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桂英也发觉夏天种植的秋收蔬菜,一茬比一茬好吃,要不是实在分不开身,她甚至想要自己包地供应自家的农家乐。现在有黄哲组织村里边的生产,她倒是觉得省下了自己的功夫,还达到了目的,跟占了天大的便宜一样,黄哲临走还不停拉着他道谢,直把黄哲弄得摸不到头脑。
走出田桂英家,黄哲舒了一口气。
有桃花小筑和村委食堂的消耗,再加上村民本身的食用,明年的农作物可以保证完全内部消化完毕。
村子里边务农的种植户原本就不多。这样分一分,有的种植粮食,有的种植蔬菜,明年就都能有比较好的收入,在加上开办旅游副业的一些收入,一年纯收入上万不成问题。
等到村子里习惯了围绕旅游业服务,就可以去辐射周边的村镇了。
等到黄哲把种植户走完,华卫国不得不去找他。他不去找不行啊,他再不行动,他怕他就要没地可包了。
“华大叔,有什么事吗?”黄哲惊讶的抬头。
黄哲跟华卫国接触的不多。华卫国家里有自己的事业,本身有能力才干,算是村里少数的富户,不需要他多操心。
华卫国苦笑一声:“我是来想要多包些地,明年扩大豆子的种植范围。”
黄哲扬了扬眉毛:“这是好事啊。”
华卫国说:“我原本跟村里说好了包几家人的地。”华卫国说了几个人名,“你看现在听说你要划什么片,他们又说要等等。”
黄哲恍然,笑着说:“这是不妨碍的。我划的都是留在家里边种地的,那些还闲着的我没有包括在内。”
华卫国这才松口气。
黄哲平常少见他,正好他来了,就跟他多聊了一阵。
“你看咱们村子今后的游客多了,你们豆腐坊早晨是不是也提供一些豆浆豆腐脑什么的?”黄哲趁机跟他说。
华卫国点头:“可以的。另外除了豆浆、豆腐脑,我们也可以做一些其他的豆制品,像是豆腐丝,豆腐干之类的。”
黄哲大喜:“这太好了。你们家正好就在村口,有便利条件,不如直接开一个小门脸,专门卖你们的豆制品给游客。”
华卫国思索了一下,觉得这是个好主意,他顿时对黄哲刮目相看,觉得年轻人脑子就是灵活好使。
黄哲也觉得挺开心,又给本村增加了一项土特产。
因为黄哲的走街串巷,在家务农的村民们都忙着翻地,而家里有民宿的人则忙着接待趁着十一黄金周来旅游的游客。
爆发鱼潮碰巧在场的荷叶头女人名叫齐卉,打从回去之后就惦记着什么时候再来一趟。
她不光是为了自己,更多是为了家里边的老太太。
这位老太太姓毛,是齐卉的婆婆。原本出身大户人家,嫁了个比她大十几岁的老公,她的丈夫怜惜她,一直过着被疼宠的日子。
后来丈夫去世,毛老太太就轮流在三个儿子家里边居住。
毛老太太人比较娇气,也受不得委屈,一觉得自己委屈就掉眼泪。三个儿子儿媳妇谁也不敢招惹她。
最近几年毛老太太身体不大好,是上呼吸道的毛病,一到换季就生病,一到冬天就严重到要住院的地步,又咳又喘,受罪的要命。
齐卉在桃溪村玩了个周末,就觉得咽炎减轻了些。她觉得这边空气好,水也好。让老太太到这边疗养,肯定对她的身体有好处。
但是毛老太太那个性格,齐卉也不敢直说,就怕让毛老太太误会,以为她这个儿媳妇是想要把她扔到乡下自生自灭。到时候委屈的一哭,齐卉就没法做人了。
她那个老公简直是二十四孝儿子,齐卉也没法跟他商量。
她左等右等,等到十一黄金周放小长假,这才貌似自然的提起,说是要一家人一起出去度假。
他们经常去周边露营,毛老太太习以为常,没有丝毫的怀疑。每次去露营都是一家三口,毛老太太对露营不感兴趣,从来也不去凑他们的热闹。
这次齐卉却说了,假期长,也不能扔下老太太一个人在家里边。正好毛老太太多少年也没有出去玩了,这次就跟着一起去。
齐卉特意强调,这次不扎帐篷,专门找个农家小院住。
毛老太太心中一动,顿时有种想要忆苦思甜的想法。她小的时候也是在镇子上住过的,那个时候就算家庭条件不差,大环境苦,也没少吃野菜,野果什么的。
齐卉哄得老太太心动,立刻就通过网上找黄哲专门预定了一家条件最好的农家院住。
不等毛老太太反悔,齐卉就收拾好了行李,黄金周头一天晚上就赶夜路到了桃溪村。
就这三个小时的路程,毛老太太都很有意见,觉得受罪了。
等赶到了桃溪村,一个名叫刘昌的人领着他们来到一家二层小楼的院子。
这家人在桃溪村算是住房条件最好的人家之一,水泥地面白瓷砖,亮堂堂的炽光灯。进到屋子里边床铺被褥整洁干净,屋子里有电视机,还有电水壶和吹风机。
询问了全天有热水供应,可以在院子里上厕所和洗澡,毛老太太终于满意了。
毛老太太和孙子一个房间,齐卉和自己的丈夫一个房间,洗漱完毕,各自安歇,一夜无话。
第二天一早,祖孙两个先起来。
孙子亮亮跟父母出来玩的次数多了,独立性很强,早早的收拾好了个人卫生就跑出去玩了。
毛老太太也背着手跟在孙子的后边离开了农家小院,漫步在清晨宁静的村庄里。
大早上起来,太阳还没升起,山间飘着淡淡的薄雾,毛老太太深深的一呼吸,带着一丝凉意,舒心润肺的气息就进入了她的身体里。
一时间,毛老太太舒服的只想呻|吟一声,这凉意让她头脑一清,积累在骨子里的疲倦被一扫而空,浑身十万八千个毛孔都被打开了一样爽快。
“劳驾,让让。”一个声音在她身边响起。
毛老太太睁开眼睛,往旁边一看,才发觉她无意识地闭着眼睛,站在人家家门前了。
说话的人五十多岁,六十出头的样子。他身姿挺拔,浑身气势不凡,相貌堂堂,不怒自威。
毛老太太老脸竟然窘得一红,诺诺的应了一声,往后退了两步。
那人这才出了门,回身关上院门,转过身来。
毛老太太这才看清楚,他穿着一身运动衣,脚上是一双休闲鞋。
“您这是晨练?”在这农村里边遇到一个极有气概的老人,毛老太太好奇极了,就主动搭话。
那人到没有拒人于外,他摇了一下头:“不,我起的早,锻炼完了。这会儿是要去吃饭。”
毛老太太说:“吃饭?这村里有早餐摊子?”
那人笑了一下,脸上的皱纹带出深深的笑痕:“是啊。你是游客吧,就你自己?要一起去吗?”
毛老太太惊喜的看他:“我跟孩子们一起来的,他们还没起。我跟你一起去,正好可以给他们带回去。”
“村里有一家桃花小筑,早餐有油条、包子、牛奶、豆浆、米粥……她们家的卤蛋做的很地道,你可以尝一尝。”那人迈步慢慢的走。
毛老太太毫不迟疑的跟了上去:“这样啊,那可要一定尝一尝。”顿了顿,她不好意思地说:“我叫毛佩屏,还不知道您怎么称呼?”
“我叫朱兴文,你可以叫我老朱。”
等到齐卉和她老公起身,发现不只是儿子不见了,连老太太也不见人影,顿时大急。
她家老太太不喜欢带手机,联系不上。这村里人生地不熟的,应该丢不了吧……
七点多,儿子回来了,扑到齐卉身边直叫饿。齐卉正心急老太太,三魂七魄都快吓跑了,只拿了一袋子小面包塞给亮亮。
亮亮扁着嘴,很不高兴妈妈的敷衍。
就在这时,毛老太太兴高采烈地哼着最喜欢的戏曲小调,手里拎着包子豆浆回来了。
☆、第77章
来桃溪村的游玩,比毛老太太预想的好太多。短短的几天,她就发觉自己呼吸系统好了很多,往常胸口总觉得有什么东西堵着的感觉,也减轻了很多。
这里山清水秀,晚上很安静,睡得好,起的早。每天清晨总有淡淡的云雾缭绕,让这里跟世外仙境一样安逸。
儿媳妇几天前无意间提起这里水质很好,用水洗脸甚至都不用再擦防晒霜。当时她佯装很不在意的样子,私底下却偷偷的尝试了一下。
老人觉少,毛老太太总是第一个起来。她每天早上都会第一个出门,漫步在村子里的路上,等朱兴文出门,在一起走路去农家乐吃早餐。
来这个农家乐吃早餐的人不少,除了游客,还有本地的一些居民。
早饭很实惠。
油条炸得个头大,酥脆可口,一个只要八毛钱。豆浆、米粥都是五毛钱一碗,豆腐脑贵一点,要一元。
朱兴文说的卤蛋,毛老太太现在每天早上起来点一个。
毛老太太识货,一眼就看出来这是农家养的土鸡下得土鸡蛋。别说一块钱一个,就是两块钱她也舍得吃。
毛老太太听说村里正在施工的两层四合院就是这家农家乐开的,叫做桃花小筑。等到十一月份开张,早餐会更丰富。
到时候不仅仅有豆浆、牛奶、米粥,主厨霍红霞还将增加各种花样的粥。到时候蔬菜粥、咸肉粥、蛋花粥、蘑菇粥都会上,她还透漏会出一些汤类。
不只是店里的老客人们很期待,就连听到的毛老太太都很向往。想着等到桃花小筑正式开业的时候,能够在这里品尝上一碗就好了。
来了几次,毛老太太发现不只是朱兴文一个人常住在这个桃溪村,另外一个叫做杨才干的人也偶尔过来吃早饭。他好像是借住在朱兴文的家里,有的时候懒得出门,就让朱兴文给他捎回去。
听朱兴文说,他们同一个老年人活动中心的人经常来这个村子,爬山、玩水、采摘。
因为觉得桃溪村是个疗养的好地方,已经有好几个打算来这边长住,托他给打听地方。
只不过这些人没有朱兴文这样的魄力,就是想着找一个农家院租着住。现在的桃溪村房租涨到一个月一百五,那些老头老太就结个伴,两个或者三个人一个院子。
毛老太太听了,当时就动了一些小心思。
所以,当齐卉小心翼翼地、拐弯抹角地问毛老太太,觉得这里怎么样啊?是不是对身体挺好的?以后愿不愿意经常来玩?
毛佩屏直接了当的就说了,她要在桃溪村买房子,在这里住下了!
齐卉当时一喜,然后就是一阵心惊。
她真不知道老太太怎么会有这样的决定,也担心是毛老太太已经发现了她的心思,故意说反话。
齐卉还在哪里惊疑不定,她的丈夫先急了:“妈!这怎么能行呢?这里山高路远地,我们哥仨都要上班,没人能陪你一起住。”
毛老太太蛮不在乎地说:“不用你们陪,我自己一个人能行。”
她儿子苦笑了一下,这位老太太什么时候身边离开过人?现在说得好听,只怕没两天就受不了,吵闹着要回去了。
他诱哄地说:“那您一个人在这里多寂寞啊,亮亮、晶晶、岳岳见不到奶奶也是会想的。”
毛老太太一瞪眼:“你们不会周末的时候开车过来,把他们带上吗?!不就三个小时的路程,又不远。”
她儿子被噎得说不出话来了。
三个小时的路程叫不远?偶尔来这边玩还行,要是每个礼拜过来一趟,还算什么休息日,也是很累人的。
齐卉心里想得却不一样,她赔笑着对老太太说:“那您也没有必要买个房子,租个院子不就行了?这边冬天没有暖气,太受罪。您在这边住上一个月,等到降温我们就把您接回去。”
就算是想着让老太太过来住一段时间,齐卉也没想着买房子。就算他们家里边都挺富裕的,也不能这么烧钱。
“不行,必须要买。”毛老太太胸有成竹,指点江上般的一挥手,得意地说:“这你们就不知道了吧!现在村子里边冬天烧得是一种小铁炉,专门烧煤炭的,那温度热的人在屋子里边直接穿秋衣秋裤都行,一点都不比暖气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