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43节
    现在就跟沈羲和显摆显摆。

    “我的首饰也比从前多,你送的珠花簪子,成亲戴的头面,英国公夫人送的,念慈送的,还有安云郡主送的宝石……”

    好料子就有三匹,沈大娃从抚宁带回来的珍珠,顾筱觉得自己现在还挺有钱的。

    沈羲和看了两眼,他赚的钱还是太少了,以后再加把劲儿。

    至于房契地契,本就不是他赚的钱,沈羲和也没理由管。

    “那今年再加些银票,加两张地契。”沈羲和笑着问:“夫人觉得如何?”

    顾筱:“我觉得甚好!”

    初一的天还是冷,顾筱抱着钱匣子乐了会儿,然后下床梳洗收拾。

    新年得穿红色,她穿了一身杏色镶兔毛夹棉的上袄,下面穿了红色马面裙。

    头发挽起戴了两朵珠花,耳朵就戴了珍珠耳坠,嘴唇上点了口脂,看着漂亮大气。

    顾筱收拾好,先去厨房看了看,她发现厨房水缸满了,柴劈成细细的木条,院子里还堆着不少柴。

    顾筱忘了晨起时听见的声音,在厨房转了一圈,问陈氏:“大嫂,怎么一大早就干活。”

    陈氏在准备早饭,早饭好做,把年夜饭剩的菜热热就行,她手上动作稍停,“大娃醒的早,就把柴劈了,男娃干点活就干点活,他不干还等着家里的女人干……”

    顾筱听陈氏话里好像有气,没敢多问,帮着把饭菜热上。

    大年初一,什么活都不用干,老话说,大年初一干什么,一年都得干什么。

    早饭吃的热乎,顾筱吃完饺子还喝了一碗排骨汤。

    沈大娃低着头,安安静静吃饭,快吃完的时候小心看了陈氏一眼。

    陈氏目光嗖一下落他身上,“是不想吃还是咋滴?”

    大娃吓得一哆嗦,“我就想问问你吃不吃排骨……”

    “吃自己的,别人不用你操心。”陈氏不再看沈大娃,安心用饭。

    周氏看看长媳又看看孙子,“大初一好好说话,大娃才回来几天。”

    到底是疼孙子。

    陈氏有苦难言。

    吃过饭,沈大娃又凑到陈氏跟前,“娘,啥时候和奶说……”

    陈氏叹了口气,神色疲倦,“你让大伙过个好年吧。”

    嫁娶不是是简单的事,就算大娃心悦人家姑娘,可是沈家贸然上门提亲,绝对会被当成登徒子打出来。

    要请媒人说和,也要看郑家愿不愿意,更要看周氏愿不愿意。

    陈氏尚且不知那个郑姑娘品性如何,哪儿能给大娃准话。

    这事一拖就到了初五。

    初五这天又下了一场雪,井水都快冻严实了,满园银簌,连门都不愿意出。

    顾筱隔窗看着房檐上的冰棱,和沈羲和商量储冰的事。

    等到夏天六七月份,天热的人心慌。

    盛京各家都有冰窖,冬天储冰,留着夏天用。

    沈家没冰窖,不过多宝阁的铺子里有,顾筱想多存点冰。

    到时候可以做冰凉凉的吃食解暑,还能家里用,夏日冰贵,现在储冰最好。

    沈羲和没什么意见,只问顾筱用帮忙不。

    顾筱道:“张绪就能做,不用你,对了,我这两天看大娃好像有心事。”

    沈大娃就差把心事写在脸上了,时不时叹气,说话的时欲言又止。

    沈羲和顿了顿,“的确有。”

    在沈家年岁相近的也就沈羲和沈大娃两人,沈大娃有心事不能和沈大郎说,不能和陈氏说,不能和二娃说,只能和沈羲和说。

    他学着沈老爷子的样子,坐在门槛儿,一脸沧桑,“小叔,怎么才能娶到喜欢的姑娘。”

    年少不知情贵,沈大娃也不懂喜欢是什么滋味,就想娶人家,以后他走南闯北,有人跟着陪着就很好了。

    沈羲和道:“我的婚事是你奶奶做主的,正巧是怎么喜欢的人。”

    沈大娃叹了口气,他就是怕周氏陈氏不给他做主。

    沈羲和也不知怎么劝慰,他拍拍大娃的肩膀,“别坐门槛了,一会儿你娘看见了又该说你了。”

    连着五日,陈氏对沈大娃都没好脸色。

    沈羲和对顾筱道:“大娃去抚宁,借住在别人家,那家姓郑,家有一女,相处久了,便觉得那姑娘很好。”

    顾筱怔了怔,那便是日久生情了,只是周氏会同意吗。

    陈氏说到做到,到了初五就把这事和周氏说了。

    自古以来婚姻嫁娶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周氏一听家在抚宁,便皱了皱眉,“离得这样远……”

    陈氏叹了口气,要不怎么说生孩子还债呢,“也没太远,郑家和咱们家差不多,家里供着一个读书人,顺便做捕鱼养珠的生意。”

    周氏道:“养猪可是大户啊,咱们家……”

    陈氏微愣,明白周氏是会错意了,解释道:“是珍珠,钗子首饰上的珍珠。”

    “那珍珠岂不是更贵?”周氏还是觉得不靠谱,“盛京有不好家世清白的姑娘,非得从抚宁找……”

    陈氏唯有苦笑,她想过拒绝这件事,可怕儿子抱憾一生。

    再有,自从家里生活变好,大娃嘴上就一直说小婶好,问以后想找什么样的媳妇,就说找顾筱这样的。

    陈氏知道找顾筱这样的是不太容易,但总归不会太差。

    “娘,媳妇想着托人去打听打听,要真是个心地善良的好姑娘,娶进来做媳妇也是桩美事,要是咱们看过了,还不满意,那就别提这件事了。”

    周氏点了一下头。

    娶媳妇是给沈大娃娶,就算在盛京找,也得他自己看过愿意才行。

    毕竟以后陪他一辈子的不是爹娘。

    “那就看看,”周氏道:“他今年十九了,婚事得抓点紧。最好是找一个和气的亲家,你说郑家供着读书人,这是好事,亲戚之间互相帮扶,但不能事事倚仗……”

    沈家毕竟有沈羲和做官,周氏不想有一个扒上来的亲家。

    “咱们家不重门第,因为咱们家就是种地的,要是郑家家风清正,姑娘好,这门亲事我就同意。”

    陈氏点点头,“儿媳明白。”

    虽说只是托媒人打听,但沈大娃高兴坏了,离正月十五还有十天,可他恨不得现在就到那天。

    周氏说让沈大郎跟着大娃去,打听清楚再回来,如果一切顺利,就去郑家提亲。

    总算到了十五,沈大娃欢欢喜喜地收拾行李,顾筱喊大娃出去,有事和他说。

    沈大娃:“小婶你有什么事直说,你就是要天上的星星我也给你摘下来。”

    “我要星星有你小叔呢,用不着你。”顾筱言归正传,道:“你卖海货是不是往南方跑?”

    沈大娃点点头,这回出去不知道多久才能回来。

    顾筱道:“那你帮我找长茄子的苗,还有一种酒,喝起来涩涩的,酒味淡,颜色是浅黄色,是小麦芽做的。”

    沈大娃记在心里,“三月多春种,种苗我春种前给带回来。”

    “酒我找找看吧,小婶,我长这么大也没喝过几回酒。”大娃挠挠头,“涩涩的,我也不一定能找到……”

    顾筱:“酒找不到也无所谓,这些钱你拿着,种子多买一些,我要在庄子上种。”

    啤酒顾筱本来也没抱太大希望,都是以后才出来的东西,她就是想看看乡下的小庄子里有没有人家酿着自己喝。

    顾筱给了大娃一百两银票,“还有珍珠贝壳,我还要。”

    沈大娃把银票收下,又把年前给周氏的四十两要回来,跟着沈大郎陈氏一块去抚宁。

    过了正月十五,天气转暖,食肆的客人越来越多。

    大丫今年要备嫁,不好一直在外面忙活,就待在家里绣嫁妆,李氏她们忙不过来,就去人牙子那儿买了两个妇人。

    多了两个能干的妇人,李氏她们身上的担子一下子轻巧了不少。

    沈家农家出身,没那么多规矩,两个妇人也是安分的,相处还算愉快。

    算着日子,陈氏他们也该到抚宁了。

    临海的小城,要说和盛京有什么不同,那便是风更大些,天更蓝些。

    正月二十,海风比盛京正月初一的风还要大。

    吹的人头皮发麻。

    抚宁县的客栈和别处的差不多,陈氏三人暂且先在客栈住下。

    说亲要找媒人说和,陈氏找到抚宁县的媒婆,向她打听了打听适嫁的姑娘。

    其中便有郑家女。

    “郑家是殷实人家,名声极好,家里还有读书人,郑姑娘大方善良,模样好。要的彩礼倒是不多,二两银子,不过以后逢年过节都得有年礼,常走动。郑家不看重男方家里多有钱,人满意才行。”

    陈氏心里悄悄宽慰,不是只要钱胡搅蛮缠的人家。

    但只从媒人这里问还不行,得多打听打听。

    陈氏把媒婆送出去,回屋喝了杯热茶,她打听了两天,也在街上远远见过郑姑娘一次。

    圆脸带着笑,眼睛跟会说话似的,是招人喜欢的模样。

    陈氏现在发愁,郑家要是不愿女儿远嫁怎么办,看沈大娃的架势,以后肯定要走南闯北,谁愿意自己闺女去受苦。

    过了正月,陈氏下定决心去郑家提亲。

    请了媒人,备了提亲的礼物,还换了新衣裳,梳了头发戴了新发簪,收拾地整整齐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