲骑的簇拥下,进入润州治丹阳城。
    “尔等贪生怕死,陷陛下于不义,该当何罪?”
    葛伯奕走进行在,给绍隆帝行过大礼之后,盯着汪伯潜、高纯年、晋庄成、罗望等人,须发怒张,虎目灼灼,便是一顿训斥。
    “葛郡公,你不知京襄其时已然在建邺完成布局,随时都会发动兵变夺取建邺,我等怎忍看陛下陷为京襄的阶下之囚?”汪伯潜、晋庄成、钱尚端等人怎可能承认是自己贪生怕死中了京襄的打草惊蛇之计,分辩道,“此时除了朝堂百官,连四路监司都受制于京襄,甘为虎作伥,便可知京襄布局是何等严密了,我们怎么懈怠?”
    “你们也知道京襄布局严密了。我不否认当时情况确实是紧急,但你们有半点抓住京襄发动兵变的蛛丝马迹吗?现在有什么凭仗,去跟京襄打嘴皮子仗?”葛伯奕一副恨铁成不钢的叫道,“罢了,罢了,罢了,事已至此,怨你们也于事无补,好在京襄也有诸多顾忌,未尝没有转圜的余地。老夫路途困顿,请让老夫稍稍缓一口气,今夜好好歇一下,明天再仔细商议对策……”
    虽说刘越滔午时接他进润州,表示与罗望等将沟通顺利,但事情非同小可,稍有差池,便是满城血海,在进一步安抚好罗望等将之前,葛伯奕也不敢轻易将底牌揭开来,又朝绍隆帝揖礼道:“老臣初至润州,诸事千头万绪,还需细细整理,请陛下缓臣一两天……”
    “葛卿莫要辛苦!”绍隆帝虽然迫切想知道葛伯奕有什么妙策能平息这次的危机,但见葛伯奕满脸憔悴,也是强摁住内心的迫切,心想葛伯奕既然敢进入润州城,所谓的招讨使,应该是与京襄虚与委蛇,当即颔首表示葛伯奕暂歇一夜再议其他不迟。
    葛伯奕有千余侍卫甲骑进城,也是在城中独立开辟一处营地驻扎下来——拜见过绍隆帝后,葛伯奕也是回到侍卫甲骑的营地歇息,罗望及葛钰所遣前锋大将周雄等人,都是葛伯奕提拔起来的将领,夜宴后都赶过来再单独拜见葛伯奕,也不叫人觉得什么异常的。
    “确无与京襄分而治之的机会?”
    待葛伯奕摒退左右,罗望、周雄等人迫不及待的焦虑问道。
    “问这些蠢话作甚?”
    葛伯奕有心力交瘁的摆手说道,
    “楚钧最初定策,是要等徐怀统大军渡淮与赤扈两府主力接战,无法脱身之际再有动作,才能迫使四路监司不敢倒向京襄,才有可能迫使京襄接受分而治之。现在什么局面,你们还看不清楚吗?徐怀统领大军在潢川不动如山,拿到枢密院的征召令,甚至都不屑统兵南下,四路监司就做出这样的选择,你们以为还有什么机会?你们以为韩时良、葛钰率兵马渡江,真有机会强占两浙之地?没有机会的,你们说韩时良率部从楚州南下渡江快,还是京襄在庐江集结水军沿流而下快?再一个,就算韩时良、葛钰率部成功渡江,两浙无险可守,水师又远不如荆州犀利,该如何去守御?”
    “郡公之前在陛下面前说事情还有转圜之机,是什么意思?”罗望、周雄沮丧问道。
    “大越立朝一百六十余年,徐贼想取而代之,想要赢得江淮荆湖两广以及川蜀军民的认可,又岂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徐贼再功高盖主,比汉之王莽、晋之恒温又如何?”葛伯奕说道,“京襄这次谋算再严密,再不着痕迹,却到底不可能瞒过天下所有的眼睛,也不可能堵住天下所有人的嘴巴。因此,京襄轻易并不希望陛下驾崩于润州,还想着将陛下接回建邺,为取而代之争取更多的时间。楚钧也是瞅准这点,觉得应该暂时与之妥协,我们撤到浙南去!”
    “楚钧既然认定徐怀有取而代之之心,又怎能将陛下交给他们?”罗望急道,“再个浙南多穷山恶水,财赋都未必能养三四万精兵,我们撤入浙南能有什么用,倘若京襄转头反悔,调兵遣将来打,我们要如何应对?”
    “陛下交出去,京襄势力必然会进一步膨胀;我们也不能幼稚到真以为京襄真会遵守承诺,永远不会对浙南动手,”葛伯奕说道,“不过,话又绕回到刚才的话题上,京襄想取而代之非是易事,至少在收复中原之前,徐贼定不敢轻易尝试的。而但凡京襄兵马渡淮北征遇到什么挫折,则是我们卷土重来的机会,难不成你们以为徐贼渡淮北征,真能一帆风顺不成?因此,在此之前,我们都要在浙南耐着性子休生养息,不懈的操练兵马,不能等机会来临之时却殊无准备……”
    “汪相、高相、晋侍郎、罗知府他们要如何处置,他们愿意跟我们一起去浙南吗?”罗望问道。
    “京襄需要有人站出来,承担‘劫持’‘蛊惑’陛下的罪名,汪伯潜、高纯年、晋庄成、罗楠光、钱尚端、张辛等人都要交给建邺处置,”葛伯奕说道,“不过你们且放心,在楚钧据理力争之下,京襄同意你们以接受招降的名义,随我们去浙南!经营浙南离不开你们襄助!”
    潜邸系原本就不是铁板一块,葛伯奕他也不希望汪高晋钱等人去浙南。
    lt;div style=quot;text-align:center;quot;gt;
    lt;scriptgt;read_xia();lt;/script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