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845章
    圣骨真骨之下,还有六头品、五头品、四头品三种阶级,比如安熙予所在的安家就是六头品的贵族,次于真骨贵族。
    不过在大唐初年,真骨贵族金春秋登上新罗王位。
    金春秋本来是新罗重臣,官至执政,并出使过高句丽、倭国、唐朝,推进亲唐外交路线,在国内展开唐化运动。
    金春秋协助大唐击破百济,是统一了半岛的新罗君主,终结了圣骨贵族继承王位的传统,从此新罗朝廷中真骨贵族超越圣骨贵族,成为新罗的掌权派。
    但是不甘心权力落入真骨贵族手里的圣骨贵族们,在金城和新上台的真骨贵族们争权夺利,爆发了很多冲突。
    真骨和圣骨争夺的是最高的权力宝座,那么新罗本土贵族和安熙予这样的遣唐派争夺的是新罗朝廷内的职位。
    金春秋推行唐化改革,向大唐派遣了很多的遣唐使。
    这些遣唐使向大唐进贡后,往往可以留在大唐学习一段时间。
    到了金春秋执政后期,新罗甚至有意识的向大唐派遣留学生,专门学习大唐的典章制度。
    这些遣唐使学成归来之后,可以进入新罗朝廷担任重要的职位,推动新罗的唐化改革。
    不过随着遣唐使越来越多,也引起了保守派贵族的不满。
    原本新罗小朝廷中的那些官职,都是被真骨贵族和六头品、五头品、四头品的贵族们把持的。
    而新罗王为了压制这些贵族,往往会派遣这些大家族中的次子,或者干脆是寒门的子弟前往大唐学习。
    这些没有继承权的次子和寒门子弟进入小朝廷,影响了到了贵族的利益,各种政治斗争越来越激烈。
    如今新罗王金宪英继位后,更是向大唐派遣了几十批遣唐使,这也都让知唐派和反唐派的斗争更激烈。
    而这些上层的斗争的根源,除了争夺在新罗朝堂的话语权之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土地。
    金春秋也学习隋唐实行了授田制,在前几任新罗王手里,授田制度增加了新罗王在国内的威信,将新罗原本松散的部落联盟政体推进到了封建君主政体。
    但是在百济、高句丽相继灭亡后,新罗再也没办法扩张国土了,而百姓越来越多,授田制度也和大唐一样难以为继了。
    而新罗原本的贵族势力就强大,授田制度崩坏之后造成的后果要比大唐严重的多。
    地方豪强不断通过授田坐大,曾经通过授田制度集中的君权再次削弱,地方实力派也开始崛起。
    安熙予虽然不可能明白为什么授田制度会出现这么多问题,但是他也很快抓住了关键,如果新罗能够获得更多的土地,那么国内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新罗王可以用新的土地收买人心,贵族们也可以齐心协力向外扩张,而不是窝在半岛上内耗。
    为了这一切,安熙予就任北道执政后,就开始在平城练兵,准备趁着大唐内乱占领下安东的土地,如果能够在这个时机占领下安东,那说不定还真的能够恢复高句丽的荣光。
    从北道小朝廷下衙,安熙予又喊来了身边的承命郎问道:
    “还没有北面的消息吗?”
    承命郎就相当于大唐的秘书郎,基本上都是勋贵人家子弟担任的,其主要工作就是辅佐大臣做一些文字工作。
    年轻的承命郎说道:“上一次保平安的信已经收到了,不过是半个月前写的,安将军正在鸭绿江以东沿河筑城。”
    安熙予皱眉说道:“为何要在鸭绿江以东筑城?唐人不是已经撤出了安东了吗?”
    承命郎连忙说道:“安将军来信说大行城中依然有唐军驻守,他不敢轻易开边衅,所以只是筑城和唐军对垒。”
    安熙予焦虑的问道:“唐人?大行城内还有唐人?”
    没想到自己的预感竟然成真了,还没有跨过鸭绿江就遇到了唐人的阻挡,大唐虽然衰落依然不可小觑啊。
    承命郎立刻说道:“安将军来信中说,大行城中只有三十余名大唐老兵,沿鸭江筑城只是为了恫吓这些唐兵,想让他们主动退走。”
    安熙予对着承命郎说道:“吾儿能有这个谨慎自然是好的,不过你这就起草一封信给吾儿,切莫被唐人虚张声势吓到了,大军补给耗费颇大,如果不能尽快拿出战果,朝廷中的反对声起来了,为父也要压不住了。”
    说完安熙予披上了狐皮大衣说道:“走,去南浦看一看?”
    “执政,现在去吗?”
    南浦虽然距离平城不远,但是乘坐马车也要半天时间,如今已经是中午了,到了南浦怕是已经天黑了。
    南浦港口也是安熙予上任北道之后的重点工程。
    新罗船多,但是港口都集中在南方。
    平城和金城的往来,依然需要依靠陆上道路,这样消息传递和物资运输是非常缓慢的,也加深了北道地区偏远的感觉。
    为了让北道和新罗朝廷联系更紧密,也为了让更多的人才前往北道,安熙予主持修建了南浦港口,并且搜罗了一批造船匠来到了南浦。
    安熙予乘坐牛车,沿着坑洼的道路到来了南浦,此时天色已经逐渐黑了。
    看着日渐成规模的港口,安熙予充满了自豪,这都是他主政北道时候建设出来的,日后新罗史书肯定也有自己的一席之地了。
    就在这个时候,码头的民夫突然喊道:“海上有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