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锦绣的科举日常 第14节
    锦绣:“哦?”
    锦绣:“我隐约记得,前些天有些人才说过,儿子上学就是大人了,不需要家里人时刻操心之类的话,也不知道是不是本少爷记错了?寿管家您说呢?”
    寿管家笑呵呵道:“少爷辛苦一天想必饿了,老奴这就去厨房催催厨娘,免得他们越发不像样子。”
    说罢转身离开。
    元老爷喝口茶缓解尴尬,示意锦绣坐下说话。
    锦绣和出绣排排坐在元老爷对面,元老爷推过来一小碟造型精致的桂花糕:“少吃两口垫垫肚子,马上开饭了。”
    锦绣摇头:“等会儿一起吃饭吧,爹您是有话想和孩儿说吗?”
    元老爷看了一眼出绣,点头:“在学堂可有人欺负你?”
    锦绣神色奇怪道:“爹你是觉得有人能欺负得了我吗?”怕不是忘了自己现在是一拳能打倒三个大汉的猛男子?
    元老爷十分忧愁道:“这欺负啊,可不光是武力上的碾压,更有行动和语言上的暴力。”
    锦绣摇头:“孩儿听楚师父说,一力降十会,虽然孩儿是个斯文人,不会和人动手,但也不会站着让人欺负,万一有不长眼的挑衅到孩儿面前来,孩儿一定会说服对方讲道理的,您就少操心吧。”
    元老爷被锦绣劝的更忧心了,在元老爷心里,自己这儿子什么都好,就是对自己的定位吧,好像出现了严重的偏差。
    斯文人?
    不会动手?
    看看家里换了一茬又一茬的家具摆设再说吧!
    呵呵!
    元老爷语重心长道:“宝儿啊,你要是在学堂里被人欺负了,你就回来和爹爹说,爹爹想办法给你出气,不到万不得已,千万别和人动手。你能答应爹爹吗?”
    元老爷生怕自家儿子一个不注意,招惹他儿子的人就被揍成肉饼。
    锦绣一时语塞,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给元老爷留下这么一个印象。
    于是他再次强调:“爹,我是斯文人!”
    说罢一指自己身上的青色衣衫:“别人都说儿子我是读书人!斯文着呢!”
    元老爷无奈,头疼的摆手:“行行行,知道你是斯文人。咱们家唯一的斯文人!”
    态度十分敷衍,敷衍程度堪比兰娘满脸堆笑,说雪绣昨日做的玫瑰糕十分美味。
    锦绣心里也很无奈,但这已经是父子两人间近一月来的日常对话,几乎每天都在重复,谁都说服不了谁。
    元老爷也不是不关心锦绣,甚至锦绣在二弟家学堂的一举一动,都有人向他禀告,但元老爷就是觉得每日儿子归家,亲口问上一句,心里才踏实。
    锦绣勉强把这算成是父子两人间沟通情感的特殊方式。
    出绣在一旁听得津津有味。锦绣无奈的看她一眼:“姐姐,你笑什么呢?”
    出绣眼睛弯弯的,嘴角上翘,声音清脆:“出绣笑爹爹和弟弟呢!”
    元老爷被两孩子弄得没脾气了:“笑爹爹什么呢?”
    出绣:“娘说爹爹这叫死鸭子嘴硬。”
    锦绣认同的点头:“娘说的极是。”
    出绣:“娘还说,弟弟这是自恋!”自恋还是兰娘从儿子锦绣嘴里听来的,自从第一次听到这个词,兰娘深觉这词就是为儿子锦绣量身定做似的,十分贴合。
    元老爷点头:“兰娘说的极是!”
    三人斗嘴间,寿管家进来禀告:“夫人那边刚传来话说,晚间着了凉身体不舒服,喝了药早早地歇下了,因此不和大家一起吃饭,让咱们把饭摆在前院儿。”
    锦绣听说兰娘生病了有些着急:“找大夫看了吗?情况可严重?”
    寿管家道:“找的是熙和堂相熟的大夫,说是寻常风寒,开了两副药,以观后效。”
    锦绣嘱咐寿管家:“回头让厨房熬些软糯的小米粥放在火炉上温着,免得夜间娘醒来想吃东西时忙乱。”
    元老爷含笑听着,对小儿子的细心十分满意,这孩子在这方面聪明细致的不像元家孩子,更不像周家孩子。
    第21章 周文   明光和尚
    元老爷对儿子在学堂的情况一清二楚,知道儿子被二弟家孩子带头孤立了,本来还挺心疼。
    一边心疼,一边想看看儿子到底要怎么解决这个问题,怀着期待又紧张的心情等了半个月,元老爷觉得心疼儿子的自己简直是个大傻瓜。
    因为元老爷后知后觉的发现,自家儿子实在心太大了,根本就不觉得自己被孤立了,甚至觉得没人有事没事打扰自己的小日子过得甚美。
    事实上,锦绣觉得看这些小家伙玩儿一眼就看到底的心眼,还挺乐呵。
    全当是调剂自己枯燥乏味的生活。
    这样美好的日子过了将近两月,这天锦绣旬休在家,闲来无事,和姐姐出绣躲在池塘边儿霍霍姨娘心爱的鱼。
    下人来报,说是周文少爷回来了,老爷让锦绣和出绣两人去前院儿陪周文少爷说说话。
    两人一听,十分乖巧的跟着下人往前院儿走,半路上,遇到急急忙忙被人扶着出来的兰娘。
    三人也没多说,结伴而行。
    出绣对周文还有印象,于是小声告诉锦绣:“周文哥哥可好了,每次都送我好多好吃的糖果,可甜了!”
    兰娘对出绣每日吃的糖数量有严格管控,丝毫不敢让下人背着她多给女儿一口甜食,生怕女儿因此坏了牙,这年头儿,一口烂牙对一个姑娘来说,实在不亚于一辈子的长久折磨。
    因此出绣对给她买糖吃的周文印象十分好。
    锦绣点点头,用眼神示意出绣:你的秘密被娘知道啦!
    兰娘瞪了一眼出绣,眼神里满是杀气,透露出一个信息:事后算账!
    出绣没出息的怂了,缩成一团跟在锦绣身后不敢说话。
    锦绣这才有功夫想起关于周文的事儿。
    周文是锦绣的亲娘——周秀娘,从老家逃难带出来娘家侄子,那年周秀娘十八岁,周文三岁。
    一个小姑娘和一个奶娃娃能从逃难的人群里活下来,成功找到堂姐周兰娘,不得不说,是个奇迹。
    打那以后,周文跟在秀娘身边长大,将姑姑秀娘当成自己亲娘对待,直到去年秋天,周文六岁,周秀娘早逝。甚至秀娘身后,是周文披麻戴孝,将姑姑送进元家坟地。
    周秀娘走前,将儿子锦绣和侄子周文一同托付给姐姐兰娘,兰娘自是没有不应的。不说堂妹秀娘是她为数不多的亲人,就看在秀娘给元家生了锦绣的份儿上,她也得好好应下堂妹的请求。
    但周文小小年纪,遭遇大难,又因为相依为命的姑姑突然离世,受不了打击,在姑姑秀娘下葬后,竟然一病不起,药石无效,这可急坏了兰娘,熙和堂擅长小儿科的大夫都请遍了,周文的病愣是没有一点儿好转的迹象。
    后来,还是万福寺的明光和尚听说了此事,让元老爷将周文送到寺院里静养一段时间。
    刚开始兰娘自然是不肯的,但也许他们周家人就是跟大和尚有缘分。
    前脚锦绣被大和尚断出一个锦绣前程,后脚周文就和明光和尚看对眼了,人家和尚见了周文一面,念了一句佛号,出手一诊断,两副药下去,半死不活的周文精神头立马就见好了。
    这下兰娘不相信也没办法,只能含泪将侄子周文送到万福寺去静养。
    人家大和尚带着周文走的时候还说了:元家人要是想周文的话,派人提前说一声,寺庙自然会提前准备会客的地方。一次也不要去太多人,免得扰了周文的静养,对身体不利。
    算算时间,周文离开的时候,锦绣还躺在床上吸收日月精华呢。
    锦绣记得这小孩儿性子执拗,答应了姑姑秀娘要照顾弟弟锦绣,因此在锦绣出生后,一日有大部分时间都陪在锦绣身边,故而锦绣对周文一点儿都不陌生。
    用锦绣的话说,周文是个闷葫芦。
    当初周文能坐在他身边一整天都不说一句废话,仅有的几个字,都是类似于“我抱弟弟出去透气”,“弟弟饿了”,“弟弟喝水吗?”算是整个元家话最少的主人家。
    不管怎么说,就周文在锦绣亲娘去世后,为秀娘送葬摔盆,全了对方来这世上走一遭的情分的事儿上,锦绣就得把周文当成亲哥对待。
    现下,知道周文回来,锦绣心里自然是开心的,拉着姐姐出绣走了一段路后,锦绣觉得两人的小短腿实在倒腾不过来,速度太慢,主动伸手让下人抱。
    等一行人到了前院,只见寿管家已经打发陪同周文一起回来的人去休息,客厅只剩下元老爷和周文以及和周文身边的一个小厮。
    兰娘先甩开下人的搀扶,三两步上前握住周文的小手,仔细端量周文的神色。
    脸色还是有些苍白,但眼睛有神,身量也高了不少。气色比当初在家时可谓天差地别。
    兰娘悬着的心放下一半,才拉着周文到一边说话。
    锦绣和出绣这时也被下人放到一边的小榻上,几人亲亲密密的坐在一起,喝茶吃蜜饯聊天。
    兰娘迫不及待的问周文:“这次回来,是彻底好了吧?”
    周文看起来斯斯文文,还有些病弱,连连点着小脑袋瓜子:“姑姑,侄儿已经大好了,明光师父说侄儿以后再也不用喝药啦!”
    兰娘又将目光投向周文身后的小厮,小厮也笑着点头:“回夫人的话,寺里的明光大师说了,少爷的身体日后只需多加保养就可无恙,日后也不需长期住在寺里,有时间短住几日即可!”
    兰娘彻底放下心来,这时才有心情埋怨在一旁老神在在喝茶的元老爷:“老爷是不是早知道阿文身体大好,要回来了?怎的不让人知会我一声?害的我一点儿准备都没有!”
    元老爷没好气的摆手:“还不都是明光寺那和尚搞的鬼,前日我让人去山上给阿文送生活物资,他一句多余的话都没有,只说一切安好,不必担忧。结果今日一大早,就派个小沙弥来咱们家,让咱们去山上接人,你说这办的是人事儿吗?”
    兰娘一听又是明光寺从来不按常理出牌的明光和尚办的事,也无话可说,只得作罢。
    锦绣对这样的周文一点儿都不陌生,奈何周文对能跑能跳的宝儿弟弟陌生的紧,牢牢握住锦绣的手,像个小大人似的捏捏锦绣肉乎乎的胳膊,肯定的点头:“果然如姑丈所说,弟弟你如今大好了。如此甚好,甚好!”
    锦绣直接被周文小大人样子逗笑了,学着周文的样子点头:“阿文哥哥你能回来,也甚好,甚好!”
    一屋子的人被两人逗的不行,只有出绣傻呆呆的拉着周文的手问:“阿文哥哥,万福寺好玩儿吗?”
    周文眉头一皱,十分想说一点儿都不好玩儿,走到哪儿都能见到秃头和尚,但看出绣妹妹期待的眼神,这话就有些说不出口了。
    于是话音一转,违心的绞尽脑汁道:“好玩儿,山后面有一大片辛夷花,到了花期,有很多香客去后山赏景。寺里的师傅们也会采摘一些回去做糕点,可好吃了。”
    想了下,还非常认真的补充一句:“不是雪绣姐姐做的那种糕点,是真的可好吃了。”
    出绣眼睛更加亮了。
    于是周文冥思苦想,终于又想出了一个优点:“大殿里每日香客络绎不绝十分热闹,”吵得人人头疼不已。
    出绣:“哇!”
    周文:“每到明光师父讲经的日子,寺里都能收到来许多信众送来的素斋,能装满整整三间屋子”。反正监寺不让吃就对了。
    出绣:“哇!”
    周文:“寺里的武师傅每日都要在后山打拳,虎虎生风,气势不凡。”每次都把他当小鸡仔似的拎来拎去就不必说了。
    出绣:“哇!”
    周文:“有香客在后山偷偷烤鱼,后来忘了灭火,差点儿烧了整个后山,住持让人报官后,官府的人在山下搜了半月什么都没抓到,住持师父十分生气,让人将整个后山严加封锁,不让外人进出一步。”
    出绣:“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