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727章 垂涎良乡
    五月,微风清爽。

    弘治皇帝心情烦闷,接连看了数十日疏奏,坊间丝绸和茶业丝毫无上涨的迹象。

    没有两三年,严嵩到不了弗朗机国,朝廷却等不及了。

    “去打听一下,良乡的丝价上涨了吗?”

    萧敬神情僵硬,陛下您刚问过啊,“奴婢这就派人去问问!”

    很快,小太监在偏门前朝萧敬张望一眼,等萧敬走出来耳语几句。

    “继续盯着。”

    萧敬就转身回了大殿,面色支支吾吾地样子,弘治皇帝见状,蹙眉问道:“还没涨?”

    萧敬颤抖着说出来:“又跌、跌到一两银子一匹了。”

    弘治皇帝面上怔怔地没有表情,若丝价如此一蹶不振,该如何是好?

    ……

    浙江,长乐县。

    县令蒋信看完绍兴知府下的官令,“丝价骤跌,商贾士绅为避塌房税,皆不织丝绸,竟还加长乐的丝税,这个狗官!”

    丝绸价格大跌,士绅们不采办生丝,蚕户手里的生丝卖不出去。

    加长乐的丝税,意味着,要百姓加大桑叶种植,养蚕造丝。

    以贱价售卖,用庞大的生丝数量来充税额。

    新昌的县令王宾点头:“不向朝廷请乞免赋,还要向我等加税,诸位,联名向内阁上疏?”

    绍兴以酒肆闻名,当种粮食酿酒,种桑叶简直是浪费良田。

    绍兴知府王云成为凑足税额,竟出此下策。

    嵊县县令唐冲站起身来,躬身道:“二位胆识过人,恕唐某不敢奉陪,告辞了。”

    王云成是朝中工部尚书曹元门生,他不敢招惹。

    话音刚落,衙堂外走进来一个穿着白鹇绯袍的官员。

    微瘦,深陷的眼眸如鹰视,脸如鞋拔,光看面相,就知是尖酸刻薄的人,赫然是绍兴知府王云成。

    唐冲忙起身笑脸相迎:“王大人怎有空到长乐来?”

    王云成脸色写满怒意,声音怒不可遏:“本官听说,你们在此合谋反抗本官的旨意,还要告到朝廷。”

    蒋信和王宾愤然看向唐冲,刚坐下不久王云成就来了,显然是告密。

    王云成赫然冷着脸:“长乐和新昌的丝税再加三成!嵊县就免了。”

    丝税,由知府为单位向朝廷缴纳,至于府域内如何平分,由知府说了算。

    嵊县的丝税,显然分在了长乐和新昌头上。

    唐冲大喜过望。

    蒋信冷脸道:“长乐以酒为贵,王大人让我等种桑叶,令百姓织造生丝,酒税又如何处置?”

    王云成知道,二人一定缴纳不上来,“一样缴纳!”

    蒋信和王宾怒发冲冠,恨不得砸了官帽,揍王云成一顿,甩手离去。

    正在这时,衙役慌张地跑进来:“大人,太白山发现了银矿!”

    太白山在长乐县的边缘,周围良田稀少,多为新开垦的旱田。

    浙江府竟有银矿,报上朝廷,就是大功一件。

    蒋信惊住了,想不到辖区内有银矿。

    王云成从震惊中反应过来,满脸笑意:“此事,由本官禀明朝中工部尚书曹大人!”

    ……

    华盖殿,

    弘治皇帝多次召见内阁和九卿,商讨税费一事。

    丝价跌落后,江南多地纷纷上疏,请降府邸内的丝税税额,减少织造。

    “内阁可有办法吗?”

    内阁五人默不作声,弘治皇帝又看向严成锦:“严卿家可有办法?”

    抵制丝绸和茶叶,如同上一世某国严禁使用某为手机,是他国内政。

    严成锦能有什么办法。

    “只能准许诸府,降税额。”

    工部尚书曹元正色道:“税额降低,加之先前免税的土地,国库的银子从何来?”

    以前,凭借农税国库收支近乎相抵。

    如今商税折损大半,各项支出必须砍掉,否则,必会出现财政赤字。

    严成锦点头:“曹大人想如何处置?”

    曾鉴致仕后,弘治皇帝提曹元为工部尚书,此人,乃是前礼部尚书周经的女婿。

    得益于周经的扶持,为人有些傲然,不似其他尚书那样内敛。

    曹元沉声道:“以丝绸为货币,向番人以货换货,再转售百姓,变成银子。”

    丝绸,在一些地方作为货币使用。

    如同在茶马易市中,用丝绸交易马匹,不过,是坊间的私人行为。

    严成锦断定曹元不懂经济。

    黄金能作为交易货币,是由于拥有稳定的价值,丝绸都跌成大白菜了,还想拿大白菜当银使?

    弘治皇帝看向刘来:“刘卿家以为呢?”

    “臣以为不可,曹大人此举是照葫芦画瓢,即便有人愿意收,也只能贱卖。”刘来直言。

    曹元闭上嘴巴,想在廷议上积极发言,却落得一身尴尬。

    散朝后,回到工部值房。

    曹元看向一张空着的书案,怒火窜入脑海:“那张书案的人呢?”

    主簿孙寅答应道:“回禀大人,那是宋景的位置,人去良乡了。”

    以前,曾大人当尚书的时候,放任不管。

    宋景想去哪儿就去哪儿,工部的官员习以为常,只是,曹元是新任尚书不知道。

    当值却冒然离开,不是懒政失职?曹元重重地叹了一口气,皱纹渐渐加深。

    看了几本疏奏后,眉头皱得更深了:“营缮清吏司的营房修多久了!竟还未完工?”

    营缮清吏司郎中史群芳低着头,唯唯诺诺。

    “还有都水清吏司,钱塘江防修缮多久了,通州的沟渠建造半年,还在督建!”

    几个主事的郎中,宛如做错事的孩子般,齐刷刷站在书案前。

    “大人,我等精通督造的图纸和工事,可手下的班匠却未必,才延误了工期。”

    “良乡工程师虽是胥吏流民子弟,却精通督造,做出的器械木具,设计修缮图纸,堪比工部主簿,若能以他们为班匠,必会令工部大振。”

    几个郎中先后道。

    他们觊觎良乡的工程师许久了,不得不说,严成锦还真教导出一批卓越的工匠。

    这般出色的匠人,堪比他们这些老师傅。

    早已想将这些人收为工部的班匠。

    可前工部尚书曾鉴不许,就再也没有提过,且最重要的是,这些人与严成锦有些瓜葛,他们也不敢轻举妄动。

    曹元微微抬头,不确定的问:“诸位的意思,想将良乡的工程师收为班匠?”

    孙寅几人一同颔首。

    曹元听说过这些人,是当初严成锦以工程师之名义,向坊间招纳,每月发放银两。

    想要强行夺过来,恐怕不容易。

    “去查查良乡有多少工程师,报给本官,不要打草惊蛇。”

    一个时辰后,孙寅走回值房中,此事不难查,每期都有高中工程师的榜单,抄下来即可。

    “大人,这是名册!”

    曹元翻开了册子,良乡的工程师有九百七十人,有三百八十人精通修缮、水利和锻造。

    若招揽至工部,相当于三百八十个主簿郎中。

    曹元心中激动,陷入沉思中:“严成锦必不会松口,本官想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