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懿宗除了贪玩之外,还有就是迎奉佛骨,给百姓带来沉重的负担。
佛教在唐武宗灭佛之后,受到沉重打击。
唐宣宗即位后,又陆续恢复了寺院。
所以,到了唐懿宗时期,佛教势力又迅速发展起来。
唐懿宗沉溺佛教,广建佛寺,大造佛像,布施钱财无数。
上行下效,在唐懿宗的倡导下,大规模的法-会道场空前兴盛,佛寺中的经声佛号响彻长安。
佛经的大量需求刺激了印刷术的发达,现存世界上最早的印刷品之一就是咸通九年刻印的《金刚经》卷子,今藏于伦敦大英博物馆。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印刷品,也是佛家的"陀罗尼经咒"。
从法门寺地宫发现的"捧真身菩萨"和"银金花双轮十二环锡仗"等,也是敕造于咸通年间的精美文物。
这些充分说明了唐懿宗崇佞佛教到了什么程度!
唐懿宗决定举行一次大规模的崇佛活动--法门寺迎奉佛骨。
咸通十四年,公元873年三月,唐懿宗安排迎奉佛骨的诏书一下,立即招致群臣的劝谏。
大臣们一致的理由是此举劳民伤财,而且有唐宪宗迎奉佛骨之后暴死的前车之鉴,均认为此举不祥。
唐懿宗对此充耳不闻,他对大臣们讲:"朕能活着见到佛骨,就是死了也没有什么可以遗憾了!"
这次迎奉佛骨的规模,比起唐宪宗时期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从京师到法门寺沿途之上,禁军和兵仗绵延数十里,场面之壮观,远远超出皇帝主持的祭天大典。
四月八日,佛骨舍利迎入京城,在宫中供奉三天后,唐懿宗允许送到京城的寺院让百姓瞻仰。
虔诚的信众,不惜点燃自己的手臂或者在头顶上燃香奉礼,富豪之家则举行法-会,不惜花费巨资,他们甚至以水银为池,以金玉为树,招集高僧大德,又请来戏班子载歌载舞。
宰相以下朝廷百官也竞相施舍金帛,数量相当可观。
这次迎奉佛骨持续了相当长的时间,直到唐僖宗即位后才把佛骨送归法门寺。
唐懿宗如此坚决地迎奉佛骨真身舍利,用他自己的话说是"为百姓祈福",实际上他是为给自己带来福气,是为了"圣寿万春",也就是为自己祈求平安。
但是,具有讽刺意味的是,佛骨真身舍利并没有给这个倒行逆施的皇帝带来福荫,反而让他早早病死。
一个人,当然可以信佛,可以求佛保佑,但是,身为皇帝的人,就不能轻易信佛,因为,皇帝的一举一动,对国家来说,都有可能是灾难性的!
唐懿宗的一次迎佛骨之事,就劳民伤财,导致国家不稳定,这样去求平安,未免是本末倒置了!
求平安,正确的做法,还是孔孟那一套,那就是实行仁政,善待百姓,才是求平安的最正确做法!
唐懿宗是个昏庸之主,自然不会明白这个道理了。
唐宪宗迎佛骨的时候,韩愈就写下著名的《谏迎佛骨表》,首先从佛教没传入我国前,那些领袖,都是活到一百来岁,说明不用佛祖保佑,我国人民依然能长寿。其次,佛法传入我国后,那些信奉佛祖的人皇帝,没有几个长寿的,什么“明帝在位,才十八年耳。其后乱亡相继,运祚不长。宋、齐、梁、陈、元魏已下,事佛渐谨,年代尤促。”这话说明信佛未必长寿,国运未必能长久。紧接着说了高祖不信奉佛法,希望皇帝能效仿高祖,什么“以为高祖之志,必行于陛下之手。”最后,详细叙述佛教之害,要求皇帝该信奉的是孔子的圣人之道。末尾说“佛如有灵,能作祸祟,凡有殃咎,宜加臣身。上天鉴临,臣不怨悔!”
韩愈此表,千古之下,读之凛然!
唐懿宗肯定也读过,但是,他还是不以为然,还是要迎奉佛骨,给国家带来灾难。
他以为,这样信佛之后,自己就能长寿,哪里知道,佛骨迎入京师后,他再一次病重。
七月十六日,唐懿宗就已经"疾大渐",也就是说,病到了无力回天的地步!
有人评价说:"佛骨才入于应门,龙已泣于苍野。"意思是说唐懿宗迎奉的佛骨刚刚进门,载着他灵柩的丧车就已伴着众人的哭泣到了墓地!
咸通十四年,公元873年七月十九日,唐懿宗在咸宁殿结束了骄奢淫逸的一生,时年四十一岁,安葬于简陵。
统观唐懿宗的一生,可以说是无能昏君,使大唐的局势急转直下,本来给唐武宗统治得中兴了,如今再次没落。
大唐的天下,飘摇在了风雨之中,随时有可能覆灭。
唐懿宗的愚蠢,与之前吃仙丹的唐宪宗、唐武宗、唐宣宗一样,妄求长寿,只是他们是通过吃仙丹,而他是通过信奉佛,也算是殊途同归。
他们都犯了一个致命的愚蠢,那就是做事没有按照规律出发!
人想活得久一点,这没错,也是个美好的愿望。皇帝有这样的愿望,那是没错的一件事。可是,追求长寿,就要按照长寿的规律来做,而不是去吃仙丹,去信奉佛,这些都是不按照规律的做法,最终的结果,只能徒劳无益。想长寿,按照规律就是坚持锻炼,合理饮食,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如果做到这三点,不能长寿的话,那也是没办法的事。
唐宪宗和唐武宗虽然也犯了这样的错误,但是,他们还有智慧之处,那就是要做事。所以,他们的结局虽然惨,但好歹做了许多贡献。可唐懿宗有他们的错误,没有他们的智慧之处,完全不做事,所以,是比唐宪宗和唐武宗还愚蠢之人。纵观其一生,生在小康人家,非常适合他,有一定的钱可以给他玩;但身为皇帝,就是害死他了,让他给国家带来巨大的灾难。
这或许是老天故意要灭了大唐,因为,他在大唐飘摇风雨之中的时候,派了个不靠谱的人去掌舵。这就让大唐这艘船沉得更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