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64章 宫闱内争
    曹化淳!

    他是曹化淳?

    张璟目光一凛,心里面并未怀疑会遇到同名同姓之人。

    毕竟,观曹化淳的服饰,此时他的职位应该不会低,即使有入宫的太监与他同名同姓,但入宫后,就算没有在其他太监名下认师傅改名,也得因为同名同姓,尊重大太监的原因,而主动改名。

    因此这人只能是崇祯的那位心腹,司礼监秉笔太监,东厂提督,

    细细打量这位真实历史上,在明末有着浓墨重彩一笔的太监。

    当然,说他浓墨重彩,并不是说张璟对他知之甚详,真正的原因却是曹化淳被他一直交好的东林党人,污蔑成甲申之变时,第一个打开北京城,投降侍贼,放流贼破城的罪魁祸首。

    然而,曹化淳早在六年前,就因病乞准告假,向崇祯帝连上三疏,最后回乡养老了。

    如今却被污蔑成了开城判贼,这可真是人在家中,祸从天降的典型!

    甚至后来即使曹化淳出面证实这些造谣之言,可是甲申之后,关于他“启门之说”的捏诬之语,仍广为流传,留下他后辈子,甚至后世都被污蔑的莫须有的黑历史。

    即使到了后世,网上还有不少意图不轨者,用那些野史记载,恶意抹黑大明这位历事三朝,为人中厚的太监。

    报国愚忠罔顾身,无端造诬自何人?

    家居六载还遭谤,并信从前使不真。

    也不知曹化淳被污蔑,却无法改变舆论,从而写下这首诗时,心里到底是怎样的想法?

    是后悔他直到那时才明白东林党大多数人的无耻真面目,后悔他以前不该亲近东林党人,以至于被人无端污蔑的悔恨吧!

    当然,张璟心中想着,之所以“聪明”的东林党人选择曹化淳,大概也是京师里成名的太监,基本都在甲申之变时为国尽忠了。

    东林党人后来是实在找不到可以编排的太监了,只能用回乡隐居的曹化淳来,来编排故事,泼阉党太监的脏水了。

    与二曹的相识插曲,确实令张璟觉得意外,而且记忆里,曹化淳是崇祯的心腹太监,怎么现在在值守乾清宫呢?

    后来想想,那崇祯帝朱由检,现在还没册封信王了,恐怕曹化淳还没机会跟着他,也就释然了。

    谈话间,张璟假装无意的旁敲侧击了下,也证实了他的猜测。

    曹化淳他幼时因为家境寒微,兄弟又多,为了生计,便在万历年间,大约十二三岁左右,入宫谋生。

    因为其天资聪慧,勤奋好学,在内书房成绩很好,可以说是诗文书画,样样精通,深受如今的司礼监秉笔太监王安的赏识,倚为亲信。

    他和魏朝一样,被王安安排在皇帝朱由校的寝宫乾清宫值守,可谓是前途无量。

    当然,张璟没有现在就好好结识曹化淳,去抱紧未来这位崇祯帝心腹大腿的想法。

    终究,首先他没有这个时间,去等待曹化淳

    有了他张璟这个变数,那皇位还能不能再次落到年轻不懂事的崇祯手里,还是个未知之数呢?

    结识之后,一行人又继续向宫门外走去。

    期间,张璟故意和曹文诏、曹化淳二人走路时聊得火热,无形之中拉近了一些关系。

    而想来也是觉得张璟是个不错的人,本就是忠厚之人的曹化淳,路上趁周围没有宫女太监时,悄悄在张璟身边透露了他一个消息。

    “国舅爷,恕奴婢多嘴,这几日在宫里,皇后娘娘和皇爷的乳母客妈妈,已经被人撞见争吵过好几次了,似乎二人之间十分不合。奴婢本不想多嘴,可是看皇后娘娘是个不肯吃亏的性子,担心她初入宫受苦,还是希望国舅爷若是能有机会,还是劝劝皇后娘娘,客妈妈毕竟是皇爷的乳母,有些事情,急不得的!”曹化淳语带深意道。

    曹化淳说完后,张璟脸色就不对了。

    没想到,该来的,还是来了,他这妹妹还是和客氏,在宫里对立起来了。

    当然,因为地点原因,张璟倒是没有多加细问曹化淳事情经过,只是轻声谢过曹化淳,便带人走了。

    至于曹化淳告诉自己这消息,应该不会是心存其他意思。

    张璟想来,大概是出于对于皇室的愚忠,这才提醒自己的吧!

    毕竟,记忆里对曹化淳的印象,这位并无劣迹,一直都能秉公执法,甚至连崇祯那样多疑的人,都能把御马监的腾骧四卫和勇士营交给他管理,可见此人品性。

    出了宫门,张璟和曹文诏等人道了别,便上了李永贞带他来的马车,让车夫带他去张国纪所住的客栈去。

    进宫门前,李永贞就告诉他,出宫后坐这马车离开,倒是省了他出宫后还要自己找代步工具的麻烦。

    至于曹文诏等人,则是上了自己来时的马匹,在同样乘马的曹化淳的监督下,一起回兵部专门给他们这些辽东信使在京师安排的院子里。

    朝廷有命令,在皇帝大婚前,无诏不得随意出入那院子,甚至不得与外人交谈辽东之事。

    原因很简单,皇帝和内阁诸阁臣,都不想在天子大婚前,把辽东兵败的事情大肆宣扬。

    想想也是,帝后大婚,是一国的喜事,如果在这时候把兵败的事情宣传,确实不好。

    若是把本来一件好好的国家大喜事的气氛,弄得一点儿喜庆的气氛都没有,实在有些辱没国体了。

    这也是曹化淳这个乾清宫的值守太监,亲自送张璟和曹文诏等人的原因,不止是张璟的身份尊贵,还有曹文诏等人的行踪需要监视。

    在张璟看来,这实在是有些自欺欺人,不过,却也是无可奈何之举,否则,帝后大婚怎么进行?

    可以想到,日后京师百姓刚从帝后大婚的喜悦中出来,听到辽东败局的消息,会是个什么样的心情!

    车轮滚滚,压在青石板铺的路上,不断作响。

    张璟独自一人在马车内,仔细思考着曹化淳的话。

    要说真实历史里,天启年间阉党和东林党的斗争,其实并不仅仅是朝堂的斗争这么简单,甚至于延伸到了后宫。

    记忆里,张嫣后来怀孕,最终却流产导致死胎,并且终生不孕。

    就是因为当时客氏安排了人,在张嫣腰痛需要按摩时,故意下重手,用力捶张嫣后背,致使流产的。

    至于为何如此,还不是因为张嫣和客氏在宫中不合夺权吗?

    六宫无二主,一个是正统皇后,另一个是深得皇帝宠爱,甚至可以日夜呆在宫中,野心极大的乳母。

    为了争后宫权利,客氏自然什么是都干得出来。

    张嫣若是平安诞下皇太子,那就是坐稳了皇后位置,管理后宫就更稳妥了。

    而刚刚因为皇帝宠爱,在后宫得了不少权利的客氏,自是不想失去这份权利,这才安排了人对张嫣使坏。

    后世总有人说朱由校和客巴巴的事情,纯属子虚乌有,螨清恶意抹黑的。

    这一点张璟是不信的!

    毕竟,后来群臣风闻密奏谈及客氏和朱由校的事情,直接在上书中提道“出幼”、“防闲”等词,言语之中,直指二人关系不伦,求“请出客氏”,可都没让天启动摇留客氏在宫中的决心,这本身就十分值得玩味。

    按理来说,在封建时代舆论大防的时代,即使明朝语言再自由,但身为皇帝,遇到这种涉及伦理纲常的舆论奏疏,都应该不管事情真假,立即做出避嫌的应对才是。

    换而言之,就是让客氏出宫,哪怕你再孝顺,那也不能让客氏待在宫里。

    正常的皇帝,即使标榜自己孝顺,要荣养乳母,也只要在宫外另赐宅邸庄园,奴仆杂役,再封其族人爵位官职便行。

    可是,朱由校最终却依旧让客氏自由出入宫中,甚至还允许其留宿,专门安排宫殿给她,这里面没猫腻谁信?

    而正是朱由校的宠爱容忍,助长了从宫内底层爬到金字塔顶端的客氏的野心,使得她对张嫣敌对,因为张嫣会夺走她在宫中的地位。

    现在,听到张嫣和客氏不合的事情,张璟明白,能让素不相识的二人吵起来,恐怕只能是权利的问题了。

    故而,张璟觉得他必须要去找张国纪,商量下,如何帮助张嫣了。

    毕竟,张嫣才入宫,经验太浅,根本就不可能是客氏的对手,而且有着天启对客氏的宠爱,那更加难了。

    至于为何选张国纪,却是因为张璟记得,他那族伯可是一直和东林诸党人交好,经常入宫让那自己那乖巧族妹,给朱由校吹枕头风对付阉党的,甚至于还弄了本《赵高传》,故意放天启面前看书。

    也正是这些原因,直接就让阉党恨上张嫣了,他们认为皇后和东林党一条心,不利于他们执政抢权。

    所以后来,客氏、魏忠贤才命令阉党,搞出一系列政治斗争,逼迫朱由校废后。

    好在朱由校平时一直装糊涂,遇大事从不糊涂,直接把客氏和魏忠贤训斥一顿镇压了,否则什么“皇后是罪犯子,失德不能为后”的理由,群臣逼宫,直接就能废了后位了。

    不过,现在提这些有些远了,“奉圣夫人”因为朱由校没彻底掌权,还没被加封,客氏还没那么大能量组织势力废后。

    有时候,张璟觉得,东林党人修史也真会改时间,只需要在史书寥寥几笔,提前客氏封为“奉圣夫人”的时间,就可以说天启一朝都是阉党执政了。

    然而,移宫案后,天启登基的前几年,执政党不正是他们东林吗?

    真是讽刺!

    当然,客氏实力不足,那便意味着张璟现在办了这个张嫣在宫中掌权的最大障碍,极其有戏!

    所以,张璟知道他必须去找张国纪,因为这几日里,他可是听到不少张国纪和东林党人结交,言谈甚欢的消息。

    要是现在不利用张国纪,利用东林党去弹劾客氏,那以后再弄,可就难了!

    至于弄了客氏,阉党会不会就此消失?

    张璟觉得不会的,因为天启年间,阉党这个帝党群体出现,那是必然结果,除非皇帝不想揽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