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601章 祝福我吧
    《清明上河图》因为张重的新书,重新进入到普通人的视野当中。

    许多人嚷嚷着要去故宫看真迹,但问题是《清明上河图》并不是常展文物。

    作为一幅保存了近千年的画卷,为了不让其受到破坏,一般要隔几年才会展出一次。

    上一次《清明上河图》展出是2020年,也就是前年。

    而下一次再展出就不知道是什么时候了,保守估计至少也要三年,说不定要更久的时间。

    而且即便展出,也可能不是展出全貌。

    看不到真迹,大家只能看看网上的图片聊以慰藉。

    有些人看到商机,制作印制版出去卖,还真有不少人买。

    最出名的高仿品是一幅清仿之作。

    之前这幅清仿之作,已经卖到了好几百万。

    这次趁着这股东风,收藏者又把画拿出来拍卖,竟然卖了一千二百多万。

    虽然大家都知道这幅画是仿造的,但是因为这幅仿品用色独到,用笔圆熟细致,细节严谨,技艺很高,所以很受收藏家的青睐。

    花一千二百万买了画的那个收藏家本身就是个商人,他在买了这幅画之后,在燕京弄了一个展馆,将这幅仿品放在展馆之中供人欣赏。

    当然不是免费欣赏,入馆内需要支付十元的门票钱。

    这件事情刚出来的时候,有的人还在嘲笑这个人,说他这个想法太过理想化。

    谁会愿意花钱去看一幅赝品。

    还有热心的网友给这个商人算了笔账。

    一千二百万元,门票十元,就算不把人工费和场地费都算进去,也需要一百二十万人次才能收回成本。

    但是谁也没想到,这个展馆刚开了没几天,单日人次就破万了。

    老板非常明目张胆地蹭张重新书的热度,展馆里面不仅有他拍来的那幅高仿品,还有不少跟新书有关的东西。

    有一面很长的墙上挂着各种局部照片,上面把书里面提到的人物都圈了出来,并且在底下做了注释。

    这样一来,展馆也就变成了《清明上河图密码》展馆。

    虽然大家都知道这是赝品,但这是一幅得到了很多人肯定的赝品,不然也不会有人花那么多钱去买。而且再怎么说,这也是清朝的作品,算是一件古物。

    不管怎么说,总比在网上看图片要好一些。

    最关键的是门票真的不贵。

    十块钱,一顿午饭都吃不了。

    照这样的情况下去,说不定老板再过几年就能把买画的钱给赚回来了。

    等到钱赚回来之后,他等于是白得了一幅画。

    当然也有人诟病他这种做法,因为展出的这幅画也非常难得,这样持续展出,对画作本身的伤害很大,这根本不是一个爱画之人能做出来的事情。

    老板则表示说,虽然画作难得,但是有欣赏它的人才最难得。把画展出来可能是一件错事,但是他愿意背负骂名,只为了让更多喜欢这幅画的人亲眼看到它。

    他将自己塑造得很伟大。

    老板的说法虽然是狡辩,但是也有一点道理。

    假如他将画放在手里,那大家不就看不到了?

    很多人一边骂一遍去看画,反正心情很矛盾。

    而过来参观的人中,有不少都是外国面孔,有人做了粗略统计,每天过来参观的外国人多达上百人,都是从各国赶来的。

    此时展馆门口,有记者正在采访一个外国人。

    “你好,我是xx新闻的记者,请问先生你是从哪儿来的?”

    “加拿大。”

    “请问您今天在这是要做什么?”

    “当然是要进去看《清明上河图》了。”

    “您知道里面的那幅《清明上河图》是赝品么?”

    “当然知道,不然我凭什么能花十块钱,只排一会儿队就能进去。”

    “既然您知道,为什么还要进去看?”

    “因为真的看不到啊,听说这是最好的一个仿品了,还是清朝的文物,十块钱,难道你觉得不值么?我是看了pz的新书,特意到燕京看《清明上河图》的,但是来了之后才发现原来《清明上河图》不是每天都能看到。有人告诉我,如果我想看,至少要再等三年时间,我的天,我根本不可能等那么长时间。我很多朋友都知道我来看《清明上河图》,我总不能什么都不做就回去吧。还好有这幅赝品能看,不然我就真的什么都做不了了。”

    “你回去之后会告诉你的朋友你看的是一幅赝品么?”

    “当然不会,反而我会告诉他们《清明上河图》很好看。”

    “为什么?”记者一愣。

    “没有看到真迹,这让我很伤心,所以我需要有朋友帮我分担。你没听过一句话么?分享快乐快乐加倍,分享痛苦痛苦减半?这可是鲍勃·林顿的金句,顺便说一句,我看过全部《鲍勃的人生》。”接受采访的加拿大人俏皮一笑,然后走进了展馆。

    其实很多人跟这个加拿大人一样,都是被“骗”过来的,他们只知道画在燕京故宫博物馆,却不知道并不是每天都有展出。

    不仅仅是外国人,连许多当地人都不知道这事,看了个百科就兴冲冲过来了。

    来了之后才发现,根本就看不到真迹。

    很多人退而求其次,就跑来看高仿了。

    ……

    张重没想到自己的书将不少人“骗”去了燕京,也不知道他为某个展馆带去了不少生意。

    陈青打电话来告诉他,今年的青年文艺奖结果出来了。

    没有什么意外,获奖作品是赵热的《叶落寒秋》,最终青年报那边还是没有搞大噱头。

    “挺好的,赵热拿这个奖也是实至名归,该他拿了。这事他知道了么?”

    “青年报直接把消息发给我这边的,我还没跟他说。”

    张重笑道,“这我就该批评你了,跟我什么时候不能说,应该第一时间通知他的,行了,我知道了,你快去通知他吧。”

    “好嘞。”

    陈青挂了电话没过多大一会儿,赵热又打来电话。

    看到来电显示,张重猜测大概陈青已经把事情跟赵热说了。

    “喂,老赵。”

    “祝福我吧,我也拿了个青年文艺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