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284节
    ……

    虎丘下响起了悠长的号角声,陆康等人闻声色变,纷纷闭上了嘴巴,看向孙策。一个义从走了过来,附在孙策耳边,低语了几句,又躬身退去。孙策看看陆康等人,见他们一脸紧张,笑了一声:“诸君不必紧张,大概是许贡知道我们在这里议事,派千余人来攻。”

    “将军可有安排?”

    “自然有的。”孙策搓搓手。“我看诸君心神不定,估计也谈不成什么事,不如去观战吧。”

    陆康等人的确没什么心情说事,纷纷起身离席,穿上鞋子,跟着孙策下了来到千人石边。坡下,许褚率领二百武卫营义从挡住上台的路,甲胄鲜明,整齐划一,十人一组,凌厉杀进。在他们的面前,一大群人正在大呼小叫的攻击,没有任何阵形可言,三五成群,只是一窝蜂的攻击。他们很勇敢,可是在这些结阵而斗的义从面前,他们连一点抵抗能力都没有,迅速被义从们砍翻在地。

    “陆公,伯宗,许贡可在其中?”孙策背着手,云淡风轻。

    陆康和张允摇摇头。他们没看到许贡的身影,但他们认得其中一些许贡的门客。只看了一会,他们就知道胜负已定,别看双方兵力悬殊,但孙策的义从营不论从装备还是战斗力都远超对手,双方根本不是一个层次的。

    沈珩走了过来,悄悄扯了扯陆康的袖子。陆康会意,和他走到一旁。沈珩用下巴指指下面的战场。“陆公,孙将军的部下是不是全都如此精练?”

    陆康想了想。“虽不中,亦不远矣。这是他最精锐的义从营,现在战场上作战的是亲卫营,略逊一筹,但比起吴郡郡兵,优势还是很明显的。”他顿了顿,又道:“只要子正不出大错,击败许贡应该没什么问题。”

    沈珩如释重负,终于露出笑容。“陆公这么说,我可就放心了。”

    “就只是放心吗?”

    沈珩摸着唇边的短须,迎着陆康略带戏谑的目光,忍不住笑出了声。“多谢陆公,如果不是陆公带他来见孙将军,他哪有这样的机会啊。”他叹了一口气,又摇摇头。“我见识太小了,没见过这样的明主,真是为子正高兴啊。”他看看陆康,又拱手道:“还是陆公慧眼识人,早早就将阿议送到孙策将军身边。以阿议的天赋,由孙将军亲炙,将来成就必然超过子正,陆家富贵可期啊。”

    陆康抚着胡须,沉默了片刻。“仲山,你我的富贵都是小利,吴郡太平、天下太平才是大义,孙将军虽然年少,却有用人之能,我觉得他也许能为朝廷屏藩,保一方平安。”

    沈珩打量着陆康,莞尔一笑。陆康还指望孙策为朝廷屏藩,却不想想现在是什么时候,孙策的前程又岂是称藩这么简单。不过他不想和陆康争执这个问题。陆康老了,思想转不过弯来,没法说服。他顺着陆康的话说道:“是啊,不仅自身出类拔萃,还能奖掖臣属,人尽其用,有这样的英才入主吴会,太平可期。陆公,依我看,这郡学祭酒的人选,非你莫属了。有文治,有武功,才算太平嘛。”

    陆康正中下怀,抚着胡须,哈哈大笑。

    第777章 垂拱而胜

    坡下的战事很快结束,许贡的门客、部曲本以为绝对的人数优势,乘兴而来,没想到一头撞上了许褚率领的义从营,损失惨重。见形势不妙,他们乱了阵脚,有的想从其他地方绕过去,有的则掉头逃跑。

    不管是什么选择,结果都差不多,典韦带着武猛营义从守在各个要道,射士射远,义从拒近,将那些没头苍蝇似的门客、部曲杀得落花流水。孙策之前就预料到了这一点,给许褚、典韦等人的命令就是不留活口,赶尽杀绝。历史上的孙策死于许贡的刺客,虽然他不会再给那些人机会,但杀得干净些总是好的,至少有威慑效果。平白杀人会留下恶名,两军交战杀人可是名正言顺。

    步战结束,阎行等人登场,近两百骑从虎丘两侧绕了出来,策马奔驰,无情的追杀溃兵,远者箭射,近者刀矛,砍瓜切菜般的放倒在地,几个冲锋过后,虎丘前就没几个站着的人了。骑士们打扫战场,将没断气的一一杀死,又将尸体拖了过来,依次摆在坡前。

    孙策命人砍下为首几人的首级,派人送到阵前。

    “行了,胜负已定,诸君可以安坐了吧?”孙策转身,热情地招呼陆康等人归座。

    亲眼见识了孙策部下的战斗力,就算是再不通战事的人也知道孙策的自信并非空穴来见,那是有强悍的实力为基础。有这样的精锐在手,沈友只要不犯大错,必胜无疑。许贡已经不用考虑了,那就是一个行尸走肉,孙策入主吴郡已经是既成事实,他们的冒险已经成功,现在该分配利益了。至于那些接到了邀请却没来的人,就让他们后悔去吧。

    重新入座,气氛明显轻松了很多。毕竟是有身份的人,谁也不肯轻易提做生意的事,沈珩率先提议,由陆康出任郡学祭酒,高彪为副,一起主持郡学以及重修吴会史事的重任。为了表示支持,沈家愿意提供五百金助学。

    张允、皋过不甘落后,立刻附和,各出五百金助学。

    陆康欣然从命,高彪却婉言拒绝了,自称年事已高,精力不济。陆康也不勉强他,随即推荐高彪的儿子高岱。高岱正当壮年,精通《左传》,学问不错,当得起这个重任。

    看着一群人或真诚或客气的互相推举,孙策脸上带着淡淡的微笑。等陆康等人说完了,他站起身,拍拍手,叫来蔡瑁。

    “诸君可能已经认识他了。不过我还是要隆重介绍一下。蔡瑁蔡德珪,襄阳人,追溯起来,算是蔡国后裔。不过那些太远了,一时半会说不清楚,我们说点近的。诸君如果对我有所了解,可能都知道我初次出战便是在襄阳。之所以能小胜一场,将刘表逐出荆州,德珪对我的帮忙很大。”

    蔡瑁客气地向陆康等人行礼。陆康等人听出了意思,却不说话。

    “我说德珪对我的帮助大,不仅仅是指他出钱出力,而是不嫌我妄陋浅薄,愿意去践行我的意见,哪怕是这个建议看起来荒诞不经。好在我们合作一年多来没出过什么大错,我得到了上等军械、织物和各种物资,蔡家也没赔钱。所以这次我来吴会,便把他也请来了,希望他能在朝廷诏书到达之前,暂时出任吴郡太守,继续支持我。当然,这还需要诸位的大力襄助,离开了吴郡父老,别说他,我也什么都做不成。”

    孙策笑盈盈地看着众人,目光最后落在陆康的脸上。

    陆康苦笑。他知道这个吴郡太守会落入孙策手中,但他没想到孙策会让蔡瑁做太守。孙策说这只是暂时的当然不是真话,以朝廷的实力,现在根本不可能和孙策争夺吴郡,孙策这么做是特地给他留面子,以示心有朝廷。

    虽然他觉得不妥,可是他又能有什么办法?

    陆康迟疑了片刻,拱手施礼。“那以后就要请蔡府君多行仁政,造福吴郡父老了。”

    沈珩随即跟着附和。顾徽等人也纷纷行礼。蔡瑁不敢怠慢,一一还礼。

    等他们客气完,孙策又请过魏腾。“这位就不用我介绍了,诸位比我熟悉。我想举荐他为吴令,想必诸位不会有意见吧?”

    魏腾一直在等着。他虽然猜到孙策会用他,但孙策不说,这终究只是他的猜测。现在尘埃落定,他悬在嗓子眼的这颗心总算落下了。陆康等人倒不意外,魏腾这些天多次进入姑苏城,与他们接洽,孙策自然是要用他。如果不是魏腾之前没有仕宦经验,还为了救周昕赶去石城,现在就不是吴令,而是吴郡太守了。

    不过吴县毕竟是吴郡第一大县,又与太守同城,重要性不言而喻,孙策能将他放在这个位置,足以说明孙策有足够的胸怀,容得下过去的敌人。换句话说,只要那些今天没来的人表示出足够的诚意,孙策还是可以接纳他们的。在座的有优势,但优势不是一成不变的,如果合作不好,孙策依然有可能放弃他们。

    一个吴郡太守,一个吴令,传达出的意味足以让他们细细思量。如果他们以为孙策年轻好糊弄,那可就大错特错了。他不仅在用兵上有着常人难以企及的天赋,在政务上一样出类拔萃。想和他耍花样之前最好三思。

    众人交换了一下眼神,再次行礼,有的称赞孙策有容人之量,有的恭贺魏腾荣升,开玩笑地称他是父母官,以后要请他多多照顾,比刚才与蔡瑁打招呼还要热情。

    孙策看在眼里,也不动气。这些都是人精,不会任他摆布,只要大局在握,他们那些小伎俩他会当作没看见。这两个人事安排是他和郭嘉、沈友之前商量好的。陆康、沈珩就是他要极力争取的助攻,现在看来,一切顺利,吴郡已经尽在掌握之中。

    这时,远处传来激烈的战鼓声,预示着全面反击开始。孙策转身看向战场,露出淡淡的笑容。他冲着坡下的阎行做了个手势。阎行翻身上马,带着白毦士和西凉精骑飞驰而去。

    陆康等人暗自叹息。他们知道,许贡完了,就算不死在战场上,也逃不过孙策为他准备的这两百精骑。他以为自己手握数万郡兵,胜劵在握,却没想到孙策根本不用亲自出手,就站在战场之外,派一个连仗都没打过的沈友出战,谈笑间就取得了胜利。

    他们的差距可不是一点半点,根本不在一个层次上。

    有人抬起头,看向天空的太阳,有的人低下头,看着脚下的影子。

    太阳偏东,影子西斜,午时未到。

    第778章 致命一击

    当十余颗首级被戳在矛上送到阵前时,许贡率领的郡兵就崩溃了。有人认出了这些首级,都是许贡身边的门客或者部曲将领,恃仗着许贡的势力,平时不可一世,现在却被人斩下首级示众。

    双方交战一个多时辰,孙策军但凡出击都有斩获,许贡也试图反击,却在孙策军严密的防守面前碰得头破血流,一点便宜也没占到。虽说伤亡不算很大,对士气的打击却非常致命。眼看着对手攻则无所不克,守则无隙可击,任何一个人都会感到绝望。打了半天,放眼看去,两军之间的阵地上全是自己的战友,对方的损失微不足道,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谁还有再战的勇气。

    现在又发现许贡的亲信被人砍了,最后一根稻草终于压垮了郡兵的士气。这些人不应该守在许贡身边,等着最后出击吗,怎么这边还没打完,他们就死了?万余郡兵,大阵方圆数百步,前线将士不知道中军发生了什么事,还以为中军被人给端了,纷纷回头张望。

    一直在耐心等待的沈友发现了期待以久的战机,立刻下令全面进攻。

    在战鼓声的指挥下,正面列阵的一千将士在郭暾的亲自指挥下向前突击,以曲为单位,曲长冲杀在前,两百士卒紧随其后,向对方发起进攻,虽然进攻速度不是非常快,但气势却足以让郡兵们心惊胆战。一曲出击已经让人头疼了,更何况是五曲同时发起攻击。两翼的将士也向前挤压,直插吴郡郡兵的两翼,一副要将对手围歼的姿态。

    但最先与对手接战的却是马超。

    石城追击遇伏,马超损失惨重,一百精骑只剩三十余人,战马十余匹,吃了大亏。后来补齐了战马,马超却不敢再乱来了,这次参战严格遵守纪律,在中军将台下待命。反攻开始,他才翻身上马,带着庞德等人从两营之间穿过,率先杀向对面的吴郡郡兵。

    看到对面全面压上,吴郡郡兵已经乱了阵脚,正想着要不要逃跑,怎么逃跑,根本没料到还会有骑兵出现。三百余步,对急驰的战马来说只是转眼间的事,等他们反应过来,马超等人已经穿过前军和左军之间的缝隙,直接杀入中军,直扑许贡。

    许贡站在将台上,看着三十余骑策马奔腾,穿过他的阵地,如入无人之境,杀到了他的面前,脑子里一片空白。他最信任的部曲和门客都被他派去攻击虎丘了,身后只有私募的郡兵。这些郡兵装备不错,战斗力也比一般的郡兵强,但他们对突然出现的骑兵没有准备,傻乎乎地看着骑兵冲到跟前。

    马超一声大喝,策马从郡兵们面前驰过,虽然没有直接撞击,但战马庞大的身躯扑面而来,迅速放大,马蹄踢起的泥土草屑打在郡兵的脸上,急促的马蹄声敲打着他们的耳膜,碗口大的马蹄似乎下一刻就会踢在他们的脸上,对没有见识过骑兵突击的郡兵来说,这种震撼绝非用言语能够形容,更别说扑面而来的箭雨和短矛。

    “噗噗!”箭矢射中身体,血花飞溅。短矛刺破盾牌,穿透身体,余力将郡兵带得倒地,发出绝望的惨呼。原本就不算严整的阵势出现了无法抑止的慌乱,不少人面对狂奔而来的战马,本能的选择了避让。

    马超、庞德迅速抓住机会,纵马突入阵中,用长矛刺击逃跑的郡兵,将恐慌进一步扩大。

    人借马力,马助人威,骑兵近距离突击的威力绝非散乱的步卒所能承受,眼看着一个个同伴被战马撞飞,身体被长矛洞穿,像纸鸢一样飘起,郡兵们彻底慌了,转身就跑,避之不及。

    马超、庞德迅速突进,纵马奔驰,肆意践踏。憋了这么久,这口恶气终于有了发泄的机会。

    虽然只有三十余骑,可是郡兵阵势已溃,纵使有人想发起反击,仅凭个人的力量也无法正面硬抗奔驰的骑兵,迅速被击溃,惨叫声此起彼伏,郡兵们像一群慌乱的羊,被赶得到处跑,马蹄声就是催命鼓,没人敢停下脚步,更谈不上反抗。

    许贡知道大势已去,不敢恋战,跳下将台,在仅有的几个门客保护下,想逃离战场。但马超就是为他而来,时刻注意着他的动向,见他想逃,立刻拨转马头追了过去。

    “令明,掩护我!”马超厉声大喝,将长矛挂在马鞍上,摘下了弓,搭上了箭。

    “喏!”庞德猛踢战马,冲到马超的左前方,舞动长矛,挑杀可能拦在马超面前的敌人。马超盯着远处的许贡,略一瞄准,撒手松弦,随即再次搭箭张弦,又射了一箭。

    两只箭矢离弦而去,一先一后射中了许贡,从后背入,从前胸出。许贡身体一痛,低下头,看着突然出现的两枝箭矢,脑子里一片空白。他转过身,看了一眼已经奔到身后的骑兵,喷出一口鲜血,仰面便倒。

    庞德拍马赶到,一矛将许贡挑了起来,送到马超面前。马超收弓,拔刀,凌空一刀砍下了许贡的首级,庞德抖手甩掉许贡的身体,随即将许贡飞在半空中的首级刺在矛头,高高举起。

    一个骑士从飞奔的战马上纵身跃起,跳上将台,一刀砍断绳索,扯下了许贡的战旗,然后一脚将鼓吏踢开,抢过鼓桴,用力敲响了铜锣。

    “当当当!当当当!”清脆的铜锣声吸引了无数目光。看到中军大旗不见了,郡兵们全面崩溃。不用马超驱赶,他们就撒开腿,四散奔逃。

    马超、庞德纵马追击,专门挑衣甲与普通郡兵不同的将领下手,远则箭射,近则矛挑,接连得手。追亡逐北原本就是骑兵的拿手好戏,尤其是面对溃败的步卒,这一战打得痛快淋漓,连日来的憋屈一扫而空。

    尤其是看到阎行的战旗出现的时候。

    马超策马来到阎行面前,放声大笑。“彦明,你来迟了,许贡已然授首。”

    阎行看看马超,微微一笑,拱拱手。“恭贺孟起立功。将军的义从骑还差一个百人将,等你多时了。”

    第779章 宏愿

    孙策以五千人击败许贡,临阵斩首,大获全胜,但他本人却没有进驻姑苏城,而是率军撤回大雷山。

    他甚至以自己不是吴郡太守,不宜过问吴郡的事为由,将所有的事都交给了蔡瑁和魏腾。有什么事,先由蔡瑁和魏腾处理,处理不了再到大雷山向他请示。

    蔡瑁第一次做太守,魏腾也是第一次做县令,两人感激于孙策的信任,都非常卖力。蔡瑁擅于做生意,谈判是一把好手。魏腾是名士,和吴郡世家关系密切,两人联手,一个谈利,一个谈义,倒也相得益彰。

    在亲眼见识了孙策的胸襟气度后,陆康相信孙策能够为吴郡带来太平,其他人相信孙策能给他们带来利益,所以都很积极。陆康和高岱忙着筹措吴郡郡学,扩大规模,增修校舍,一心要将吴郡郡学打造成和南阳郡学一样的学术高地,张允、沈珩接受了蔡瑁的聘请,入太守府任职,朱桓什么也不想,铁了心从军,成了孙策身边的一个参谋。顾徽到孙策身边做了幕僚,帮孙策掌管文书,迎来送往。只有皋过懒散惯了,只愿意和蔡瑁合作做生意,不想入仕受拘束,依旧做个自在闲人。

    在这几家的示范作用下,吴郡世家纷纷投效。原本依附许贡或者接到孙策邀请却没去的人现在都后悔了,托关系,找门路,一心想跟上新形势。为了弥补失误,他们加倍的奉献,或是用钱铺路,少至几百多则千金的送,或者主动献地,全力支持孙策的新政,或是主动让利,以更优惠的条件和孙策谈合作。几天功夫,孙策就收到了上千顷的土地、六千多金,各种礼物更是堆积如山,荷包鼓鼓,财大气粗。

    不得不说,吴县的有钱人真不少,江东第一都会名不虚传。

    但孙策还是深居简出,不仅自己很少去姑苏城,就连有人上大雷山求见,他也让顾徽、蒋干接待,自己很少露面,能随时随地见到他的除了蔡瑁只有陆康。

    对这份荣耀,陆康既感激,又有些不安。

    “我真没时间。”当陆康又一次表示自己怕愧对孙策的信任时,孙策说道:“我马上就要回阳羡,刘繇正在攻击丹阳,铜官山里的山贼也不消停,我要赶去处理。等沈友、朱桓征兵结束,我们就走。”

    说到征兵,陆康也有不同意见。孙策击败许贡后,将溃败的郡兵几乎都遣散了,让蔡瑁、沈友、朱桓重新征召,不仅要身体好、有战斗力,还要家庭稳定,有恒产,并且尊重本人意愿,不想从征的不勉强。吴县虽然人口多,但真正愿意当兵的多是迫于生计,生活无忧的有几个愿意到战场上拼命?

    孙策解释了自己这么做的原因。正因为上战场有危险,所以不能选那些唯利是图的人,他们就是为了活命,一旦形势不利,他们不会坚持。什么人才能冒着生命危险坚持战斗?有信念的人。什么信念?一是保护家人,守土有责;二是建功立业,富贵可期。只有这样的人才能在最艰难的时候也能咬牙坚持,也只有这样的人才能为了胜利付出汗水和鲜血。

    孙策很诚恳。“陆公,我要的是有信念的士,不是只会杀人的虎狼。我听说古代的武士也是士,可不是什么人都能从军征战的。现在用罪人、奴仆从军,离士的标准越来越远,就算朝廷想重振尚武之风,这样的武人也不可能得到世人的尊敬。我虽然能力浅薄,愿从小处做起,以士的标准要求自己,要求部下,践行圣人教诲,即使任重而道远也在所不辞。”

    朝廷尚武也许只是权宜之计,但孙策却没有敷衍的意思。武人地位的下降固然有儒家当道的因素,但武人本人素质越来越差也是重要原因。春秋时征战是贵族的特权,文武不分,武士也是士,征战立功是提升阶层的重要途径,所以读书人不仅不反对习武,而且很积极主动,不需要提什么尚武之风,武风就很浓。孔子本人就是高手,射御都堪称一流。后来战争规模扩大,士不够用了,这才征召平民从军,现在就更夸张了,罪人、逃犯成了军队的主力,兵匪不分,祸害百姓比杀敌还要积极,这样的人怎么可能获得百姓的拥护,怎么可能得到世人的尊重?

    孙策想挽救华夏文化中的尚武之气,首先就要扭转这个局面。这肯定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完成的,也不是登高一呼,写几篇文章,说几句空话就能实现的,任重而道远,也许需要一代人。但他有这个时间,也有这个意愿,可以一步步的去改变。

    吴县有五六万户,按照每户两个壮丁计算,他随时可以征召十万人,他不相信挑不出几千符合要求的士卒。就算少一点也没关系,他现在培养的是骨干,不需要那么多人,真正到了需要大兵团作战时,他把这些人提拔成伍长、什长,随时随地可以征召五倍、十倍的兵力,而且能保证战斗力不弱。

    “陆公,我有一个请求。”

    陆康感慨于孙策的远大志向,越发为自己的选择感到欣慰。一个年轻人,而且是读书有限的武人,能有这样远大的志向,要将圣人的教诲付诸实践,可比那些只会坐而论道的读书人强多了。他也许不能看到孙策的远大志向实现的那一天,但是他愿意为此出一份力。

    “只要不违大义,力所能及,我一定全力以赴。”

    “我想请陆公在进行学术研究之余加强各级普及教育,乡聚的学校都要建立起来,安排合格的先生去授课,比如要求郡学的读书人轮流去各乡聚学校任教一两年,既帮助百姓识字,也能熟悉民情。将来那些孩子长大了,不管是从军还是进工坊,识文断字总是好的,就是普通百姓,能看得懂官府的告示也能避免被贪官污吏欺骗。文明不应该是一小部分人高谈阔论,而应该是普罗大众的素质和教养,你说对吗?”

    陆康抚着胡须,连声赞同。“将军有此宏愿,我当然求之不得。不过这可是一大笔开支,你拿得出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