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六零大厂职工独生女 第46节
    李慧妍说这话也是有些犹豫,倒不是不舍得出这钱,而是沈家兄弟的吃穿用度向来都是大院里最好的,她担心他们买的东西不被喜欢。
    包惜惜则没她这些顾虑,听了母亲的话,美目一转,突然有了主意。
    “妈妈,买沈子恒的就好,沈子清的我打算送他别的。”
    李慧妍虽然不知道女儿葫芦里想卖什么药,但还是同意了。
    转眼周六,包家三口吃过早饭后就开开心心去逛百货公司。
    因为离过年还有段时间,来百货公司买衣服的人并不是很多。买完衣服后,一家人又来到卖毛线的地方。
    李慧妍认真给小姑子挑着毛线,包惜惜也看的津津有味,不过她看的都是一些线条比较粗的。
    终于,看了许久的包惜惜对一款毛线下手了。
    售货员笑嘻嘻告诉她,这种毛线一般是用来打帽子或织围巾的。
    包惜惜正是想买来织围巾的,她以前织过,觉得还不算难。
    沈子清知道自己要去西北农场,特意送了她御寒羽绒服,她怎么也要用点心回一份礼的。
    从百货公司回来,包惜惜就缠着妈妈学织围巾。
    隔了太多年没织,她已经忘了如何起针走线。好在李慧妍懂的,手把手讲了一遍。
    包惜惜本来就织过,很快就上手了,李慧妍还夸她有天赋。
    此后,包惜惜放学后的日常就多了一样……织围巾。
    不过沈子清不知道,他以为临近期末考试,她要认真学习呢。
    为了不落后包惜惜太多,他也少了去院子里玩,躲在房间刻苦学习。
    这样刻苦学习的结果,就是在期末考试一骑绝尘。
    当然,成就他这份荣光的,还有教育局领导关于这次期末考试的新尝试,他们想提高一下难度。
    这一想,就让全市中学生在这次期末考试中吃尽了苦头,好多原本成绩好的都惨遭滑铁卢。就连包惜惜,在做题目的时候都惊叹今年的难度之大,怕是要让不少莘莘学子心碎。
    等到考试成绩一出来,还真的是让大部分学生红了眼。
    包惜惜虽然稳稳占据了前二,但比第一名的沈子清足足落后了十五分。
    这是包惜惜和沈子清同班以来,第一次落后他这么大的分差。
    这让她意识到,靠金手指和真学霸的差距。
    包惜惜对于真学霸的思考,让她在拿完学生手册回家的路上安静了很多,这让沈子清有点怀疑她是不是被期末考试成绩打击到了。
    为什么是有点怀疑?因为他也不是那个刚和包惜惜同班的沈子清了,他们一路走来这么几年,他认识的包惜惜不至于是会被一次考试打击到的人。
    可他还是怀疑了,心中一旦生出疑虑,不弄清楚始终是不舒服的。
    所以他喊住了向前走着的包惜惜,问她是不是因为期末考试没考好而不高兴。
    包惜惜一脸‘你这说的是人话吗’的表情看着沈子清,有些气愤说道:“我考这成绩还叫没考好?沈子清,你当人人都跟你一样是学霸吗?”
    那么难的题目,她只比沈子清少十五分,领先第三名快四十分,这还叫没考好,这也太为难人了。
    沈子清:“……”
    果然是他想岔了,包惜惜那义愤填膺的样子看得他很想笑。他想克制,但真的有些克制不住了。
    包惜惜气的鼓起脸,两手往腰间一叉:“你还笑。”
    虽然她总分落后沈子清十五分,但语文可是比他高了五分,不过是数理化全军覆没。
    “我不……”他本想说自己不笑,谁料一张嘴,那本来还勉强能忍住的笑意,突然就跟泄气的气球般,笑的停不下来。
    “沈子清。”不准他笑,偏笑得更厉害,包惜惜气得直跺脚。
    “对不起,我不是故意的,我……真的……也不想笑的。”沈子清也好无奈啊,他也不想笑啊,可就是控制不住啊。
    包惜惜:“……”
    笑的嘴巴都合不上,却说自己不想笑。她不就考的稍微低分那么一点点而已,就那么好笑?
    本来只是佯装生气的包惜惜真生气了,气嘟嘟往大院走。
    回到家,包惜惜看着那放在沙发上没织完的围巾,负气自言自语说不织了。
    当晚吃过晚饭,李慧妍拿出毛线开始织自己没织完的毛衣。
    她织了好一会,见女儿还是捧着小说再看,不免有些生疑。自打女儿下决心要织围巾后,母女两人每天吃饱饭后便坐在一起,她织她的毛衣,女儿织女儿的围巾。
    她问女儿:“惜惜,今天怎么不织围巾了?”
    包惜惜蔫蔫说:“不想织。”
    李慧妍心想,莫非织了几天,不感兴趣了?于是笑着跟女儿:“要不妈妈帮你织完吧。”
    说着,伸手趣拿放在沙发另一头的那团针线。
    包惜惜连忙阻止,对母亲说:“我只是暂时不想织,等我看完这几页就来。”
    说完暗暗庆幸,还好心里放的狠话不会给人知道,不然就打脸了。
    因为不用上课了,包惜惜花了两天时间专心致志把这条围巾搞出来了。
    她对着镜子试围的时候,真觉得自己人生织的第一条围巾真好看(上辈子那条中途而废的不算)。
    为了让这份礼物看上去更高大上一些,包惜惜又特意跑了趟新华书店,忍痛动用自己微薄的积蓄买了两张软卡纸,用来包裹围巾。
    一番捯饬之后,这份礼物真的就非常高大上了。
    看着这份礼物,包惜惜不禁感慨,真是做梦都没想到,自己会如此用心为沈子清准备礼物。
    想当年,她也就是凑合着拿一支没开始用的铅笔,再从作业本上撕两页纸,一份‘礼轻情意重’的礼物就有了。
    不过对比当年,沈子清这次送她的礼物也有意义的多。
    以前是随手投喂零食,这次可是因为担心她在西北农场受冻特意送了件羽绒服。
    零食和羽绒服不是重点,重点是随手投喂和担心、特意。
    礼物虽然准备好了,不过呢她也不打算这么早送回去。
    父母再过两个星期也放假了,她决定去西北的前一天再把礼物送给沈子清,顺便道别。她不想把离别的气氛提前那么早。
    但是,过了两天,发生了一件事,让包惜惜不得不匆匆送出这份礼物。
    这日,包惜惜看了半天小说,困的眼泪都出来了,正准备回房间睡觉,却听到一阵急促的敲门声。
    打开门一开,发现是沈子清,有点过于严肃的沈子清。
    沈子清告诉包惜惜,他爸爸今天有事过来这边出差,顺便接他们和弟弟以及爷爷奶奶去省城过年,现在司机的车就在院子门口,他们马上就要走了,特意来和她道个别。
    去父母身边过年很正常,虽然这几年沈子清都是在这边和爷爷奶奶过的,虽然……这也太突然了,怎么没有提前说一声。
    沈子清轻抿着嘴,告诉她,他父亲也是突然有事才过来的,既然来了就顺便把他们都接到省城去。毕竟往年父母忙,一家人也好久没一起过年了。
    包惜惜理解,这会她困意全无,想起自己还没送出去的礼物,让沈子清等自己一会。
    不一会,包惜惜从房间抱出自己精心准备的礼物,笑嘻嘻对沈子清说:“谢谢你送我羽绒服,这是送你的礼物。”
    只是想来道个别的沈子清意外收获这么大一份礼物,愕然、意外、惊喜,都有。
    他说了声谢谢,接过之后却发现比自己以为的要轻很多,还软乎乎的,会是什么呢?
    联想起包惜惜第一次送自己礼物——一支铅笔和卡片,他不敢做太多幻想。不过总的来说,收到礼物还是很开心的。
    因为急着出门,包惜惜送的这份礼物,沈子清是到了省城父母家里才拆开来看的。
    看到是条围巾,他很意外,甚至有那么一瞬在想,莫不是包惜惜织的?
    不可能不可能,包惜惜怎么会织呢。不过即便是买的,也很用心了。
    沈子清仔细抚摸着这条围巾……
    呃,怎么有些地方好像有些松紧不一?
    举起来一看,不仅松紧不一,甚至宽窄不一。幸运的是,他仔细检查过了,并没有哪里露线头。
    他几乎可以肯定,这条不怎么精致的围巾,应该是出于包惜惜之手。沈子清很感动。
    真是没想到啊,有生之年,他竟然能收到包惜惜如此诚意满满的礼物。
    这就比他送的礼物贵重多了,他送包惜惜的那件羽绒服是姑姑买的,还是自己穿过的。包惜惜送他的围巾,则是全新的自己织的。
    要不,等年后包惜惜从西北农场回来,他再送她一份礼物?
    想到包惜惜要在西北农场过年,沈子清就有些担心。
    而被沈子清担心着的包惜惜,到了西北农场姑姑家后,日子却过的比她自己料想的都要好许多。
    也许是她来之前,做的心理准备很足很足。
    这个地方虽然苦寒,人们的日子过的也艰苦,却有一颗求知上进的心。
    因为学校缺老师,而她的姑姑和姑父文化水平又还不错,在农场干了两年苦力活后,被调去了学校当了代课老师,日子总算好过一点。别的不说,单不用天天下地干活和能住上泥砖房睡上炕床,就已经是质的飞跃。
    包惜惜的姑姑包家丽虽然在一个多月前就知道哥哥一家来这边过年,提前做了很多准备,比如修了下房子、和村民换了好些鸡蛋和腊肉,就是想他们来了以后能住的好一些,吃的好一些。但哥哥一家来了之后,他们却总觉得这里做的不好,那里备的不足,让哥哥一家千里跋涉,还吃不好住不好。
    好在,一家人在一起的团圆年,纵使物质上有所不足,环境有些恶劣,却也是幸福快乐的。
    除夕夜,再贫穷的西北农场也洋溢着喜庆。
    年夜饭桌上,包家明红着眼说了句:“我们家,总算吃上了一顿真正意义上的团圆饭。”
    这话一出来,包家丽哭了。
    这一顿饭,她以为这辈子都不会再有。
    重逢总是短暂的,包惜惜一家初三就要回城了。
    临回城这一晚,一家三口躺在炕床上,包惜惜忽然对父母说,如果四年前他们没有逃过一劫,也被下放到农场,姑姑一家该怎么办,他们一家该怎么办?
    包家明和李慧妍沉默了。
    在这里待了几天,亲眼所见亲身经历,日子有多苦生活有多不便,是没办法自欺的。
    他们沉默,包惜惜却流泪了,哽咽着对父母说,姑姑一家的生活太苦了。
    真的太苦了,哪怕她每天告诉自己,要用积极,要乐观,但能做到,不过是知道他们只是短暂待几天,几天后就可以回城。
    如果被下放到这里,她是后世来的人自然知道,所有的苦日子都有到头的一天。但生活在这时代的人不知道啊,他们没有盼头,该如何一天一天熬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