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我真不是木匠皇帝 第123节
    第一百六十章:京报首期
    元年的最后这月,除了张拱宸一事外,就没再有什么大事。
    朱由校过得轻松自在,除了在南海子猎鹿,没事也老往坤宁宫跑,对母“子”两人呵护备至。
    对他来说,每天能少些烦人的章奏,这就是一件令人高兴的事。
    内廷各监、局的宫人们都是口口相传,这天启朝就要有第一位皇子了!
    经过一番政治,东林党人起码在明面上已在朝堂销声匿迹。
    说起来倒也奇怪,这帮自诩群贤的人老实以后,朝廷的乱象仿佛就此消失,一个多月了,也没见什么大的动静。
    朝廷是这样,民间却又是另外一番景象。
    天启二年的第一天,可是一个好日子,许多出去种地的农户干脆也不出去了,就在家里等着消息。
    不多时,一名官差开始沿街叫喊:
    “京报开刊了!”
    闻讯,几条街巷的百姓都是一下子动作起来,开始向最近的报房去赶。
    一路上,偶有稍狭小些的街巷,就是个人挤人的状况,大家都怕去晚了拿不到。
    其实啊,这自古以来小民看热闹的本性就没变过!
    一听免费拿,全都急了…
    无论看是不看,拿了就算去垫点什么,那不也是不用花自己的钱吗!
    京报的事儿,朱由校早在那回猎鹿就和王体乾提过,也定下了改制的内容,却为什么还是拖到了天启二年?
    首先,朱由校延续了唐代以来国报的风格。
    但有所不同和进步的是,现在朝廷将印刷权和刊行权分开,并且增加了监察环节。
    分开印刷权和刊行权,这能极大带动报房等一系列产业的飞速发展,带动工商经济。
    至于监察权,则是确保各地报房能按照自己的意愿印刷报纸,将舆论抓在手里。
    在这个年代,有了舆论,你就有了一切!
    朝廷会规定好每期报纸的内容,将印刷的权利交给各地报房,并由都监府衙门负责刊行。
    印刷、刊行的全过程,都有当地督办司衙门负责监察,一旦发现有报房印刷出来与朝廷规定不符的。
    轻则取消其印刷权,重则直接查封该报房的全国分号,将该报房中涉事之人逮捕入狱,抄家灭门。
    万历四十八年,朝廷财政破产,倒欠了几百万两饷银,朱由校与内阁商议后决定,在京杭运河增收三成关税。
    于此,新增了一个督办司衙门,专理此事。
    运河关税增收,海商们倒卖丝绸、茶叶成本增加,闹起了不小的骚动,甚至厂臣的侄子魏良卿与十几个番子都客死苏州。
    后来查到,据说是岛国海商之首李旦从背后推波助澜。
    魏忠贤自然要为自己侄子报仇雪恨,即派番子前往苏州,捉拿李旦及其家人到京师下大狱。
    但李旦这人久居岛国,就连家人也让他全部带走,番子们在苏州等了三个多月,望河兴叹,根本没见到人影,只好返回。
    没办法,你东厂再牛,也不能跨国渡海,到日本去抓人家李旦的全族吧?
    这事便也不了了之…
    自魏良卿死后,各地新起的督办司衙门,全都移交给京师南镇抚司衙门,归锦衣卫掌管。
    刘侨在任时,征收手段尚且没有什么,可自许显纯做了指挥使后,便是迅速撤换了一批心狠手辣之辈。
    这帮人一上任,各地督办司的监察、征收力度都得到了极大的增强。
    反正无论怎么样,苏州府在天启二年里的《京报》印刷权,是让“聚兴房”抢到了。
    聚兴房本来规模不大,但也是苏州本地有头有脸的几家报房,这回朝廷改制,算是让他们给等着了。
    精明的商人都知道,皇帝陛下是要用这个抓舆论,那么朝廷就必然会增加一批相关政策。
    印刷权与刊行权分开,这个讯号在商人眼中也很明显,就和明目张胆的招揽“皇商”差不多。
    与朝廷合作,只要你听话,好处还怕没有?
    早点踏上这条船,才有发家致富的可能!
    没抢到合作权的报房看着自家门可罗雀,对方门前却是如此盛况,肠子都快悔青了。
    “当初的一念之差啊,如今竟然有了天壤之别。”另一家报房的东家含恨道:
    “聚兴房怕是要压我们一头了!”
    有人满脸写着不服,冷笑道:
    “在苏州,谁不知道我们聚隆第一,他聚兴只能排后边,就算和朝廷合作了又能如何?”
    “我们一样可以刊行塘报、邸报和官印文书!”
    “糊涂!”东家看了他一眼,道:“这些东西,你能刊行,别的报房也行!”
    “可是京报呢,每个地方就那么一家才有,朝廷既然免费刊行,那就肯定还给了他们别的好处!”
    “你以为跑商的都是傻子?”
    听这话,那人无话可说,也转瞬就明白了这个道理,看着对街的人依然远远不绝,也是叹了口气。
    这边冷冷清清,可对街那头的聚兴房,却是忙的不可开交。
    黄华堂搓着手,心想这一单买卖做的值,从前还从没看过哪家报纸能引这么多人来抢!
    这黄华堂和其它被选上的商人一样,必定是有两把刷子的。
    善于经商,于地方商会有些影响力,这只是其一。
    万历四十八年,饷司杨嗣昌曾奏,淮北各府大饥,黄华堂当时就曾带着人去接济难民,设粥棚施粥。
    连杨嗣昌的奏疏中还曾提起一次他的名字,说是对官府赈灾的帮助很大。
    西南造反,朱由校亲征那次,这个黄华堂又亲自跑到四川,自己出银给官兵运送军粮。
    没过多久,朝廷改制京报的消息传出,恰好黄家的聚兴房,是苏州一带有名的报房之一。
    没说的,黄华堂又亲自跑到京师,去和王体乾三番两次的商谈,表明了愿意为朝廷办事的心愿。
    当然,王体乾也不是吃素的。
    这俩人来来回回谈了几回,一个是内廷老太监,一个是商界老油条,都有真正目的,谁还不知道谁呀!
    “东家,照这速度,这三千份今天就要发完了…”这时,一名小厮赶来,说话的空当,顺手擦了擦热汗。
    “让报房都加快速度,今晚要加印三百份出来。”
    小厮闻言,张大了嘴巴,一副不可置信的样子:“三百份?抄得再快也抄不完啊!”
    原来因为京报以前不受重视,直到现在,大部分的报房还是以抄写为主。
    黄华堂闻言,细细思索片刻,道:“去找聚隆房的赵东家,就说我要买印刷雕版!”
    看着小厮离开,黄华堂脸色微微变得难看。
    按照这个速度,手抄京报是不行了,还是要用雕版印刷,可是苏州没有雕版,制作一个新的雕版,最快也要几个月的时间,根本来不及!
    聚隆房是老字号,倒是有一个旧的印刷雕版。
    看来,得让这姓赵的狠宰一手了!
    第一百六十一章:银川驿卒李鸿基
    哄哄人流,苏州一家酒楼的雅间之中。
    一名穿着灰色绸袍的中年商人,背着手站在二楼栏杆边上,眺望苏州城的熙熙攘攘。
    “黄东家来的早啊!”
    一道浑厚的声音传入,听见话,黄华堂身子微颤,旋即,轻笑说道:
    “谁不知道这苏州府第一家报房是你们聚隆号,赵东家可是贵客,旁人想见一面都难,能不上心吗?”
    赵让默默听他说着,找了个位子坐下,静待下文。
    感受到身后人端详的目光,黄华堂转过身来,站定未动,道:
    “你聚隆是老字号,有现成的老雕版,这次就开门见山吧,要多少银子?”
    “多少银子?”赵让好像听见什么十分好笑的事,抛开目光,玩味地道:
    “黄华堂啊黄华堂,你也太小看我了。”
    “那你想要怎么样?”
    说话间,黄华堂心中腾起一抹不祥的预感。
    赵让思索片刻,回道:
    “今天是个大日子,不仅苏州一府,全国各处都在进行京报改制,没有先准备好雕版就揽了这么个硬瓷器,这不像你的风格啊。”
    “黄华堂、不是我说你,你也是有头有面的大商人了,怎么能让我逮到这个机会呢?”
    说着,他冷笑一声,复以反问的口气道:
    “你觉得,我是能用个几千两银子就随随便便能打发的人么?”
    黄华堂缄默,望向他一副得意洋洋的面孔,脑海里细细思忖所能接受的最低条件,轻笑一声,道:
    “看来我还是把你赵东家想简单了…”
    “说吧,什么条件。”
    “聪明人说话,就是快人快语,那行——”
    赵让将一只脚搭在另一副椅子上,大马金刀的为自己续了一满杯碧螺春,掰开了三根手指头,道:
    “我要你这个数的利润。”
    黄华堂眉头微蹙:“三成,太多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