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41节
    郑青菡立刻抬头,很认真地道:“我也没有其它意思,一丁点也没有。”

    容瑾一愣,收了笑。

    恰在此时,柳影从正厅走出来,看着他们俩人道:“我倒觉得,你们两个都挺有意思的。”

    容瑾很严肃地对柳影道:“你别乱说话,对郑小姐名声不好。”

    容瑾看上去,特别得严肃,是几百年没见过的严肃。

    柳影对上他的表情,不由一乐道:“候爷挺关心青菡的嘛!”

    容瑾突然狗眼见鬼,全身炸开毛道:“柳丫头,你少在我面前作妖,别以为有人护着你,我就不敢把你丢围墙外头喂狗去。”

    柳影一点也不惧,笑嘻嘻拉着郑青菡手道:“你瞧,他就是关心你,一戳明他心思,便火急火燎起来,一会我被丢围墙外头喂狗去,你可记得把我捡回来。”

    郑青菡发懵,他们两人是在打情骂俏,还是柳影吃醋,才说些不着调的话?

    容瑾话锋一转道:“宫里今日有大宴,皇亲国戚、宗室子弟都会参加,安乐公主不去宴席,怎会跑来广宁园?”

    话音未落,一个身高七尺,长眉飞鬓的男子落落拓拓从外面走进来。

    柳影迎上去,甜甜叫了声:“苏大哥。”

    苏辙把柳影从头到脚细看几遍,锁着眉头问她:“没事吧?”

    柳影便把事情说了一遍。

    苏辙向郑青菡斜睨一眼,对柳影道:“逆境见人心,你能得此挚交,倒是有福气的。”

    柳影应道:“自然。”

    苏辙方跟容瑾道:“宫里大宴,皇上把王皇后当摆件,独宠如妃,安乐公主眼里咯不下沙子,宴半就出了宫,想来广宁园散散心,我的人随后跟来,只晚她一步,故没提上醒。”

    容瑾不以为然,反而闹他几句道:“广宁园虽是京都围场的一部分,实为苏府私产,同安郡王苏广昌立下战功,广宁园便赐给了苏家,你的祖产不好好打理打理,害的我们差点在园里给安乐公主生吞活剥。”

    同安郡王苏广昌那个神龙见首不见尾的孙子居然是苏辙!

    郑青菡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同安郡王苏广昌简直是几代人心里的一个神话,江湖草芥出身,凭借一对双戟屡立奇功,威名赫赫,其子苏亚也是久经沙场的悍将,只是天妒英才,没活过二十就生病过世。

    苏家余下的唯一血脉,就是苏亚的儿子。

    传闻有道,苏亚的儿子是个很有本事的人,不在朝中为官,喜欢混迹江湖,江湖门派以他马首示瞻,天下英雄任他驱使,因为听着就威风,曾经的冷诺玉一直示他为心目中的偶像。

    按传闻说来,苏亚的儿子应该在江湖上快马策驰,怎会是个当金吾卫的朝官?

    还是个成过亲、死了老婆的鳏夫!

    难道是——阳春之曲,和者必寡;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郑青菡盯着苏辙,两只眼睛发直。

    目光太过灼灼,引得柳影对她侧目道:“青菡,你是不是听说过苏大哥的传闻?”

    “听过一些。”

    “苏大哥和传闻一样,确是个大豪杰。”

    郑青菡不应,见柳影停了步子,正如痴如醉的盯着苏辙背影,心头不禁一凛,随即望了容瑾一眼,见容瑾并没查觉到柳影的异样,方才大松口气。

    第一百零四章豪杰苏辙

    进到正厅,苏辙道:“广宁园没有规矩,大家随便坐。”

    见到外男,本应避而远之,容瑾不讲规矩,苏辙也不讲规矩,一个、二个都不讲规矩,郑青菡也只好当个没规矩的人,她靠着柳影坐下。

    刚摆完茶,云亭便拎出一笼桂花糕摆桌,对苏辙道:“柳小姐大清早特意给您做的,桂花是窖存二年的好货色,口感上乘,透着特有的清香味儿。”

    苏辙道:“正好饿了。”

    柳影心摇神驰地望着他道:“饿了多吃几块。”

    苏辙朝她一笑。

    两个人你瞧着我,我瞧着你,眼里都能掐出蜜水来。

    郑青菡手里捧着的茶碗差点砸地上去,心道:“这算是演哪出,柳影当着容瑾的面,给容瑾戴绿帽子?不对,不对,柳影是聪明人,容瑾对她关爱有加,她自然会投木报琼,绝不会辜负容瑾的情意。”

    一定是自己眼拙,错看了。

    郑青菡浑不知味的灌下一大碗茶水,脑子里闪过云亭在小厨房说的话,说是外头买的桂花糕体现不出心意,吃的并不是桂花糕,而是心意。

    转念又想:容瑾不喜欢吃甜食,难道,桂花糕本来就是给苏辙做的?

    瞬时,郑青菡像被雷霹过,脑子里电光火石,往事一幕幕重现。

    在寺庙,苏辙在容瑾之前把雨伞撑在柳影头上,还语重心长地叮嘱柳影别犯风寒。

    人潮汹涌的中元节,也是苏辙一路护着柳影去看的花灯。

    刚才苏辙进广宁园,眼神一直落在柳影身上,动也没动过。

    对了,还有柳影亲手绣的金线蛟龙香囊,此时正稳稳挂在苏辙身上。

    苏辙马车里的大迎枕上也绣着七、八条金黄色蛟龙,龙背上绣有八十一鳞,具九九阳数,手艺和柳影如出一辙。

    一股凉意从脊梁直泄而下,苏辙和柳影暗通款曲,容瑾应该早就知道,为何视而不见?