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30章 不敢冒险
    521工程工业化试验按计划率先在试验三组如期展开,在项目负责人钱章良带领下,他们首先制备出了足够的催化剂,并将其应用在m1号原料的生产过程中。

    在一套催化脱氢试验装置中,从前天开始,仪表显示系统压力正在逐渐升高,当班技术人员采取一些措施后,系统压力得到暂时控制,过了三四个小时,压力再次上升,虽然升幅不大,但这种趋势令人感到不安。

    组长钱章良知道消息后马上赶到现场,他仔细观察了试验装置运行情况,又详细查看了试验记录,然后询问有关技术人员,“除了发现系统压力上升,还有别的异常现象吗?”

    “产出率也有一定程度下降。”

    “哦----,”钱章良好像意识到了什么问题,但他还不能肯定,“你们继续观察,详细记录,有什么异常情况及时报告,一旦压力失控,马上停车!”

    试验装置继续运行了三十多个小时后,钱章良预料的情况果然出现了,系统压力上升到装置的耐压极限,当班技术人员和班长商议后,果断停止进料,除了冷却系统继续运转,其他部分立即停止运行。

    出现这样的异常情况,不仅惊动了组长钱章良,就连研究室主任陈耀华也在第一时间赶到试验现场,和大家一起分析原因,查找故障,有人怀疑管道堵塞,也有人认为系统中的泵阀出了问题。

    “既然停车了,等系统彻底冷却下来,拆开几个关键部位看看,就啥都明白了。”跟老钱和几位技术人员商议后,陈耀华建议道。

    过了一天,试验装置系统压力和温度全都降了下来,有关人员将其拆开,发现安放催化剂的部件几乎全部堵住了,当他们把部件拆下来仔细检查时,看见的情况令人大吃一惊!“怎么会这样?装填进去的不是颗粒状的催化剂吗?现在全都变成粉末了!”

    “不用说,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明显是催化剂颗粒强度不够。”一位技术人员分析道。

    “颗粒强度不够是必然的,否则不会出现粉碎现象,问题是小试期间从来没有这种情况,每批催化剂即使到了使用期限,从设备中取出来,颗粒破碎率也不超过百分之五。这才使用了一百多个小时,怎么就自动粉碎了呢?而且还这么厉害。”钱章良对出现的情况难以置信。

    “工业化试验中,进料速度加快,物料气化后成为蒸汽,通过催化剂的流速和流量随之增加,这将对催化剂颗粒形成更大的气流冲击,从而对催化剂颗粒的强度提出更高要求。”陈耀华分析了更深层次的原因。

    “嗯,可能这就是造成催化剂颗粒发生粉碎的主要原因。”包括老钱在内的其他技术人员几乎一致赞同这种分析。

    “但是,接下来应该怎么办呢?521工程工业化试验正等着使用m1号原料,别说很难马上找到一种提高催化剂颗粒强度的方法,即使有这种方法,要想立即投入应用也不现实。”钱章良愁眉苦脸地说。

    “是啊,远水难解近渴,即使找到提高颗粒强度的方法,一时半会儿也用不上,现在521工程工业化试验即将全面展开,如果因为m1号原料卡了脖子,对试验进度将产生重大影响。”陈耀华也是一副忧心忡忡的样子。

    现场气氛瞬间变得紧张起来,谁都知道,如果因为某个环节出了问题而对整个521工程造成不良影响,上级部门一旦追究,是要有人承担责任的!

    考虑再三,陈耀华最终决定将试验三组的工作做如下调整:第一,为了不耽误m1号原料的生产,他建议重新装填催化剂,继续开展试验,但要把加料速率降低一半,如果仍然发现催化剂破损现象严重,还可以进一步降低加料速率,总之,既不能耽误工业化试验条件的探索,也不能耽误m1号原料的生产;第二,如果精力允许,可以寻求增强催化剂颗粒强度的科学方法。

    “如果这样,m1号原料的生产速度就会慢很多了。”钱章良非常遗憾地说。

    “不怕慢就怕站,如果继续坚持原来的实验条件,结果还是造成堵塞,那就不如把速度降下来,要是催化剂在低速下既不发生破损,又能保持较长的使用期限,即使慢一点,起码不会耽误m1号原料的生产,总比完全停止好得多。”

    “可以,我同意这个方案。”两权相害取其轻,m1号原料是tsm的关键组分之一,这一方案虽然生产速度比较慢,但不至于彻底停摆,所以,老钱跟陈耀华迅速达成共识。

    试验装置经过清理并重新装填催化剂,于第三天上午再次开车,按照事先预定的试验方案,把加料速度降低百分之五十以后,装置连续运转了四百余个小时,才再次出现系统压力逐渐升高的情况,这一现象直接证明了陈耀华的推测,即在大流量的原料蒸汽冲击下,原有的催化剂颗粒强度明显不足,降低加料速度,催化剂使用寿命随之延长,说明这一推测是正确的。

    找到问题的根源后,接下来就是在两种情况下进行选择,要么在这一条件下继续试验,更换催化剂的频率就会相应增加,要么进一步降低加料速度,可以使催化剂寿命得到适当延长。

    权衡一番后,陈耀华认为目前情况下,还是应该以加快m1号原料生产速度为重点,为了不至于让m1号原料生产遭受重大影响,现在已经降低了一半的生产速度,如果进一步降低,就会对整个521工程进度造成明显影响,那是绝对不允许出现的情况。

    “如果更换催化剂的频率加快,有可能增加m1号原料的生产成本。”钱章良提醒道。

    “这个时候,最关键的问题恐怕是如何尽快完成工业化试验,原材料成本可以暂时放在一边,上级要求咱们尽快实现产业化,因为经济建设和国防工业的许多领域正盼望tsm密封材料早日投入实际应用。成本问题,包括所有工艺的进一步优化完善,可以放到以后 进行。”陈耀华是521工程副总指挥,他总是站在更高的角度考虑问题。

    “如此一来,催化剂的用量就会增加不少,我们制备催化剂的现有人手恐怕忙不过来呀!”突然出现的情况,给老钱增加了意想不到的困难。

    “这个好办,需要多少人,需要哪方面的人手,你提出来,我帮你解决。”

    在陈耀华的全力支持下,比原计划推迟了半个月,试验三组总算完成了m1号原料的生产,与此同时,随着其他几种关键原料工业化试验装置相继投入运行,m2~m5号原料也陆续准备就绪,此后,由陈耀华亲自负责的tsm材料合成工业化试验,即将投料试车。

    为了稳妥,陈耀华跟几位助手商量后,决定开始几个批次的试验在比较温和的条件下进行,因为大家对这套设备的性能并不了解,在进行正规试验之前,技术人员和试验工人都需要对设备性能有个熟悉过程。

    经过一次空转试验和一次投料模拟(用水代替真实物料)试验后,大家基本熟悉了这套工业化实验装置的操作方法。对设备管路进行一番吹扫烘干,接下来投入真实物料,首先验证了物料配比对材料性能的影响,取得的试验结果跟小试基本一致。

    在考察温度压力和介质对材料性能的影响时,陈耀华和他的助手们在设备上遇到了难题,那就是合成反应釜的密封问题。其实,这个问题在小试期间就遇到过,只不过陈耀华当时想了个临时性办法,用多层石棉板做密封垫圈,暂时应付过去了。

    工业化试验中,设备体积扩大了数十倍,再用多层石棉板做垫圈,其密封效果和设备安全性能如何,谁也没有把握。

    在跟助手们讨论这件事情的时候,陈耀华认为石棉板的强度和耐高温性能是没有问题的,关键是石棉板和设备接触面之间,以及多层石棉板之间的密封效果不能令人放心。

    材料合成过程中,系统承受着七八公斤压力,设备里面是二百多度的高温液体,一旦发生泄漏,完全可能对操作工人造成伤害,陈耀华深知,安全生产的红线是不能触碰的,所以,这个问题让他一时想不出妥善的解决办法。

    “主任,在小试期间,我记得是在石棉垫片之间刷一层胶黏物来解决密封问题,这里不能用同样的办法吗?”助手许巍提醒道。

    “小试期间,设备尺寸不大,即使发生泄漏,也没有多大危险性,所以我敢冒险。实际上垫圈一次一换,也基本没有发生过泄漏。”

    “现在也可以一次一换呀!”

    “这没问题,但现在的设备尺寸大多了,里面的物料有几百公斤,一旦发生泄漏,情况将非常危险!在安全问题上,必须万无一失,所以,我也不敢轻易冒险呀!”

    安全问题非常严肃,助手们也不敢随便提建议了。

    一番思索后,陈耀华突然问道:“小试期间在实验室得到的性能比较好的tsm材料样品,还有多少?”

    合成试验组的日常管理由周玉明负责,他心里很有数,“几批样品加在一起,可能还有十来公斤。”

    陈耀华兴致颇高地说:“大家想一想,是否可以将tsm材料熔化,然后想办法将其涂布于石棉垫圈的表面,如果达到一定的厚度,又足够平滑,不就可以起到密封作用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