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锦绣医妃之庶女凰途 第20节
    她不过是一个侯府的粗使小丫鬟,微不足道,更何况,前世的这个时候,整个侯府正沉浸在楚云沐夭折的悲痛中,根本就没人在意一个小丫鬟的死。
    楚千尘一针见血地问道:“上一次,你跟我说,你在假山那里曾看到了大姑娘,可为何是崔嬷嬷来找的你,封了你的嘴?”
    “奴婢不知道。”梅儿一脸茫然地摇摇头。
    她真的不知道!
    楚千尘凝视着梅儿的双眼,再问道:“那天,你到底看到什么?细细告诉我。”
    梅儿颤颤巍巍地说道:“那天,奴婢正好在湖边洒扫,远远地就看到大姑娘从湖对面的假山边走过……”
    “你确定是大姑娘,可看清楚了?”楚千尘又问道。
    “这……”梅儿努力回想着当时的情景,“奴婢当时看到的只是她的背影,没看清楚那人的脸,只她的身形打扮和大姑娘一样,又都穿了火红色的褙子……”
    楚千尘点了点头,示意她继续说。
    梅儿接着道:“奴婢当时没有在意,就继续打扫,没一会儿,就看到四少爷独自爬上了假山,要去捡纸鸢,奴婢只以为四少爷是与大姑娘一起的,就没过去,然后,四少爷就从假山上摔下来了……”
    想到当时的那一幕,梅儿尚有几分心惊。
    楚千尘沉吟了一下,又问道:“前几日,陈嬷嬷来看过你吧?你是不是跟她说,你什么也没有看到?”
    梅儿愈发羞愧了,点了点头,“奴婢后悔了……”
    说完了这番话后,梅儿刚刚提起来的精气神一下子又都泄了,虚软无力地靠着后方的迎枕。
    该问的都问了,楚千尘便也没再说话,她走到窗边,推开了窗户,缕缕凉风从窗外吹了进来,吹散了这满屋子的血气与死气。
    屋子里陷入了一片沉寂,直到琥珀回来了,还带着刚煎好的汤药,热气腾腾。
    楚千尘示意琥珀把汤药放在床头就行,等琥珀退回来后,她对梅儿说道:“把药喝了吧。”
    梅儿吃力地从榻上坐了起来,她身上的白色中衣上还沾着没有干涸的血迹,憔悴而又狼狈。
    她颤抖着手端起了汤药,那浓浓的药香涌入鼻腔,带来了生的希望。
    苦涩的汤药顺着喉咙入腹,没多久,梅儿就觉得身上暖洋洋,连冰冷的四肢也渐渐回暖了,就好像被人从鬼门关里拉了回来。
    “二姑娘……”
    放下空药碗后,梅儿抬头看向了窗边的楚千尘,楚千尘头上戴着帷帽,帷帽周围垂下的青色面纱挡住了她的面庞,春风轻柔地拂着面纱,面纱随之翩然起舞,隐约可见面纱后少女的娇艳的半边面庞。
    金色的阳光洒在了她的脸上,明眸皓齿,蛾眉朱唇,连窗外盛放的桃花也为之黯然失色,少女的容色光艳夺人。
    楚千尘道:“这方子你还要再喝上三天,我会每天给你来送药,这里有琥珀刚买的糕点,你先吃着。但是,你要记住,你绝对不可离开这屋子一步,听明白了没有?”
    她的声音平静无波,但听在梅儿的耳中却如同天籁般。
    梅儿知道唯有二姑娘能救自己,连连点头应了:“奴婢听姑娘的。”
    她要活,她要活下去!
    该办的事办完了,楚千尘也就没再留,又道:“我先走了,明天再来瞧你。”
    余下的事就等梅儿好了以后,让她自己去与嫡母说吧。
    这件事不但牵扯到楚千凰,还和姜姨娘有关,自己是不方便再掺和进去了。
    出了屋后,楚千尘示意琥珀从外面把门锁上,以防梅儿不守承诺。
    这边的动静引得住在隔壁的妇人探头探脑,好奇地张望着。
    楚千尘对着琥珀吩咐了一句,摘下帷帽的琥珀就走了过去给那妇人塞了一两银子,嘱咐道:“你是王大成家的吧?你帮我盯着些梅儿,若是她擅自出门,就进府来找我说。”
    这可是一两银子啊!王大成家的眼睛霎时就亮了,立刻拍着胸膛答应了,接过银子说道:“放心吧,琥珀姑娘,我保管盯得牢牢的,就算宸王回京那天,我也不去看热闹!”
    几步外的楚千尘心头一跳,插嘴问道:“宸王要回京了?”
    她的声音中带着连她自己都没有查觉到的颤意。
    “是啊是啊!”王大成家的连连点头,猜到这个戴着帷帽十有八九是二姑娘,殷勤地回答道,“朝廷已经下了公文,宸王已经到了冀州,还有三日就能进京了。我刚刚才从前面大街回来,大家都在说这事儿呢。”
    第30章 宸王
    太好了!
    他终于要回来了!
    楚千尘面纱后的眼睛明亮如星辰,笑得眉眼弯起。
    她给琥珀使了个手势,琥珀就多给了王大成家的一两银子。
    接着,楚千就步履轻快地离开锣鼓巷,她没急着回侯府,先就近去一家医馆抓了几副药,然后才打道回府。
    一回府,楚千尘立刻吩咐小丫鬟们去烧水、熬药,不但自己用艾叶好好洗了一遍,也让琥珀回屋去好好地洗了,之后,她让琥珀把刚刚抓回来的药煎了,她们两人一人一碗,这药需要连服三剂,以防万一。
    等到晚膳时,琥珀过来禀说,府里今天没有什么大动静。
    楚千尘心知应该是沈氏把这件事暂且压了下来。
    她没再理会这件事,每日按步就班地做她自己的事,早上先去正院的后罩房看陈嬷嬷,随后再出府去锣鼓巷给梅儿开方子。
    陈嬷嬷的病症比梅儿要轻得多,用了三天药后就好得七七八八了,但为安全起见,楚千尘还是嘱咐她这暂时不要与旁人接触,再观察三日。
    楚千尘把陈嬷嬷的病况告诉了沈氏后,又道:“母亲,梅儿的病更重,还要等三五天病情才能稳定。至少要过七天方能进府。”
    “尘姐儿,辛苦你了。”沈氏含笑道。
    楚千尘微微一笑。
    她做这些不为沈氏的感激,只是为了沐哥儿,沐哥儿是她的弟弟。
    “尘姐儿,”沈氏迟疑了一下,还是直言道,“等到梅儿好了以后,这件事也要有个了结。”
    楚千尘明白沈氏的意思,沈氏心里恐怕也怀疑这整件事和姜姨娘脱不了关系,而自己又是姜姨娘的亲生女儿。
    “母亲请自便。”楚千尘一派泰然地说道,眼眸清澈明净。
    楚千尘已经不知道自己对姜姨娘是一种怎样的情感了,曾经的孺慕之情在经过了前世那十几年的岁月早就荡然无存了。
    但是,姜姨娘是她的生母,这一点是不可改变的。
    哪怕她现在明知姜姨娘对她并没有多少感情,她也不会去伤害赋予她生命的生母。
    一码归一码。
    上一世,沐哥儿死得太无辜了。
    楚千尘只希望是她误会了,希望她的生母只是对她有些凉薄,其实没有那么恶毒冷酷。
    沈氏郑重地说道:“尘姐儿,你是不同的。”
    沈氏正想委婉地说她不会因为别人的错就迁怒到楚千尘身上,却被楚千尘抢在了前面:
    “母亲,我待会儿想出门一趟。”
    楚千尘突然转移了话题,让沈氏怔了怔,然后就听她接着道:“我听说宸王殿下今日要回京了,想出去瞧瞧。”
    “母亲,您就让我出门吧。”
    楚千尘眉眼带笑,精神奕奕,一双凤眸波光流转,盈满了笑意,犹如夏夜璀璨的星河。
    被她的笑容所感染,沈氏的嘴角翘了翘。
    她知道的其实比楚千尘更多些,宸王昨日就到了京郊的,今日会由太子亲自出城相迎。
    沈氏只当楚千尘是想出去瞧瞧热闹,爽快地就应了:“多带几个人出去,今日街上人多,别让人给冲撞了。”
    “是,母亲。”
    楚千尘愉快地向着沈氏福了福,就要告退的时候,沈氏又塞了个荷包过来,她手一捏便知道里面是一些碎银子。
    楚千尘眉眼弯弯地笑了,也不推辞,谢过沈氏后,把荷包收到了袖袋里。
    看着楚千尘轻快活泼的笑容,沈氏也能感觉到她心中的欢愉,挥挥手道:“你去吧,好好玩。”
    沈氏的眸底洋溢着慈爱的笑意。
    尘姐儿是个好孩子,从她一而再地对沐哥儿施以援手,又救了陈嬷嬷与梅儿,可见一斑。
    沈氏也不想为了姜姨娘的事与这孩子闹翻了脸,方才她也仔细想过了,若是楚千尘求情,这件事她就不查了。
    但是,楚千尘什么也没有说,想来她是知道自己想给沐哥儿讨个公道,不想让自己为难吧。
    这孩子的心很正,心胸也开阔!
    得了沈氏的允许,这一次,楚千尘就大大方方地坐着马车出了府。
    她前两天就让琥珀订了西城门附近一间茶馆的雅座,直接吩咐车夫过去了。
    “姑娘,就是前面的雅茗茶楼。”琥珀探头看着马窗外,笑吟吟地说道,“今日订雅座的人可不少,这价都翻了一倍不止呢。”
    宸王顾玦是先帝最小的儿子,排行第九,是继后萧氏所出的皇嫡子。他智谋无双,骁勇善战,十五岁便率兵上了沙场,一战成名,被先帝封为亲王,封号“宸”。
    四年前,北方赤狄犯境,北地连失数城,边境危在旦夕,宸王率十万大军亲赴北地,这一去就是四年,就连三年前先帝病重离世,宸王都没能回京哭灵。
    去岁,赤狄终于向大齐朝投降,愿割让三城一河,签下和书,愿向大齐朝岁岁朝贡,终结了大齐与赤狄百余年的胶着。
    可想而知,这次宸王回京,多得是人想去迎他,一睹宸王殿下的真容。
    “你家姑娘我有银子!”楚千尘抬了抬小巧的下巴,眼中满是骄傲。
    如今,她的手里可是有整整五百两银子,还有刚刚沈氏给的荷包里还有些银锞子和金锞子!所以她叮嘱了琥珀捡视野好的位置订,不用心疼银子。
    “是,姑娘您有银子。”琥珀轻笑着附和道。
    她是楚千尘身边贴身服侍的,自然能感觉到自家姑娘这几日的心情好极了,眼睛里好像会放光一样。
    说话间,马车停在雅茗茶楼前。
    主仆俩下了马车,进了茶楼一楼的大堂后,对着一个小二出示了一下订座的木筹,就被对方领到了二楼的一间雅座。
    楚千尘没有取下脸上的面纱,坐在窗边凭栏而望,琥珀帮她点了些茶点。
    这里的视野果然不错,一眼望去,整条街与城门口都清晰地映入了眼帘。
    “位子订得不错。”楚千尘毫不吝啬地夸了一句,兴致勃勃地张望着。
    很快,小二就上了茶水点心。
    雅茗茶楼是京城有名的茶楼,这里的茶点色香味俱全,琥珀也听闻过,对着楚千尘介绍着茶楼的招牌点心,然而,楚千尘根本就没听进去,她的目光一直落在窗外,心里既有兴奋,也有一种类似近乡情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