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夫郎喊我回家吃软饭了 第143节
    第97章
    翌日清晨, 杜衡在铜镜前拾腾了半天,迟迟没有去吃早食。
    秦小满原本还在床上呼呼大睡,但屋里一直有些细微动静,他皱着眉头爬起来, 看见竟然是杜衡还没去上衙。
    “你搁那儿折腾什么呢, 这个点还不去前衙。”
    杜衡回过头去, 咬着下唇用舌头顶了一下唇。
    “看你干的好事。”
    秦小满瞧着昨日被刀片碰了皮的唇而下已经发紫一片, 他也没想到能脆弱至此。
    不过听到杜衡的话就不乐意了:“关我什么事,要怨就怨你那好大儿去。”
    “好大儿也好, 好夫郎也罢, 我这幅尊荣, 怎么去上衙?”
    杜衡行到床边坐下,杜大人很爱惜脸皮。
    秦小满看着一脸不高兴的人, 伸手捧住了他的脸, 旋即迎身上去。
    杜衡昨日的伤口随之轻痛了一下。
    “谁人问起, 你索性便说是我啃的算了。”
    杜衡瘪了下嘴,果然这天底下脸皮薄的人吃罪:
    “那些个老狐狸若是听了这话,还不得当即孝敬几个人来服侍, 你确定要我这样说?”
    秦小满一掀被子将自己裹回了床榻上:“可以啊, 多好, 正巧我终日在家里事情也不多, 来两个每天早上给我请安问好, 捏捏腿捶捶肩,夜里再来给我搓搓脚,好的很。”
    杜衡意犹未尽的埋下头在秦小满的脸上啄了一口:“这些我都能办, 就不必旁人再操心了。”
    “上衙去了。”
    听到脚步声远去, 秦小满又从床上爬起来, 看着窗外廊檐下的背影,不由得一笑。
    一早上,前衙里的人问安,杜衡都没有应答,只抿着唇点点头。
    折身一头就钻进了理政堂里头去,闹的诸人摸不清头脑。
    今天的知县大人好像有点高冷!
    在理政堂里翻了许久的县志,杜衡实在是一个人憋闷不下去了,这才把江岂叫了进来。
    江岂大半日没得杜衡唤,还以为自己失宠了,听到杜衡叫他巴巴儿就蹿进了理政堂里。
    “大人你这嘴!”
    江岂话还没说完就被杜衡瞪了一眼:“昨日净脸被刀片刮了,嚷嚷什么!”
    他赶忙捂住了嘴。
    大人还挺傲娇。
    “此次能顺利请到汤嬷嬷,本官知是有你的功劳。”
    江岂听到杜衡这么一说,顿时又像哈巴狗一样,全然忘了方才被呵斥。
    他忍不住心中的愉悦,虽说身为知县的主簿自当是为之肝脑涂地,可受到正面的鼓励,哪里有不高兴的。
    但他嘴上还是说道:“小人也不过是多嘴同汤嬷嬷提了一句,她老人家愿意前来,还是受大人对小公子的慈父心肠多打动。”
    杜衡笑了笑。
    “江岂,你虽是年纪不大,办事却机灵细致,往后本官也可放心把许多事情交给你去办。”
    江岂受到杜衡的表扬心中飘飘然:“能在大人身边做事已经是小人莫大的福分,若是办不好事,若何对得起大人的赏识。小人自当全心全意为大人。”
    杜衡轻叩了叩书案,他意味深长的看向江岂:“既是如此,你也是村野农户出身的,本官且问你,那日在秆巧村遇见的老农所说的话可有甚么内情?”
    江岂闻言顿时微怔,忽而有点后悔方才把话说的太满了。
    他看着杜衡似笑非笑的神色,干干道:“乡野老鳏头没读过甚么书,不明道理,一有些微不顺就埋怨朝廷,埋怨乡绅,这也不是什么稀奇事。”
    杜衡颔首浅笑:“你也瞒本官?”
    江岂张了张嘴,到底还是初出茅庐不够圆滑,话到嘴边不晓得该如何开口将人敷衍过去,再者他也不想敷衍杜衡。
    “昔年我读书的时候也和夫郎居于乡野,锄地耕种,收割庄稼,缴纳赋税,是甚么路子我都有数。”
    那一年秋收丰收,缴纳赋税的时候官差前来耀武扬威,秦小满还好言好语给了不少辛苦钱,官差见其主动又恭敬这才没有再度为难。
    后头他有了些功名在身上,一年好过一年,自是就再没见着官差了不得的嘴脸。
    他们家虽是因为科考而没再受这般腌臜气,但那两年同村的乡亲却一样还在受盘剥,秋收缴纳赋税以后,村子里一贯是骂声。
    其实辛苦钱与朝廷所收的献费大同小异,只不过前者并未过明路,而后者是朝廷律令如此。
    县衙官吏俸禄不多,就是他这个知县一个月的俸禄也不过才七石粮,以粮价换算差不多就是五两到八两之间。
    乍一听好似还不少,可论及做官来说,一个官吏单靠这点子俸禄如何养的起一大家子,又维护得起一个官宦人家的体面。
    光是吃用都不够,更何况于应酬,体恤下属和贡献上司。
    银钱不够用自就要想旁的路子来钱,这时候不少官员便要落入贪污的陷阱里去。
    若非是在做官以前家里做了点生意,盘得有铺子营生,他们家也一样过得寒酸局促。
    可并非是所以官吏都有那么好的运气和能力去经营铺子挣到银钱,比之生意经营,自还是收取乡绅商户的献礼来的快又轻巧些。
    只要是未曾涉及根本,不像蒋作无一般强求和利用职务之便收刮钱财,节日生辰等收些贵重点的礼品,朝廷也不会严厉处置,至多是损了清誉,待大选之时会因为这些清誉名声而影响官途。
    为此老百姓要官吏办点事,总要塞点钱才更好办,官吏给老百姓主动办事,也要老百姓给点辛苦钱。
    几乎形成了不成文的规矩,朝廷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老百姓也潜意识的晓得这么做,一时间也追溯不到,分理不清究竟是谁的错,谁造成今日的局面。
    大环境如此,只要维持在一个相对于平衡的状态,官吏和老百姓倒是也能和平共处,只是偏生有些官吏不晓知足在此基础上压榨,天平失衡,自是有一方会极其不满,闹得再不能和平。
    江岂见杜衡与他是推心置腹的言谈,他顿了顿道:“正是大人所言,九十月县衙下派人手去各村乡收取赋税,农户依例或多或少都会给上一些辛苦钱,以前倒是还过得。只是自从县库没钱,拖欠着吏员的月俸不发起,吏员便开始找门路充腰包,像每年收取赋税之时索要的辛苦费已然是昔时的三到五倍。”
    自家里也有种植庄稼,薄田不过十来亩,缴纳田产税以后余粮不过四五石,卖了粮食的钱缴纳赋税以后余钱不过一二两银子,县衙前来收赋税的官吏从先时收取几十文的辛苦钱,到后来几百文,更甚黑心的还有要上千文的钱。
    吏员也是见人下菜碟,瞧着家境好的便要的更多,差的也就要的少些,保管农户能拿的出最大限度的辛苦钱来,如此既不会把事情闹大,又可中饱私囊。
    江岂昔年家中光景也还过得,他打小就机灵,对数字十分敏感,家里为着前程一咬牙送他进了私塾读书,本是盼着进仕途路的。
    然则好景不长,他十岁才进的私塾,本就开蒙的晚,结果只读了三年家里就已经不堪重负缴纳不起他读书的费用了。
    虽是喜爱读书,江岂也只晓家中困境,哪怕自己十岁开蒙比那些五岁开蒙的孩子都要聪颖许多,却也只能将读书就此搁置。
    在家里种了两年庄稼,一年年盘剥下来,所剩无几,也就堪堪只够吃饱饭。
    江岂自知这般日子过下去只会越过越差,凭借自己几年读书的本事,跑去县城里找了差事儿,先是做伙计打杂跑腿,因着机灵倒是得了些赏识,后因识字会算数才被提拔做上了账房先生。
    一月可领个几百文,怎么也比埋在地里种地强,家里的光景才稍稍有所好转了些。
    如今他也不过才十七岁,但看着也已经有二十岁人的模样了。
    但他能有今日,不单是因为本身努力,也是有些运气在身上,而绝大多数的农户没得运气,在年年压迫之下,越过越穷苦,最后多的是卖田卖地沦为雇农。
    然则雇农落到乡绅地主手上,更又是另一番惨无人道。
    “你既也是深受其害的一个,为何不早些同本官说这些?”
    江岂道:“小人正任后便除却了蒋作无那贪官,想来老百姓的日子也会好过一些了,老百姓都赞您是好官。可又怎好事事全数叨扰大人,这些事牵扯甚广......”
    他没说话,杜衡却晓得了他的意思。
    若是想要老百姓真的免受盘剥,势必是要动许多人的利益,其间不乏县里的官吏,还有秋阳县的乡绅地头蛇,届时可就再不是除掉一个蒋作无那么简单了。
    江岂是不想他知晓百姓是何其水深火热,到时候卡在秋阳县的乡绅地头蛇之间难做,若是得罪了人,日子必定也不好过。
    “本官明白你的心意,你一心想报答本官的赏识,昔时本官受知府和朝廷的主考提拔接下秋阳县,和你此时想要报效的心情是一样的。若是来稀里糊涂混日子,五年后大选,本官又当以何脸面去见知府大人。”
    “该本官做的本官义不容辞,要想秋阳县的老百姓过上好日子,这些困境势必是都要过的。”
    江岂眉头蹙起,心中涌过一阵暖流:“大人深明大义。”
    九十月之间便要开始收缴赋税,杜衡需得提前分派好下乡的队伍。
    秋阳县下有十二个乡,要分组下派去收赋税。
    杜衡预定一个队六名吏员,一个为录册,一个账房,四个衙役。
    虽秋收后的主要公务便是收取赋税,但也不能把县衙里的人都派出去,大部分还是要留守在县衙之中。
    为此杜衡准备派四个队出去收税,一队完成三个乡的公务。
    过了些日子,杜衡把草拟好的计划拿给江岂,让他贴在礼房外头的告示栏上,宣布一下此回县里的秋收计划。
    县里的官吏都前去凑热闹看一手的热乎消息,毕竟是一年一度鼓腰包的时候,谁不关切。
    “今年只派二十四人出去?一个队就要收三个乡的赋税?”
    “这可怎么忙的过来?”
    江岂见着诸人看人数有限,大有摩拳擦掌想要挤入名额的趋势时,适时道:“大人明令,各队下乡办公务之时有三不可。”
    一,不可因公懈职,需早日完成赋税收取之公务;
    二,不可强取和诱导农户缴纳辛苦费,愿给则收,不愿不可收;
    三,不可收取各户人家辛苦费超过二十文钱,即便有农户愿意给,但是超过二十文多余的数目亦不可收。
    江岂道:“届时会以知县大人为首,再组成一个监察队,不时下乡探访检查吏员是否按章办事。若有违命者当即记一过,年底考课不过,不必我说,诸位也晓得会如何。”
    众吏员哗然,这辛苦费其实并不是谁去收到多少就自进腰包多少,而是要分给所有参与此次公务的人,大头还得献给上司,其实到自己手上的不多,为此每年办秋收公务的人都想尽可能的都要些辛苦费,如此去了上交的大头,分到手上的也能多些。
    以往知县都不做提的,哪里有人这般仔细管过这些,此次安排未免也太过详尽了。
    虽心中不是滋味,但又觉得好像是杜衡能做出来的事情。
    原本跃跃欲试的吏员顿时又不想再干这遭苦差事儿,一时间谁都没说话。
    江岂道:“大人说了,晓得这是一项辛苦差事儿,届时秋收公务完毕后,凭借下乡吏员的办事成果会做奖赏。”
    倒是听到奖赏二字又来了兴致:“有甚么奖赏?”
    “咱们知县大人是实诚人,县衙有公庄,届时会宰公庄上的牲口作为奖赏分发。”
    吏员一听这话便神采飞扬起来,县里有衙门专门的庄子,一样也是养些鸡鸭猪羊的,外也种植些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