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630节
    所以,当她听到卫始说阿陀想在鲁国当魏王时,竟然没有多生气。

    “你怎么会把阿陀养成这样?”她笑话卫始。

    当年卫始就是怕她把阿陀故意养坏才接手过去的。她也以为在卫始这种正统的士大夫教育之下,阿陀会是一个有点教条,有点严肃,可能还会有点软弱,不知变通的人。

    结果,他竟然是个暴君的料子。

    再回忆一下历史上,被一群正统士大夫养出的暴君可不少呢。

    可见物极必反。

    卫始摇头,叹道:“他回魏国那几年,受苦了。”

    阿陀在鲁国时对魏国还没有那么大的怨气,对鲁国,也只是稚鸟识巢的眷恋。

    结果在魏国待了几年,再回来时就完全不同了。

    卫始觉得,阿陀当时回魏国时未必就对魏国没有期待。他当时肯定希望魏王能接纳他,爱惜他,或者希望魏国的人能够接纳他,承认他。但这两个愿望都没实现。

    魏王不但不接纳他,还越来越想杀了他;魏国的人也没有接受他这个魏太子。

    他太敏感了,也太聪明了。当他知道魏王和魏国的人都盼着他能无声无息的死掉,而他之所以能当上太子,能活下来,都是因为鲁国站在他身后的缘故。

    这样此消彼长之下,他出身魏国却恨魏入骨,不是鲁人,却心甘情愿为鲁谋利。

    站在鲁国的立场上,会觉得这魏太子没白养。可站在魏人的立场上,阿陀如果登上王位,一定会是昏君。

    姜姬看到卫始头痛,颇有一种看好戏的姿态,她指着卫始说:“阿陀就交给你了。不求他当一个正人君子,至少心性不能偏邪至此。你要想办法把他给教回来。”

    卫始领命。纵使被公主嘲笑也无可奈何,连他自己都不知道阿陀怎么会变成这样。难道当真是他当时的教育方式出了问题?

    阿陀做了几日准备后,特意在早饭时郑重其事的向姜姬请命去送魏国国书。

    姜姬问:“你知这国书中写的是什么吗?”

    阿陀点头:“我知。”

    姜姬:“这可比你父王写的还要严重。你父王的那一本国书递上去,你最多在凤凰台当人质;这一本递上去,你可能立刻就会被人绑下殿去了。”

    阿陀用力点头:“我知!姨母!让我去送吧!我去送最合适,我是魏太子,他们一定会相信的!”

    姜姬笑着赞许他:“好孩子,你这么有勇气,有毅力,不愧是阿始教出来的!”

    阿陀鼓起胸膛。越是此刻,越要表现得沉稳!

    姜姬:“下回有事我一定让你去办。”

    阿陀:“……啊?”

    姜姬:“国书已经送出去了。”

    阿陀:“……谁?是谁?”他茫然的扫过在座的人,他爹爹在,姜温在。和他同行的人都在啊。

    姜姬:“就是阿俭。他熟悉凤凰台,让他去最合适。”至于为什么晋人会送魏国国书,这个嘛,姜俭说他有足够的办法说服朝阳公主相信。

    姜姬当时问他:“你要怎么让她相信?”姜俭说:“我就说,我在徐家发现了魏国国书。我猜测,徐家把魏国使臣给害了。”

    姜姬大笑,让他去替自己报仇了。

    姜温说:“阿俭从小就爱记仇。”他们几个一起长大,彼此都很熟悉。姜俭的容貌在他们八个人中其实是最不起眼的,不过占了年纪小,脸小的光,才显得比普通人好看些。

    那时年纪小,他们这些人之间也偶尔会争个长短高低。姜俭的长相比不上姜良、姜智,又没有姜礼、姜勇他们高大,所以时不时的就会受一点气。

    姜温记得,姜俭每回都悄悄报复回来了。

    他告诉姜姬,“他还在姜智褥子底下撒尿呢。”不是撒在被子上,也不是褥子上,而是褥子下,几乎是尿上去后没多久,就全浸在榻上了,再铺上褥子,躺在上面时根本不会有感觉。

    就是会一直闻到尿骚味,过上几天,会更明显。

    姜智因为一直能闻到尿味,气得把睡在他左右的人都给折腾了一遍,非说有人尿床了。

    姜姬发现问题:“你没有告诉阿智。”

    姜温微笑:“阿智小时候挺会气人的。”

    姜姬笑了两天,一想起来就笑。真想现在见一见阿智,问一问这段往事,看一看他的表情啊。

    唉,她有点想念鲁国的人了。

    第595章 能者多劳

    姜俭抚摸了一下藏在枕下的魏国国书, 心中不停的回想着跟姜温和公主坐在一起时的情形, 对了, 还有小公主。

    公主说:“你多休息几天,这公主城中也有不少事要你去做。放心, 你这个晋人大夫的身份是不会浪费的,何必急着回去呢?”

    可他想尽快帮得上忙,尽快帮公主做事啊!他活着不就是为了这个吗?从一个奴隶到现在,他现在才活得有价值有意义!

    他想回到凤凰台去!

    阿温说他也想去,“我跟你一起去。就说, 你是在徐家遇上的我。也是我告诉了你魏国太子被徐家所害的事。”

    公主摇头:“不妥。没人会信徐家暗害魏国太子。换个说法。”

    姜俭说:“你不要跟我一起回去。我先回去,然后你再想办法通过别人进凤凰台,这样你我说的话相互印证, 更能取信于人。”

    姜姬说:“既然你们都想好了, 那我也不会再拦着你们。阿俭,你想好怎么让徐家跟魏国扯上关系了吗?”

    姜俭跪在朝阳面前, 痛哭流涕:“我差点就死在徐家了!”

    他说,他刚到徐家时, 徐家对他很客气, 除了徐公一直想知道鲁国和魏国的事。

    朝阳不相信他, 怀疑地问:“为何问你啊?”

    姜俭说:“长公主不知,我王之姐, 曾嫁魏王为后, 后来魏王害死了她还不敢告诉先王, 先王得知实情后就一病而死。”

    他说, 晋王年幼,刚继位时不敢得罪魏王,也不敢追究王姐的死因,只好忍气吞声。

    而魏国先王后所生的小太子,却在先王后托负下,到了鲁国,由摘星公主收养抚育。六年前,小太子回到魏国,结果受到魏王的冷遇和虐待,不得不回到鲁国,一直被鲁王照顾着。

    这事,朝阳还真不知道。以前她也没关心过这个啊,现在她也不关心。诸侯小国的一个太子是生是死,在哪里长大,跟她有什么关系?她又为什么需要在意?

    现在听姜俭说起,只觉奇事奇闻,有趣。不过听过就算了。

    但鲁国养了魏国的太子,魏王又娶过晋国的公主,这样三国不就联系起来了吗?

    然后,姜俭自称自己在徐家时想借书看,就在徐家人的书房里,翻到了这本魏国国书。

    奇特的是,魏国国书为什么会在徐家,而不在凤凰台呢?

    他虽是晋人,但身为陛下的传旨,是有理由去问一问的。他就先藏起国书,然后再去找徐公询问。

    然后,徐家就这样害了他。

    这国书肯定有问题啊。

    所以等他逃出来之后,就立刻拿着国书来见朝阳公主了。

    之前他也根本没出城,就是被徐家藏起来逼问国书的下落呢。

    听了这么一大段故事,朝阳终于有兴趣去看一看这魏国国书上写的是什么了。

    至于姜俭,当然被带下去看管起来。他现在可不是什么传旨,是个待罪之人。

    看完国书,朝阳自然很生气。这魏王好大的脸啊!

    可她又不敢直接拒绝。再没见识,她也知道现在的皇帝管不了诸侯王。举个最简单的例子,诸侯王求见皇帝,皇帝是一定要见的,如果皇帝不见,诸侯王可以对天下人说皇帝怠慢他了。

    朝阳想像历代皇帝一样驯服诸侯王,朝他们要人要钱要粮。可如果诸侯王真找上凤凰台了,她就害怕了。

    魏王的国书上充满不驯,要怎么处理呢?

    打?

    她已经不敢打了。

    让花万里出去打仗,她已经后悔了。在花万里手握十几万大军不肯回来时,她就知道自己做错了。

    她太弱小了,就不该给任何人军权!

    等花家这件事解决了,她一定要释放所有的士兵!整个大梁,不能有一个将军,不能有一个兵!

    哪怕是云家,她都不信了。

    云青兰这段时间表现出来的态度,让她也不敢信。

    现在是花万里还不知是活是死,花家大军还在,她还不敢对云青兰下手。

    等时机到了,她头一个要除掉的就是云青兰!

    王姻被朝阳请来,见识到了“魏国国书”。他翻来复去的看,沉吟片刻,问这国书是怎么递上来的?他几乎天天都在替朝阳公主处理奏表,怎么没见到这个。

    是谁,夹带进来,递给朝阳公主的呢?

    朝阳不肯说,只含糊道,这是从徐家发现的。只是她好奇啊,徐家为何要藏着这个呢?

    王姻说:“只怕是徐家早已暗中答应了魏王,所以才留着它吧。”

    朝阳顿时明白了。

    徐公除了手中没有御玺之外,他的话跟圣旨差不多,甚至比圣旨还好用。圣旨要送出去还要用徐公的人,徐公要做什么,瞒着皇帝和她那是轻而易举的。

    如果徐公已经决定答应魏王的国书,给他人和钱粮,那就可以解释为什么这国书没有递上来:因为徐公本来就没打算再问皇帝和她的意见了。

    朝阳又惊又怒:“他为什么这么做?”

    王姻低头:“臣不敢妄测。”

    可他不说,比说了更管用。

    朝阳已经开始思考是不是徐公早就想得到诸侯王的支持了?

    那他为什么要得到诸侯们的支持?

    他已经在凤凰台下最有权势的一个人了。他还想要什么?

    朝阳惊惶恐惧之下,难得的,去看望了皇帝。

    皇帝在蒋胜的陪伴下,还记得她,一看到她来,就立刻笑嘻嘻的把手中的点心给她,唤着:“母,母……”

    蒋胜带着侍人拦住皇帝。

    朝阳坐在远处,她从不靠近皇帝。或许小时候她抱过他,可当他长大后,她就离他越来越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