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到如今,提携他成就现在地位的蔡京已经倒了,蔡京的儿子蔡攸虽然也算得宠,但各方面都不如童贯。
宣和三年的官场上,童贯无疑是最强的那个人。
但是,有这么一个异军突起的黑马却让童贯心思不宁,随着脚步声传来,他脑袋一转,目光随之看去。
来人一身戎装,走起路来虎虎生风,脸庞还没张开,一副少年模样,嘴唇上是一列细微的绒毛,眼神倒是颇为自信。
种彦谋!
这是童贯第一次见种彦谋,以往的传闻到了现在变得不堪一击。
谁说种彦谋横行汴京,整日戏弄良家妇女,是纨绔的?
童贯心中冷笑,不愧是种师道的孙子,他也是个武人,尽管被阉割,身手却不差,下巴上全是胡子,毛手毛脚。
阉人也有区分的,有小时阉割被送入宫的,这种就会长成面白无须,公鸭嗓的阴阳人,而像童贯这种已经到了少年甚至是成年再入宫的,多多少少发育了一些,即使阉割也还留有男子气概。
若是不知道的,还以为童贯是那里的好汉呢。
“陛下!臣种彦谋来迟了!”
种彦谋进了庭院时,远远就看见了凉亭中矗立的两人,心思微动,等到了脸前,略微一瞥,才算看清那人的样子。
他就是童贯吧?
说是奸臣,在种彦谋看来,能平定方腊还是有几分能力的,总比没有能力还占着茅坑不拉屎的那种人强。
徽宗见种彦谋到来,笑着拨开了玉帘,冲他招手。
“不必多礼,种小子快过来。”
听到徽宗的语气如常,种彦谋的心放松了一些,不至于两个月徽宗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那圣旨定是还有其他的意思。
拱手过后,种彦谋便走到了凉亭之中,迎面而来的就是一股清凉之气,和后世的空调房有的一比。
“坐吧,种小子,这是太师,从江南回师没多久,你们二人可谓是朕的左膀右臂,哈哈哈!”
以方腊和宋江为首的起义军近年是让徽宗最为困扰的事情,种彦谋和童贯的出现让他安心不少,对两个心腹也是推心置腹。
种彦谋跟着徽宗的话语看去,见到童贯嘴角的微动,抱拳问候道:“小子种彦谋,见过太师!”
徽宗在前,童贯也不至于跟一个小辈置气,摆摆手:“我与种相公曾是同僚,你便不必多礼了,陛下令我们两个来,想必是有事说吧?”
正吃着水果的徽宗眼睛一动,放下手中事物,擦着嘴道:“果然什么事都瞒不过太师,哈哈!”
“方腊,宋江之流既然平定,伐辽之事也该提上议程了。”
嬉笑表情从他脸上褪去,徽宗难得一见的严肃起来,手掌轻扇,外面的小太监们就立马动作了起来,过了一会,抱着一卷地图小跑着走来。
将桌上东西尽数撤下后,羊皮地图被摆上了桌子,徽宗指了指大宋北部的燕云十六州。
“近来辽朝内部发生了内乱,辽帝长子耶律敖鲁斡起兵反叛,朕觉得这是个绝好的机会,是时候北伐辽朝了。”
徽宗看了看两人,语气激昂,收复燕云十六州这等通天般的功劳,是每一个宋朝皇帝都心心念念的。
以前一直没动作,那是没机会,现在辽朝自身难保,被金人打的落花流水,接连败退,辽朝天祚帝更是连儿子都反叛了,此时不打,更待何时?
种彦谋心中一动,北方辽朝发生了这等事?
他对辽朝的了解不多,只知道这是一个从儿皇帝石敬瑭手中拿到了燕云十六州的东北政权,和宋朝是时代的敌人。
但现在看来,似乎,确实是个绝好的伐辽机会。
不过因为知道北宋末年联金伐辽的结果,他是不会赞成的,甚至说,如果可能,种彦谋希望给辽朝支援,让他们挡在前面和金人厮杀,这样一来,鹬蚌相争渔翁得利,岂不美哉?
可惜,北宋和辽朝时代为敌,对方手中握着一块整个大宋王朝上下都想要收复的地盘,燕云十六州。
而且开国之初两国就在互相讨伐,甚至在北汉还存在的时候,辽朝就一直支持北汉和宋朝的战争,曾经还亲自下场,出兵援助北汉。
等到后来北汉灭亡,辽朝又联合西夏共同对抗宋朝,可以说是宋朝的心头大患。
之前的太祖,太宗,真宗,仁宗,英宗,神宗,哲宗都没有完成的遗憾,而到了徽宗这里,却有了一次空前的机会。
满朝文武都主张攻击辽朝,无外乎有人不同意联金抗辽,说这是引狼入室,应该对金辽都持敌意。
所以,在这种政治环境下,种彦谋也摸不清楚徽宗会不会接受他的抗金援辽想法,索性不说,看看童贯怎么回答。
徽宗的目光在两人身上都有停留,种彦谋低头不言,童贯则是若有所思。
“太师也觉得是时候伐辽对吧?”
徽宗笑着朝童贯问道,显然他觉得这是个天大的好机会,错过了可就太亏了。
童贯抿了抿嘴,思量着,“辽国虽然发生了内乱,但驻守在燕云地区的郭药师等部并没有移动,往年我朝防御,还能勉强维持,现在若是主动进攻...”
之后的童贯就没说了,意思很明显,现在时机未到,如果贸然出击恐怕会死伤惨重。
这话立刻就想一盆水浇在了徽宗头上,让他原本兴奋的脸庞顿时皱了起来。
他又看了看种彦谋,见两人都是这副表情,不由得泄了气。
徽宗虽然懈于政事,但是人是不傻的,知道眼前两人是自己最信赖的人中,对军事方面各有见解,两人都是这样,那就说明确实还没到时候。
“既然太师这样说了,那朕...”
神色有些落寞,徽宗叹了口气说着,最后一句却怎么也说不出口。
童贯眉毛一挑,赶紧进言:“陛下也不必担心,只要种师道的西军抵达京城,各地的钱粮筹集完毕,到时陛下一声令下,北伐辽朝收复燕云,童贯在所不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